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铁马金戈 > 第920章 罪魁祸首
    说起南京大屠杀真正的罪魁祸首,自然要首推日本天皇裕仁的“皇叔”朝香宫鸠彥。

    早在1926年12月裕仁登基前,朝香宫兄弟三人就成为裕仁组织的好战小集团的骨干分子。

    长兄东久迩宫常驻伦敦,二兄北白川与朝香宫常驻巴黎,定期向裕仁报告英、法对日本军国主义扩张的反应。

    后朝香宫与北白川驾车时发生车祸,北白川当场撞死,朝香宫一条腿粉碎性骨折。

    1936年2月26日,日本少壮派军人发动兵变,因朝香宫吁请天皇裕仁赦免政变军官,被裕仁认为危急时刻态度不当,将他从皇室成员名单中剔除,好战的朝香宫从此失宠。

    1937年12月1日,日军开始进攻南京。此时上海派遣军司令官松井石根结核病发作,卧床而不能主持军务。

    次日,日本大本营任命朝香宫以陆军中将衔接替松井职务。

    5日,朝香宫抵达南京前线司令部,立即听取第10军司令官柳川平助、16师团长中岛今朝吾等人的战况报告,尤其听中岛今朝吾谈到中国军队经过最初接触谈判后没有投降意愿时,责令部下尽快攻陷南京。

    在12日南京沦陷前,朝香宫即发出一连串由他本人亲自盖章签署的命令,上面均标有“机密·阅后销毁”字样,但命令的内容却简单而明了:“杀掉全部俘虏!”

    由于有朝香宫十分明确的命令,日军在南京大开杀戒。

    中岛今朝吾所部在乌龙山、幕府山炮台附近俘虏中国士兵14777名,全部被惨无人道地“处理”。

    这个数字是日本记者的统计,但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定为57400余人,这个数字除了教导总队等战俘18000余人,还包括了从南京城里逃出聚于幕府山西南的平民四万余人。

    随后柳川平助及其日本9个师团也开始在各地屠杀。

    朝香宫又委任中岛为南京市区警备司令,在城内大肆屠杀。

    1946年2月,中国国防部战犯审判军事法庭(南京军事法庭)根据证据,判定被屠杀人数为30万人,故此对直接当事人谷寿夫等四人判处死刑。

    1948年,远东军事法庭以当时能够确认的证据判定被屠杀人数不少于20万,其中裁定:

    “日方占领南京市的两三天里,至少导致12000名中国非武装青少年死亡”、“在实施占领的最初六周内,在南京及其周边遭到杀害的老百姓和俘虏总人数,据认为在20万人以上”。

    因而不仅判处松井死刑,时任日本外相广田弘毅也被认定承担责任而被判处死刑。

    日本著名学者藤原彰、小野贤二等经过研究认定被屠杀人数为15万至20万。

    南京大屠杀在朝香宫的命令下,自1937年12月集体屠杀一直延续到1938年2月的小股屠杀,时间长达三个月!

    据中国南京军事法庭调查表明:共有19万人死于日军28宗集体屠杀,15万人死于858小股和零星屠杀!

    这历史上最残忍的血腥屠杀,完全出于朝香宫的一道命令,他是南京大屠杀真正的元凶和首犯。

    而且,后来的档案证实,朝香宫不仅下令屠杀战俘,“有444宗谋杀、集体屠杀、强奸、纵火和抢劫案被证明与朝香宫有关。”

    事实证明,裕仁对南京大屠杀是不反对的,相反,还对日军中参与屠杀的高级将领予以嘉勉。

    20世纪80年代后期,日本国内右翼和一些官方人士掀起一股否认南京大屠杀存在和篡改日本侵华罪行的逆流。

    2007年12月8日,日本《产经新闻》头版头条文章居然胡说《大屠杀是蒋介石的虚构》。

    国际上对南京大屠杀惨情一直不断补充证据,追查责任。但却往往忽略了日本天皇裕仁及其皇室成员发动二战的罪责,特别是发动侵华战争和南京大屠杀的罪行。

    中国对于南京大屠杀从来没有停止过史料的搜集,2005年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28卷《南京大屠杀史料集》,2007年12月又出版29至55卷近3千万字的史料①。

    裕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和侵华战争中所扮演的角色并非如日本右翼为其开脱时所说的那样是“被动”,他是日本三军的最高统帅。

    在整个战争期间,他出席所有重要的军事会议,发布一系列命令,这已被无数铁一般的史料所证明。

    他于1937年8月15日,亲自在皇宫召见松井石根,任命他为上海派遣军总司令。在松井石根率部西进南京时,“裕仁在皇宫里建立了他的帝国最高指挥部来监视所有重要战场。这个指挥部,政治家们,甚至首相也都是被排斥在外的”。

    为了更加紧控制军队的动作,裕仁又速派朝香宫接替松井为上海派遣军司令。

    裕仁对南京大屠杀非常了解,1938年1月,裕仁的表弟、驻德国代表贺阳宫邦宪访问南京,归来向裕仁报告南京惨状,裕仁无动于衷。

    他的胞弟三笠宫崇仁亲自向他报告南京日军暴行,他亦并未予以干预和制止。

    1938年2月12日,朝香宫回国复命,裕仁就在皇宫接见并对他的屠城“战绩”大加赞赏,特赐雕有日本皇室菊花纹徽的银质花瓶一对,以示褒奖且因“战绩”恢复朝香宫的皇室身份。他的军衔也因屠杀“有功”而被晋升为大将。

    在此之前,裕仁闻听朝香宫率军攻陷南京,曾向日本大本营参谋总长、也是他叔父的闲院宫亲王谈到,对朝香宫在南京的行动异常满意。

    闲院宫据此向朝香宫发出贺电:“战绩卓著,史无前例”②。

    此后,朝香宫与裕仁的关系更加密切,经常会晤,也一同打高尔夫球。

    2月26日,裕仁同时接见了南京屠城的两个元凶松井石根、柳川平助,对他们攻克南京,予以嘉勉,也各赠一对皇家菊花纹徽银瓶以示褒奖。

    日本投降后,为逃避审判,裕仁首先将原来委以重要军职的皇室成员调离军职,并与麦克阿瑟会晤后,最终获得美国政府“不得审判天皇及皇室成员”的承诺。

    南京大屠杀的首犯朝香宫最终得以逃脱极刑,逍遥法外,终日以高尔夫球自娱,以94岁高龄于1981年4月12日死去。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注①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2014年9月,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发布“南京大屠杀死难者遗属登记”阶段性成果。已征集登记1513名南京大屠杀死难者遗属,他们来自全国各地和海内外的272个家庭,年龄最大90岁,最小只有3岁。纪念馆呼吁希望更多遗属前去登记。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1年5月,在世的幸存者仅剩67位。已有272个家庭共计1513名死难者遗属登记,采集了175名遗属的签名和手印。

    注②随军记者小俣行男的报道:“不强奸的士兵几乎没有。”另有《每日新闻》社的记者铃木二郎出席“东京审判”为“南京百人斩竞赛”作证明时说:“在城内扫荡残留的中国军人。如果捉到军官,就绑在杨柳树上,教新兵射击及劈刺的方法当活靶;士兵被捉了,就让他坐在坑前砍头。我是二等兵,只用刺刀刺中国兵。”世人多熟知的两位“杀人竞赛”日军向井敏及野田岩两少尉在入句容县城(距南京20公里)时即分别杀死我无辜平民78和89人,当两位抵达南京城外紫金山时,已分别杀至105和106人之数,但两人相约杀至150人为止。这两位“杀人魔鬼”的竞赛为东京报纸所赞扬,称之为勇士。但“杀人竞赛”之主凶为田中军吉大尉,以其“宝刀”砍死中国人300余人,惜尚未为世人所周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