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铁马金戈 > 第1096章 南阳怒潮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日军铁蹄踏进中原。从1939年5月起至1945年8月抗战结束,日军先后五次侵犯南阳。

    第一次侵犯:1939年5月1日至5月18日,日军发动襄东战役,侵犯南阳地区的新野、唐河、桐柏、泌阳等县。

    河南第六区自卫团的民团配合国民党第二集团军孙连仲部与4万余日军激战于宛南大地。最后,日军狼狈逃离南阳境地,以失败告终。

    这次战役在中国抗战史上称为第一次“随枣会战”,南阳称之为第一次“新唐战役”。

    第二次侵犯:1940年5月1日至5月23日,日军再次对襄河东岸和豫南地区发动攻击,史称“襄樊会战”,在南阳称为第二次“新唐战役”。

    日军先后攻陷南阳地区的泌阳、桐柏、唐河和新野。后在驻守南阳的国民党爱国军队英勇抗击下,向宜昌窜去。

    第三次侵犯:1941年1月24日至2月10日,日军发动豫南战役,南阳地区的桐柏、泌阳、方城、宛城沦陷。日军在南阳城内大肆抢掠,并将文物精华付之一炬,而后到唐河、泌阳县境,一路烧杀抢掠。

    第四次侵犯:1944年4月,日军发动河南战役。侵犯南阳地区的方城、叶县、舞阳。

    战役一开始,国民党40万大军一触即溃,37天失城38座,日军占领郑州、许昌等地,打通了平汉线。

    6月初,在豫西作战的日军第37师团,兵分两路,一路占领叶县后,8日侵入舞阳西北地区

    另一路一度侵占方城县的独树镇,9日向舞阳县卸甲店窜去。与此同时,敌骑兵第四旅团于8日经襄城南犯,9日拂晓入侵舞阳,叶县、舞阳地区沦陷。

    第五次侵犯:1945年3月22日至8月19日,日军发动豫西鄂北会战。南阳境内东自方城,北起南召,西达丹江口沿岸和西峡口、淅川一带的河南最后一片国土落入敌手。

    日军攻占老河口和西峡口后,西越灌河,沿西峡公路向西推进,国民党军队开始组织反击,与日军展开激烈的攻防战和拉锯战,直到8月中旬日军投降。

    日军五次侵犯南阳期间,到处狂轰滥炸、焚掠屠杀、奸淫妇女,推行殖民统治。铁蹄所至,河山破碎,生灵涂炭。

    南阳人民家园被毁,同胞被戮,姐妹被辱,财产被掠,饱受践踏和蹂躏。

    据不完全统计,日军侵犯南阳,致49651人死于非命、16425人受伤,逃亡504491人,荒废土地6198371亩,损失房屋873679间、牲畜1122520头。日军在南阳所犯的滔天罪行,擢发难数,罄竹难书。南阳人民与日军的血海深仇不共戴天。

    就在日寇疯狂肆虐之际,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南阳武装抗日斗争风起云涌。

    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代表全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秉持民族大义,肩负历史重任,以自己的政治主张、钢铁意志和模范行动,充分发挥领导抗战的中流砥柱作用。

    抗战初期,在中共中央、中共河南省委的领导下,南阳先后建立了中共中心县委、豫南地委等,成为领导南阳抗战的中枢。

    到1938年6月,全区共建立1个县委、2个县工委、6个区委,党员发展到700多人。

    在中共南阳各级地方党组织的领导下,南阳人民对日本侵略者进行了顽强不屈的斗争。

    郭以青、袁宝华等率先组织成立了抗日救亡群众团体——宛属平津同学会。

    依托同学会,先后建立起南阳妇女抗敌后援会、南阳县抗敌后援会、方城县抗敌救亡宣传团、新野县抗日救亡协会、邓县旅外同学宣传工作团、南召县农村救国服务团、战时服务团等群众性抗日救亡团体,全区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

    1939年1月25日至27日,中共中央中原局书记刘少奇(化名胡服)肩负着“发展华中”的使命,在奔赴中原局所在地——确山县竹沟镇途中,留宿南阳,听取中共河南省委代表和豫西南地委汇报。

    刘少奇要求南阳各级党组织广泛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武装,积极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抗战时期,共产党员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地方武装活跃于宛属大地。

    最著名的是诞生于南阳的鄂豫边红军游击队被改编为新四军第四支队第八团,成为南阳最早打击日伪军的正规部队。

    在桐柏县成立的七七工作团,迅速开赴华中抗日前线,在战场上屡建奇功。

    各地党组织动员大批爱国青年到竹沟加入彭雪枫领导的新四军游击支队。

    1944年11月,新四军五师组建的河南挺进兵团进驻桐柏,开辟了桐柏山抗日根据地。

    1945年4月,五师三十八团和第四军分区挺进团在信桐支队、桐柏县武装总队的配合下,挺进桐柏山腹地,收复信阳西北地区。

    随之,收复应山和白兆山,使信阳、应山、随县等地与桐柏山抗日根据地连成一片。

    1945年2月,王树声、戴季英率领河南人民抗日军南下豫西,建立6个支队,分别在南召、方城、叶县、鲁山、舞阳等地打击日军。

    6月上旬,陈先瑞率领第三支队进驻南召县马市坪,与驻扎在这里的国民党第十一战区副司令长官、集团军司令高树勋举行火线谈判,双方决议立即停火,互不侵犯,互通情报,共同抗日。

    1945年10月,高树勋率部在邯郸起义。

    与此同时,南阳、方城、镇平、内乡等县埋伏下来的中共地下党员按照新四军五师和河南工委的指示,陆续在各地广泛发动群众,组建抗日武装,开展游击战争,同日本侵略军展开殊死斗争。

    中共南阳地方党组织领导建立的抗日武装此起彼伏,宛属大地抗日烽火风起云涌。

    南阳县共产党员邰士芳动员其兄邰士林购买武器弹药,武装由共产党员所控制的芳林酒精厂、刘寺和桥头三支武装,组建“宛东抗敌自卫总队”。

    总队发展到2000多人,它机动灵活地打击日伪军,成功夺取了大石桥伏击战、刘寺反击战和黄池陂保卫战等大小30余次战斗的胜利,袭击敌军车数十辆,打死打伤日伪军千余人,成为威震敌胆的宛东抗日大军。

    中共地下党员、方城县博望区区长胡子和,利用合法身份和掌握的国民党地方武装,领导当地民众开展抗日斗争。

    1945年3月底的一天,日军20多人乘一辆汽车前来“扫荡”,胡子和率领80多人的区队和百余名群众,将日军团团包围。日军见状,惊慌失措,丢掉汽车和所抢物资,仓皇逃窜。

    4月9日,该区队又成功袭击博望至新店的日军巡逻队,全歼12名日军。

    方城县抗日游击队,由中共党员刘毅然负责政治、翟化民负责军事,先后炸毁许(昌)南(阳)公路上的两座大桥,切割电话线1500公斤,多次切断敌人的通信联络。

    内乡县党组织派人打入日伪军内部,掌握敌情,瓦解敌人,发展武装300余人,基本控制了米坪乡及周边地区。

    镇平县以中共地下党员王永行为队长的武装工作队,利用各种社会关系,以灰色面目或以防匪护村为名,组织起十几支、千余人的抗日武装队。

    1945年4月19日,王永行、吴乘绶带领武工队,在晁陂伏击日军军车。

    6月10日,共产党员赵皆枫和仝俊三率领的抗日武装,在县城北仝家沟打退进山“扫荡”的日军。

    6月25日,郭钟奇领导的抗日武装,在郭岗村西伏击日军的坦克和装甲车,打死坦克驾驶员和炮手各1名。

    7月8日,共产党员李铁领导的抗日游击队,在张林击退了日军1个骑兵排的窜扰。

    8月15日,日军兵分三路,包围郭岗村。郭岗村抗日小分队在队长郭钟奇的带领下,化整为零,分为10余个战斗小组,三面阻敌,打退了日军的数次进攻,击毙日军8名。

    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南阳人民群众自发的抗日斗争如火如荼。

    日寇惨绝人寰的血腥暴行,燃起了中华民族四万万同胞的强烈反抗怒火。

    中国共产党领导开展的武装抗日斗争,八路军的“狼牙山五壮士”、新四军的“刘老庄连”、东北抗联的“八女投江”等抗日英雄群体和杨靖宇、赵尚志、左权以及南阳籍的彭雪枫、魏明伦、王平、李西民、王正朔、阎普润、郭同昌、梁雷等抗日英烈壮举更是榜样。

    秉性刚烈、不屈不挠的南阳人民擦干血泪,纷纷拿起刀枪,人自为战,村自为队,神出鬼没,痛击日寇,严惩伪顽,用民族精神和聪明才智筑起了血肉长城,谱写了一曲曲捍卫家园的壮歌。

    这里试举几例:别德功,原是宛西自治首领别廷芳造枪厂的工人,他自发组织起一支9人的抗日队伍,用地雷炸毁两辆装满弹药的日军汽车和一座粮库,夜袭日军物资仓库,夺回食盐1000多斤。

    1945年3月27日,邓县陶营乡村民奋勇抗击来犯的日军,打死8人。

    3月29日,南阳卧龙岗农民乔玉章和儿子乔作营主动协同国军守城军队作战,一连打死5名日军。

    3月,邓县罗庄村村民陈有林、刘玉哲,用斧头砍死日军军官渡边。赊旗镇白岗、岗常、小郭庄、李店等村村民群起围歼日军5人,活捉1人,吓得日军跪地求饶。

    4月,曾当过团丁的邓县高集乡曾洼村青年农民张光成,利用有利地形,只身伏击来犯日军,一连击毙10名日军,击伤1人,被群众誉为“神枪手”。

    5月,淅川县白亭街商会会长多宝三拒绝出任伪职,打死3名日军。

    6月,内乡县方山自卫团女农民方秀芝,机智勇敢打死多名日军,被誉为“双枪女英雄”。

    西峡口蛇尾乡伏岭村年逾60岁的农民吕永太,在其弟吕永庭协助下用木棍、石头打死正在他家堂屋神龛里拉屎的日军中队长加藤。

    邓县高台庙村青年农民陈合令,看到日军正要污辱自己新婚不久的媳妇,热血上涌,一把夺过日军军官手中的战刀,接连砍死3名鬼子。

    西峡口回车乡花园村农民谢明堂趁一日军不备,将其推下1丈多深的悬崖,周围群众蜂拥而至,把这个日本兵乱棍打死。

    像这样的百姓抗日生动事迹,不胜枚举。在人民战争的铜墙铁壁面前,日军到处挨打,吓得他们单人不敢行路,白天不敢露头,个个胆战心惊。

    南阳人民的抗日斗争,不仅沉重打击了日伪军的嚣张气焰,而且牵制了日伪军的一定兵力,配合了八路军、新四军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斗争和国民党军队的正面作战。

    还应指出的是,镇平、内乡(含西峡口)、淅川等县民团,也加入到南阳抗战的滚滚洪流,作出了突出贡献。

    如西峡口抗战期间,内乡县民团前后进行百余次战斗,共击毙日军983名,击毁坦克和装甲车47辆,缴获机枪90多挺。

    淅川县民团同日军进行过9次较大的战斗和97次小型战斗,共击毙日军司令官山崖以下军官11人,士兵2250人,生俘日军4人,击毁装甲车、汽车12辆,并缴获大批军用物资。

    与此同时,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在南阳抗战中,由于国民党军队执行片面消极抗战路线,致使错过很多有利战机,南阳人民损失惨重。

    特别是日军第三、第四次侵犯南阳,国民党军队没有及时组织有效抵抗,使南阳迅速沦陷,河山惨遭践踏。

    但在第一、第二次“新唐战役”,尤其是豫西鄂北会战中的西峡口战役中,国民党军队迫于国内外舆论压力和自身战略利益的考量,对来犯日军进行了顽强抵抗,取得了为数不多的防御战胜利。

    豫西鄂北会战是八年抗战中日最后一次会战。

    这次会战发生在欧洲战场苏联红军接连胜利、德国法西斯军队失败在即,太平洋战场英美联军逼近日本国境线,日本危在旦夕,中国军民抗战情绪高涨、胜利在望,日军负隅顽抗、做垂死挣扎的历史时期。

    日军的战略企图是逼近西安、威胁重庆、迫降蒋介石。

    为粉碎日军战略企图,蒋介石集团被迫对日一战。

    西峡口抗战是豫西鄂北会战中的重要一役,这次战役从1945年3月22日开始,至8月19日结束,参战中国军队约10万人,日军约5万人。战役最终以日军伤亡2万多人、“日”落西峡口而告终。

    西峡口抗战的序幕始于南阳保卫战。1945年3月25日,日军在飞机、坦克的掩护下,对南阳发起进攻。

    南阳守城的国民党第一四三师师长黄樵松令副官购置白茬棺材一口,上书“黄樵松之灵柩”,置于师部工事,以示与日军死战决心。

    3月26日至28日,日军先后侵占南召、方城、赊店、石桥和镇平、内乡、邓县,南阳三面被围,黄樵松孤军守城。

    30日拂晓,日军对南阳城发起全面攻击。黄樵松亲自到阵地督战,一连打退敌人4次进攻。仅在马武冢、卧龙岗、玄妙观三个阵地上就歼敌上千。

    30日下午,黄樵松接到突围撤退命令。31日下午,第一四三师突出重围,翌日拂晓到达唐河县的桐河镇。

    在南阳城陷落的同时,日军先后侵占西峡口镇、淅川县城,国民党第一战区、第五战区军队开始组织大规模反击,进行了为期五个月的西峡口防御战。

    该战役战时超长、战况惨烈,不少国军爱国将士齐力同心、血洒疆场。

    整个战役大体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三月份的前哨战,二是四、五、六月份的两翼出击战,三是七、八月份的全面反击攻夺据点战。

    其中大华山战斗是日军失败最惨的一仗,共打死日军军官21名、士兵2216名,击伤日军军官46名、士兵1122名。

    在大华山主峰四道包不足百平方米的地方,日军死尸就达400多具。

    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但因日本华北方面军司令官下村定慌乱出错,直至8月19日,远在西峡口战场的日军才接到停战投降的命令。

    8月23日上午,中日双方指挥官在西峡口镇举行日军投降签字仪式,抗战前线鞭炮震耳、枪炮齐鸣。南阳人民奔告欢庆:八年抗战伊始,宛平县卢沟桥打响了中国人民抵御外侮的第一枪;八年抗战终结,宛西芦沟村马鞍桥怒放了中华民族扬眉吐气的最后一枪!

    胜利来之不易,历史发人深思。惨烈悲痛的抗日战争,让我们警醒——落后就会挨打,人民就要付出沉重代价!

    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让我们认识——中华民族坚强不屈,历经劫难而巍然屹立!

    今天,回望南阳儿女共赴国难、团结抗战的伟大壮举,缅怀革命先烈舍生忘死、浴血疆场的爱国情怀,将激励我们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开辟未来,在建设大美南阳、活力南阳、幸福南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携手奋进、披荆斩棘、再攀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