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铁马金戈 > 第924章 启蒙
    只过了一天,第一支游击队一一汀瑞边游击队①开进了吉安城。

    汀瑞边游击队的队长认得叶媚媚和林欣儿。

    汀瑞边游击队的队长原来在红军总政治部工作,他认识叶媚媚,是因为叶媚媚也曾经在总政工作过。

    而他认识林欣儿,是因为林欣儿出席“一苏大”,是湘赣苏区的代表,并且是代表团副团长。他接待过林欣儿。

    “钟队长,你好哇,很高兴在这里见到你。”叶媚媚和林欣儿同时伸出手去。

    “叶主任,林团长,是您们?哎呀,三年过去了,整整三年过去了。我们大家大难不死!大难不死哇!”钟民是个豁达的人,他握住叶媚媚和林欣儿俩人伸出来的手,激动地说。

    钟民称叶媚媚叫叶主任,想来是他照着当时叶媚媚从总政调往红二十二师任政治部主任叫来的。

    而称林欣儿为团长,恐怕还是依照当年林欣儿率领部队返回湘赣苏区那时候喊的。

    “是呀,是呀,这得感谢马克思啦!马克思说,中国革命还没成功,我这里不收留你,你还回去继续革命吧!”汀瑞边游击队第一大队大队长杨洪才是个非常有意思的人,他接过钟队长的话风趣地说。

    他的话引得大家哈哈大笑。

    钟民将游击队的主要干部介绍给叶媚媚和林欣儿。

    “我们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哇!”林欣儿也高兴地说,“不过,我们的后福就是在抗日的战场上多杀敌人,多打胜仗!”

    “对对,对极了!”大家都赞成林欣儿说的话,齐声叫着。

    隔了一天,叶媚媚所在的赣粤边游击支队来了。叶媚媚见到了丰金娥和温碧霞,却不见丰金娥的丈夫温大成。

    “咦,温副司令怎没见?”叶媚媚心知不妙,但还是问了。

    丰金娥寒着脸,温碧霞却哽着声音告诉她:“政委,我哥在你走后的一次战斗中牺牲了。”

    “宋波不是答应与红军交好么?怎么,他……”叶媚媚皱着眉头说。

    “你走以后,粤军换了防,宋将军的部队开往南康一带。换来的是粤军的独立旅。”温碧霞说。

    丰金娥告诉了她丈夫牺性的经过:“本来是场遭遇战,双方都打得稀里糊涂。大成怕部队受损失,亲自断后,却不料一颗流弹击中头部。”

    这真是不应该有的损失。叶媚媚在心里说。

    叶媚媚和林欣儿都对丰金娥表示了同情和慰问。说人死不能复生,你还是节哀顺变吧!

    林欣儿说:“金娥同志,温大成同志是为革命牺性的,我们不会忘记他,子孙后代都不会忘记他。”

    叶媚媚也说:“对!三年游击战争中温大成是功臣,如今他牺牲了,是烈士,党和人民不会忘记他。”

    是啊,赣粤边的这支游击队原来有四五百人,经过三年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而今剩下仅一百来人,枪也只有七八十条。

    在以后的日子里,又陆陆续续开来了几支游击队,他们在办事处叶媚媚和林欣儿的组织下,坐下来认真学习了中共中央有关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的文件,学习了中央分局告南方八省游击队的指示信。

    叶媚媚把她到延安见到毛主席、党中央的情况介绍给大家听。叶媚媚告诉大家,红军主力长征也是经过了千辛万苦,他们走了十一个省,行程二万五千里。毛主席有首诗,写的就是长征②。

    叶媚媚接着说,现在长征到达陕北的各路红军主力已经改编为八路军了。他们己经开上了抗日前线。

    叶媚媚介绍了八路军115师平型关大捷的情况,她说:“115师就是我们中央红军改编成的。她的师长就是我们熟悉的原红一军团军团长林彪同志。”

    林欣儿也就国际国内的形势给大家上了课。

    林欣儿也和这些游击队员一样呆在山上,但她身份特殊,信息灵通,又善于学习,所以她作的形势报告很精彩、很鼓舞人。

    她说:“同志们,我们以前长时间地与国民党的军队作战。我们之间是老对手了。尽管我们的力量弱小,但打到后来,我们却深知国民党军的打法。”

    她接着说:“但是今天,今后的若干时间里,我们的作战对象就变了,变成日本军人了。我们和日本军队作战,就要熟悉日本的军队,熟悉他们的战法。”

    “熟悉日本的军队,熟悉日本的战法”,这种意念过早地印在游击队员的脑海里,算是为他们正式地走上抗日战场的启蒙。

    虽然游击队员们来到这里集中呆的时间不长,但经过学习和教育,他们受益匪浅。

    按照上级统一安排,这些游击队都被改成抗日游击队。

    接下来,他们就是等待正式整编,成为新四军的一员了。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注①汀瑞边红军游击队:三年游击战争时期在瑞金、长汀边境坚持游击战争的红军游击队。主力红军长征前夕,1934年9月,瑞金游击司令部成立,邱世桂、刘连标先后任司令员,杨世珠任政委,下辖瑞金独立营和各区游击司令部或游击队,共计1800余人。全县划分为五个游击区。第一游击区,由日东、湖陂、壬田、云集、合龙、河东等区游击队组成,在莲花山一带开展游击;第二游击区,由黄柏、隘前、官仓等区游击队组成,在大柏地山河一带开展游击;第三游击区,由九堡、黄安、梅岗、瑞林、渡头等区游击队组成,在铜钵山一带开展游击;第四游击区,由下肖、城市、武阳、下洲、桃阳、黄沙、新迳等区游击队组成,在白竹寨一带开展游击;第五游击区,由踏迳区游击队和会昌县朱兰埠等地游击队组成,在谢坊的龙角、龙头山一带开展游击。后又以绵江河为界,划为河东、河西两个游击作战区,河东区由瑞金游击司令部指挥,河西区由福建省军区指挥,统一由中央政府办事处领导。1934年10月,国民党军对中央政府办事处和瑞金游击司令部驻地铜钵山进行“清剿”,中央政府办事处转移到于都宽田,瑞金游击司令部转移到绵江河东白竹寨。1935年5月,各路游击队转战到福建长汀丝茅坪汇合,中共瑞西特委书记赖昌祚主持召开瑞金县委扩大会议,决定将全县游击队编成9个小队,分散活动。1936年夏,赖昌祚牺牲,分散活动的游击队最后剩下三支,即瑞金游击队,队长钟民;武阳游击队,队长刘国兴;桃古游击队,队长胡荣佳。1937年1月,3支游击队在瑞金陶珠猪子会合,改编为汀瑞边游击支队,支队长钟民,政委胡荣佳。下辖:第一大队,大队长杨洪才;第二大队,大队长林太福,第三大队,大队长刘国兴。全支队近百人,枪80余支。抗日战争爆发后,闽西南军政委员会派萧忠全、中共中央分局派陈丕显到瑞金,与汀瑞游击支队取得联系。1937年11月,汀瑞游击支队改称汀瑞边游击支队。12月,汀瑞边游击支队开往吉安,被改称汀瑞边抗日游击支队。1938年,1月,游击支队扩展到300余人,开往福建上杭白土整编,编入新四军第二支队第三团第二营,营长杨洪才,教导员钟德胜(钟民)。下辖:第四连,连长吴金辉,指导员罗兰成;第五连,连长张振发,指导员蔡从荣;第六连指导员钟春山。随即开赴抗日前线。

    注②毛主席的《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