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铁马金戈 > 第1080章 突围,突围
    林欣儿的抗日游击支队被正式命名为苏南抗日游击支队。

    这支活跃在青浦地区的游击支队及抗日游击区,是插在日军心脏里的一把钢刀,埋在肉中的一枚尖刺。

    日寇对他们怕得要命,恨得要死,处心积虑,企图消灭他们。

    1940年4~5月间,日本侵略军经过长期策划,调动数千兵力,对苏南抗日游击区实行“大扫荡”,大屠杀。

    我抗日军民被敌人杀害数千人,被抓去严刑拷打也不下数千人,被敌人焚烧的房屋也有数千间,刘夏镇、杨家宅村等很多村镇,几乎被敌人全部烧光。

    被敌人杀害的群众中,有许多妇女、儿童,有不少人全家男女老小均遭杀害;有的人被害后,又被开膛破肚,碎尸数段,其野蛮、残酷难于用笔墨描述。

    敌人“大扫荡”、大屠杀开始前的一天晚上,林欣儿支队长带领警卫员宗青和警卫班等十几人,宿营于青沪公路11号桥西约1.5公里的冷水湾梅和生家。

    梅家位于青沪公路的北边,至青沪公路的直线距离约200米,中间隔着一条河。

    冷水湾是个小村庄,梅家在村庄的西端,出进比较隐蔽。冷水湾的群众是拥护抗日的,林欣儿带领大家经常在那里宿营。白天站在梅家门口,可以清楚地看到青沪公路上的汽车、行人,听到车辆的噪音和喇叭声。

    自从进入青浦区之后,面对严酷的斗争环境,林欣儿不得不将部以化整为零,开展游击战争。

    林凯之率领林闯的一营在路西活动,易云珍率领范中骏的二营在路东活动,她自已率领特务营和二营坚持在路南。

    这天晚上从10时左右开始直到拂晓,日寇的军车在青沪公路上来来往往络绎不绝

    开始大家认为是敌人调防,待到天蒙蒙亮时,发现青沪公路上各条大路的路口,各座桥梁的桥头,都有敌伪军驻守放哨

    哨兵与哨兵之间距离约500米至1000米,能相互目视,还有数辆日军装甲车,在青沪公路上往来巡逻,形成一条严密的封锁线。

    林欣儿事先已经得到情报,知道敌人将对我抗日游击区实行“大扫荡”,见此情况,就意识到敌人要动手了。

    她赶忙带了宗青和警卫班,向陆家角镇进发,想和中共青浦县委书记顾德欢等领导同志联系,进一步研究部署反扫荡斗争。

    这次她把三营和特务营都留在了路南,自已带着为数不多的武装出发了。

    当他们向北行进,到达小分泾邱家宅、任家宅时,群众向他们报告,候家宅、杨家庄及凤溪镇等已有大量的敌伪军驻守放哨。

    他们从邱家宅、任家宅向东走,后又向北走,过了白马塘桥,到了陆家角镇和凤溪镇之间,边走边了解敌人的情况。

    据各方面的报告,凤溪镇及陆家角镇周围3~5公里的范围内,各个大的村庄及交通要道都有敌伪军驻守。

    青沪公路以北抗日游击区内,敌人投入了数千兵力,增设了数十个据点,对我抗日军民进行疯狂的扫荡,血腥的屠杀,敌情十分严重。

    林欣儿他们的处境也十分危险,实际上己被多层次包围在自马塘江以东、松塘江以西、凤溪镇以北、陆家角镇以南的地区内。

    凤溪镇至陆家角镇之间的松塘江上,没有一座桥,在松塘江东岸,离江500米左右的北庄角村、师姑桥、海泉湾等地,也已有敌伪军驻守。

    这些敌人轮番出来“扫荡”。

    他们只能在约1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转过来,转过去,和敌人周旋。

    此时,他们隐蔽在麦田里、油菜沟里、水沟里,敌人从西边来,他们往东边走;敌人从北边来,他们往南边走。他们和敌人转圈子,敌人走到河南边,他们走到河北边;敌人走到河北边,他们又回到了河南边。

    有时只有200米左右的距离。当地的老百姓思想觉悟很高,他们冒着生命危险,为新四军侦察敌情,送情报,做联络工作,掩护林欣儿他们的活动。

    乡亲们还给他们送饭、送水,在群众的帮助掩护下,他们一次次脱险,来回和敌人周旋了整整一天。

    在这一天中,林欣儿多次派人去找部队,找地方工作干部,向他们介绍情况,指示他们要注意开展分散灵活的游击战,能打胜就打,不能打胜就走,要打夜战,打近战,消耗敌人,疲劳敌人。

    要注意保存自己的实力,利用各种关系,化装、分散、隐蔽,必要时可分散突围,暂时转移,留下少数人枪坚持原地斗争。

    当时苏南游击支队的主力部队一营在副支队长林凯之的带领下,隐蔽在松塘江两岸的麦田、油菜田的田沟里、水沟里、坟墩丛里,这些地形地物都成了抗日战士的藏身之处。

    部队掌握了几条小船,河西敌人来“扫荡”,部队就转移到河东隐蔽;河东敌人来“扫荡”,部队就转移到河西隐蔽。

    遇到情况紧急时,老百姓冒着生命危险,故意暴露在敌人面前,把敌伪军的注意力引向和我们部队相反的方向,使部队安全脱险。

    但部队不能长此下去,必须组织突围,林欣儿和林凯之副支队长研究决定,当晚由林凯之率领林闯营,向东南突围,冲破青沪公路上的封锁线,去七宝,杜家巷、蒲汇塘江一带开展游击战。

    在那个地区还有支队的特务营、三营可互相配合,协同作战。

    现在,林欣儿分析,敌人经过一个晚上的行军,没有睡觉,接着又是一个白天的反复扫荡,肯定已十分疲劳,估计今天晚上要休息了,要抓住这个时机突围。

    林闯按照支队长、副支队长研究的突围计划和行军路线,走小路,不走大路;有些地方找渡船过河,不走交通要道较大的桥梁;由侦察小分队先行开路。

    果然在当天晚上,他们顺利地突破层层包围,到达了路南抗日游击区。

    当时林凯之、林闯都曾要求林欣儿与大部队突围,但是林欣儿却不肯。林欣儿说:她必须找到县委,必须粉碎敌人的扫荡!

    林欣率领少数警卫人员和小分队原来还打算去路北游击区的西部地区开展游击活动。那儿有范中峻的二营。

    那天黄昏前,白马塘桥及其附近村庄的敌人哨兵,也回到侯家宅据点“休息”去了。

    于是他们向西行进,走过了自马塘桥,再向南行进,准备去香花桥,陈家桥一带。

    天黑不久,他们到了三江口西面。驻在三江口东面的敌人发现了他们。那个不算交通要道的三江口,他们没有防备有敌人驻守放哨。

    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敌人突然以密集的火力向他们开枪射击。

    林欣儿他们立即进入麦田、油菜田的沟里隐蔽,弯腰矮步向西快跑。

    在这紧急关头,原来和他们同行的地方干部、为他们做向导带路的同志,突然不见了。那时天很黑,又不能叫喊,他们找了一会,没有找到。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不能再按原来的计划行动。林欣儿当即决定带领大家往北走,走到了三江口和白马塘桥之间的一个小村庄,在村西头一户贫苦农民家里住下。

    那农民认识林支队长,也认识林支队长手下的警卫员们,对他们非常好,热情地请他们喝水吃饭。

    当时,敌伪军和他们的距离只有几百米。这个老乡冒着生命的危险,愿意留林欣儿他们住宿,留他们隐蔽在他的家里,掩护他们。这说明了青浦的老百姓是多么好!老百姓和子弟兵的血肉感情是多么深厚!

    林欣儿他们在这个农民家里休息了一会儿,林支队长分析了一下敌情,决定继续突围,改道去路南游击区,和大部队汇合。

    于是提出了突围的计划和路线。在这条突围路线上,有几处可能有敌伪军的防守哨兵或巡逻部队,如果遭遇,要坚决把敌人打掉,快跑突围出去,要随时做好战斗的准备,直至牺牲的准备。

    林支队长要大家把随身携带的文件包、钱财、钢笔、钟表,包括她的怀表,全部埋在老百姓的秧田里。她说:万一我们牺牲了,免得这些东西落入敌人手里。

    那时候,大家都觉着危险与时俱在,因此都抱着必死的想法。

    林欣儿见大家埋好物件,命令立即出发,先向北走到了白马塘桥,过桥向东,快到松塘江边时,找老百姓借了一条摆渡船。

    这时还找到了一个在地方工作的人,当林欣儿要他摇船送他们过松塘江时,这个人全身发抖,站在林支队长面前说:“我……我……害怕,我……我不干了”。

    在大敌当前,情况十分严重的时刻,在我们的革命队伍中,出现个别贪生怕死的动摇分子,是不奇怪的。

    林欣儿心平气和,但很严肃地对他说:“你害怕,不愿干了,可以回家去。但希望你不要做对不起抗日游击队的事,也不要做对不起老百姓、对不起国家的事,干坏事是没有好结果的。”

    这个人听后就低着头走了。

    林欣儿要大家另找摇船摆渡的人,宗青他们很快地找到了一个老百姓,他是抗日自卫队的积极分子,他很爽快,很坚定,安排了一下自己的家庭,就和他们一起上船,为他们摇船摆渡。

    在渡江出发前,大家作了战斗准备。大家心里明白,如果在他们上岸的地点或附近,有敌伪军驻守的哨兵,就打掉哨兵登岸。

    结果却很顺利,上岸的地方没有发现敌人。

    渡过松塘江后,林欣儿他们继续向南行进。按他们的突围路线,必须经过陆家角镇东面200米的海泉桥。

    白天他们了解到那里很可能有敌伪军的哨兵。在走到离桥约150米左右时,在夜色朦胧中,果然看到桥的南面有2个像哨兵的身影,从高低大小看像人;从所在方位看,也正是敌人站岗放哨的位置。

    林欣儿决定:打掉敌人哨兵冲过去。有一个警卫班战士,年纪轻,个子矮小,目标小,便于隐蔽接近敌人,他向林欣儿表示愿打先锋,打掉敌人,冲过桥去。

    林欣儿答应了他,并派宗青随后跟上。他们俩人各有一支20响的德国造驳壳枪,每人有两只可装20发子弹的长梭子,有一只可装10发子弹的短梭子。

    林欣儿身上还有一支德国制造的毛瑟手枪以及华卓然送给她的那支小手枪。林欣儿抽出那只长梭子给小战士,以增加他连续战斗的能力。

    林欣嘱咐小战士:如敌人顽抗反击,要用火力压住敌人,不让敌人前进。如不是敌人哨兵,就在桥上跺跺脚,扬扬手,他们随即快跑过桥。

    一切准备停当,林欣儿下达任务后,小战士立即手持驳壳枪,弯了腰,矮步快跑,搜索前进。宗青也紧紧跟上。

    当接近海泉桥时,俩人才看清那两个远看象是哨兵的“人”,实际上是老百姓打水的牛车栅塌掉后留下的两根柱子。

    清楚后,迅速冲到桥上,跺跺脚,扬扬手,招呼支队长和警卫班的人上来。

    顺利过桥后,大家迅速向东行进,到了海湾桥。他们原来估计海湾桥可能有敌人驻防,准备打掉哨兵,强冲过去,谁知竟也一个不见,正如林支队长分析敌伪军晚上行军,白天轮番“扫荡”,今夜都“休息”了一样。

    他们走在海湾桥上,隔一条河,可以看到敌人占据的海泉湾村。他们迅速跑过了海泉湾桥,快步向东南方向行进,约10分钟,到了曹家宅。

    刚走进村庄,就听到了海泉湾村传来的村犬狂叫声,驻在海泉湾村的敌伪军出来追击他们了。他们在曹家宅迅速找到了带路的向导,走田间小路,走麦田、油菜田的田沟,向青沪公路进发。

    他们离开曹家宅不到五分钟,追击的敌人已进入了曹家宅。敌人砰砰嘭嘭的敲门声,哇啦哇啦的喊声,在他们身后不断传来,还有敌人打手电筒的道道白光,不停地在夜空乱舞。

    在老百姓的帮助和掩护下,林欣儿带着大家绕过青沪公路上敌人的岗哨,越过封锁线,向青沪公路以南的七宝镇、杜家巷镇和蒲汇塘之间的抗日游击区进发,顺利地和易云珍他们取得了联系,和在那个地区工作的地方干部取得了联系,在那里继续坚持抗日游击战。

    历经艰险,他们终于在敌人的大“扫荡”、大屠杀中成功突围了。

    第四部完

    2022年3月1日于丰城养心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