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铁马金戈 > 第1071章 中村正雄
    在昆仑关战役中,中国军民击毙了日军少将旅团长中村正雄,中村之死成为了昆仑关战役中最大的亮点。

    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中村正雄是一个多么狂妄的人。他到底是如何被击毙的呢?事情还得从头说起。

    1895年,中村正雄出生在日本石川县,从小受到武士道精神熏染毒害,是个不折不扣的战争狂人。

    中村正雄先后毕业于日本陆军军官学校、日本陆军大学。历任日军步兵第三十五联队陆军少尉、陆军参谋本部勤务军官、部员、日本驻法国大使馆武官补佐官、陆军大学教官、步兵第十八联队大队长、陆军步兵学校教官、日本驻意大利大使馆副武官、第十二师团参谋长、第十二旅团长等职。

    1905年,中村参加了日俄战争。

    在日俄战争中,中村所在的第5师团击败了沙俄军队,日军第5师团因此获得了“钢军”的称号。

    1936年初,中村正雄跟随师团长清水喜重中将入侵中国。1939年3月,中村正雄晋升为陆军少将,任步兵第二十一旅团长。

    中村正雄先后参加了南口战役、忻口战役、太原战役、平型关战役、台儿庄战役、广州战役等大小数十次战役。

    中村正雄及其手下的双手沾满了中国人民的鲜血,中村从日俄战争一直打到抗日战争,从东北一路打到广州,又打到广西。

    在中村的眼中,日军是战无不胜的。中村正雄曾对部下疯狂叫嚣:“第五师团杀遍天下无敌手!”

    1939年10月底,日军第5师团(师团长今村津)从大连乘船南下,11月16日进占钦州湾。

    11月24日,日军攻占南宁。12月4日,中村正雄率领21旅团攻占了距离南宁约45公里的桂南战略要地昆仑关。

    昆仑关紧扼桂南公路交通咽喉,乃兵家必争之地。于是中国调动20多万兵力进行桂南会战,主要战场在昆仑关展开,目标是收复南宁。

    为打下昆仑关阵地,中国第三十八集团军第五军共5万多人准备对昆仑关发起进攻。

    第五军军部曾设在全州,在广西招了很多兵,因此大部分下级军官和士兵都是广西人。

    第五军拥有从苏联进口的坦克、装甲车、重炮等武器,士兵素质较高,战斗力较强。

    日军攻下昆仑关后,只留下了第21旅团第42联队第二大队在山上坚守,大队长松木总山郎率领部下千余人守在昆仑关,日夜提防中国军队反攻,旅团长中村正雄则率领主力返回南宁。

    中国军队反攻昆仑关后,这个大队便直接归师团指挥。日军第二大队在关口和周围漫山遍野构筑了坚固的碉堡、战壕、掩体等防御工事,企图在昆仑关长期坚守。

    12月18日拂晓,第五军开始猛攻昆仑关日军。第五军下辖的第200师率先以机械化部队对日军据点发起猛攻,各部队按照既定战略步步推进。

    激战到晚上,荣一师和第200师终于攻下了昆仑关,第一次将战旗插上了这个古老关顶楼,守卫昆仑关的日军第二大队被全歼。

    坐镇南宁的日军第22军第5师团师团长今村津听到昆仑关失守之后,立刻调兵遣将派出大批飞机增援,又下令向国军施放毒气和催泪弹,妄图夺回昆仑关。

    12月20日上午10点钟,中村正雄奉命率领该旅团第42联队两个大队1000多人乘坐卡车奔赴昆仑关。

    中村正雄等人走到六塘时,遭到了国军新编第22师一个团的阻击,中村正雄等人被挡在六塘两天不能前进一步。

    此时,昆仑关上的日军已经弹尽援绝,日军虽然出动大量飞机空投弹药补给,但这些弹药补给大多落入了国军的手中。

    眼见昆仑关日军危急,中村正雄决定留下部分兵力与国军纠缠,自己亲率700多人强行突围,抄近道经七塘向八塘方向摸索前进。

    12月23日上午11点钟,中村正雄等人走到七塘西北约2公里处又遭到了国军伏击,中村正雄被一颗子弹击伤左颊,经过行军医生做简单的手术后又继续抄山村小路前进。

    12月24日上午,中村正雄等人到达九塘西侧山地,此地已经能远远望见昆仑关了。

    当天下午4点钟左右,带伤的中村正雄站在山下的草地上,一边用望远镜察看前方地形,一边向身边的属下讲话。

    恰好在此时,埋伏在附近的荣誉第一师第三团团长郑(庭笈)也在观察敌情,郑从望远镜里看到公路旁边草坪上有一日军官正在用望远镜朝他这边看。

    郑于是下令该团第一营秘密向前移动占领附近有利高地,集中迫击炮和重机枪齐向草坪的日军轰击。

    一时间,迫击炮弹、机枪子弹朝鬼子打去。两发炮弹接连落在中村周围,日军有的中弹倒地,有的狼狈往九塘街逃窜。

    中村正雄当场中弹负伤,子弹从他的左胸贯穿到腹部,部分肝脏裸露出来,血流如注

    中村的随身医护人员立即把他抬到附近街道内的九塘小学中抢救。当时天渐渐黑了下来,军医在军用马灯下为中村正雄做开腹取弹手术。

    在黑夜之中,郑团长见到一间房子有微弱的灯光。这处灯光虽然微弱,在黑夜之中却显得相当耀眼。

    郑庭笈猜测可能有日军藏在房子里,于是又命令炮兵向灯光处开炮。

    开炮之后,一发炮弹落在小学校的屋顶上,顿时屋顶落下大量瓦片和灰土,硝烟弥漫在整个屋子之中。

    军医立刻用自己的身体挡住已经切开的腹部,但还是为时已晚,中村被切开的肚子中落进了不少灰土、瓦砾,军医只得将这些灰土瓦砾一一取出,继续做手术。

    当天晚上20时30分,手术终于完成。但由于手术拖延时间太久,加上中村肚子中进了太多碎瓦砾和石灰无法取出,中村伤口严重感染。

    25日凌晨5时18分,中村正雄在九塘小学死去。中村正雄叫嚣杀遍天下无敌手,郑团长三发炮弹将他击毙,若中村泉下有知,必当明白做人低调的道理。

    中村正雄在12月23日晚上最后的一篇战场日记中写道:“帝国皇军第五师团第十二旅团之所以在日俄战争获得钢军称号的军队,那是因为我们的顽强战胜了俄国人的顽强。但是,在昆仑关,我应该承认,我遇到了一支比俄军更强的军队。”

    中村正雄毙命后,第五军官兵经过12天的殊死激战收复了昆仑关,毙敌5500余人。

    此战除了击毙日军中村正雄少将外,还毙伤日军第42联队长坂田原、第21联队长三木吉之助、副联队长生田藤一及第一、二、三大队长等。

    日军第21旅团伤亡85%以上,第五军伤亡1万余人。曾经号称“杀遍天下无敌手”的中村正雄,就这样被击毙在了昆仑关,这应该是他做梦都想不到的结局。

    中村死后,被追赠为陆军中将。

    那么,日军发动桂南会战的目的是什么呢?

    1939年10月14日,日军大本营接连下达了“大陆命第375号”、“大陆指第528号”,准备发动针对南宁的进攻。

    日军大本营陆军部作战部长富永恭次更宣布:“这是中国事变的最后一战。”

    南宁属于第四战区,第四战区原本部队较少,且大部分集结于广东地区。守卫广西南部的只有16集团军,桂南会战之前该集团军的64军还被抽调走。

    最终16集团军只有2个军共6个师,加4个独立步兵团和少量民团,防御面积却是南宁到新会800多公里海岸线和200多公里纵深地区。

    16集团军对于日军的登陆地点还出现了误判——认为日军从电白或北海附近登陆可能性最大,对钦州湾的沿海防御不够重视,守卫此地的只有一个新编第10师。但日军选择的登陆点偏偏就是广西的钦州湾。

    1939年11月13日,日本陆军在“加贺号”航母等50多艘舰艇掩护下发动了登陆作战。

    显然,中国守军无力抵抗日军的攻势,日军很快登陆成功。随即日军兵分三路向南宁进发,11月19日,日军完成了对南宁的三面包围。

    日军对南宁的进攻,使得中国最高统帅部大为震惊。一边责成死守南宁,一边急忙从各地调兵遣将支援南宁,甚至把当时唯一的机械化军第5军从湖南调来支援。

    但是援军太远,而日军的速度又太快。

    11月24日,日军猛攻南宁。守卫南宁的是405团。对于守城来说,一个团根本守不住。在无法联系上级情况下,405团放弃南宁。当天夜里日军进入了南宁。

    次日日军也占领了昆仑关。中日双方在南宁以北的昆仑关、高峰隘附近形成对峙。

    中国最高当局把夺回昆仑关的任务交给了第5军。

    第5军是当时中国唯一的机械化军,前身是1937年中国第一支装甲车兵团,经历过淞沪会战的硝烟。

    第5军全军约5万多人,是当时中国陆军装备最好战斗力最强的部队。

    而日军第5师团是日本的精锐师团,日俄战争中第5师团曾经重创俄军,赢得了“钢军”称号。37年就调入中国战场,战斗力非常强悍。

    第5军军长杜聿明的计划是以200师,荣誉第1师正面主攻昆仑关;新编第22师为右翼迂回部队,阻击南宁方面日本援兵;两个补充团从左翼迂回,堵住昆仑关守敌退路并阻击日军北上的援军——这是一个典型的“关门打狗”的战术。

    日军指挥官今村津打下南宁后志得意满,不把中国军队放在眼里,认为短期内中国军队难以调动大量兵力反攻,反而将重点放在龙州和镇南关的攻略上,准备一举占领中越边境上的要地,抢夺当地堆积的中国军用物资。

    12月18日,昆仑关之战打响。

    尽管中国军队占据人数和火炮上的优势,但是日军凭险而守,阵地工事非常坚固和巧妙,居高临下朝我攻坚部队密集扫射。

    而且日军均都背水一战,死战不退之余还发动多次反冲锋。昆仑关上每一寸阵地都在双方手上反复争夺,多次易手。

    19日中午,日军出动飞机轰炸我进攻部队。今村津也派出第21旅团第21联队增援昆仑关守军。

    21联队经过苦战终于和昆仑关守军汇合。得到补充的日军开始疯狂反扑,昆仑关阵地再次进入残酷的拉锯战。

    今村津还派出几路援军增援昆仑关,但均被我阻援部队顽强拦截。日军中村正雄少将旅团长还被我炮火炸成重伤不治死亡。

    在昆仑关的战斗仍旧惨烈,其中以界首阵地的争夺战最为残酷。界首是日军最坚固的据点,上两层下一层碉堡,构成交叉火力,此前中国军队连续多日攻击均没有奏效,反而损失甚大。

    1939年12月28日夜晚,中国军队对界首高地发动了总攻击。

    在炮火掩护下,敢死队的士兵们手里拿着大刀,身上绑着手榴弹扑向了高地,他们凭借着火力支援,爆破日军掩体工事;一些战士拉燃手榴弹直接冲进了日军的山洞里、坑道里深处与日军同归于尽。

    在我军敢死队的爆破攻势下,日军界首高地大多数火力点被摧毁。

    第200师乘势发动了最猛烈的攻击,日军也派出了反击部队进行凶狠反击!如此反复冲击反冲击,在界首高地多次爆发双方激烈的肉搏战。

    激战至次日白天,我军终于肃清界首上残余日军,控制住界首阵地。

    攻克界首高地以后,日军步兵21旅团被国军完全包围在昆仑关。

    已是困兽的21旅团仍旧继续顽抗,弹药打光之后就削制竹刀竹枪继续做垂死挣扎。而中国军队也继续不计牺牲地猛攻。

    残酷的拉锯战一直持续到1940年1月3日,21旅团除少数士兵逃出包围圈外基本被全歼。

    昆仑关一战,日军步兵21旅团旅团长中村正雄(死后追赠中将)被击毙,代理旅团长步兵第42联队长坂田元一大佐自杀,伍长以上下级军官也阵亡了85%以上,阵亡士兵4000多人。

    而中国军队牺牲也极大,单第5军即伤亡达15000多人。

    日军战史感叹:这是中国事变以来,陆军最为暗淡的年代!

    昆仑关战斗中国军队浴血奋战,以极大的牺牲重创了日军第5师团,其意义并不仅仅在于昆仑关一地的收复,更在于从精神上挫败了日军士兵的士气。

    被我军击毙的中村正雄生前写道“第5师第21旅团之所以在日俄战争中有‘钢军’称号,那是因为我们的顽强战胜了俄国人的顽强。但是,在昆仑关我应该承认,我遇到了一支比俄国军队更顽强的军队。”

    杜聿明在战后为牺牲烈士撰写的碑文情深意切地写道,“当其猛烈争夺之际,敌则配合空军强行增援,负隅顽抗,无懈可击,我则万众一心,前仆后继,不辞攀跻之艰,不畏壁垒市固,炮火交炽于山林,血肉横飞于林麓。攻坚之苦、牺牲之烈,殆兴军以来所罕有。而攻坚克险,实开抗战之先河。”

    1946年,为纪念昆仑关战役,当地军民在山上修建了纪念塔,同时还为被击毙的中村正雄立了一块碑,上面写着“昆仑关战役阵亡日本第五师团少将中村正雄之墓。”40年后,中村正雄的家人来到昆仑关,在祭扫了中村正雄墓后中村的家人对中国的宽仁大度表示感谢,为中国的树碑之举表示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