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铁马金戈 > 第1040章 陇东的反顽和反“磨擦”②
    在这些“磨擦”当中,有两次最为恶劣。

    “镇宁事件”(俗称第一次陇东事件):1937年4月8日,西峰国民党保安队一中队到达镇原屯字镇,包围了该镇抗敌救国会,抓走中共镇原县委组织部部长惠云武等7人,并缴去救国会武器。

    当天,我驻镇原770团三营江教导员和通信员路过庆阳义门,被当地保安抓去,押回西峰。

    4月11日,镇原县保安队在太平镇劫走我三营采买工作人员7名,并被缴械。

    国民党反动派的反共举动,引起我驻军的注意。为防不测,我镇原留守驻军加强了警戒。

    但是国民党反动派为达到制造更大事端目的,西峰国民党专员钟竟成秘密调集各县保安队向镇原集结,同时经甘肃省政府主席朱绍良同意,于4月18日调国民党165师部队去镇原。

    4月21日,国民党165师一个营到达太平镇,各县保安队也到达镇原城下。国民党镇原县长邹介民带领县府人员悄悄出城,准备攻打我驻镇原县城770团三营。

    4月25日,敌人向城内我八路军驻军发动猛攻,城内敌保安队也侧应城外敌军。我军在英勇还击的同时,迅速打退城内保安团的进攻,并解除了他们的武装。

    镇原战斗打响后,国民党反动派迅速继续从165师和平凉驻军调三个团前来增援。

    镇原县城反共磨擦事件发生后,反共积极的宁县国民党县长方振武也不甘示弱,积极配合镇原事件。

    他即刻下令我驻宁县八路军撤出宁县,并要求把共产党领导的抗敌后援会等救亡组织交给国民党县政府组织领导,遭到我八路军驻军痛斥。

    4月29日,方振武突然率领保安队200多人及地方团练500多人,袭击我385旅7团一营,当场打死哨兵2人,冲入营房,打死副连长刘生等8名同志,打伤排长李玉等13人。

    在此危急情况下,我营长汪祖美率领部队奋力还击,激战两天两夜。打死打伤敌40多人,击溃敌军,并将方振武及十多名人围困在县府辑宁楼。钟竟成知道情况后,急调保安队前往宁县策应。

    “镇宁事件”发生后,我党和边区政府为了顾全大局,团结抗战,通电蒋介石、朱绍良等,请其立即停止进攻。

    肖劲光主任复电西峰国民党专暑,建议商谈解决。

    5月7日,朱绍良派议员谭季纯来庆阳,与我方代表王观澜在驿马关谈判,由于国民党部队继续向我方实施攻击和无诚意,谈判无果。

    6月29日,两方再次协商后签定《镇宁两县事件初步解决办法》。7月1日,双方部队各以撤回原位为目标,镇宁两县这次影响极大的磨擦事件暂告平息。

    为使这次事件得到彻底的解决,我驻防陇东八路军385旅旅长王维舟、副旅长耿飙向国民党当局提出了《陇东纠纷第二步解决之意见》。

    但是国民党政府没有表现出诚意,继续贯彻国民政府反共政策,积极策划反共事件。

    第二次陇东事件:国民党宁县县长方振武在“镇宁事件”中不汲取教训,积极按照省政府朱绍良的指示,伺机进行反共活动。

    1939年全国掀起第二次反共高潮后,12月10日方振武率领县城保安队,攻击我驻军385旅3营。

    战斗打响后,国民党西峰专暑调集保安队三个中队、军士队、一分队和97师578团开赴宁县进行增援。

    由于敌人搞突然袭击,我留守部队准备不足,加之力量悬殊,伤亡较重,罗得胜营长负重伤。

    12月13日,我警7团一营得到消息,前来增援,与敌保安部队于宁县城东山遭遇,发生激战,未打退敌人,我警七团一营撤入合水一带。

    24日,我关中部队在刘永培带领下开到陇东,迅速向宁县城反攻,因敌人防守严密,后分路占领宁县早胜、良平、南义等地。

    12月12日,合水县国民党县长翟大勋亲率保安队100多人袭击我城内八路军警7团特务连。

    在我军奋力还击下,敌人溃败,大部缴械投降,翟大勋被俘,合水解放。

    同日,我八路军接管了庆阳县府办事处、第三第四区署,驱除了国民党在这两个区的势力。

    12月14日国民党镇原县县长孙宗濂指挥保安大队400多人,向我驻军385旅770团2营发起进攻,但因敌众我寡,王厚安营长率领全营撤出城,与前来增援的我方一个连汇合,消灭驻孟坝敌军,解放孟坝。

    这几个县的反共活动并没有让国民党反动派停止破坏统一战线的步伐,国民党反动派又策划了“环县事变”。

    12月31日,国民党环县县长刘谦命保安大队副队长赵老五率大队人马百余名,乘元旦之际我驻防空虚,奔袭环县地方政府机关,捣毁政府、合作社及学校。

    我自卫军营长高三德壮烈牺牲,小学教员王佐被敌残害。

    当赵老五天明行至环县县城北门时,我保安队、自卫军五世选、王仲海率部予以迎头痛击,敌人溃退之后又窜向洪德、窜虎洞,捣毁学校,抓去地方干部多人。

    后复又侵犯洪德第六乡,策反耿湾自卫军叛变,杀害自卫军营长胡仲学、区长朱文寿、县裁判员白廷贵同志。

    同时暗藏在车道区的国民党爪牙张廷杰勾结地方犯罪分子,策动不务正业恶棍,蒙蔽地方群众,于1940年元月1日,突袭我车道区支前会议,敌特分子趁机组织哗变。

    25日至28日,赵老五率领保安队危害环城、洪德等区,继续策划自卫军叛变,杀害我保安科王仲武、保安助理员陈志范等同志。

    “环县事变”是陇东第二次事变影响最大的一个县,为害五区21乡,组织工作受到很大影响,人民生命财产遭受重大损失。

    区乡级干部47人被杀害,20余人被抓走,有18处区乡政府、4所学校被捣毁。我方共牺牲86人,伤百余人。

    陇东党组织在党中央和毛主席的领导下,在抗战时期进行的反顽和反“磨擦”斗争的胜利,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它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抗战发生后,作为战略家的毛主席就认识到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敌人轻易不会放弃反共的阴谋。

    1938年10月,毛主席在六届六中全会上强调了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问题,批判了王明的'一切经过统一战线',纠正了右的倾向。

    针对国民党顽固派对我搞磨擦、蚕食我边区的反动政策,毛主席制订了“有理、有利、有节”、“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等一系列方针政策,指导边区人民反磨擦,反蚕食,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粉碎了蒋介石的捣乱和阴谋。

    正是在这一正确思想的指导下,我边区政府和留守驻军正确贯彻毛主席的统一战略思想,在毛主席和周副主席的直接关心下,习仲勋与肖劲光同志领导陇东及关中分区既进行了有理有节的还击,又保持了根据地的发展壮大。

    同时在抗战关键时期,保持了陇东、关中分区政治大局的稳定,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二、为党和军队开展全国反“磨擦”斗争积累了经验

    陇东人民的反顽和反磨擦斗争,是第二次国共合作期间反“磨擦”较早的斗争,同时又处在陕甘宁边区反磨擦斗争第一线。

    在这场维护抗日统一战线的斗争中,这两次事件牵动了两党高层,震动了全国。

    毛主席多次电示和写信给习仲勋与肖劲光等同志,并电示蒋介石,要妥善处理陇东磨擦事件。

    周恩来亲派谢觉哉、王观澜前来陇东处理磨擦事件。

    八路军总指挥朱德、副总指挥彭德怀就陇东反共活动通电全国,痛斥国民党的反共阴谋。

    在处理陇东事件过程中,形成了《周恩来给朱绍良等人的电报》(民国28年7月17日周恩来就陇东磨擦事件致国民政府甘肃省主席朱绍良的电报)、《镇宁两县事件初步解决办法》(谭季纯代表国民党、王观澜代表共产党于民国28年6月29日签定)、《陇东纠纷第二步解决之意见》(王维舟、耿飙代表八路军后方留守处发表)等重要处理意见,为后来陕甘边区、全国各革命根据地处理反共磨擦事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三、巩固了抗日大后方和陕甘宁边区。

    陇东反顽与磨擦斗争,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在陕甘边对陇东、关中分区的第一次反共高潮,有力了策应了全国各抗日根据地的反磨擦斗争,支援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斗争,巩固了抗日大后方和陕甘宁边区。是陕西宁革命根据地保卫战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注①附:1937年底陕甘宁边区要求管辖的县表)

    原属省份:陕西省

    县名:肤(膚)施(延安)、安塞、富县、保安、安定、延川、旬邑、淳化、靖边、定边、甘泉、洛川

    原属省份:甘肃省

    县名:庆阳、合水、正宁、宁县、环县、镇原、靖边

    原属省份:宁夏省

    县名:盐池、固原、海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