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铁马金戈 > 第1130章 血战塘马②
    “嗯。”罗忠毅沉思了一下,“同志们,刚才游参谋说旅部移一下,这可是个大问题。我和廖司令来就是为了这件事,想听听大家的意见。”

    罗忠毅似乎对这个问题感到特别棘手,他说完后两手合抱,用眼光征询着在场的每一个人。

    “大家议一议吧,看看到底该不该转移?”廖海涛见大家一时没有反应,忙挥手让大家议论议论。

    “转移?”许多人听了以后觉得一愣,不知是思想没有准备还是久居平静已习惯于平静,霎那间,大家对这转移的反应有一种本能的迟钝。

    不过,作为军人的习性,众人没有迁就于惯性,而是转换思维,进行了新的思索。

    短暂的平静后,马上客厅这平静的空间转换成气浪阵阵的场所。

    “往哪儿转移呢?”

    “西面?恐怕不行吧,四十六团遭到溧水城、洪蓝埠敌人的袭击已东迁到溧水白马桥以东,如果西进刚好挤在一起,也许敌人求之不得呢?这天王寺离白马桥很近。如果敌人再从溧水城、洪蓝埠、天王寺两面夹击,这可怎么办?”

    “是呀。溧水地盘不大、江宁横山地区经大刀会叛乱后,极不稳定。西移的危险很大,而且即使移过去,我们也不能呆很长时间。”

    “我看还是往东靠近程维新好?”

    “那不行,太滆地区能立住脚,我们就不必西进了,况且这晚上要渡过长荡湖,哪来这么多船?”

    “北进自然不可能,敌人从北面压过来,我们总不能送上门去吧。”

    “对了,这和南下一样都不可能,这蒋介石真狠毒,不仅给我们这么小的地盘,而且又搞磨擦,皖变后反目为仇,哪有南下的可能?”

    “既然这样,还不如不移为好,况且日军打国民党的可能性最大。”

    “就是打我们,也没有什么了不起,我们也有一千人,且塘马的东西北地势较高。如果敌人要攻,我们也有足够的时间转移。”

    这一下子,大家议论纷纷,整个空间像炸开了锅,声浪、热浪、汽浪把从门外意欲飘进的细雨扫荡得干干净净,连那张高挂的明亮的汽灯也要凑热闹,其光亮也像有节奏似的一阵亮似一阵。

    “移一下是好,可今天不像上两次了,上两次部队一移,什么问题也没有了,但被服厂、修械所、医疗队的伤员,地方党政与会人员,我们总不能丢下他们不管吧。”

    “这修械所转移得了吗?里面还有很多军工材料,那是根据地人民用血汗钱换来的。”

    “太晚了,转来转去,部队容易拖垮,如果在半路和日军相遇,那更不好办……”

    “还是转移一下为好,这叫干净,没有后顾之忧……但也确实难以移动。”

    “全部转移不可能,旅部机关移动一下比较现实。”

    “我们共产党干部哪有只顾自己,不顾群众呢?”

    众人的语言从不同的角落、方位飞向罗、廖两人的耳中,虽然音节各异,但意思差不多。不转移,有危险;要转移,又没地方转移。

    就这么一个现状,解决方案,没有,或者说没有合理的方案,换者说原地不动是不合理中的合理方案。

    罗、廖见众人所思考的问题和自己差不多,有些失望,他们很想听到不同的意见,不同的方案,但不知为何,在整个会场没有出现这种声音。

    罗忠毅习惯性地朝王胜看去,只见王胜自始至终一言不发,一副郁郁寡欢的样子。

    罗理解王胜的举动,王胜已被免职,罗福佑刚出了事,若换往昔,他这个参谋长是要拿出方案和主意的。

    但现在,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更何况罗福佑的事又牵连到他。他虽为四十八团团长,却是有名无实,现在四十八团已直接归旅部指挥了。

    “老游呀,这个问题让我与廖司令再商量一下。这儿集中了许多干部,周围有被服厂、机械所、卫生所,一时难移呀。另外移向何方呢?这个问题我们还要研究。”

    罗忠毅的声音十分晦涩,他又转向廖海涛:“廖司令呀,我们先传达命令,要旅部特务连、四十八团、四十七团二营、四十六团九连做好战斗准备,夜间增派复哨、班哨、游动哨,明天提早吃饭。”

    “好。”廖海涛点了点头。

    “黄兰弟。”罗忠毅发布命令了。

    “有。”

    “命令四十八团二营三个连的战士认真对待敌情,做好夜间岗哨放哨准备。”

    “是!”

    “张连升。”

    “有!”

    罗忠毅传达了同样的命令。

    “游玉山,你派通讯员迅速通知四十七团二营刘保禄、四十八团团部特务队詹厚安、四十六团九连李大林、旅部教导大队刘一鸿、茅山保安司令部李钊做好战斗准备。”

    “是!”

    “张花南,你通知陆平东、陈练升,命陶阜匋率领塘马小分队协同修械所,对军工物资作妥善处理。并随时作好撤离的准备。”

    “是。”

    “机要科,迅速发电,请示师部,对上述部署有无异议?急电四十六团,命钟国楚、黄玉庭加强准备,防止可能发生的进攻。”

    “是!”

    ……

    与会人员都走了,只剩下罗忠毅与廖海涛二人。屋内的热气升腾着,但一下子出奇的安静起来,只听见汽油灯还在发出滋滋的声响。

    “还是去报告林司令吧?她虽然与我们不是很熟,却是打仗的好手。她在湘赣边,是响当当的人物呐!”廖海涛说,“何况她现在是我们的唯一领导。”

    “好吧,现在估计会开完了,我们去找她。”罗忠毅说。

    林欣儿虽然挂着东路保安司令部的副总指挥头衔,但她实际并不在指挥部里,她带着苏南纵队一直在瓦埠地区。这次她是奉谭老板的命令到塘头来主持此次会议的。

    罗忠毅开会时并没有抽烟,现在只剩下两人了,他掏出烟顺手递给了廖海涛。“廖司令啊,你看看我们应该作出最后的部署了。”

    他看了看手上的手表,“已经九点了钟了,还有一个大问题没解决,旅部要不要转移一下,或者说整个机关部队是不是都转移一下。等下见了林司令,她问起我们商量的结果,我们答不上来就不好了。”

    廖海涛心存疑虑,但他又很难提出一定要转移的建议,在整个讨论会上他认真听着参谋们的分析,没有明确表示自己的观点,因为他知道一旦领导表了态,就会有一个导向作用,那就很难听到不同的意见。

    他很清楚不能再指望有什么更详细的情报,侦察员回来了……参谋们己经分析了,也不能指望其他人有什么新的建议。

    他对参谋们议论大体持肯定的态度,他们的想法和他自己与罗忠毅的想法基本相同,但直觉告诉他这些分析假定性太大,有一种悬空的感觉,他内心深处总会冒出一些强烈的担忧,这担忧的缘由……

    “罗司令啊,刚才大家议论了,他们观点和我们相同,我们反觉得有些不安。如果从态势看,敌人进攻国民党的可能性最大,但这毕竟是一种假定,军事上肯定还不能凭假定来筹划,那怕极细小的失误都会导致不堪设想的后果……”

    罗忠毅点了点头,他认真听着,烟头的红火慢慢地向他的手指边移去。

    “总之我们不能被动地消极地在原地等待,若敌人进攻我们,我们或转移或在原地做好准备,如果敌人进攻国民党顽固派我们也应做好准备,抓住出现的战机。”廖海涛皱着眉,一脸深沉之色。

    罗忠毅点着头,“我之所以叫你留下来,也就是想再好好议一议。因为我有了一些新的想法,我们得赶快交换一下,再马上布置一下。”

    “先做好最坏的打算,敌人进攻我们……”廖海涛眼中露出一丝深沉的担忧之色。

    “对,那我们或转移或在原地与敌人周旋。”

    “敌人进攻我们不外乎是‘分进合击,长途奔袭’。如果他们光有坦先、大炮,我们并不担忧,现在有了骑兵,这就有了奔袭的苗头。赤山之战后,我在叶家棚子与敌人相遇过,所以敌人攻击我们的可能性也很大。“

    ”如果敌人进攻我们,也会在东西两面合击,那么我们就很危险。北面是溧武路和宁沪铁路,敌人重兵把守,我们难以北进。东面是长荡湖,我们一时无法横渡。南面是国民党。西面敌人一围,背面敌人一攻,我们一点退路也没有,不像国民党还可以南移……”

    “那我们只有转移了。”

    “我考虑过了,转移也难,否则我早就在会上提出转移了。因为我们没有转移的空间了,北面不可能,四十七团熊兆仁、诸葛慎部在坚持,那儿已没有任何空间。东面是长荡湖,即使我们到了太滆地区,也无法立足,况且程维新并不可靠。西面是四十六团,马占寺一仗,他们已经东移,那儿原是我们二支队活动的地区,群众基础也好,可惜皖变前,我们丢掉了那块地方,现在钟国楚、黄玉庭部立足未稳,若转移过去,也许正中了敌人的奸计。而且国民党会趁机占领溧阳北部,那么我们想再回来就困难了……”廖海涛发出了阵阵的叹息。

    “是呀!老廖啊,由于路北形势十分险恶,所以这儿又集中了苏皖区地方党政机关的工作人员,还有我们后方机关、卫生、军工、被服厂等大量人员,转移起来困难呀!上两次转移,我们还容易些,只是部队转移。现在情况不同了……”罗忠毅也叹息道。

    “但我们必须做好部署,一是部队要准备战斗,二是机关要相机转移,绝不能盲目转移。”

    “不能盲目转移,应相机转移。”廖海涛踱着步,沉吟着,“如果今晚不转移呢?”廖海涛反问了一句。

    他们议论了一会,还是定不下决心。只有朝刘家大祠堂走去。

    林欣儿开完会并没走。其实她就是在等罗忠毅和廖海涛,想给他们出出主意。见他们久久不来,心里很不舒服。不错,她虽然挂着副总指挥的牌子,没有谭老板的直接指令,罗忠毅和廖海涛未必会把她放在眼里。

    她正准备睡觉,宗青来告诉她:罗、廖司令来了。

    罗、廖对林欣儿倒是很尊重,他们向林欣儿详细报告了敌情以及他们研究的全部情况。

    林欣儿听后,问道:“如果不转移,一旦敌人来攻,你们怎么办?”

    “如果不转移?”罗忠毅手猛得一抖,因为烟头已燃烧到尾部,烧到他的手指头了。

    他狠狠地把烟头拤灭,向林欣儿分析道:“现在分布在苏南的日军主要是十五师团,离我们最近的是驻扎在金坛城的十五联队,我们完全可以与之周旋。四十六团远在溧水,四十七团主力在金、丹、武地区,现在在塘马的部队有限,分布是:四十七团二营在塘马北面大家庄,戴巷有茅山司令部一部,张村有溧阳抗日民主政府的县大队,西面有四十八团二营四、五、六三个连,后周南渡方向有四十六团九连,下林桥有旅部特务连,塘马的三面有丘陵,应该有回旋的余地,打起来,我们相机行事,机关肯定先转移,部队可边打边撤,或者说抓住战机歼其一路,粉碎敌人的合围与进攻……如果西移的话,我们难以全部西移溧水,部队没问题,转移出去的其他人难有保障呀……”

    “是呀……我也想,不转移也行,机关人员先走,部队边打边撤也是常有的事,抓住战机,消灭他一部分也行。”廖海涛也说。

    林欣儿说:“那就当机立断,让机关先转移。实在没有去处,就先往我那儿避避。”

    “对呀,我怎么没想到呢?罗司令,林司令说得对,机关先转移,这样可以不变应万变。机关转移了,我们就没有后顾之忧了。我们往东南林司令那儿撤,保险系数高。”廖海涛的语气活泼起来了。

    罗忠毅沉思起来。林欣儿的话使他久悬的心落了下来。原先有一个因素促使他有坚持原地的念头……当然这要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如果日军是进攻国民党军队。

    如果日军进攻国民党军队,国民党军肯定不堪一击,日军很有可能占领溧阳城,甚至攻下郎广山区,那么在溧阳北部与茅山之间留下巨大的空间。

    这就为我创造了条件:一方面我们可以南击日军,以全民族大义;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北进溧武路以北扩大根据地。

    敌人兵力有限,难以长期占领溧阳,必回攻我部,我部再跳出外线,趁机占领溧阳南部和郎广山区。

    那么,这对我们十六旅来说,实在是件绝对难遇的契机了。如果西移,这样的机会就不会再拥有了。

    想到这里,罗忠毅连连点头,说:“林司令,你说得很对,我们先把机关转移出去。我和老廖曾经打过这样的仗。我注视郎广山区已久,真想不出办法来。一方面那是国民党的防区,二是我们力量不够。但这一块地方,我一直很敏感,如磁石一般吸引着我。有了郎广山区,我们就有了真正可靠的大后方。部队给养、休整就有了保障。皖变以后,我们不必那么顾忌了,如果有这样的战机,我们自然不能转移。我看我们不能放弃一种可能存在的战机。”他猛地拍了一下桌子,“机关要转移,可我们不能转移!”

    林欣儿沉重地点了下头。

    林欣儿何尝不明白,罗忠毅说的话很清楚,他想瞅准机会占据郎广山区,那里是国民党的地盘。

    廖沉思片刻也点了点头。

    “……不过……”罗忠毅兴奋神色马上又被凝重之色所取代,“打仗必须从坏的方面去考虑,我们必须做好两手准备,甚至做好最坏的打算,力足于敌军攻打我们。我们必须考虑周全,从我们现在的兵力部署看,北面稍弱,我想把旅部特务连部署到北面观阳一带,加强防备,这样更安全些”。

    “行……”林欣儿表示同意,“两位司令,决心一旦下定,执行就得坚决。天亮我就回去,现在离天亮还有几个小时,你们把机关组织好就行动吧,我也可以照应一下。”

    “谢谢林司令!给你添麻烦了!”罗、廖二人感动地说。

    “如遇危险,赶紧通知我。”林欣儿叮嘱着。

    “外面下大雨了。”罗忠毅朝门外望了望,灯光下雨线密密,如帘子一般。

    他们从林欣儿住处返回司令部。

    “决定转移了,就一定要快……”他转过身,神色又凝重起来,“没有出现新的情况,还可以再等等,通知已发下去了,那就加快动作。”他面露坚定之色,“动作要快,不能犹豫。”

    “好,部队今晚要加派岗哨,机关马上转移……必须加强岗哨……罗司令,我去找后勤部长,催促机关转移的事。你还是休息一下,有情况再联系,若师部有来电,望告知。明一大早,我亲自查哨。”

    “好。”罗忠毅走来,紧紧地握住了廖海涛的手,“廖司令,尽管我们作了准备,可这是一着险棋呀!”

    “是呀!罗司令,战场上的机会太少了。战斗不冒险,难建奇功呀!”廖海涛感叹地说着,他也紧紧握着罗忠毅的手,许久许久才松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