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铁马金戈 > 第1019章 田家镇争夺战②
    广济,田家镇要塞争夺战,是武汉会战最惨烈战役之一。国军两大德械师第9师,第57师全部打光,他们用鲜血捍卫了德械师的荣光。

    本章将着重讲述广济,田家镇要塞争夺战的悲壮与遗憾。

    1938年6月26日,由于李韫珩的错误指挥,国军重金打造的马当要塞失守。

    日军占领马当要塞后,即分兵向彭泽县磨盘山等地进攻,继续西进。

    为稳定战局,第9战区司令长官陈诚电令:川军第29集团军许绍宗部(下辖第44军,第67军),刘汝明第68军及杨森第20军均由第4兵团司令李品仙统一指挥。在潜山,太湖一带迟滞日军快速推进。

    然而6月26日当天,日军一部就攻占太湖城;此后主力向江南挺进,以支援日军在九江、湖口的行动。

    徐源泉第26集团军,杨森第20军与李铁军第1军联手侧击日军,经过3天搏杀,将日军成功逐出潜山东北和望江东南一带。

    李品仙调整部署,以第68军守备宿松、黄梅正面及沿江各据点,将第84军布置于广济方面。

    1938年6月29日晨,彭泽县沦陷;湖口,九江一带告急。

    6月30日,第9战区司令长官陈诚电令川军第43军郭汝栋部为湖口守备司令;第43军所部第26师赴湖口,以接替彭位仁第77师防务。

    1938年7月3日,日军在湖口登陆;赴湖口接防的川军第26师尚在渡河,先头部队就与日军遭遇。

    该部在师长刘雨卿率领下,奋力厮杀。在湖口与日军展开肉搏战,血战一天后,第26师伤亡超过三分之二,被迫撤退。

    湖口失守。

    德械精锐第18军黄维部,奉命紧急反攻湖口;但遭到日军拼死抵抗,未能成功。

    庆幸的是,中国空军对长江日军军舰袭击及中国海军对铜陵,荻港,香口一线日军海上运输的打击,成绩卓著;它有力地牵制了日军的行动。

    1938年7月23日零时,日军波田支队冒雨乘小汽艇进抵姑塘,国军预备第11师奋力阻击。

    此次阻击战,第11师成功击沉日艇10余艘。

    但激战3小时后,日军登陆成功。

    7月25日,日舰28艘炮击小池口等国军第68军第118师阵地,日海军陆战队在70余架飞机掩护下强登4次,均被击退。

    但国军阵地被炸成废墟。

    7月26日,日军最精锐第3师团到达战场后,即发起猛攻;国军第118师伤亡殆尽,被迫退出战场,小池口陷落。

    1938年8月2日,日军最精锐第6师团一部由太湖进攻宿松,与第3师团北进的两个联队汇合,继而进逼黄梅城。

    刘汝明第68军血战至8月4日,由于伤亡太重,被迫放弃黄梅。

    作为鄂东门户,广济接下来将成为中日争夺焦点。

    1938年8月3日,第5战区代司令长官白崇禧急往第4兵团指挥部,召集师以上将领开紧急会议,决定反攻黄梅。同时派一部侧击太湖、潜山等日军据点。

    8月6日,国军第68军,第84军固守黄梅一线,第31军,第7军,第10军及许绍宗第29集团军一部从黄梅东及太湖、潜山山地侧击日军,而第4兵团其余主力则立即向广济集中。

    日军最精锐第6师团,受制于国军山地部队的阻击,又受到湖沼限制,陷入困境。

    主力被牢牢牵制于宿松、黄梅一线竟达月余之久。

    在国军各部不断反攻下,第6师团后方补给有被切断危险。

    为避免被包围,日军开始收缩战线:放弃太湖,宿松等地,改由小池口方面经水路获得补给。

    8月26日,国军乘势收复潜山、太湖,日军向东南撤退。这也造成日军头号王牌第6师团在中国遭到的最大挫败。

    1938年8月23日,为打破僵局。日军第11军命令第6师团进攻广济、田家镇要塞。

    第6师团派谴牛岛支队和今村支队向广济城前进。28,29日,国军第68军,第84军猛攻黄梅日军两天,曾一度攻入黄梅城内。

    但日军据险死守,并于30日以主力进行反突击;双方陷入对攻战。

    国军第68军,第84军因久战而伤亡惨重,为避免陷入危险,被迫于30日晚向西及其西北高地转移。

    日军最精锐第6师团展开追击。1938年9月6日,突破了国军田家寨、笔架山防线。李品仙因总预备队伤亡殆尽,只得抽调两个团增援;但仍无法挽回败局。

    当晚,守军各部奉命退出广济。

    9月8日,国军第31军突然发起反攻,一度收复广济。

    9日晨,日军援兵赶到,就地发起反扑,广济再告失守。之后,李品仙兵团反复围攻广济,直至9月底,因损失过重,被迫停止攻击。

    广济失守后,田家镇要塞陷入腹背受敌的危险。

    田家镇要塞乃武汉锁钥之地,江面狭窄,附近湖泊密布,是长江要塞中最坚固,也是最大的防御堡垒。

    其富池口要塞,半壁山炮台与田家镇要塞夹江对峙,扼守长江航道。

    此时田家镇只有国军第2军李延年部坚守。

    第2军下辖郑作民第9师,施仲诚第57师,宋思毅第140师。其中第9师,第57师为德械速成师;特别是第57师,战后逐步成长为威震日本军的虎贲师。

    1938年9月16日,武穴陷落;日军从北,东北,东南三个方向猛攻田家镇要塞。9月15日起,日军精锐第6师团今村支队即从广济南下;迂回攻击田家镇要塞。

    为便利指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将第2军划归第5战区指挥。

    第5战区急令萧之楚第26军,张义纯第48军,何知重第86军协同第2军发起反攻,以围歼日军第6师团今村支队。

    今村支队遭到国军包围后,伤亡甚重,士气低落,几陷被歼境地。

    但遗憾的是,国军围攻各部却未能将优势转化为胜势,一举歼灭今村支队。

    日军第6师团增援部队再次赶到战场;在大量飞机,重炮掩护下,日军向国军发起反攻。双方陷入拉锯战。

    1938年9月28日,由武穴西进的日海军陆战队数千人乘田家镇要塞只有第2军第57师一个师防守之机,突然改变进攻方向,奇袭田家镇要塞。

    在78架飞机,百余门火炮及十余艘军舰的掩护下,日军向田家镇要塞发起总攻,第57师师长施仲诚率部拼死阻击,屡挫敌锋。

    日军在占据海陆空绝对优势情况下,进攻却受阻;为尽快攻破田家镇要塞,日军竟丧心病狂施发千余枚毒气弹。

    国军再次吃到防毒面具严重匮乏的大亏,第57师官兵中毒者甚多,有不少官兵全身溃烂惨死。

    但第57军官兵仍浴血拼杀。

    1938年9月29日晚,为避免第57师全军覆没。李延年不顾蒋介石死守命令,下令撤退;田家镇沦陷。

    第57师伤亡过半代价,毙伤日军千余人。广济,田家镇要塞保卫战虽告失败,但国军各部一度使日军王牌中的王牌第6师团陷入困境。

    国军杀伤敌大量精兵,达到了消耗、拖垮日军的目的。

    战后,第2军因在田家镇要塞作战优异,成为国军仅有六支苏械突击军之一。

    之后参加的昆仑关战役,桂南会战,反攻宜昌,滇西反攻战役,都表现颇佳。不过李延年因战场抗命,被蒋撤职。

    而第57师则调入万家岭大捷英雄之师第74军,日后威震抗日战场的35师开始成形。第74军也成为六支苏械军之一,从此走向辉煌。

    国军也由此进入苏械时代;1945年第57师光荣参加了南京受降仪式。

    遗憾的是,这却成为桂军最后抗战;之后桂军长期消极避战。

    下面用一定的篇幅着重介绍一下李延年。

    一九三八年五月,日军大举进攻鲁南,我军最高统帅部调集各路大军,云集徐州附近,准备再次重创来犯之敌。

    第二军军长李延年奉命率领第三、第九两个师,从汉口出发,兼程驰赴徐州以东、苏北的新安驿一带,牵制陇海路东段的日军。

    第二军在军长李延年的指挥下,以邳县以东、郯城西南地区,与日军激战四昼夜,有力地策应了徐州方面主力部队的作战。

    李宗仁司令长官鉴于与敌在平原地区作战,不利于发挥我军优势,为保全实力,避免与敌决战,在有力地打击了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后,遂命令各部队作战略转进。

    第二军奉命退回徐州,掩护第五战区长官司令部西撤。

    同年七月,第二军奉命开赴田家镇,担任田家镇要塞的守备任务。

    这时李延年被任命为第十一军团军团长,指挥防守九江的李玉堂第八军,及防守富池口南岸的霍揆彰的第五十四军。

    但这两个军只是名义上接受李延年的指挥,实际上是各自为政,各行其是。

    由李延年直接指挥的只有第九师和施中诚的第五十七师,和原在田家镇的要塞炮兵部队。

    八月底,李玉堂部弃守九江,日军在九江附近集结约一个师团,和一个旅团附一个炮兵联队的兵力,做进攻田家镇要塞的准备,随即溯江而上。

    如上所述,田家镇要塞为鄂东门户,江防要地。田家镇的得失,直接影响武汉的安危。

    田家镇地势险要,其附近湖沼星罗棋布,形成要塞的天然屏障。日军如果从正面进攻我军要塞,纵有精良装备,亦会遭到重大损失。

    当时日军以一部在我要塞正面采取佯攻,主力则绕道北进,从侧面攻击我军。

    李延年军长早虑及此,将第二军主力部队第九师布置于要塞北面。

    这北面也是沼泽地带,但有一约三里宽、六七里长的小丘陵,连接要塞核心阵地。

    小丘陵的北面是松山,高地连绵起伏,为要塞北面的依托。

    这里是第九师第二十六旅的主阵地。各部队占领阵地后,即构筑必要的野战防御工事,设置障碍,严阵以待。

    九月中旬,田家镇要塞保卫战的战幕揭开。日军在完成攻击准备后,由于李玉堂、霍揆彰两部未起到牵制敌人、策应田家镇作战的作用,致使敌人得以倾全力溯江而上,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穿越湖沼地带,向我第五十七师正面发动猛烈进攻,企图迷惑我军,分散我要塞炮兵火力。

    与此同时,敌主力则绕至我军北面,对我军进行奇袭,第五十二团第二营的前哨连阵地被敌攻占。

    前沿阵地守军,为了不使敌人过早接近我主阵地,达到迟滞敌人进攻,消灭敌人有生力量的目的,在夜幕掩护下,夺回已失阵地,敌军也未再反攻。

    第二天拂晓,敌以压倒优势的兵力,在数十门火炮火力的掩护下,向我军第二十五旅纵深阵地发动全面进攻。

    黎明敌机一个中队前来助战,对我军阵地进行轮番轰炸和扫射,日暮始逸去。

    第九师师长郑作民鉴于我军缺少防空武器,命令各部队组织轻重机枪、步枪狙击手进行对空射击,迫使敌机不敢低飞,有效地减轻了敌机对地面所造成的威胁。

    当时整个阵地上终日硝烟弥漫,血肉横飞。天空中刺耳的飞机啸叫声,地面上枪炮声和战士们与日军搏斗的厮杀声连成一片,真是惊天地,泣鬼神。

    而我守军凭借既设阵地,在要塞炮兵及军师炮兵部队有效火力的支援下,沉着应战,迎头痛击来犯之敌,阵地失而复得者再。

    我军英勇官兵奋不顾身,与敌血战两昼夜。第一营营长谢景安负重伤,以营附王惜时代理营长,继续指挥战斗。

    许多负轻伤的官兵,裹伤后继续坚持战斗。阵地被敌炮火摧毁了,就利用弹坑作掩护,继续战斗。

    弹药用尽了,即凭借刺刀与敌进行白刃战。

    第五十三团第一营第三连下士班长时克俊,在与敌肉搏时,手中枪被敌人拔掉了,他即徒手将敌人抱着,扭打摔跤。后被敌咬掉左耳,他仍不顾疼痛,奋力用双手卡着敌人的咽喉,将敌人卡死。

    在两天的激烈战斗中,全旅伤亡营长以下军官六十余员,士兵八九百名,敌亦损失惨重,尸横遍野。

    卒因我右翼阵地被敌突破,同时发现有小股敌军窜扰我松山阵地西北后方,第二十五旅主力遂退守松山西北段,维护后方交通。

    日军在攻略我军外围阵地后,集中优势兵力,在飞机大炮掩护下,向我军要塞主阵地发起波浪式的进攻。

    我军官兵抱着与要塞共存亡的决心,凭借既设阵地和严密的火网,打垮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猛烈进攻。师长郑作民和第二六旅旅长杨宝珏,整日整夜在第一线亲自指挥战斗,与日军作寸土尺地的争夺。

    在多处阵地被敌突破后,各部队即适时地组织预备队逆袭,夺回已失的阵地。对一个阵地的争夺,几度易手,失而复得,得而复失。

    第五十三团重机枪一连少尉排长袁次荣,在弹药用尽,全排士兵严重伤亡的情况下,眼看他的阵地要被敌人攻占了,他一个人把阵地上的手榴弹都收集在一块,接连向进攻的敌人投掷,敌死伤数十人。

    最后敌人发觉阵地上只有他一人,就从四面八方蜂拥而上,袁排长毫无惧色,从容打开重机关枪的机匣盖,把最后的一颗手榴弹放进机匣,拉断火索后,用双手将枪身紧抱,轰的一声,顿时血肉四溅,袁排长就这样为中华民族献出了他宝贵的生命。

    进攻的敌人,见此壮举,一个个惊得目瞪口呆。

    战斗惨烈进行,持续达八昼夜,旅长杨宝珏负伤,但我军主阵地及要塞始终未被敌攻占。

    日军久攻我军阵地不下,遂以一部绕道蕲春,企图迂回包围我要塞。

    军长李延年为了避免我军腹背受敌,遭到全军覆没的厄运,遂主动放弃田家镇,经漕河到黄石港对面渡江,转移到大冶、阳新山区。

    在保卫田家镇要塞的战斗中,第九师伤亡旅长以下军官一百三十余员,士兵两千多名。第五十七师剩余部队只编了几个连并入第九师。

    日军在占领田家镇后,大举向鄂南进军。武汉也相继沦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