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铁马金戈 > 第800章 红二十八军的游击战
    封天宇胜利地完成了诛杀蒋达生的任务,就要返回南方去复命。

    红二十八军军长兼政委高敬亭一听说诛杀了蒋达生,非常高兴。他对卢化宏说,他要见见这位少年英雄。

    这样,卢化宏就带着封天宇和特遣队上了金刚台。

    高敬亭在金刚台接见了封天宇及他的特遣队。

    高敬亭握住封天宇的手,上下打量一番,说:“好哇,果真是英雄出自少年。好!好!”连声夸赞不己。

    封天宇也是第一次见高敬亭。这位红二十八军的领导人,叱咤风云的英雄,他以为一定是有一把年纪。此时他看去,这位传奇人物也就三十岁左右吧。

    而且,高敬亭长得很帅,虽然穿着打补丁的军服,却英气勃发!

    卢化宏背地里告诉他,史玉清正在同高军长谈恋爱哩!

    封天宇听后,非常欣喜:是嘛,那太好了!

    封天宇和高敬亭、卢化宏、史玉清分手了,他带着特遣队回到了广州。

    而高敬亭和鄂豫皖边省委却领着红二十八军和地方武装,继续在险恶的环境中战斗。

    “西安事变“后,国民党军委会确定对共产党及其军队采取“北和南剿“的方针,于1937年4月27日下令成立豫皖苏军事委员会。

    军委会委任刘峙、陈诚、庞炳勋、卫立煌、何柱国、王书常、刘茂恩、胡宗南等19人为委员,刘峙为主任委员。

    同时,将“豫鄂皖边区主任公署“撤销,成立“鄂豫皖边区督办公署“,卫立煌为公署督办。

    下辖岳西、信阳、经扶三个督办处,督办可以任意调整撤换辖区的地方官员,以强化对“清剿“的指挥。

    卫立煌基于多次“清剿“失败的经验教训,认为红军游击队所以能够“行动自由、飘忽无定“,是因为其成员“多系本地土著,所到之处,又有人从中勾引通窝“所至。

    因此,他改变了“分区驻剿、追堵兼施“的办法,采取“剿抚并施、军政并进“的方针,要求鄂豫皖地区国民党各级政府要切实做到和正规军相配合、协力方位。

    强调对红军主力、地方武装、便衣队的“清剿“要同时进行,并将“清剿“的重点放在红28军的所在地--鄂东北地区。

    在这次“清剿“中,国民党部署正规部队有:第32、第33、第47、第64、第65、第102、第103、第167师和独立第5旅,共计38个团。

    为了保证对鄂东北的重点“清剿“,卫立煌将鄂东北地区的4个保安团相对集中,又将平汉铁路以西的湖北保安部队8个团调进。

    这样,在鄂东北就集中了12个保安团,协助国民党正规军作战。

    在兵力配备上,采取了两项强化措施:一是将原驻城镇的正规军改为进村扎寨,重要地区广筑碉堡,以正规军驻守;一是以正规军组成“追剿队“,由“督办公署“统一指挥,实行“深入穷追、““分头兜剿“。

    各级国民党地方政府,则实行“移民并村“、“埋雷霸路“、“路路跟踪“、“伐林搜山““半夜摸鱼“(半夜摸进村搜查)等各种办法加以配合。

    1937年5月,国民党正式向我鄂豫皖红军游击队发动了第四次大规模“清剿“。

    面对敌人的大规模“清剿“,红28军领导人开始思想准备不足,所以一时陷入被动。

    中共鄂东北道委得知敌人将开展新的“清剿“后,及时采取了对策,首先在群众中散发了《为肃清国民党侦探、坐探告劳苦群众书》,并采取了一些反“清剿“措施。

    但是没有引起高敬亭等领导人的足够注意。

    高敬亭在率领红28军挫败国民党军前三次“清剿“后,产生了轻敌麻痹思想,没有将主要精力放在如何对付敌人可能发动的新的“清剿“上,而是在革命队伍中开展了错误的肃反斗争。

    高敬亭“整顿“道委,先后将鄂东北道委和军队的一些优秀领导人错判、错押、错杀,削弱了领导力量,造成了人心不稳。

    又由于红28军长期停留在鄂东北地区,这里正是敌人“清剿“的重点,红28军行动迟缓,延误了转移时机,陷入了敌人重重包围之中,斗争形势十分严重。

    1937年5月,敌人已经在鄂豫皖地区密布碉堡,开始了新的“清剿“。

    高敬亭则刚对中共鄂东北道委和独立团领导成员进行了调整,新任道委书记胡继亭未到职,独立团团长陈希堂,政委李明远新到任,既不熟悉部队,又缺乏实际指挥经验。

    独立团在黄安老君山、天台山活动,遭到国民党军第102师1个团的包围。部队由于连续冒雨行军,粮弹不足,疲惫不堪,被迫分散突围。

    6月7日,部队重新集结后又因选择路线不当,部队进入反动势力非常猖獗的礼山县以东高庙、沙河店地区,再次被国民党第47师1个团包围,部队被压迫在两义河内,适山洪暴发,不少战士被洪水冲走,最后仅余30多人突围,其余全部牺牲。

    中共鄂东北道委机关、直属队200余人和手枪团第2、第3分队,由于道委书记未到职,道委机关成员对敌情不明,向北突围未果,折返卡房,又遭敌人突然袭击,道委机关和直属队被打散,大部分人员壮烈牺牲,部分被俘获受伤,共计损失40余人。

    6月中旬,红二十八军为组织力量反击国民党“清剿“,在人民群众和便衣队帮助下,将鄂东北3路游击师和独立团余部,在门槛岭合编,第四次重建鄂东北独立团,团长顾士多,政委李士林,下辖两个连和1个手枪队,共140余人。在鄂东北道委领导下,继续坚持鄂东北地区斗争。

    在敌人的“清剿“部署尚未完成之际,红28军主力基本上以营为单位在鄂东北地区和平汉路两侧活动。

    在蕲春、黄冈一带活动的红28军特务营和手枪团第3分队,在敌人“清剿“期间,给予了敌人一定程度的打击。

    5月10日,红28军特务营和手枪团第3分队在蕲春清水河西侧地区,利用洪武垴山地有利地形伏击,将湖北保安第7团前卫营全歼,俘敌100余人。

    6月5日,红28军特务营和手枪团第3分队进至黄冈县望兵寨地区,遭国民党第33师第193团拦截,部队决定反击,将其前卫营击溃,歼其大部。但是很快又陷入困境。

    望兵寨战斗后,红28军特务营和手枪团第3分队向天台山方向转移,欲与红28军主力会合。

    6月6日,卫立煌和鄂豫皖边巡视员袁德性到麻城亲自调兵,组织第11路军和第32师各三个团,以及第47、第102、第103师各一部,在湖北两个保安团各一部配合下,以数十倍的兵力优势,秘密合围红28军特务营和第3分队。

    而我军完全不知敌人已经将自己合围。当部队行至黄安县(今红安县)瓜儿山附近时,遭敌人合击。

    经两昼夜激战,我军部队突出重围,行至仰天窝时,又遭敌人拦击,虽英勇冲击,但终归寡不敌众,部队被冲散。

    在当地便衣队的协助下,收拢了190余人,暂编了两个连,向黄冈一带行动。

    7月5日,在黄冈县戴家湾,与高敬亭派来寻找他们的手枪团第1分队会合,特务营随即在黄冈县白羊山进行了整编,将在这一带活动的潜山战斗营编为特务营第3连。

    白羊山整编后,国民党第103师1个营于7月初向特务营和手枪团第1分队袭击,我军在白羊山迅速展开,敌人分两路分别向甘塘湾进攻,向小白羊山迂回。

    两路敌军被我军分别夹击,全部被歼。援敌被我军击退,共毙伤国民党军300余人,缴枪200余支,子弹1000余发,使遭到挫折的红军部队士气大振。

    随即我军在蕲春县何铺乡又消灭国民党驻军一个连及多股民团。

    白羊山战斗后,红28军特务营和手枪团第1分队进至蕲春县将军山西南的朱家冲地区。

    7月7日,得知何铺乡驻有国民党军1个连和乡自卫队200余人,决定将其引出,予以歼灭。

    8日,以5名便衣队员前去“侦察“诱敌,部队埋伏在清河冲地区。

    何铺乡驻军发现红军游击队侦查便衣队后,全部出动追赶。当其进入红28军设伏阵地后,特务营和手枪团第1分队一起冲出。敌人少数逃跑,其余悉数被歼。

    虽然红28军特务营和手枪团第1分队打了几个胜仗,但是总的反“清剿“形势还是十分严重。

    6月21日,高敬亭为扭转不利的斗争形势,派红244团第1营和新2营到平汉路以西活动,以调动敌人。

    第1营和新2营还没有过铁路,即在门槛岭以西遭到国民党102师的围追堵截。

    第1营奋勇拚杀,冲过了铁路;新2营被敌人割断,被迫向东南方向转移,沿途多次被敌人堵截追击,连连受损。

    26日拂晓前,余部100多人在麻城县卢家河附近一座大庙里宿营,沉睡中遭敌袭击。部队惊醒后与敌人展开肉搏,给敌人以很大杀伤,自己亦伤亡惨重,除少数人脱险,其余全部损失,新2营番号自此不复存在。

    第1营冲过铁路线以后,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随后在应山、钟祥、京山、枣阳、桐柏等地继续开展游击战,先后袭击敌人据点30多个。

    7月24日,部队在河南信阳县与周骏鸣率领的鄂豫边红军游击队相配合,拔除地主围寨蔡冲,控制了炮楼,将乡丁全部缴械。

    这次战斗,对困难中的鄂豫边红军游击队是一个及时有力的支援。同时也加强了同鄂豫边红军游击队的联系。

    6月下旬,高敬亭率领从鄂东北突围出来的红28军手枪团第2、第3分队,转战河南光山县南向店附近的鹭鸶湾,击毙反动民团头子易本应,全歼团匪100余人,缴获各种枪100余支。

    后部队经过湖北麻城、黄冈、浠水、罗田等县,于7月中旬,转移至安徽岳西县一带坚持斗争。

    与此同时,皖西北和皖鄂地区的各级党组织和红军游击队,在敌人的反复“清剿“下,被分割包围,与上级失去了联系,遂各自为战,在人民群众的掩护下,前赴后继坚持斗争。

    特别是便衣队的斗争始终没有停止过,直到1937年9月黄安七里坪集中时,便衣队仍保留近600名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