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铁马金戈 > 第615章 红军第一叛将
    自从发生了“北山事件”,项英、陈毅就格外小心。

    项英、陈毅料定敌人已经发现了特委机关驻地,一定会对北山山区进行大规模的“清剿”。

    两人于是决定,将赣粤边特委机关和领导干部转移并分散到梅山、油山等地。

    可是从北山到油山和梅山,途中必须经过敌人重兵把守的梅关。这段时间,北山通往各地的交通要道,敌人都层层布下岗哨,派兵严密封锁。

    在梅关公路线上,更是岗哨林立,一辆辆敌军军车往来于广东南雄和大余之间。

    如何通过梅关呢?陈毅想出了一个妙计偷渡梅关。他附在项英耳朵边如此这般一说,项英欣然同意!

    项英、陈毅先将转移部队在离梅关几十里的山中隐蔽起来。

    几天过后,国民党军布置在大小路口的岗哨没有发现红军游击队,都麻痹懈怠了。

    这时,部队再趁月夜,上路行动。而到离梅关不远处时,部队又离开山路,走上大道,直奔梅关。

    果然,这时敌人只注意严密封锁山间小道,大路上反而放松了警戒。

    项英、陈毅和特委机关顺利通过了敌人公路封锁线,越过梅关天险。

    部队在通过梅关后,攀藤附葛登上了离梅关不远处的仙人岭。

    站在仙人岭上,陈毅豁然开朗。放眼望去,北面是大余城里的万家灯火,南面传来阵阵鸡鸣犬吠。

    天亮时分,陈毅安排大家就地躺憩。呼噜一觉醒来,陈毅惬意爽朗。

    他风趣地说道:“我们真了不起呀,一身压着两个省哩,头枕江西,脚踩广东噢。”

    这话逗得众人大笑不止。

    随即,陈毅乘兴而作《偷渡梅关》:

    敌垒穿空雁阵开,

    连天衰草月迟来。

    攀藤附葛君须记,

    万载梅关著劫灰。

    1935年10月,偷渡梅关成功后,项英、陈毅和中共赣粤边特委转来梅山,选择在斋坑搭棚居住。

    早在红军长征前夕,梅山地区就成了重要的游击根据地,群众基础很好,南雄游击队常在这一带活动。

    并且此地临近大余县城和赣粤交通大道,消息灵通,给养易筹。

    立脚后,项英、陈毅即布置地下党组织,在大余城驿使门外梅峰桥边开了一爿“广启安”糖铺作掩护,设立了秘密联络站。

    这个秘密联络站归李绪龙的总站管,李绪龙就派遣地下党员黄亚光当“店老板”。

    随后,又派陈海以“养路队员”身份住进县城,对驻大余国民党军进行兵运工作。

    但项英、陈毅对龚楚的叛变深恶痛绝。

    这是因为龚楚曾经担任过中央红军代理总参谋长,他实为叛徒中在中央苏区级别最高者,被称为红军“第一叛将”,影响极坏!

    不久,又传来龚楚所犯新的罪行。

    10月底,龚楚引导国民党3个师向湘南游击区发动进攻,使湘粤赣游击支队受到严重损失。

    湘粤赣特委宣传部长方维夏当场殉国,湘粤赣红军游击支队司令兼政委、中共湘粤赣特委委员蔡会文重伤被俘后壮烈牺牲,中共湘粤赣特委书记陈山负伤被俘。

    为了给叛徒迎头痛击,也为了使这个叛徒不再危害革命,危害红军游击队,趁着封天宇的特遣队还没归队之际,他们就交给封天宇一个任务:想法除掉叛徒龚楚。

    封天宇接受任务后,就从油山帽子峰,率队追踪龚楚。

    却说龚楚偷袭赣粤边特委机关不成,知道大势已去,再呆下去却是凶多吉少。所以他赶紧撤了回去。

    龚楚虽然没有抓到项英和陈毅,余汉谋很不满意。但他侦察到了项英和陈毅在北山,也是功劳一件。

    余汉谋便立即出动兵力,将北山地区围了个水泄不通。

    为了继续发挥龚楚的作用,余汉谋不仅不责备他,反而给他加官晋爵,封他为“剿共”游击少将司令,专门来对付共产党游击队。

    果然,十月底,龚楚又立下一奇功一一消灭了红军悍将蔡会文和共党高级干部陈山、方维夏。

    封天宇接受任务后,即对胡杏儿说:“杏妹,龚楚不是等闲之辈,他在当军区参谋长的时候我见过他,一看就知是个厉害角色。”

    胡杏儿不以为然。她讥讽地说:“再厉害也是一叛徒。难道他长了三头六臂?”

    封天宇说:“不是长了三头六臂,而是他心眼灵活,善于用计。”

    “那又怎么样?”胡杏儿还是一副轻视的模样,“难不成我们回去向首长交差:我们除不了他,还是另请高明吧!”

    封天宇瞪了眼,生气地说:“杏妹,我说了这样的话吗?我是提醒自己,对付龚楚要动脑筋。”

    胡杏儿知道自己错了,不该拿话来剌激表哥。于是就说:

    “行了,行了,表哥,你说怎办就怎办吧?”

    封天宇说:“对付龚楚这样的人,首先要知道他在哪里?最好要知道他的生活规律。一旦知道他的具体位置,我们就下手。”

    胡杏儿说:“表哥,那我们派出人去,先弄清他的行踪吧!”

    封天宇点了点头,说:“杏妹,但是这个人不好派呀!你想哈,龚楚是广东乐昌人,他身边的人肯定是广东人。而我们……”

    胡杏儿点头:“是呐,是呐,这我怎么没想到?”停了一下,她就说:“表哥,看来只有派余则成、陶万年去了。”

    余则成、陶万年就是当年特遣队收编的土匪。他们便是广东人,而且是南雄地区人。派他俩去,应该不会引起龚楚的怀疑。

    可是,让余则成和陶万年去,封天宇却不放心。不为别的,封天宇认为他俩人不是那龚楚的对手。

    “为什么?”胡杏儿听了之后问道。

    “余则成和陶万年论战斗素质不弱,但他们太实在了,我担心斗不过他,反而会身陷其中!”封天宇说。

    胡杏儿听了叫了起来:“表哥,你没派他们去,怎么知道斗不过?你太高看龚楚了!”

    由于胡杏儿的坚持,也由于一时实在没有合适的人选,封天宇最后只得派出余则成和陶万年去了。

    封天宇打听到龚楚的“剿匪”司令部就设在南雄镇。所以嘱咐余则成和陶万年去南雄镇只要暗中观察,不要暴露自己。

    余则成和陶万年说:“知道了,请队长放心!”

    却说龚楚自从在北山露出庐山真面目后,他整日里提心吊胆,生怕共产党游击队来清理门户。

    他将司令部放在南雄镇,他本人却不经常住在南雄镇。到底住在哪里,连他手下的人都不清楚。

    龚楚手下还是那些人,统统算起来不会超过六十。这些人有些是龚楚自已在社会上募招的。他不是乐昌人么?这些人基本上全是乐昌人。

    再有就是像龚楚那样的叛徒。物以类聚,这些叛徒都被龚楚收于麾下。如何长林之流。

    平时,他把手下都交于何长林管。龚楚在余汉谋那里为何长林谋了个中校主任的职衔。他就让何长林挡在他的前面。

    龚楚带着两个贴身卫士,搞了个“狡兔三窟”的战术。他的这些窝点,连何长林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