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铁马金戈 > 第665章 死亡世界①
    6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抚边召开常委会议。

    会议增补张国焘为中革军委副主席,陈昌浩、徐向前为中革军委委员。

    会议通过了《中革军委关于松潘战役的计划》,以朱德、周恩来、张国焘、王稼祥的名义发布。会后两军兵分三路开始北进。左路军以红一方面军为主,中央随左路军行动。

    7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在芦花召开。

    会后组成前敌指挥部:徐向前兼总指挥,陈昌浩兼政委,叶剑英任参谋长。两军番号作了更改,干部有所变动。

    8月4日,沙窝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张闻天、毛泽东、朱德、张国焘、周恩来。博古、邓发、凯丰等。

    第一天形成的决议强调加强党的绝对领导,提高党中央在红军中的威信,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工农红军。

    第二天增补陈昌浩、周纯全为政治局委员,徐向前、陈昌浩、周纯全为中央委员,何畏、李先念、傅钟为候补中央委员,任命陈昌浩为红军总政治部主任、周纯全为副主任。

    会议根据毛泽东的建议作出了恢复红一方面军建制的决定,周恩来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鉴于攻打松潘已不切实际,军委制定了《夏洮战役计划》——过草地,经阿坝进甘南,在洮河与夏河之间发展。

    红军混编成左右两路军,左路军由朱德张国焘指挥北上阿坝;右路军由徐向前陈昌浩指挥,林彪彭德怀的一、三军团在右路军,五、九军团分在左路军,中央随右路军前进。

    8月15日,朱张率左路军先头部队从卓克基出发前往阿坝;同日,右路军从毛儿盖地区出发,向班佑、巴西地区开进。

    8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毛儿盖召开会议,决定左右两路军迅速执行北上东进的发展计划。

    1935年8月21日,红军开始过草地。行军队列分左右两路,平行前进。

    右路军由毛泽东、周恩来、徐向前等率领,自四川毛儿盖出发,进入草地。

    经过7天的艰苦努力,右路军到达草地尽头的班佑地区。

    右路军的左翼为林彪的红1军团,先行;继后是中央领导机关、红军大学等。右翼为徐向前、陈昌浩率领的红三十军和红四军。

    彭德怀率红三军团垫后,走左翼行军路线。

    粮食的不足,使红军在过草地时付出了太多的生命代价。

    草地位于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纵长500余里,横宽300余里,面积约15200平方公里,海拔在3500米以上。

    红军过的草地主要是指川西北若尔盖地区。这儿的草地,其实就是高原湿地,为泥质沼泽地。

    它的形成原因很多,主要由于黑白两河——黑河(亦称墨曲河)和白河(亦称葛曲河)自南至北纵贯其间,而起的重要作用。

    两河的河道迂回曲折,叉河横生,地势低洼,水流淤滞而成沼泽。经年水草,盘根错节,结络成片,覆盖潴水。

    沼泽生长的植被主要是藏嵩草、乌拉苔草、海韭菜等,形成草甸。草甸之下,积水淤黑,泥泞不堪,浅处没膝,深处没顶。

    远远望去,似一片灰绿色海洋,不见山丘,不见树木,鸟兽绝迹,人烟荒芜,没有村寨,没有道路,东西南北,茫茫无限。

    人和骡马在草地上行走,须脚踏草丛根部,沿草甸前进。若不慎陷入泥潭,无人相救,会愈陷愈深,乃至被灭顶吞没。

    草地区域气候恶劣,晴空迷雾变幻莫测。每年的5月至9月为草地雨季,使本已滞水泥泞的沼泽,更成漫漫泽国。

    红军正是在这样的季节经过草地的。

    过草地有三怕:一怕没踩着草甸陷进泥沼,泥沼一般很深,如果拼命往上挣扎,会越陷越深,来不及抢救就会被污泥吞噬;泥水不仅不能饮用,而且破了皮的腿脚泡过,还会红肿甚至溃烂;二怕下雨;三怕过河。

    进入草地前,红军想尽一切办法筹粮。将青稞脱壳搓成麦粒,再碾成面粉炒熟,便成了干粮炒面。

    宰杀马匹、牦牛,做成肉干以备食用。

    在藏民带领下寻认野菜,供过草地之需。

    还要准备烧酒、辣椒或辣椒汁御寒。

    虽然尽了最大努力,红军筹到的粮食还是不够全军之用。每个人最多带有8至10斤,一般的带有5至6斤,有的只有3、4斤。

    其次是吃难。准备的青稞麦炒面,需要用水煮着吃,没有水,干吃很难受,且口渴难熬。

    一下雨,青稞麦被淋湿了,就成疙瘩,再用开水和就成了稀面糊糊,吃着不经饿。如果直接吃黏疙瘩,又难以下咽。

    还有不少同志在进草地之前来不及磨面,带的就是青稞麦。这样的青稞麦只能一颗颗咬着吃,带的少,就一颗颗数着麦粒吃,尽量节省多吃一两天。

    咬青稞麦既吃不饱,还难于消化。一般战士准备的干粮,两三天就吃完了。这时候,草地才过一半,有的甚至不到一半。

    肉全部分给各连队了。所以饥饿和疾病威胁着每一个人的生命。许多同志在战场上没有倒下去,却在草地里默默的死去。

    在极度缺乏食物的情况下,红军就靠吃野菜、草根、树皮充饥。有的野菜、野草有毒,吃了轻则呕吐泻肚,重则中毒死亡。

    没有能吃的野菜,就将身上的皮带、皮鞋,甚至皮毛坎肩脱下来,还有马鞍子,煮着吃。

    有的战士饿得实在没吃的,就找别人屙的屎里没有消化的青稞麦,或者自己屙出来的,一粒一粒挑出来,洗了再用茶缸煮着吃。

    吃是这样,喝也是这样。有的战士,人尿、马尿都喝过。

    实在是没粮食了,一望无际的草地,没有人烟,战士们吃起了所有能吃的东西。

    野菜,草,还有身上的皮带,甚至是草鞋上的皮襻襻,锣鼓的鼓皮。

    老红军们的回忆中,用这几种办法把难咽的皮带嚼进肚:

    第一种,煮着吃。

    老红军郭才高他记得,先用刀将皮带切成一条一条,然后要煮到最表面一层软了,小心刮去,里面就是可以吃的牛皮。

    第二种,烤着吃。

    老红军李文模说,烤到有些变色、变软,就能吃了,可不能烤久,不然烤焦就浪费了。

    烤了之后撕咬成一小块嚼;嚼几下,喝口水;嚼一天才舍得囫囵咽下。他说他一根皮带吃了一个月。

    第三种,先煮再烤。

    老红军蒲国恩有条战友送的皮带,最困难时解了下来,放在开水里泡软了,再埋在火堆里烤,借着里面没熄掉的火烧熟。

    第四种,先烤再煮。

    先用火烤热,烤完把黑灰刮掉再放到锅里煮,等煮软了切成丝,和野菜粥搅在一起。

    其实,大锅里才飘着几根皮带丝,看得见,捞不着……

    除了皮带、草鞋,还有野菜。冬苋菜、马齿菜、苦菜、灰灰菜、大黄叶、野芹菜……吃到嘴里都是菜。

    野菜吃完了,吃草根。当发现草根可以充饥后,战士们第一时间传口信给后面的部队——是甜的!

    也曾有过苦作甜。有次战士偶然在一处洼地里找到一副牛骨架,上面居然还黏着几片肉,老红军田仁乾几人大喜过望,将它搬回营地集体分配:

    那几片肉给妇女娃娃们,那骨架大部分给了兄弟部队,只留下一小部分归他们几人,作为存粮慢慢吃。

    最绝的是贺龙。当时红二方面军副总指挥萧克的夫人要分娩了,贺龙不声不响用麻绳和针做了一个鱼钩,就这么往水草里一扔,居然还真钓上了鱼。

    他的堂弟贺文玳回忆:“也许是被红军精神感动了吧,鱼也来贡献。贺龙吩咐炊事员熬了鱼汤送去。后来,萧克夫人顺利产下一男娃,因在红军土制的一碉堡所生,贺龙就给娃子取名为碉堡……”

    疟疾复发,红军战士戴天福临终前委托卫生员带给毛泽东一个纸包,里面是发给重病号的一小块马肉。

    卫生员流着泪说:“戴天福同志临死的时候,让我把这块马肉一定要交给毛主席!他说,他没有什么牵挂的,只盼望革命成功。请您多多保重身体。还让我转告警卫班的其他同志好好照顾您!”

    这些话让周围一个个七尺男儿,失声痛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