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铁马金戈 > 第613章 北山事件
    1935年3、4月间,中共中央分局书记项英、中华苏维埃临时共和国中央政府办事处主任陈毅等同志从中央苏区突围后,到达南雄油山廖地时,与李乐天、杨尚奎、刘建华等领导的中共赣粤边特委会合。

    长岭会议以后,鉴于油山地区情况紧张,中央分局指挥机关及时转移,最后设在那云雾缭绕,高不见顶,莽莽苍苍,遮天蔽日的帽子峰一带。

    国民党反动派为了消灭红军游击队,除了加紧军事“清剿”外,还利用叛徒进行破坏。

    “北山事件”,就是敌人利用叛徒龚楚破坏我指挥机关的一个阴谋。

    龚楚①原是中央军区的参谋长。1935年2月中旬,他奉命带领红二十四师的七十一团,从于都南部突围,经南康、油山、大余、北山等地,到达粤北乐昌、湘南宜章附近。

    同年5月,他可耻地叛变了革命,当了国民党反动派的走狗。

    他在叛变投敌时,亲手打死了与他一同从敌人包围圈里突出重围的七十一团政委石友生,作为他向敌人卖身投靠的见面礼。

    他的卑劣行径,果然得到了广东军阀余汉谋的赏识。

    余汉谋封他为“剿共游击司令”,给他配备了一支三十来人的卫队,要他到北山来破坏我游击队的指挥中枢。

    1935年10月中旬,龚楚把他那支卫队化装成“红军游击队”,顺着他原来走过的路,来到北山的天井洞。

    可惜他们在那里转了两天,不见红军游击队的踪影,也不晓得我指挥机关的所在地。

    其实这个时候,他的行踪早就被我游击队所掌握。没有组织的指示,他们是不会贸然去接头的。

    他们只是在暗处监视着他,看看他意欲何为。

    这里面就有贺敏学的游击队。

    贺敏学是贺子珍的亲哥哥,是被毛主席誉为“三个第一”③的著名人物,其资历比龚楚老得多。

    不知是巧合,还是余汉谋与龚楚的合谋,正在这个时候,有一支一百余人的地方民团,由团长周文山率领,朝天井洞方向窜来。

    龚楚当即命令他的“游击队”像煞有介事地进行“迎击”。他们乒乒乓乓假打一阵,演了一场“自打自”的丑剧后,那些地主武装很快就被“赶跑”了。

    这样,龚楚就到处吹嘘他们“击溃”了余汉谋手下由周文山率领的精锐部队。

    当时在天井洞一带的红军游击队,并不知道龚楚已经叛变,加上龚楚又扮演了这出假戏,就误认为他是与周文山地主武装英勇作战的“兄弟游击队”。

    驻在天井洞的秘密交通员赖文泰和工作团团长贺敏学、游击小队长“猛张飞”,以及我指挥机关后方主任何长林等,都先后同龚楚发生了接触。

    龚楚乘机大吹大擂他们在湘南扩大游击区的“战绩”。

    大家感到龚楚的这支游击队,作战勇敢,值得学习;可是,见他们服装很整齐,除少数长枪外,全是一色快枪和驳壳枪,讲的一口广东话,又产生了疑窦。

    龚楚见此情景乃决意迅速动作,先下手为强,以开会为名,把游击队集中到一起,来个“一网打尽”。

    他找到了何长林。因为何长林此时任特委后方主任,有一定的号召力。

    ???龚楚通过何长林,擅自发出一个要游击队干部和后方人员到北山龙西石参加会议的通知。

    一些游击队干部接到通知后,就陆续来到。

    贺敏学问龚楚:“会场的警戒布置了吗?”龚楚点点头。

    原来他早已派武装把会场包围起来了。

    当贺敏学进入“会场”时,见四周戒备森严,如临大敌,感到味道不对。

    他转身要走,不料四支驳壳枪已对准了他。他猛力推倒敌人,奋身逃跑,身中三弹,滚下山岗。

    ???在会场里,龚楚撕下画皮,大放厥词,说什么当共产党游击队没有出路,劝大家投降。

    同志们听了,知道中了敌人的奸计,都抑制不住满腔怒火,举枪就打,边打边朝外冲。

    但是在敌人的火力封锁下,打也打不出去,有三十多名游击队员当场牺牲了。

    只有小队长刘矮古(猛张飞)等八九位同志带伤冲出会场,逃离虎口。

    他们强忍着伤痛往山林里跑,跑不动了,歇一歇又走,走不动了,歇一歇又爬。

    伤口的血在流,身体又饥又乏,但是他们仍以无比顽强的革命意志,极其艰难地朝着我指挥机关驻地方向爬行。

    爬了两天两夜,当他们几乎要昏厥过去的时候,被我交通站的同志救了起来。

    他们报告了龙西石发生的变故。真是不幸中之万幸,项英、陈毅等首长因同志们的警惕逃过了这一劫。

    ???不久,鉴于“北山事件”的教训,赣粤边特委和游击队主要领导人决定进一步分散隐蔽,项英主要留在信丰,陈毅则到南雄县委直接指导县委工作。

    ???“北山事件”作为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已载入史册,值得永远铭记。

    “北山事件”中的革命英烈,可歌可泣,值得永远怀念。

    而叛徒龚楚,虽然年逾九十,却永远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注①龚楚(1901年11月—1995年7月24日),字福昌,曾用名龚鹤村,广东乐昌人,大革命时期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参加了党的许多重要军事活动(如南昌起义及百色起义),并在红军中担任过许多重要职务,最高曾任中央军区参谋长;1935年叛变,他的叛变投敌,给南方红军和游击队特别是给赣粤边区的红军和游击队造成了重大损失;新中国成立后,龚楚后改名龚松庵,在香港定居40年之久,曾出版《我与红军》、《龚楚将军回忆录》;1990年,龚楚以年近九旬的高龄返回大陆定居,于1995年在家乡辞世。

    ②贺敏学,江西永新人,1904年出生于江西永新禾川镇,1988年4月26日在福建逝世。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永新县农民自卫军副总指挥,中共永新县委书记。大革命失败后,与胞妹贺子珍等随袁文才农民自卫军上井冈山,任自卫军中共支部书记。参加湘粤赣边区游击战争。卢沟桥抗战爆发后,先后在新四军第1支队第2团和挺进纵队工作,后任新四军苏北指挥部参谋处长,联抗司令部参谋长,新四军第1师团长,苏浙军区第3纵队7支队支队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山东野战军第1纵队参谋长,华东野战军第4纵队第12师师长,第3野战军27军副军长,指挥27军的渡江战役。1988年4月26日在福建逝世。

    注③:毛主席在1954年称贺敏学为“三个第一”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即:武装暴动第一,上井冈山第一,横渡长江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