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铁马金戈 > 第1169章 东江纵队①
    1938年10月,广州失陷后,中共广东省委东南特委在廖承志的指导下,先后组建了惠宝人民抗日游击总队(总队长曾生)和东宝人民抗日游击队(大队长王作尧),统称东江人民抗日游击队。

    这两支抗日武装I在广九路两侧、珠江三角洲及港(香港)九(龙)地区(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广泛开展游击战争,创建了东江抗日根据地,连同琼崖抗日根据地,成为中共在华南的战略支点。

    1943年12月,部队改称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珠江纵队,辖9个大队,并于1944年上半年对日伪军展开攻势作战。

    以广九铁路为界,路西部队第3大队首先出击常平车站、篁村,各歼伪军1个连;接着两次袭击寮步,并在白花洞击溃伪30师的进攻。

    后与第5大队配合,在黄景坑地区截歼伪45师两个连,迫使其中1个营投诚。

    5月初,第3、第5和东莞大队三面夹击奔袭梅塘地区的日伪军,毙伤100余人。第5大队还全歼伪30师机枪连于霄边。

    宝安大队在沙井全歼伪护沙大队,夜袭伪43师一部于乌石岩,全歼出扰黄冈的伪45师两个连,全歼蛇口日军1个班,俘日军3人。

    东莞大队重创出扰莞(东莞)太(平)线的伪军一部,在厚街全歼伪军1个连。

    路东部队铁东大队与第3大队配合,出击横沥,全歼伪联防队;独立第3中队摧毁凤凰山据点,消灭日军1个班并收复清溪城。

    护航大队一部,击退了从迭福村出来抢粮的100余日军。

    港九大队先后营救了盟国飞行员,救出被关押的印籍官兵,炸毁铁桥,袭击日军哨所和日军海上运输船只。

    与此同时,东江纵队一部还渡江北进,与原在江北地区活动的游击队会合,首袭石滩,接着攻占上、下南,在源头、茹屋地区毙日军少佐以下70余人,乘胜袭取罗岗、龙眼洞等伪军据点。

    东江纵队经过半年的攻势作战,巩固扩大了抗日根据地,并发展成为1万多人的游击兵团。

    在长达八年抗战艰苦曲折的斗争中,东江纵队在党中央和广东党组织的领导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成为拥有1.1万余人的部队。

    在远离党中央,远离八路军、新四军主力,孤悬敌后,在日、伪、顽夹击的情况下,紧密依靠群众,坚持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的方针,转战东江两岸,深人港九敌后,挺进粤北山区,英勇打击敌人,积极配合全国抗日战场和盟军对日反攻作战。

    在东江和北江广大地区,建立了根据地和游击区,总面积约6万余平方里,人口450万以上,成为中外共知的华南抗日战场一支坚强的武装力量,成为广东人民解放的一面旗帜,对抗日战争、民族解放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东江部队在斗争中不断发展壮大。根据党中央的指示,于1943年12月,将番号改为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并向全国发出通电。

    1941年12月8日凌晨,太平洋战争爆发,12月25日香港沦陷。1942年2月,活动在港九地区的几支抗日武工队统一编为港九大队。

    港九大队根据港九地区的特点,分别组成了短枪队、长枪队、海上队和市区队,开展敌后游击战争。

    港九地区地域狭小,又多是日伪军警林立的城区和圩镇。据此,港九大队充分发挥短枪队高度灵活的优势,釆取机动灵活的战术,以打小仗,打巧仗为主。掌握各种时机进行破袭战、奇袭战、伏击战、捕捉战,有力地打击敌人。

    东江纵队为控制大亚湾、大鹏湾一带海域,破坏日军的运输线,同时也保护我海上运输和来往客商,决定以海上独立中队为基础扩建为护航大队,并将港九大队海上小队扩建为海上中队。

    两支海上部队相互配合,相互策应,开展海上游击战。3年多共俘获敌船43艘,击沉敌船7艘,俘日军36人,击毙日军52人,淹死日军40多人,俘伪军50多人,击毙伪军近100人,缴获武器、物资一大批。被人们称誉为中国的“土海军”。

    为迎接抗日战争全面胜利及应对国民党发动内战,1944年冬,中共中央做岀创建五岭(赿城岭、都庞岭、骑田岭、荫渚岭、大庚岭)抗日根据地的战略决策。

    由八路军三五九旅主力4000多人组成的南下支队作为南下第一梯队,由王震任司令员、王首道任政委(通称“两王”部队)。于11月9日从延安出发,向华南挺进。

    为迎接“两王”部队南下,广东区党委和东江纵队根据中共中央指示,东江纵纵先后有五个支队(含一个总队)及若干大队抵达粤北展开部署。

    为了统一指挥北上部队和已在北江的部队,组成了东江纵队挺进粤北前进指挥部(简称“粤北指挥部”)。

    中共中央关于建立五岭战略根据地的决定,虽然由于形势突变未能实现,但是当日本投降后,国民党军企图消灭东江纵队时,挺进粤北的部队已经在粤赣湘边站稳了脚跟,完成了战略展开,开始了创建根据地的斗争,为解放战争时期创建粤赣湘边纵队创造了条件。

    东江纵队对日、伪军作战1400余次,毙伤日、伪军6000余人,俘虏、投诚3500余人,反击顽军作战600余次。共缴获各种武器6500余件。

    他们大量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牵制了敌人的大量兵力,破坏敌人的交通运输和通信联络,严重威胁着日军的南海防线,积极配合全国抗日战场和盟军的反攻作战。

    几年来,他们先后进行了榴花塔阻击战、百花洞战斗、铜锣径伏击战、福永爆破攻坚战、马鞭岛海战、粉碎日军万人“扫荡”、广九铁路破袭战和梅塘激战。

    1938年10月19日,日军占领东莞石龙镇。10月下旬,扼守京山高地的东莞县常备队两个中队及模范壮丁队与敌激战,击退企图渡河的日军。

    连续进犯九天均未得逞,日军改向峡口、榴花方向进攻。模范壮丁队和常备队与日军鏖战20多天,毙伤日军数十人。

    11月13日,常备队主动渡江出击,在石碣刘屋抗日自卫队的配合下,同日军骑兵浴血奋战。常备队和刘屋自卫队各牺牲11人。

    这是党领导人民抗日武装首次对入侵东江日军进行有组织的抵抗,坚守东江河南岸阵地达1月之久。挫败了敌人的凶焰,振奋了民心士气。

    1941年6月11日至12日,第三大队在当地民兵的配合下,在大岭山百花洞村重创前来“扫荡”的日伪军。

    日军出动飞机向被围困之敌空投粮食、弹药,还从广州、东莞、石龙出动步、骑兵1000人前来救援。战斗持续两天一夜,击毙日酋长濑大队長,毙伤日军官兵50多人。华南日军称这一仗“是进军华南以来最丢脸的一仗”。

    1942年4月14日,惠阳大队获悉日军常到附近乡村抢粮,决定在日军必经的铜锣径山谷打场伏击战。

    当日下午3时多,日军从碧岭方向抢掠回来,进入惠阳大队的伏击圈,大队全部机枪、步枪、掷弹筒一齐开火,打得日军人仰马翻,四处逃窜。

    指战员冲下公路,与日寇拼杀。战士黄明、张达生、林平在搏斗中英勇牺牲。

    此役击毙日军15人,伤日军20多人。打击了敌军的气焰,鼓舞了抗日军民的斗志。

    福永爆破攻坚战是游击总队第一次使用爆破技术的攻坚战。

    1943年5月2日夜,主力队(珠江队)直奔福永(宝太线上伪军重要据点)。

    担负突击任务的第三小队迅速接近伪军碉楼,伪军发现即用火力阻击。

    突击队员在机枪火力掩护下迅速把四公斤的炸药包放在伪军碉楼下的铁门引爆,炸开铁门和大铁栅,仅用30分钟全歼守敌。

    此次战斗以袭击和攻坚相结合,成为东江抗战史上一次典型战例。

    1943年7月6日,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组成17人突击队,夜袭马鞭岛海上敌船。

    经过40多分钟的激烈战斗,全歼伪军三艘武装船,击毙伪海军大队长以下50多人,俘伪军40多人。

    此次战斗拔掉了日伪军在大亚湾海域安的一个“钉子”,为控制大亚湾海上通道,挺进稔平半岛创造了条件,被曾生赞誉为“开创了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海战的范例。”

    1943年11月,日军为了打通广九铁路全线,出动9000多人,采取“铁壁合围”的战术,向大岭山抗日根据地举行万人“扫荡”,妄图消灭对广九铁路通车威胁最大的抗日游击队东莞主力。

    游击总队组织三路突围。秘密地从敌人包围的缝隙间突围而出,保存了部队的有生力量。

    12月初,第三大队在大岭山的瓜田岭村打退日军的进攻,并乘胜追击,逼使日军不得不撤出大迳的据点,从而粉碎了日军的万人“扫荡”。

    1944年2月下旬,东江纵队在广九铁路中段全面开展破袭战,数度攻入日军驻守的横沥、林村、平湖、深圳、常平、天堂围、新塘等火车站,破坏敌人的铁路运输线70多里,炸毁日军碉堡炮楼,剪断电线,使敌军火车相撞,九名日军毙命,其中包括两名少佐,粉碎日军打通广九铁路的企图。日军称广九铁路问题是“治安之癌”。

    1944年5月8日,东江纵队第三第五大队和东莞大队,与前来偷袭梅塘乡龙见田村东纵领导机关的日军500多人,在马山展开激战,毙伤日军近百人。日军大队长加藤败回樟木头后,剖腹自杀。

    此次战斗中东江纵队牺牲26人、伤10人。

    梅塘战斗是在日军偷袭几乎得逞的危险情况下,由于我军指挥果断,指战员前赴后继英勇作战,根据地民兵和群众大力支援,我军遂变被动防御为主动出击而取得胜利。

    新塘火车站是日军在广(州)九(龙)铁路线上的重要物资供应站,车站附近有日军据点,可随时驰援。

    1944年11月2日,东江纵队北上抗日先遣队和独立第二大队夜袭新塘火车站,歼灭了伪军,摧毁了仓库,活捉了日军站長阿南中佐。战斗全程仅用了半个小时,导致日军广九线交通中断半个月。

    据不完全统计,在革命战争年代牺牲的东江纵队指战员达3500多人。他们大多数牺牲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有的牺牲在敌人惨无人道的监狱里,还有的病逝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中。

    他们都未能看到新中国的诞生而长眠地下,还有不少无名烈士,因无记载而被埋没英名。

    解放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退役军人事务部公布的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中的东江纵队英烈中有:

    李淑恒香港女教师。抗战爆发后,积极参加香港的抗日救亡活动。在送长子去延安后,又先后送六个子女参加东江抗日游击队(三个儿子在部队牺牲)。

    1941年李淑桓来到东莞大岭山抗日根据地,以教书作掩护做秘密交通情报工作。

    同年10月6日,国民党顽军进攻大岭山,她不幸被捕,壮烈牺牲。李淑桓被誉为“革命母亲”、“东江游击队之母”。

    1944年7月22日,东江纵队独立第三中队(飞鹰队)在老虎山下与日军藤本大队主力400人遭遇。

    “小鬼班”班长黄友率领担任尖兵的四名小战士傅天聪、尹林、赖志强、李明顽强阻击敌人,掩护主力撤退,最后全部壮烈牺牲。

    战后,东江纵队司令部、政治部发出通报,将飞鹰队小鬼班命名为“黄友模范班”。中共中央追认黄友为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战斗英雄、中共模范党员。

    林平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1927年参加“八一”南昌起义,1928年4月随朱德上井冈山,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3年10月参加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1938年9月到广东惠阳坪山,历任中共东江军政委员会书记、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和第五大队军事指挥、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总队长、广东(中区)人民抗日解放军司令员。1945年2月在广东新兴蕉山村同国民党顽军作战中英勇牺牲。

    港九大队短枪队队长刘锦进(又称刘黑仔)的传奇故事广为传诵:

    进入香港九龙市区张贴传单标语;袭击九龙日军岗哨;消灭沙田第四号地窖警卫队;深入繁华地段酒楼惩办汉奸;潜入日军宪兵司令部宿舍处决汉奸翻译官;突入日军启德机场,炸毁机场油库和一架飞机;活捉日本南支派遣军高级特务头子东条正之………

    1946年5月,在同国民党反动军队的一次战斗中英勇牺牲。

    林文虎泰国华侨。1940年参加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纵北撤后,奉命留下坚持斗争。

    1950年2月,林文虎调任广东军区江防司令部海防队副队長,后被任命为海军火力船队副大队长。

    5月24日,参加解放万山群岛战斗,率领三艘炮艇担任中路突击垃圾尾岛之首战任务,壮烈牺牲,被中央军委海军司令部追认为全国第一位“海军战斗英雄”。

    黄作梅香港人。1941年6月入党,同年参加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

    1946年6月应英皇乔治六世的邀请,以东江纵队港九大队国际小组负责人的身份,到伦敦参加二次世界大战胜利游行,英皇授予他MBE勋章,表彰其“在1945年9月2日前对英军东南亚军事行动作出的贡献”。

    1955年新华社派黄作梅等随周恩来参加万隆亚非会议。4月11日黄作梅等7人先行,在香港飞往印尼首都雅加达的途中,因特务潜放的定时炸弹爆炸而牺牲。

    此外,东江纵队著名的营救香港文化界人士及爱国民主人士的行动更是蜚声海内外。

    这场始于1942年1月的秘密大营救行动,规模之大,历时之久,行程之远,涉及面之广,被营救人之多,都是前所罕见的。

    它所涉及的地域范围,从香港到东江、韶关、桂林、重庆、贵阳、成都、昆明、上海、苏北,足迹遍及10余省市……

    这一壮举,世人称颂,被中国文学大师茅盾先生称赞为“抗战以来最伟大的抢救工作”。

    经过了历时几个月的紧张营救工作,担负直接任务的中共广东地方组织和东江游击队,几经周折,历尽艰险,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将文化界人士、爱国民主人士及其他人士共800余人,从日军“虎口”中胜利营救出来。

    其中文化界知名人士和爱国民主人土就有300余人①。

    东江纵队在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中的作用,突出表现在营救盟军和国际友人、侦集侵华日军的情报、建立电台、提供气象资料上。

    自香港沦陷后,东江游击队和当地党组织根据党中央指示,帮助近百名被关进日军集中营的国际友人、英国官兵及美、印、荷、比、俄、菲、挪、丹等国的侨民脱离虎口。

    港九大队充分利用香港的特殊地位,在港九地区逐步建立中队、大队和群众三级情报网,在日军占领区搜集有关军事、政治、经济、文化、民情等方面的情报。

    不仅使游击队在敌人严密控制的闹市区活动自如,而且在配合国际反法西斯斗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东江纵队给予盟军的合作,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贡献,赢得了国际声誉。

    延安《解放日报》著文赞扬东江纵队是“一支对同盟国反对日本法西斯战争事业有卓著功勋的队伍”。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同日,朱德命令在南京的日本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冈村宁次及其所属的一切部队,停止一切军事行动,听候中国解放区八路军、新四军及华南抗日纵队的命令,向人民军队投降,在广东的日军应接受曾生的命令。

    1945年8月18日,曾生以中国解放区抗日军华南抗日纵队的名义,给日本南支派遣军最高指挥官田中久一的命令:

    “……立即派出代表到清溪地区接受我军命令!……”

    1945年10月10日,国共两党在重庆谈判,签署了国共双方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

    为监督停战协定的贯彻执行,由国、共、美三方派出代表在北平组成军事调处执行部,派出“军调第八执行小组”到广东解决停战及中共广东武装部队北撒问题。

    第八执行小组于1946年1月25日到达广州……经过激烈尖锐的斗争,于5月21日达成了广东中共武装人员北撤山东烟台的具体协议。

    东江纵队北撤人员共2583人(其中包括珠江纵队89人,韩江纵队47人,南路部队23人,粤中部队105人,桂东南1人),于1946年6月30日,分乘美国3艘登陆舰,离开大鹏湾,开向山东烟台。

    7月5日,北撤部队安全抵达山东烟台解放区,受到胶东解放区党政军领导和群众上万人的热烈欢迎。

    东江纵队主力北撤到山东之后,分别进华东军政大学和党校学习,1947年扩大组建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两广纵队,并编入华东野战军序列。

    在华东野战军指挥下,参加了华东战场的南麻、临朐、诸城、豫东、济南、淮海等重大战役。

    未参加北撤留在广东坚持斗争的人员,在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全面内战后,恢复武装斗争,逐渐发展壮大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湘边纵队等部队,配合全国解放区战场作战。

    1949年9月,南下的两广纵队和粤赣湘边纵队在粤赣边胜利会师,配合第二野战军四兵团和第四野战军十五兵团,为解放广东全境做出重大贡献。

    东江纵队的历史,是一部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东江人民英勇抗战的历史。

    东江纵队的历史雄辩地说明:东江纵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东江纵队战胜一切敌人,发展壮大的根本保证。……

    广大指战员不怕困难,不畏艰险,艰苦奋斗,勇往直前,为国为民,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和东江纵队在长期艰苦斗争中形成的光荣传统作风,是我们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它将永远教育和鼓舞人们为统一祖国,振兴中华,造福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强国的伟大事业而努力奋斗!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注①被营救的部分人士:何香凝、柳亚子、邹韬奋、茅盾、夏衍、胡绳、蔡楚生、丁聪、梁漱溟、戈宝权、廖沫沙、欧阳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