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铁马金戈 > 第714章 变节在黎明前
    红十六师的惨痛失败一一两任师长牺牲,部队遭到重创一一令全体指战员陷入迷惘之中。

    恰在此时,苏区中央局派交通员(封天宇)送来了关于遵义会议的文件。尽管这份文件距遵义会议召开已经过去了大半年时间。

    这时湘鄂赣省委才痛定思痛,开始逐步转变斗争策略,将大部队的正规作战,改为开展广泛的群众性的游击斗争。

    这样,经过一年左右时间,湘鄂赣的形势有所恢复。

    “两广事变”发生后,1936年7月初,方步舟、刘玉堂率领游击队从省委、省军区驻地辜家洞出发,深入敌后作战,取得了一定胜利。

    于是省委、省军区于7月底决定再次复建红16师。

    但是省委、省军区思想意识明确,就是即使重建了红16师,也不能按照过去的斗争方式与敌人打。

    所以,重建的16师没设团的编制,只辖3个营和1个侦察大队,另有师部直属的1个重机枪连和1个通信排。全师约700余人。

    重建的红16师由方步舟任师长,刘玉堂任政委,谭凤鸣任参谋长,黄加高任政治部主任。

    经过几个月的深入敌后作战,红16师釆用声东击西,远程奔袭,和秘密设伏的办法,先后击溃敌人8个团,游击区再一次度过艰难的岁月。

    麦市突围后的被动局面得到了改变,以平浏为中心的湘鄂赣边游击区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红16师和各地区独立营、游击队亦更加壮大。

    这年的十一月份,方步舟得知华林山有一支原红16师的队伍,由一个叫汪克明的领导,发展颇为可观,遂准备前去接应归队。

    原来,1935年7月份,红16师在龙门山被敌军包围,几次突围都没有成功,损失惨重。

    湘鄂赣省委和军区决定分数路继续突围。当时任湘鄂赣军区司令员、红16师师长的徐彦刚拉着汪克明的手说:

    “克明同志,你可曾知道高安、奉新边界有座华林山么?那里地形不错,如果实在回不了黄金洞,也可以到那里去打游击。”

    徐彦刚还给汪克明画了一张地形图。

    当时这个汪克明任八连连长。听了师长的话,汪克明率领八连终于突出重围,但只剩下二三十人。

    汪克明带领这二三十人坚持游击斗争,同时收容了红16师失散的战友四十多人,保持了一个连的建制。

    后来汪克明找到湘鄂赣东北军分区,他的队伍编为游击第3大队,汪克明任政委。

    但是汪克明始终记住徐师长的话,想到华林山去打游击。

    1936年3月,汪克明率领游击第3大队来到华林山,建立了根据地。

    有一次一个土豪给汪克明的部队送来一担银元,汪克明一问,才知道这个土豪是准备将银元送给另一支游击队,错送到汪克明的部队。

    汪克明得知附近还有游击队,喜出望外。他想尽办法找到了他们,并说服把两支部队合起来。

    这样,华林山游击队发展到200多人。

    人有了,枪有了,接下来就要打开斗争局面。他找了个商人,在南昌买了20套国民党军服和一支手枪。

    汪克明从部队里挑选了二十个年轻有功夫的战士组成一支特务队,他经常带着这支特务队化装成国民党军去打土豪,筹到不少款,再由筹到的款买了不少枪。

    1936年夏,第3大队编入红16师独立营,汪克明调任平修铜独立营营长。年底,红16师遭敌伏击,损失很大,汪克明营打得剩下100余人,他又将余部带回华林山。

    有一天,汪克明率部袭击了敌人一个碉堡,守卫碉堡的敌军班长告诉他西安发生了事变,国民党和共产党要再次合作了,你们还打我们?

    汪克明不相信。恰好此时方步舟派人来联系,汪克明才带领部队离开了华林山。

    由于省委和红16师不在一处,所以有关西安事变的消息,方步舟和傅秋涛开初也不知道。

    1936年12月中旬,第三次深入敌后的红16师返回通城地区后,从群众口中得知通城、崇阳一带敌人兵力空虚,方步舟遂派人去通城侦察。

    然而派去的人带回了从国民党报纸上得知的“西安事变”发生的消息。

    方步舟当即写信给省委书记傅秋涛,建议省委乘机出山,前往鄂东南与红16师会合,以便领导开展游击战争的新局面。

    接到方步舟信后的傅秋涛,马上召集会议。经省委会议讨论后,立即决定前往鄂东南与红16师会合。

    但此时国民党军一面与陕北和谈,一面继续在南方加紧进行对红军的清剿活动,玩弄两面手法,历史上叫“北和南剿”。

    对于国民党军重新调集重兵“清剿”湘鄂赣游击区,方步舟率领的红16师亦全然不晓。为同省委会师,全师转战于鄂东南的大冶、鄂城、崇阳、咸宁、通山之间。

    1937年1月,方步舟率红16师由通城白虎桥转往大幕山时,行至通山梅州市梅县区与新调来的国民党军新8师1个团遭遇。

    交战中,由于敌强我弱,红16师受到不少损失,随即遂撤出战斗。

    省委与红16师会合后,傅秋涛责怪方步舟不该错判形势以及指挥战斗失利,并决定撤销其红16师师长一职。

    方步舟不服,与傅秋涛展开争论。但傅秋涛是省委书记,支持傅的占大多数。因而方步舟被受到集中批判并最后被开除党籍。

    开除党籍的方步舟万念俱灰。因想到自己革命十几年,血里火里拼杀,最后竟革到自已头上来了。

    适值此时,方步舟身怀六甲的妻子在反清剿战斗中由于腿部受伤,被国民党军俘获。

    敌军送信给方步舟,威胁若不投降便中断治疗。

    在这种情况下,方步舟终于经受不住考验,于1937年3月21日只身携枪离队,5天后在龙港向国民党军第121师投降,成为了可耻的叛徒。

    变节之后的方步舟虽向国民党军要求不做有害我军的事情,但实际上他的行动仍给我军造成了不小损失。

    由于他身居红军要职,又向国民党军透露了红十六师预定的行军路线,红军再次遭到敌军围攻,最后仅剩200余人。

    受其叛变影响,湘鄂赣游击区活动再次陷入低潮。

    红16师代师长冯育云、湘鄂赣军区参谋长张玉清、红16师政治部主任方天宝、东北军分区司令员聂海如、东北特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赵龙、东北特委组织部长黎荷村、少共书记王佛生,全都叛变投敌。

    由方步舟叛变引发的这一“叛徒效应”,是傅秋涛们所始料未及的。

    胡杏儿利用药材商人身份,辗转于湘鄂赣边。经过多方打听,虽然不能知道方步舟和红16师的全部情况,但也探知了一个大概。

    胡杏儿于5月份回到了富城,向韩香云汇报了方步舟和红16师的情况。

    韩香云告诉胡杏儿,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国共己经开始了第二次合作。组织上已经传来信息: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要改编成抗日义勇军了。

    对于方步舟的变节投敌,韩香云十分惋惜地说:方步舟变节投敌在黎明前,实属不该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