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铁马金戈 > 第821章 转变与谈判③
    在战略转变和与国民党的艰苦谈判中,还有一个像杨文瀚一样的人,那就是当时被反动派污蔑为“红色阎王”的谭余保。他差点把陈毅枪毙了。

    项英和陈毅得知国共第二次合作后,果断改变作战策略,与国民党地方当局进行谈判,取得了实质性的成果。

    但是一些地方游击队实在是想不通:共产党人为何要和敌手国民党合作呢?

    其中,思想斗争最为复杂的是谭余保领导的湘赣边区游击队。他们坚持在江西武功山区对抗国民党势力,甚至在国共合作期间也时有摩擦。

    国民党当局借机指责共产党在谈判中不诚实,并威胁要派重兵进入江西武功山“肃清”游击区。

    危急关头,陈毅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不顾个人安危,亲自进入江西武功山游击区寻找游击队和谭余保。

    没想到这次进山,陈毅却被地方游击队视为“叛徒”,差点被枪毙。

    1937年11月,陈毅从江西吉安出发,经安福前往武功山下的洋溪镇。

    此时湘赣军区副司令兼独立第四大队大队长林欣儿还没到吉安,否则,便不会出现上述那样的事了。

    洋溪镇上国民党设置了一个区公所,由曾在日本留学回国的彭侠民担任区长。

    彭侠民是在国民党第五次围剿红军主力离开中央根据地后,开始担任区公所区长一职的。

    到了洋溪镇,陈毅直接进了国民党的区公所,指名要找区长彭侠民。

    以彭侠民来说,陈毅的大名自然是如雷灌耳。听说陈毅来了,也知道是为湘赣边谭余保来的,不敢怠慢,立即出来迎接。

    在国民党的区公所,陈毅一边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一边要求彭侠民安排他进山。

    陈毅说:彭区长,如果我在“白区”有事,你就麻烦了。

    听了陈毅的话,果然,陈毅是为谭余保而来的。他马上按照陈毅的要求做好进山准备。

    他向陈毅提供了山上最近时期的“情报”:谭余保拒绝与国民党合作,扬言要与国民党战斗到底。

    次日,彭侠民为陈毅准备了一乘竹轿,让陈毅坐了上去。还派了两名士兵拿着进山关卡,护送陈毅上山。

    沿着武功山下的弯曲石路,陈毅一行来到了山口。

    “别动!”

    突然,丛林中出现了几个游击队战士,他们拿着枪挡住了陈毅的去路。

    竹轿停了下来,陈毅淡定地走下竹轿来。

    游击队战士看去,只见来人戴着一顶法国帽,身穿浅蓝色长袍,鼻梁上还架着一副黑色太阳镜。

    真是派头十足。

    “你从哪里来?你是做什么的?”游击队战士厉声问,并拉动枪栓将枪口指向陈毅。

    “我是从江西吉安过来的。”陈毅平静地回答。

    “去哪儿?”游击队战士又问。

    “进山找谭余保同志。”陈毅答。

    陈毅摘下眼镜,上下打量游击队员,并且笑了笑。

    他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张名片递给游击队战士。

    一个战士接过名片,仔细地看了看。

    游击队战士看到名片上写着“陈毅”二字。可是他们都不知道陈毅是谁,甚至连听都没听说过。

    这也难怪,陈毅活动在赣粤边,游击队里除了谭余保等人,这些普通战士是没法知道的。

    游击队战士就把陈毅带到村里。因为村里有一个老女游击队员。

    这个老游队员姓卜,叫卜翠莲,50多岁了,因为身体原因,在家休养,就没有再去游击队里了。

    凭借多年经验,她一看陈毅的派头,就觉得这人身份不简单。

    她立即从后门出,将情况汇报给了正在村里的游击队特派员黄炳光。

    特派员黄炳光是秘密来到村里的,只有少数几个人知道。

    “哨兵刚刚押来了一个戴太阳镜、穿大长袍的人,还有两个国民党卫兵护送着。他说他叫陈毅。”卜翠莲说。

    黄炳光虽然是干部,他也不知陈毅。听卜翠莲一说,顿时惊了,他猜测陈毅的身份:共产党干部?但共产党决不是这样的穿着;难道是国民党官员?

    但哪个国民党官员有这么大胆子进山;难不成是生意人,那就更不可能了,时代如此混乱,很少有商人来到这里。

    想到这里,黄炳光索性带着几名士兵来到卜翠莲屋内,来见陈毅。

    黄炳光来到卜翠莲家,果然见那个自称叫陈毅的人,他坐在房间里,神态安详。

    黄炳光问了陈毅一些问题。回答完后,那人居然跟他讲了国共合作、抗日救国、西安事变等等事来。

    陈毅说得滔滔不绝,好像有理有据。这让黄炳光充分肯定:此人很不一般。

    “你说你是陈毅,除了你的名片,你有什么证据可以证明你的身份吗?”黄炳光问。

    “这是组织纪律,没有见到你们游击队的负责人,我是不会交出其他证据的。不过,我身上有一些印刷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送你们几张拿去看看。”陈毅说。

    陈毅打开了一卷印刷品,果真是关于抗日救国的。黄炳光决定让他尽快去见游击队负责人。

    黄炳光说:“你等着,我去向游击负责人报告。”随后,他暗中安排游击队员对陈毅和随行的两名国民党卫兵严加看管,不让他们逃跑。

    段焕竞(湘赣游击队参谋长)和刘培善(政治部主任)听了黄炳光的汇报,觉得很重要,商量后决定带陈毅上山。

    陈毅被带到游击队指挥部,在场的人也都不认识陈毅,包括段焕竞和刘培善。他们只知道分局有项英、陈毅,却从来没见过。

    陈毅自我介绍道:“我是党代表陈毅,奉毛主席和朱总司令之命,代表中央分局,进山和国民党谈判。我今天来是给你们传达中央指示的。”

    然后他拿出一封介绍信,上面写着:“陈毅同志,受党中央特派进武功山,商讨国共合作事宜——项英。”

    段焕竞和刘培善看了介绍信还是疑神疑鬼,这个“项英”签名是真是假?介绍信和签名也是很容易伪造。这虽然是一封介绍信,但上面没有党中央的公章。

    就在两个月前,一名拿着“湘鄂赣边区党委联络员”介绍信的男子来到武功山。这家伙走后不久,大批国民党军队上山“围剿”。

    这让游击队措手不及,差点被包围。残酷的战斗环境,使得游击队必须时刻保持警惕。

    而今天有个自称“陈毅”的人进山,从他的穿着派头来看,并不像是一个共产党人,该不会又是有人冒充陈毅吧?

    当晚,游击队加强戒备,将陈毅秘密转移到另一座山头。

    为了让游击队相信自己,陈毅抓住一切机会,用浑厚的四川口音向游击队讲述国内外的情况。他向段焕竞等干部士兵讲解了抗日救国十项原则。

    他说:“现在战争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民族矛盾已经超过阶级矛盾。党中央指示我们要同国民党合作,团结对外,集中力量抗击日本侵略者,南方八省的游击队,全部要下山接受改编。”

    他们听了陈毅的介绍,既觉得有道理,又觉得似乎不可能实现。

    段焕竞和刘培善不敢耽误,连夜就召开了关于“陈毅问题”这一紧急会议。

    最终,大家都认为事关重大,只好尽快送陈毅到湘赣省委,请谭余保同志做决定。

    湘赣红军游击队在江西武功山坚持了三年,多次粉碎了国民党军和地方武装力量的“围剿”。

    游击队员将陈毅的眼睛蒙起来,由黄炳光等人护送进了湘赣省委所在的九陇山。

    不知走了多久,陈毅被护送到湘赣省委临时指挥部。

    这里虽说是省委驻地,但是布置得非常简单,只用竹子、杉树皮修建了几个棚子,就是省委的办公场所了。

    谭余保(湘赣临时省委书记)和颜福华(省委肃反委员)正在棚子里议事。

    只见黄炳光走近。谭余保问道:“你来这里做什么?”

    “外面来了个人,说必须见你。”黄炳光说。

    “什么人?”谭余保问道。

    “他自称是‘陈毅’……”

    黄炳光的话还没有说完,谭余保就猛地拍了拍桌子,大声道:

    “叛徒!叛徒!大叛徒!你叫来守卫,把他绑起来。我不会见他。”

    然后生气地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