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铁马金戈 > 第679章 两广事变⑤
    在“两广事变”中,将陈济棠置于绝境的是第一军军长余汉谋的倒戈。

    促使余汉谋投奔南京的原因有二:一是余汉谋与陈济棠早年就有积怨。

    1929年(民国十八年)的两次粤桂战争中,陈济棠曾以余勾结徐景唐和李宗仁、白崇禧,并有私存枪械,擅权贪财等罪状,对其软禁,撤掉余第一旅旅长之职,余部对此不满,这是余倒陈拥蒋的潜因。

    二是蒋介石对陈部属长期进行分化收买的结果。

    早在1932年(民国二十一年)在江西“围剿”红军时期,蒋介石就通过陈诚手下干将上官云相(余汉谋的妻舅),与在赣南“剿共”的余汉谋来往甚密,对其进行收买活动,所以余汉谋早已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了。

    6月间,余汉谋奉陈济棠电召赴广州商量反蒋时,已经暗里进行倒陈拥蒋的准备,与邓龙光、李汉魂、莫希德等将领密谋反陈。

    7月5日,余汉谋从广州回到大余,立即召集他的3个师长及军部幕僚开会讨论对策,会议决定回师倒陈拥蒋。

    会后,余汉谋致电蒋介石,报告陈抗日反蒋的计划。

    7月7日,余汉谋在上官云相陪同下乘飞机到南京,向蒋介石表示愿意受命收拾粤局。

    蒋立即委余为第四路军总司令,统辖广东军队,迅速回粤倒陈,除拨给军费200万元外,另给临时活动费100万元。

    余于7月9日致电粤军各将领,要求他们服从南京,号召粤军内部反陈势力行动起来。

    余汉谋倒戈拥蒋,使“两广事变”形势急转直下,陈济棠被迫采取应急措施。

    7月8日、9日两天,陈济棠召集何荦、张达、陈维周、黄光锐、陈章甫等亲信开会,决定缩短防线,加强北江防务。

    并命令第二军第四师师长巫剑虹率部撤出原驻地韶关,退至大坑口,控制由北南下的咽喉。

    桂军一师由梧州东下转赴北江,海军舰队集中黄埔待命。

    7月10日,粤桂双方在广州达成两项协议:(一)成立第一、四两集团军的联合司令部,粤桂两军协同作战;(二)粤军采取内线作战部署。

    15日,西南政治委员会委任陈济棠为抗日救国军第一、四两集团联军总司令,李宗仁为副司令。两广采取应变措施,竭其全力挽回危局。

    是日,国民党五届二中全会在南京开会,蒋介石在会上发表演讲说:“最近两粤运动,揭橥对外之旗帜,摇动统一之根本,使国家于忧患痛苦之中,增分崩离析之惧。”

    他还说:“广东军事当局,即已首唱异议,自由行动,破坏党国纪律,摇动革命根基,虽经中央苦心之容忍,仍无悔悟之表示,律以国家之纪纲,宜为国民所不恕。”

    7月13日,蒋又在中央纪念周上说:“我们也要有整饬纪纲,维持统一的决心和勇气,负起责任来,弭乱定变,决不能因外患严重而放弃平定内乱的工作;决不可因顾虑外患之压迫,就听少数地方军人破坏纪律,自由行动。”

    当天,国民党五届二中全会通过决议,撤销国民党西南执行部和西南政务委员会。

    蒋介石又以军事委员长名义发布命令,取消第一、四两个集团军,并对陈济棠、李宗仁采取分化政策,任命李宗仁、白崇禧为广西省绥靖正、副主任,免去陈济棠本兼各职,命余汉谋为广东绥靖主任兼四路军总司令。

    余汉谋部是陈济棠的主力,余被蒋介石收买过去后,广东局势急剧恶化。

    李宗仁、白崇禧不得不采取救粤保桂之策。

    7月14日,白崇禧派李品仙飞广州,建议陈济棠把可靠的部队集结掌握,并将现款和武器装备妥善保存,伺机再起,还企图以桂军东下援助,挽救广东之危。

    是日,余汉谋在大余通电就职,声明拥护“中央”,指责陈济棠称兵背叛中央。

    余通电说:“外患日亟,非御侮不能图存,非统一不能御侮,中央之力图和平统一,实为集中力量之救国要图”。

    “我广东当国难日亟之际,忽然称兵,阴结外寇,进窥邻省,发动内战,破坏统一”。

    余限陈济棠24小时之内离开广东,“听命中央,释兵入京”。

    次日,余汉谋命令莫希德第一师回师广东,向韶关、翁源等地进发。

    因驻防韶关第二军军长张达已被余汉谋收买,不战而退。

    16日,莫希德的先头部队顺利进驻韶关。接着莫希德又以20万元的“伙食费”买通扼守大坑口的巫剑虹。

    巫部后撤至广州近郊江村。余汉谋兵不血刃,顺利推进,把主力部队集结在英德、军田一带,准备向广州发起攻击。

    巫剑虹是陈济棠的亲信,巫的倒戈对陈又是一个重大打击,北线失去防御屏障,使广州暴露于余汉谋的直接威胁之下。

    在这期间,直接发生第三军第九师两个团长通电倒陈,另一团长率队响应。

    原第九师师长邓龙光不辞而离穗,转入香港,萧佛成也离穗赴港。

    7月17日,陈济棠私人代表陈光汉飞南京谒见蒋介石,带去陈致蒋的亲笔信,表示可“遵命下野”,但对粤事交余汉谋主持有异议,提请另派一孚众望之大员来粤主持,未被蒋介石所接受。

    18日,蒋介石以巧电复陈济棠迎余汉谋就任。此时,最后一根稻草终于压在了陈济棠身上。

    独立的广东空军是陈济棠苦心经营的一张王牌。“两广事变”发生后,蒋介石遣戴笠、郑介民携带巨款,同当时在香港的广东空军参谋长陈卓林谈判。

    双方议定广东空军反陈投蒋,每架飞机赏金二万元,飞行员官晋升一级,队长另加汽车洋房等优惠条件。

    朱家骅来穗祭奠胡汉民时,已经通过中山大学天文台主任兼广东航空学校学科主任张云的关系,与广东空军司令黄光锐秘密联系,获得了率机投蒋的许诺。

    此后,两人在广东空军内策动倒陈投蒋。

    7月上旬,有几架蒋介石方面的侦察机来广东空投传单,黄光锐、陈卓林借机进言加强空防、迎击蒋机。

    陈济棠不知是计,准其所请。

    18日清晨,广州天河机场大批飞机起飞,其中黄光锐、陈卓林乘飞机飞至香港新界降落,大部分北飞韶关、南雄。

    黄、陈飞抵港后,发出团结御侮通电,表示倒陈投蒋。

    这次由各中队长率领北飞的共有72架飞机,150名飞行员、机械员,在韶关受到余汉谋的接见,于20日飞赴南昌。

    陈济棠视为王牌的空军共六个中队,一百余架飞机,终于归顺了南京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