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铁马金戈 > 第946章 步兵干掉24架飞机
    八路军129师抗日第一仗:步兵分队一次干掉24架敌机!

    1937年10月19日,八路军第129师769团在刘伯承、徐向前等师领导的指挥下,打响了129师抗日第一仗——夜袭阳明堡日军机场。

    769团为129师主力,随刘伯承师长于1937年10月10日进抵太原。

    当时,经雁门关南侵的日军已占领了代县、崞县(原平县)等地,正向忻口攻击。

    沿平汉线向山西攻击的日军已占领了石家庄,正向娘子关进击。

    这时,太原已处于晋北、晋东两路日军的钳击之中,晋察冀边区已沦陷为敌后。形势非常危急。

    该团官兵听说115师打了个大胜仗,早就憋足了劲,恨不得马上开赴前线,也打个漂亮仗,向毛主席党中央报捷。

    徐向前说:“不着急,日后有的是仗打,先开上去,占山为王,像鄂豫皖初期那样,发动群众,主力部队和地方武装结合,搞游击战。”

    他还说:“要珍惜力量,注意研究日军战术特点,积小胜为大胜,绝不可死打硬拼。”

    769团奉命向崞县(原平县)东北临近五台山地区行动,执行侧击从雁门关向忻口进犯的日军的任务。

    10月16日,769团到达敌后作战区域苏龙口一带时,发现代县阳明堡等处都驻扎有日军。

    日军汽车整天在公路上运输,隆隆的炮声不断从南边传来,尤以阳明堡机场为其攻击忻口、太原的前进机场。它们活动频繁。

    这个机场大批涂着太阳标志的日军飞机轮番出动,猛烈轰炸国民党第二战区卫立煌所指挥的第十四集团军的忻口防御阵地和太原的第二战区总指挥部等目标。

    769团的团长是陈锡联。他想到刘师长开会时所作指示:“你带769团单独行动。既要大胆、又要谨慎。“

    又说:”要抓住战机,主动歼敌。115师平型关战斗的胜利说明,日军可以打,也不好打。对此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还说:”部队单独行动,要在上级总的意图下,根据千变万化的情况,独立自主,果断行事。“

    再说:”遇到战机可以边打边报告,也可以打完了再报告。有什么解不开的问题,可以随时发报来。“

    最后他语重心长地说:”129师抗日的第一仗就看你们的了”。

    769团在到达指定位置后,陈锡联团长会同副团长汪乃贵、参谋长范朝利、主任丁先国、张南生等人研究敌情。

    他们发现了滹沱河对岸有一个敌人机场,敌机对忻口战场,对太原和同蒲路威胁很大。

    经过研究,他们一致同意抓住战机,袭击敌人的机场,摧毁敌机以减轻对忻口战场的威胁。

    陈锡联团长和汪乃贵副团长准备带领孔庆德、谭德仁、李定灼、赵崇德、潘寿财、李德生等营、连指挥员去侦察地形。

    19日上午11时左右,一行人潜入位于滹沱河西岸,在阳明堡机场东边一处制高点上进行实地侦察。

    他们从望远镜中把飞机场周围的地形、跑道、设施等情况观察的清清楚楚,决定当天夜晚奇袭阳明堡机场。

    陈锡联等团领导研究制定了战斗方案。

    其具体作战部署是:以赵崇德3营为突击队袭击机场,摧毁敌机。

    以孔庆德1营破坏淳县至阳明堡之间的公路和桥梁,袭扰、牵制、阻击淳县可能增援之敌。

    以谭德仁、郑国仲的2营为预备队,与团指挥所配置于苏龙口镇北侧地区。

    并以8连配置于王董堡破坏阳明堡西南的交通,保障3营侧后安全。

    以团迫击炮连及机枪连一个排占领滹沱河南岸阵地,掩护3营完成任务。

    午饭后,汪副团长会同3营长赵崇德,教导员潘寿才,各连主官及排长等人在当地干部群众的协助下,化妆成农民混在修飞机场的民工中。

    他们和民工一起徒步,从滹沱河东南岸过到对岸,离机场很近的地方进行进一步的侦察。

    他们看见机场上二十四架飞机停放为三列横队,每列八架。

    沿机场跑道边有一条很深的地下战壕,内约有二百余名日军。

    在停机坪处,只有少量哨兵警戒。

    而在崞县、代县城等方向的机场入口处,日军警戒检查很严,外人难以接近和进入机场。

    下午3时,汪副团长等人回到驻地向陈团长作了详情汇报。

    陈锡联团长听取了汇报,并马上开了干部会议,分析了情况。

    根据部队求战心切,斗志旺盛的心情,他们提出了要为抗日打好第一仗,要为工农红军和中国人民争光的战斗口号。

    各参战营连也作了战前动员,树立了敢打必胜的信心。

    在分配任务时,三个营的干部都争着让自己的营去担任袭击任务。

    团首长考虑到769团3个营在改编之前都是响当当的红军团,战斗作风一向以狠、硬、快、猛、活著称。

    这些指战员在红军时期,就深受总指挥徐向前身先士卒的感染,任何一个营拉上去都能完成任务。

    但比较而言,3营能攻善守,尤以夜战见长。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在四川防守杀牛坪时,曾荣获总部“以一胜百“的光荣称号。

    所以,团党委经过认真研究,决定派共产党员最多的第3营袭击机场。

    针对部队没有打飞机的经验,陈锡联团长和汪乃贵副团长、范朝利参谋长一起来到担任突击队任务的3营。

    他们和3营全体指战员,对如何完成任务,动脑筋,想办法,拟出具体的战斗实施方案。

    方案有好几种,其一是用汽油,木柴,火烧飞机;其二是用机枪打,手榴弹炸。

    最后由团领导总结,决定采用把五个手榴弹一捆,放进飞机肚子里炸飞机的战斗方案。

    为了取得战斗胜利,又具体部署机枪连用两个排在机场战壕的两个出口,压制壕内出来的日军;一个连和一个加强排封锁停机坪日军必经之道。

    为了保证爆破连的安全,两个步兵连由营长赵崇德率领,用手榴弹炸飞机。

    这两个连又分为四个排,每排分八个战斗小组,每组各包一架飞机,另一个加强排作预备队。

    出发之前,营长赵崇德,深知这次战斗意义重大,完成这次任务,很光荣也很艰巨。

    为此,他进一步检查落实了每一个战斗人员的鞋带系得紧不紧,每捆手榴弹扎得牢不牢,砍刀、枪、佩带的位置影响不影响跑动,是否会发出响声等。

    他还要求大家把文件和私人物品交给营部肖管理员保管。

    他对肖管理员说:“如果我牺牲了就交给上级吧,没有事回来你再给我……”

    19日夜,雨后初晴。苍茫的天宇下,但见月色朦胧,星光黯淡。

    这样的天气,正适合部队发挥近战、夜战的特点。

    晚11时,团长陈锡联发出战斗命令:副团长汪乃贵、3营长赵崇德率主攻营二个连,近300多名英勇善战的战士,从河南岸偷渡滹沱河,悄悄地、迅速地进入机场。

    日军官兵在寒冷的深夜早已深睡。机场内,只有日军哨兵在警戒、巡逻。

    三营侦察分队一进机场,就不动声色地用大刀把日军哨兵都干掉了。

    这时机枪连迅速抢占有利地形,封锁战壕出口处。

    营长赵崇德亲率两个爆破连共300多名战士冲入停机坪,分头爬上飞机,奋力打破飞机玻璃窗,将一捆捆手榴弹放进飞机内引爆。

    顿时,整个机场爆炸声、枪声、喊杀声,响彻四周。

    就见机场内浓烟滚滚,火光冲天。日军从睡梦中惊醒,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这正是他们的末日来到了。

    769团的勇士们面对凶恶、残忍的日寇,毫无惧色,打得异常勇敢,守备的200余名日寇从隐蔽部里冲杀出来,与战士们面对面的白刃格斗。

    激战一小时,3营炸毁机场上的全部24架飞机,歼灭日军守备部队180余人。

    此时,日军一个装甲车队从代县城紧急增援阳明堡机场,却遭到769团孔庆德、郑国仲的1营的顽强阻击。

    日军为了突破八路军的阻击线,拼命用炮轰,企图轰出一条路。

    此时,主攻3营已完成预定任务,团指挥部命令迅速撤出战斗,转移到指定位置待命。

    但是在撤出战斗时,为掩护战友,赵崇德营长不幸中弹,壮烈牺牲,时年23岁。

    此次战斗,全团共伤亡30余人。

    3营以机动果敢的战斗作风,取得了闻名全国的夜袭阳明堡机场的胜利。

    这是八路军129师奔赴抗日前线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也是八路军第一次炸毁日军飞机的重大胜利。它创下了中国军队以步兵打飞机,并且一次炸掉24架飞机的光辉战例。

    战后,陈锡联团长、汪乃贵副团长给朱德总司令、彭德怀副总司令、刘伯承师长等发电报汇报战况。

    刘伯承师长、张浩政委看到电报连声称赞:“769团打得漂亮”。

    朱德总司令、彭德怀副总司令接到电报非常高兴,并向当地军民宣布了这个消息。

    当地群众还编了一首歌谣:“万里长城万里长,雁门关下古战场,阳明堡里一把火,鬼子飞机一扫光”。

    这一胜利也使猖狂进攻,急望夺取忻口的日军,一时丧失进攻忻口、太原的空中支援力量。

    它还打乱了日军的进攻部署,并且被迫回调大批部队守备后方。

    这一切,都有力地配合了国民党军对日作战,支持、鼓舞了忻口国民党军队的防御信心。

    忻口战役前线总指挥、国民党中央集团军一一第十四集团军总司令卫立煌,在阳明堡战斗之前一直承受着日军空袭的巨大压力。阳明堡战斗之后,他致电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

    “你们在敌后用步兵分队一次就干掉24架飞机,是我们战争史上从未有过的事情。我代表忻口正面作战的将士对八路军表示深深的感谢。”

    这一伟大胜利增强了全国军队对敌后游击战争重要性的认识,鼓舞了全国抗日的民心士气,提高了共产党、八路军的威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