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铁马金戈 > 第713章 沉重的代价
    1934年,中共湘鄂赣省级机关及湘鄂赣革命根据地主力红十六师1000余人在奉新龙门山区,因陷国民党军重围而遭受惨痛损失,师长高永生牺牲,史称“六七月事件”。

    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斗争也宣告失败,它比中央根据地早三个月进入艰苦的三年游击战争时期。

    同年8月,在参加完省委紧急会议后,担任省委巡视员的方步舟受省委指派,到咏生县和鄂东南联系分散的红军地方武装。

    他在咏生县找到谭凤鸣率领的独立营后,与谭率部到鄂东南与红3师第7团余部取得联系,并把独立营并入第7团。

    随后他又与省军区参谋长严图阁所率的部队在冷水坪会师,共计800余人。

    9月上旬,省委副书记傅秋涛所率的7人短枪队赶到,向他们传达了省委8月紧急会议的精神和关于恢复红16师的决议及计划。

    他们一起研究后决定部队边打仗,边扩大队伍,返回黄金洞地区。

    傅秋涛、严图阁、方步舟等旋即率这支部队南下,由通山向崇阳、临湘、平江方向挺进。

    部队在经过平江的伍公市、新墙、新市街、南江桥等地时,捣毁了许多国民党区、乡政府,连续打了几个小胜仗。

    其中击溃了敌新7旅一部,在南江桥歼敌驻军1个排,俘敌七八十人,缴枪百余支和大批物资,并在沿途动员了许多群众参军,部队扩大到1100余人。

    1934年11月,鄂东南道委正式宣布恢复红十六师,部队共1200余人,由徐彦刚任师长,方步舟任师政治委员。

    同时,师下还辖1个特务营。

    该月末,在崇阳、通城之间的老虎洞、老鸦尖与国民党军的遭遇战中,省委书记陈寿昌负伤牺牲,部队减员至700余人,由方步舟、谭凤鸣率领到崇阳金塘休整。

    1934年底,国民党军为集中兵力“追剿”中央红军和红2、6军团,不得不暂时放松对湘鄂赣边游击区的“清剿”。

    驻扎于这一地区的第26、第50师被调往湘黔边境,同时其第33师也被北调至湖北阳新、大冶。

    这样湘鄂赣边游击区的敌情顿时缓解。湘鄂赣省委虽因电台损坏无法与中央取得联系,不明其中缘由,但明显感到敌人兵力的减少和“清剿”次数的减少。

    于是,省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猛烈扩红。至12月,红16师又发展到1200余人。

    1935年初,湘鄂赣省委继年前1个多月的扩红运动后,又提出“一二三月扩红战斗计划”。

    它号召最好的党员、最好的干部到红军中去掌握部队,并在前线和后方开展杀敌、扩红竞赛。

    提出“前线消灭两团敌人,后方动员两团新兵”、“前方飞兵前进,后方跑步扩军”的口号。

    地方干部积极开展扩红工作,游击区群众踊跃参军,出现了许多母送子、妻送夫加入红军的动人事迹,游击区内再度掀起了扩红运动的高潮。

    在1935年的头3个月里,仅西北的修、通等县就扩红700余人;东南的平江、浏阳、长沙、咏生、宜萍、万载、修水、铜鼓8县扩红1200余人,使红16师扩大到2500人,1400支枪。

    扩红运动的深入开展,推动了红16师的发展壮大。

    先是该师进入湘鄂赣的药姑大山后,于4月收编了廖海清带领的一支约有三四百人的绿林武装。

    并以该部为基干,编成红16师第48团,由廖海清任团长,赵改中任政委。

    继而,在省委提出扩红的“红五月冲锋计划”后不到两个月,全游击区又动员了2500余人加入红16师。

    于是,6月下旬在平江县小水岭又成立了红16师第47团。

    至此,红16师3个团建制全部恢复。徐彦刚任师长,方步舟任师政委。全师发展到5000余人。

    同时期红十六师也频频对敌出击,相继取得了大源大捷、虹桥设伏等胜利。

    1935年6月,敌军调动进攻江西的汤恩伯、樊松甫等主力部队,配合驻在湖南的长沙、平江、浏阳,江西的万载、铜鼓、修水;湖北的通城、崇阳等县的敌人,向湘鄂赣边苏区的红十六师进攻。

    进攻的重点集中在南江桥、钟坪一带。四周形成了大小数十道包围圈,建立了数不清的碉堡群。

    敌人的总兵力大于红十六师数十倍,他们企图在此次“围剿”中一举全歼红十六师。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险恶形势,红十六师领导制定了应急的两个突围方案。

    7月中旬,按第一个突围方案,红十六师掩护着省级机关及由省保卫大队、咏生县区干部和家属组成的特务团共三四千人马向修水方向突围。

    部队进至修水渣津西北一线时,遭到敌火力的严密封锁,在遭受很大伤亡后,一道碉堡封锁线也没有突破。

    当夜,红十六师折回白沙桥。途中,又同敌军第四师激战了四五个小时,红十六师虽给第四师以严重杀伤,自己亦伤亡300余人,被迫撤出战斗。

    从修水方向突围不成,省委、省军区遂决定采用第二方案,率领部队于7月16日夜改向西行,越过幕阜山,再由天岳关北行进入通城的盘石、云溪地区。

    在此地将300多名伤员分散安置在群众家里后,决定分3路由通城的麦市突围,通过麦市河,向崇阳方向进击。

    按照部署,徐彦刚、明安楼率领第46团为中路;严图阁、刘玉堂率领红47团为右路;方步舟、魏平和钟期光率领红48团为左路;傅秋涛率领省级机关和保卫大队组成的特务团随中路跟进。

    黎明前,中路、左路顺利渡过麦市河。

    而傅秋涛部在途中休息时,由于疲倦耽误了时间,没有跟上中路的行动,待赶至麦市河边时,天已大亮。

    敌人用机枪封锁了河面,无法过去,右路第47团和左路第48团的1个后卫连也未能突过河去。

    傅秋涛率领的特务团在麦市河突围不成,即返回通城云溪白石岭,在这里与第47团和第48团后卫连会合,几部加在一起共有1700余人。

    这时,国民党军发觉红16师仍有一大部分没有突过麦市河,立即以1个师从白沙岭追来,以1个师从天岳关前来堵击。

    傅秋涛率部从三眼桥、燕岩之间乘夜息声悄步地穿过敌六七个土围子和碉堡,在雷家滩渡过一条河后,终于突出敌围,安然返回黄金洞地区。

    徐彦刚、方步舟等率领的中路、左路部队渡过麦市河后,因不见右路和特务团过河,加之敌人以主要兵力迫击未过河的红16师部队,他们未遇大股敌人的追击,便在通城与崇阳交界地带等候右路和特务团。

    五六天后,敌军数路人马包围过来,徐彦刚遂率部队向阳新方向转移。

    部队进至阳新太子庙后,在下一步向何处行动的问题上徐彦刚与方步舟发生意见分歧。

    方步舟主张从阳新黄颡口横渡长江,取道黄梅、薪春到大别山去。

    徐彦刚则认为红16师是湘鄂赣游击区的主力红军,不能离开湘鄂赣游击区,主张从黄颡口沿长江而下,经瑞昌码头镇,到靖安、奉新一带开辟新的游击区。

    多数指挥员赞同徐彦刚的意见。

    于是,部队在太子庙稍作休整后,以红46团组成先头部队,由徐彦刚率领,红48团和师机关组成后续部队,由方步舟率领,两部先后由太子庙向黄颡口开进。

    徐彦刚率第46团到黄颡口后,找到一些船只,即乘船顺流而下,并拟登岸后,再由这些船返回运载师部和第48团。

    然而,当方步舟率师部和第48团赶至黄颡口时,船只尚未返回,追兵已近,方步舟只好率部返回太子庙,并拟经凤凰山向黄金洞靠拢。

    在途经凤凰山的凤凰寺时,遭敌堵击,后面敌人又挥兵追上。

    在敌前后夹击下,师部和第48团指战员虽奋勇冲杀,但终因寡不敌众,部队大部伤亡,只有方步舟、钟期光、魏平等十余人突围至大冶龙角山隐蔽起来。

    方步舟被认为在突围过程中指挥失误而因此降为师参谋长。

    尔后至11月,这支部队余部历经艰险,辗转返回黄金洞地区。

    徐彦刚率领红46团从黄颡口顺江而下后又等待了红48团几日,遭到国民党军围攻,部队溃散。

    徐彦刚受伤后被歹徒杀死,全团仅存六七十人由明安楼率领于10月返回黄金洞地区。

    麦市突围后,红十六师又数次出击,均遭惨痛失败,最后仅剩七、八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