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铁马金戈 > 第925章 在吉安
    林欣儿来到吉安,叶媚媚还让宗青跟林欣儿做警卫员。由于斗争形势复杂多变,她也想物色一个警卫员。

    以前有温碧霞,那是一个多好的姑娘啊!她聪明机敏,武功又好。有她在身边,自己感觉到很笃实。

    可是温碧霞不能老是当警卫员,以前在赣粤边游击支队,她就己经是支队特务队的队长了。

    这个特务队集侦察、特战于一身,每次,温碧霞都能出色地完成任务。

    这次,赣粤边游击支队被划到吉安来集结,温碧霞很快就来到身边了。

    温大成的牺牲,对丰金娥和温碧霞的打击都很大。一个失去了丈夫,一个失去了哥哥,她们悲痛的心情,谁都能理解。

    昨天,上级下来调令,丰金娥去池江新四军留守处工作,即日动身。

    临走时,丰金娥把部队和温碧霞托付给叶媚媚,以后她不在队伍里,她一样要照看好它。

    丰金娥的这种心情别人也许不能理解,但叶媚媚能理解。

    在这支队伍里,除了自己原先带领的为数不多的红二十二师的战士外,绝大部分是丰金娥的家乡子弟。她对他们的父母亲都有承诺。

    因为叶媚媚曾是赣粤边游击支队的政委,所以丰金娥希望叶媚媚今后能照顾到这支部队,更能照顾到温碧霞。

    丰金娥走后,叶媚媚就把她的话告诉了林欣儿。

    林欣儿考虑了一下说:“媚姐,你不是要宗青还跟我吗?这样,不如还让碧霞放在你身边,于你于她都好。”

    原来林欣儿见叶媚媚要宗青重新回到自已身边,就说:“媚姐,还是等等再说吧!你身边没个帮手不行。你不要考虑我,我有黄金呐!”

    叶媚媚听林欣儿如此说,就不再提这件事了,她让宗青还是跟着自己。

    现在林欣儿听叶媚媚提及丰金娥的嘱托,就跟叶媚媚出了这么个主意。

    叶媚媚就把自已的考虑告诉了林欣儿。

    叶媚媚说:“我不能老让碧霞做警卫员,她应该有自已的发展前途。”

    林欣儿赞同叶媚媚的想法,认为她考虑得对。就譬如说黄金吧,她也是总希望黄金能跟着自已,但又觉得总跟着自已也不是事,所以早就要黄金下部队锻炼了。可不,黄金现在已经做到营长了。

    “没事,你可以让她在部队里带兵。”林欣儿就把自已怎样安排黄金的事说出来。

    “那先就这样吧!我们今后何去何从,还不知组织上是怎么安排的呢!”叶媚媚说。

    这一天是休息日,各游击队都放了一天的假。

    林欣儿对叶媚媚说:“媚姐,趁着休息,我们去城西看看,怎么样?”

    城西就是当年进行吉安战役时,林欣儿的独四团与华卓然的特务团协同攻击的地方。

    叶媚媚听罢,遂想起当年的往事来。她高兴地说:“好哇,当年攻打这座城市,我们可是花了好大的气力哟!”

    吉安战役是红军时期攻下的少数中等城市之一,而当年担任西门攻击任务的就是独四团和特务团。正是由于这两个团率先攻下了西门,红军才顺利地打下了吉安城。

    吃过早饭,林欣儿、叶媚媚就带着黄金、温碧霞和宗青出发了。

    新四军吉安留守处是设在北城的子祥路,他们骑马从北城先往城中走,到了城中的十字街再往西城方向走。

    当时新四军的服装还没确定,所以他们还是穿着红军的衣服。他们走在大街上,还是太显眼。

    吉安城原先有国民觉的正规部队,据说一个月前撤走了。坊间传闻,说是开往安徽,准备打日本鬼子去了。

    现在城里全都是保安团和警察。守城门的也是这两种人。

    到达西门时,岗哨拦住查证件。黄金掏出南昌行营颁发的特别通行证,用下巴胲点了一下说:“留守处的。”

    “红军留守处?怎么全是女兵耶?女兵怎么抗日?”哨兵用不屑的口气说。

    “女兵怎么啦?女兵打仗你还没见过呢!”林欣儿本来不想与这些保安团生涩,见那傢伙太不像话了,遂回敬道。

    “嚄,还神气起来了哈!”哨兵并不卖账,仍然嘲讽地说。

    “你还不信?想当年这城里驻的还不是你们保安团,而是国军,是高霆的部队。照样被我们打下来了!”林欣儿说,“我们能打国军的正规部队,照样能打小日本。”

    “你是?……”哨兵的口气软下来了,他胆怯地问。

    黄金用马鞭指着哨兵回答:“小子呐,告诉你吧,她们两位,就是当年攻打吉安城的指挥员,独四团团长和特务团政委。”

    “啊?”哨兵被镇慑住了。

    “小的不知。小的有眼不识泰山。”哨兵连忙鸡啄米似地点头说。

    宗青说:“白军兄弟,以后别看不起我们红军女兵。”

    “是,……是、是……”哨兵越说越低下头去。

    他们出了西门。

    他们站在西门前,仔细观察那高大的城门楼。

    “媚姐,这城楼怎愈看愈高大了呐!”林欣儿说。

    “那是因为你当时豪气万丈!你当然不会拿小小的城楼放在眼里啰!”叶媚媚说。

    “是嘛?”林欣儿也笑着说。

    她们边说边往城墙根里走。当来到左边的一片城墙根下,林欣儿突然站下了。

    “媚姐,还记得这个地方吗?”林欣儿回忆似的说。

    “记得。这就是我们掘壕沟放炸药的地方,也是我们选好的突破口。”叶媚媚说,仿佛也沉浸在深沉的回忆里。

    “对!我们就是从这里炸开一个缺口冲进城去的!”林欣儿欢快地说。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注①坐落于大余池江曾家冲的曾氏公祠,是新四军第一支队后方留守处旧址。走进曾氏公祠,古朴的建筑庄严肃穆,墙壁上的宣传图画在向人们诉说那段烽火连天、救国图存的峥嵘岁月。曾氏公祠,始建于清末,坐东朝西,为二进二厢房土木结构建筑。占地面积413.9平方米。自西向东依次为围墙、灰坪、前厅、天井、后厅,后厅内有供奉曾氏历代先祖神位。左、右两厢房共有6个房间,祠堂前有口池塘,后边有半月形后龙。1938年3月8日,新四军第一支队出发北上抗日后,留下第一团第一营一个排,由丰金娥率领,负责保护留守处机关和部队留下的伤残人员、家属安全,并掩护党的秘密机关开展工作。省委书记杨尚奎同其他常委以留守处为掩护转入地下活动,中共大余县委在省委的直接领导下,开始了新的斗争。同年4月,新四军一支队开拔不久,国民党江西省政府主席熊式辉对共产党的态度即恶化,矢口否认经他同意而设立的新四军一支队驻池江留守处、和崇义思顺通讯站,不断向国民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上告说:“共产党私设留守处、通讯站,私留部队,图谋不轨。”并下令限期裁撤,调走部队,威胁说:“如有违抗不遵命令,或仍有越轨行为,肆行宣传煽惑者,着一律视为土匪,严予惩办。”对此,中共赣西南特委不得不执行长江局的“避免摩擦,小局服从大局”的意见,由丰金娥带领留在池江的一个排于4月中旬出发,5月底归回新四军建制。驻在池江的新四军一支队留守处、通讯站同时撤销,改为新四军第一支队留在后方的军人家属和残疾军人的住所,继续掩护党的秘密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