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铁马金戈 > 第622章 关于龚楚
    封天宇摆了个卦摊在粤仙楼前,给那些信迷信的人卜卦算命。但他的眼睛却始终没离开过粤仙楼。

    结果,他看到了卖香烟瓜籽村姑打扮的胡杏儿,和车夫打扮的乔立成。

    十一点过后,粤仙楼前的人逐渐稀少,小轿车之类的高级东西逐渐多了起来。卫兵开始在粤仙楼前布置警戒线。

    有一军官模样的人来到封天宇面前,态度还是蛮和蔼地说:“老先生,我看您今天生意挺好的。见好就收吧!”

    封天宇瓷着声音说:“长官,您以为我是为了钱?不是!我是为大家都有个好运气。不信,我给您算算?”

    那军官沉着脸说:“老先生,别人信我不管,但是我从来不信!看在您年纪这么大的份上,我也不难为您,您走吧!”

    “嗬嗬,粤仙楼有贵客?长官,我这就走,我这就走。”封天宇装出马上明白过来的意思。

    那军官看到封天宇很知趣,遂在想:这种算命先生倒很聪明,一点就破。怪不得人家能以此赚钱呐!

    封天宇收了卦摊,开始摸索着往东街走去。

    他知道军官虽然没有怀疑他的身份,但己经引起他的注意。如果不离开,是会惹来麻烦的。

    他摸索着往东街走,颤微微来到卖香烟瓜籽的胡杏儿面前,低声说:“你把它盯紧啰!如果发现了龚楚,用风功将他除掉。”

    “放心吧,表哥。我知道我应该怎么做!”胡杏儿说。

    “你大胆做。我和乔大哥都会帮你的。”

    “是!”

    封天宇在说话的时候,脚步并没停下来,甚至连速度、姿势都保持一样。

    正当封天宇继续往前走的时候,粤仙楼前传来威严的声音:

    “师座到!”

    封天宇不用回头,听声音就知道是刚才与他说话的军官。

    封天宇走到一个拐角处,停下来。

    这个地方蛮隐蔽,周围都是居民楼,冷清得很。

    封天宇停了下来,三下五除二将化妆除掉,恢复本来面目。

    他抬头一看,有一棵老樟树长在一幢建筑的旁边,伸出来的一根抱围粗的枝桠,把个空间塞得满满当当。

    封天宇伸出猿手,一个腾跃,人就翻上了枝桠。他顺着枝桠走到老樟树的主干处,这才发现,原来挨着的那幢建筑竟是一幢古祠。

    只见“山”字形灰墙嵯峨有致,铁灰色的瓦楞子铺展在屋脊上,让人想起了鳄鱼的鳞甲。

    封天宇跳上屋脊,然后顺着屋脊跳上相邻的房屋。

    他一直向西,三跳两跳,竟然又回到粤仙楼前。

    他伏在粤仙搂前一幢房屋的屋脊上,放眼往粤仙楼前看去。

    他看到,仅仅只是一刹那间,粤仙楼前己经没有人了,连卫兵都撤向屋内。

    再看胡杏儿和乔立成。胡杏儿还挎着一个小篮子,不时叫卖一两声。乔立成的人力车搁在一棵大树下,人坐着,一副百无聊赖的样儿。

    这是一个什么情况,难道龚楚没有来?龚楚怎么会没有来呐?

    又来了几辆小轿车,可是都不是龚楚的车,也不见龚楚的影子。

    封天宇运用“地心传话”与胡杏儿沟通信息,果然胡杏儿告诉他:龚楚没有来!

    封天宇告诉胡杏儿,再等半个小时。如果龚楚还不来,就和乔立成撤。

    胡杏儿表示明白。

    这次又没有成功。

    后来才打听到,这个龚楚果真是害怕了,他向黄涛请了病假,硬是没有参加这次的宴会。

    由于龚楚深居简出,又居无定所,封天宇一时无法得手。

    一个月后,余汉谋把龚楚调离南雄,给他封了个粤湘边区指挥官,指挥部设在韶关。

    封天宇的特遣队因为要调回广州执行新的任务,所以分局领导放弃了诛杀龚楚的计划。这样一直到抗战爆发,叛徒龚楚都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

    关于龚楚,这里用笔墨对他再作一些介绍:

    龚楚(1901年11月—1995年7月24日),字福昌,曾用名龚鹤村,广东乐昌人。

    龚楚大革命时期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参加了党的许多重要军事活动(如南昌起义及百色起义)。

    龚楚在红军中担任过许多重要职务,最高曾任中央军区参谋长。

    1935年叛变。他的叛变投敌,给南方红军和游击队特别是给赣粤边区的红军和游击队造成了重大损失。

    新中国成立后,龚楚后改名龚松庵,在香港定居40年之久,曾出版《我与红军》《龚楚将军回忆录》。

    1990年,龚楚以年近九旬的高龄返回大陆定居,1995年在家乡辞世。

    那么,他是如何叛变的呢?

    1935年,龚楚奉命率一部分红军去湘南开展游击战争。

    游击队在反“围剿”过程中,不仅损失惨重,和中央也失去了联系。

    国民党当局在军事“清剿”红军和游击队的同时,采取“剿抚兼施”的政策,用金钱和高官厚禄等手段引诱共产党和红军队伍中的意志薄弱者变节投降,以分化瓦解共产党组织和红军队伍。

    龚楚经不起失败、艰苦、生死的考验,感到前途渺茫,对革命失去信心,加之国民党的引诱,打算叛变投敌。

    1935年5月2日,龚楚带着一个连由临武基地赴郴县黄茅村。

    当晚,他托辞身体不适,晚饭后就寝。趁警卫酣睡之际,半夜三更悄然逃离黄茅村回到故乡长来村。

    龚楚回乡后不久,经广州绥靖公署秘书长张昭芹引荐,在余汉谋的粤军第一军先后担任剿共游击司令、粤湘边区指挥官、粤北五县联防主任等职务。

    由于龚楚在红军中担任过许多重要职务,还是中央军区的参谋长,是当年若干叛徒中职位最高者,于是人们送他一个称号———“红军第一叛将”。

    然而,当年红军中的那些叛徒,绝大多数都没有得到善终①,而他为什么是个另例呢?

    据说,由于龚楚害怕红军特遣队对他的诛杀,不仅请求余汉谋调离了职务,而且从此以后他对红军和游击队的剿杀收敛了许多。

    抗战爆发后,他投入到抗击日寇的战斗中,也有不凡的表现。

    1949年,全国基本已经解放,他知道大势已去,率部起义。

    原本解放军让他去海南劝降薛岳,结果他到香港就不回去了,在那里办起了实业,成为了企业家。

    他在香港一呆就是40年,晚年很想回到家乡落叶归根。

    当大陆对国民党有既往不咎的政策后,他才申请回家,最终逃过了被审判的命运,活到了94岁,死在了老家,也算得偿所愿。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注①:在红军时期,红军内部出现了许多经不起革命考验的高级指挥员,他们先后叛变革命,投靠蒋介石政府,像龚楚、孔荷宠、方步舟、陈洪时、曾洪易、宋清泉、郭炳生等。但让他们丧失信心的革命,最终能取得成功,使他们万万没想到,最终得到了相应的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