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铁马金戈 > 第950章 改编之后
    1937年9月2日,陕西省富平县庄里镇,八路军120师召开抗日誓师大会。

    会场上红旗招展。朱德、任弼时、贺龙、关向应、肖克、周士第等人坐在主席台上。

    贺龙站起来大声说道:“同志们,我们今天在这里开誓师大会,党中央很重视,朱老总亲自来到我们师。下面请朱总司令讲话。”

    会场上响起热烈的掌声。但是朱德却从掌声中听出了战士们不满的情形。

    朱德站了起来,走到台前,以坚定的口吻说道:“同志们,你们思想不通,党中央知道,毛主席也知道。我是受党中央与毛主席的委托,来做你们的思想工作的。“

    他接着说:”同志们,现在国共合作了,我们工农红军改编成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为了消除各阶层人们的疑虑,我们可以穿国军统一的服装,戴青天白日帽徽。同志们思想不通,甚至有的高级干部思想也不通,这个心情我们理解。毛主席说了,红军改编,统一番号是可以的,但是,有一条不能变,就是一定要在共产党的绝对领导之下。”

    朱德的这番话这才引起了阵阵暴风雨般的掌声。

    贺龙一见,很高兴,他在讲话时说:“朱总指挥已经给大家讲得很清楚。这是党中央的决定,我们大家都要执行。”

    接着,他谈起了自己。

    他说:“同志们,你们大家都知道,就我本人来说,国民革命军的军装,过去我穿过;青天白日帽徽,过去我戴过;青天白日旗,过去我也打过。“

    他接着说:”有人讲,我当将军,皮靴不穿,愿穿草鞋跟红军爬山;高楼不住,愿跟红军钻芦苇。可是,他们哪里知道,当红军,穿草鞋,钻芦苇,是我的心愿。“

    ”算起来,从革命失败到现在,我已经闯荡了10年,跟国民党斗了10年。现在国难当头,为了国家与民族的生存,共同对付日本帝国主义,我愿带头穿国民政府发的衣服,戴青天白日帽徽,和国民党部队统一番号。“

    最后他用风趣的语言说:”这样,看起来我们的外表是白的,但我们的心却是红的,永远是红的。”

    贺龙的话,在干部、战士的心灵里引起了十分强烈的反响,“白皮红心”的话长时间牢牢地记在心上。

    誓师大会后,贺龙、肖克、关向应发布渡河命令:“明日(3日)起分6天向韩城芝川镇前进,由芝川镇渡河,到侯马待命。”

    村子里沸腾了。红军官兵有的忙着送还借物、挑水扫院,有的磨刀擦枪、整理背包,有的忙着写信向家中父老报喜。老乡也是家家磨声隆隆,户户炊烟袅袅,准备为红军饯行。

    有些小战士想到明天就要出发上前线,哪里还坐得住?也不顾天上下着大雨,拿着木棍子冲到院子里,就互相拼刺起来,还连蹦带跳地喊着:“杀!杀!”

    第二天,天刚朦朦亮,120师的官兵们便在陕西富平庄里镇的河边集合了。

    雨过天晴,大地被洗得葱翠碧绿。河滩上红旗招展,刀光闪闪,队伍如龙似虎,激昂的歌声此起彼伏。

    谁都是笑盈盈的,他们互相交换着兴奋的眼光。队伍四周是前来送行的群众,男的、女的、老的、少的,有的提着茶水,有的拿着鸡蛋,有的牵着高骡大马,上边驮着慰问品。河滩上黑鸦鸦一片。

    部队行动了,整个河滩更像开了锅似地翻腾起来。锣鼓震天,鞭炮齐鸣;群众伴着部队缓缓而行,抢着往战士口袋里塞鸡蛋、馒头、毛巾、布鞋……

    一个老大爷一边走,还一边嘱咐着:“遇到鬼子汉奸,多杀两个,也替我老头子出一口气!”

    一个老大娘像送别自己的儿子一样,抚摸着一个战士说:“孩子,打了胜仗,给我们捎个信来!……”

    天地之间口号声响成一片:

    “欢送红军开赴抗日前线!”

    “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去!”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岸边数不清的男女老少,频频招手挥旗,不肯离去。战士们喊道:“乡亲们,不要送了!我们一定不会辜负你们的希望,请听我们的胜利消息吧!”

    9月9日,120师师部、358旅、359旅(欠1个团①)及5月份组建的教导团共8227人乘木船东渡黄河,开始了一个新的征程。

    “七·七”事变以来,日军战略战术的基本原则是“迂回”。这是借用普鲁士军队的战法②。

    战略上采取纵深穿插,两翼迂回,迅速攻占若干战略要点,以摧毁国民党军的军事防线,瓦解国民党军的抵抗能力,避免逐地争夺、正面平推。

    在战术上则采取两翼包抄,威胁国民党军侧后,逼其正面混乱、溃退,避免阵地对垒、正面强攻。

    八路军出动时,正值南口前线吃紧。中共中央军委曾决定八路军全部进入恒山山脉,并分兵一部挺进燕山山脉,参加南口战役。

    但是,前卫师刚刚出动,国民党军队已从南口——张家口一线溃退下来。

    尔后,国民党军在沧洲—涿州—大同部署了三个阵地,分别阻击沿津浦、平汉、同蒲路三个方面南进的日军。

    但国民党军统帅部没有正确处理好这三个防线之间的关系,没有防御重心,没有防御重点和纽带,整个战线“裂缝”百出。

    第1战区布防涿州,第2战区守备大同,而这两个防御区的结合部却无人顾及,敞开了一个200公里的大裂缝。

    面对这种情况,中共中央军委决定八路军开赴察哈尔省蔚县地区,进至国民党军涿州、大同两个防御地区的中间地带,以填补国民党军战线的空隙。

    但在八路军开进途中,9月11日蔚县失守。

    9月12日,国民党政府军委会命八路军统辖于第2战区。

    第2战区长官司令部遂命令八路军开进飞虎口地区,进击由蔚县向涞源进犯之敌。

    但命令刚刚发出,涞源又沦于敌手。国民党军溃退之神速,总是如此出人意料,致使八路军更改作战计划都来不及。

    南口战役期间,国民党战线的外壳还是呈现着整体形态,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对国民党坚持华北抗战还寄有很大希望。

    但不料国民党军溃败得如此迅速。战争的发展趋势表明,国民党军在华北的坚持必不能持久。

    在这种情况下,中共中央不得不从独立坚持华北抗战的角度来重新考虑自己的部署。

    因此,八路军120师顺利渡过黄河,于9月13日抵达山西省侯马。

    贺龙、关向应、肖克、周士第等人围在山西省军用地图前,研究着下一步进军路线。

    山西素称“华北屋脊”。就兵家而论,控制了山西,便掌握了华北战场的主动权。

    攻则依地势而进:在广灵、涞源方向上,出紫荆关而入平津外围。在太原、石家庄方向上,出娘子关而入冀中;在长治、邯郸方向上,出山西而入冀南;在晋城、沁阳方向上,沿太行山南麓而入冀、鲁、豫边。

    守则有恒山、五台山、太行山可供依托。恒山、五台山为晋北军中要隘;太行山则为晋东之天然屏障。

    关向应指着地图上的晋北地区,说道,“我师务必尽快进入晋北,抢占恒山地区,以配合林师、刘师展开于敌侧后……”

    话音未落,一份军情通报摆在了他们面前:

    日军已经占领侵占察南、晋北和河北的沧县、保定等地,正继续发展其攻势:

    (一)占领大同的日军关东军察哈尔派遣兵团一部和伪蒙军进攻绥远,主力沿同蒲路南下,向雁门关、茹越口进攻。

    (二)日军第5师团占领蔚县、广灵、涞源以后,进犯平型关,企图配合察哈尔兵团击溃国民党第2战区主力,实施右翼迂回,威胁平汉铁路方向第1战区主力侧臂。

    (三)侵犯河北的日军以第1军4个师团沿平汉路及其两侧攻击国民党军第1战区主力;

    (四)日军第2军2个师团沿滏阳河从左面迂回国民党军侧背。第2军1个师团和1个旅团沿津浦路南犯,并保障其在平汉铁路方向行动部队的翼侧安全。

    敌情通报清楚地表明:国民党军队纷纷溃退,战局急转直下。

    贺龙、关向应等人立即决定,全师主力继续向北挺进。同时向中央军委发电,请示下一步作战方针。

    9月19日,120师主力从侯马乘火车到达忻县。这时,收到毛主席9月17日发出的《关于敌情判断及战略部署的指示》:

    敌之战略计划是以大迂回姿势,企图夺取太原,威胁平汉线中央军而后击破之,夺取黄河之北。判断恒山山脉必为敌军夺取冀察晋三省之战略中枢。过去决定红军全部在恒山山脉创造游击根据地的计划,在上述敌我力量分布情况下,已根本不适用了。此时如依原计划执行,将全部处于敌之战略大迂回之中,将完全陷入被动地位。

    因此,变更原定部署:120师应转至晋西北管涔山地区;129师适当时机进入吕梁山脉活动;115师进入恒山山脉南段,并准备逐渐南移,展开于太行、太岳两山脉之中。

    ……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注①即718团。该团留守陕北。

    注②1870年9月,普法战争期间,普军在色当决战时采取了“两翼包抄”的战略,结果歼灭法军8万余人,生擒法王路易·波拿巴。后来,以“两翼包抄”为核心内容的“色当战略”一直为日本军国主义所推崇,作为自己的兵法大典,并用于1937年全面侵华战争的初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