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铁马金戈 > 第926章 留守处风云①
    抗日战争爆发后,国共第二次合作。南方八省游击队相继改编为新四军开赴抗日前线后,各部均成立了留守处、通讯站,以保证前方与后方的联系。

    这些留守处或通讯站,最初是得到国民党地方当局同意的。但是,国民党地方当局表面同意,实则心里暗藏块垒。

    由此,国共双方发生了龃龉,留守处或通讯站成了国民党打压共产党的口实。

    1937年,国共合作抗日己然形成。中共皖赣特委派人与红军都湖鄱彭游击大队联络,指示都湖鄱彭中心县委整顿部队,准备下山接受改编。

    都湖鄱彭中心县委书记田英带领150余人的队伍离开曹百四村,开到浮梁县瑶里改编。

    改编后,根据陈毅的指示,田英带领短枪队返回大港,在大港设立“新四军都昌留守处”,并任主任,进行公开活动。

    新四军都昌留守处为党抗日救国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国民党反动派对田英一直怀恨在心,于1938年4月5日制造了“大港惨案”,将田英等留守处的七人杀害。

    陈毅得知后感到非常震惊和悲痛,给予田英高度评价:“来往于景德镇、都昌之间做统战工作”,“是赣北鄱阳、湖口、彭泽、都昌一带的领袖”。

    抗日战争爆发后,国共第二次合作。

    1937年11月下旬,中共皖赣特委派人与红军都湖鄱彭游击大队联络,带来了中央分局《告南方游击队的公开信》和特委《告皖赣同胞书》,指示都湖鄱彭中心县委整顿部队,准备下山接受改编。

    1937年11月底,都湖鄱彭中心县委和游击大队由都昌县望晓源村迁至曹百四村进行整编和行军动员。

    12月中旬,都湖鄱彭中心县委书记田英带领150余人的队伍离开曹百四村,开到浮梁县瑶里改编。

    1938年2月,在陈毅主持下改编为新四军并开赴抗日前线。与此同时,在景德镇成立了赣北特委和新四军驻景德镇办事处后,下辖瑶里留守处和都昌留守处。

    新四军都昌留守处对内仍称都湖鄱彭中心县委,书记田英。委员戴其明、华永标、苏远全、邵荣兴、丁大倪、谢文山、石书文。

    田英带领都湖鄱彭中心县委成员和少数武装人员回到都昌县大港,在大港街上借地主石砥如做店铺用的空房子,设立了“新四军都昌留守处”的牌子,公开办公。

    新四军都昌留守处管辖都昌县、湖口县、彭泽县、鄱阳县四县抗日工作,田英为主任,苏远全、邵荣兴为副主任。

    留守处共有16人。田英、警卫员陈光林、老班长刘国均、伙夫郑玉太等常驻留守处公开办公。

    中心县委成员华永标、邵荣兴、戴其明、苏远全、石书文和秘书丁大倪则半公开半秘密地分驻鄱阳、彭泽、湖口、和都昌的张家岭、徐家埠一带开辟工作,恢复党的组织,积极宣传抗日。

    田英,1909年出生于江西省乐平县,因贫困所迫,从小在外打长工。

    18岁时参加革命,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0年,参与领导乐平鸣山煤矿暴动。

    1931年,他先后担任赣东北特区总工会常委兼青工部长、赣东北省苏执行委员兼劳动部副部长。

    1934年1月作为闽浙赣省苏维埃代表团成员,出席在瑞金召开的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被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

    4月,奉命赴赣北开辟新苏区。同年10月,任中共彭泽中心县委委员兼少共中心县委书记。

    1935年6月,中心县委遭破坏,田英率部至都昌大港望晓源开展游击战争,建立中共都湖鄱彭中心县委,任书记。

    其间,田英组建红军都湖鄱彭游击大队,兼任政委,开辟了以武山为中心的都湖鄱彭游击根据地。

    至年底,游击区将彭泽浩山、湖口剑山、鄱阳黄金山、都昌阳储山与武山连成一片,纵横200余里,成为皖赣边界一块重要的根据地。

    到1937年,游击大队由最初的50多人发展到160余人。

    抗战期间,田英率部编入新四军一支队二团三营七连,奔赴抗日前线。

    1938年2月,根据陈毅的指示,田英带领短枪队返回大港,设立“新四军都昌留守处”并任留守处主任,公开进行活动。

    国民党反动派对田英一直怀恨在心,于4月5日制造了“大港惨案”,将田英等留守处的七人杀害。田英牺牲时年仅29岁。

    田英利用留守处这一合法机构,进行了许多工作:

    第一、指定中心县委成员谢文山,来往于留守处与新四军一支队之间保持联系。

    第二、深入到农村开展抗日救国宣传,团结和教育了广大群众积极参加抗日,向新四军军部输送了新兵。

    第三、进行广泛的统一战线工作,把地方上知名人士争取到统一战线中来。

    第四、向国民党政府交涉释放了1936年被捕的革命干部和革命群众100余人;并敦促国民党都昌县政府释放张大妹、谢明全、石书高等20余名“政治犯”。

    第五、留守处为新四军一支队积极筹集资金,先后有大港街的曹明礼、熊江楼、谢明仁等捐款100-300元,共筹银元1000余元。

    第六、秘密建立和发展了党的组织。都湖鄱彭中心县委先后恢复都昌县委及下属大港、蔡家岭、徐家埠、汪家墩四个区委,湖口县县委、彭泽县武山区委、鄱阳县余家山区委,全地区有党员200余人。

    然而,1938年3月中旬,原红军都湖鄱彭游击大队的队员崔祥翰,在改编过程中,因为怕吃苦从浮梁逃回湖口老家。他假造田英的私章和文件,在乡下向豪绅要米。

    国民党湖口县政府趁此借机向国民党江西省政府诬告田英,说田英仍在打土豪,破坏国共合作抗日。

    因田英在上报新四军都昌留守处主任时称胡望生,又名田英;在省政府是以胡望生备案的。这就给国民党钻了空子。

    省政府回电湖口县国民党政府:“据第四军电复,查本部无田英其人,仰即将其所部歼灭。”

    4月5日下午3时,都昌县常备自卫大队副大队长李远辉率县常备自卫大队第二中队100余人从县城出发,直奔大港。

    6日晨3时到达大港,同时到达的还有湖口县第三区区长张旭辉带领的湖口县第三区分队。加上驻大港的自卫大队一分队,共约300余人。

    他们将留守处里外三层包围起来。天刚放亮,伙夫郑玉太开门去买菜,被埋伏的敌人捉住。

    田英一听有动静,翻身下床,拿起手枪,与中心县委委员邵荣兴、苏远全、丁大倪、刘国均、陈光林等冲上屋顶,居高临下,向国民党自卫队猛烈还击,打得自卫队躲在沟里不敢抬头。

    两个多小时过去了,双方僵持不下。田英本人是有名的神枪手,他可以左右开弓。

    李远辉一看硬攻不行,于是就命令自卫大队一分队队长冯观涛(留守处一成立,国民党都昌县政府就从县常备自卫大队派来自卫大队一分队驻扎大港街,表面上是“执行防务”,实际上是监视留守处的活动)用喊话进行诱骗。

    这时冯观涛向田英喊道:“老田,你不要打,快下来,我可以保证你们的生命安全。”

    这时田英等五人的子弹快打完了,又轻信了冯的“保证”。田英先把快慢机手枪丢下去,再和陈光林等五人从屋顶上下来,走出留守处大门。

    冯观涛挽着田英的胳膊向碉堡走去。一到碉堡,李远辉命令手下立即将田英等人绑了起来。

    丁大倪、刘国均、郑玉太当场被李远辉枪杀在一分队碉堡的草坪上,邵荣兴在反抗中中弹身亡。

    留守处的财物被自卫队洗劫一空,留守处和中心县委被破坏。

    同年4月7日,田英与苏远全、陈光林一起被押往大港后面的狮子山山脚下被秘密枪杀。

    留守处和中心县委惨遭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