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铁马金戈 > 第1187章 遇见“丘八”
    封天宇和胡杏儿率领马队离开西涧口,是在这天的拂晓时分。

    秦大纲在城北门与他们分了手。

    西涧口是一座关隘,一座极险极险的关隘。这可从它所居住的位置上来说。

    前面已经介绍了,西涧口城建在西涧口的那条深长的峡谷里,两边高山雄峙,那条唯一的大道南北贯通。其出路只有南门与北门。

    说它极险极险,不仅仅只是指它两山夹峙、只有南北两门,还从它雄居于苍山大地之上犹如鹤立鸡群而言。

    原来,那条南北通道在上西涧口之前,都是上扬的(不管是从南面还是从北面),并且坡度颇大。这就使得整个西涧口像一座雄峙的碉堡,巍然矗立而显霸气十足!

    封天宇和胡杏儿率领的马队就是在拂晓的岚气里,一步步走下西涧口的。

    到了这条长谷的谷底,回头望,西涧口像是飘在云端里的一艘大舸,隐隐约约、模模糊糊……

    “这西涧口不管是从南面攻还是北面攻,都够呛!想当年我无意中帮了鄂豫红军一个忙,助他们打下西涧口,今天看来,他们是减少了不少的伤亡啊!”封天宇回忆着往事对胡杏儿说。

    他指的显然是第一次走西涧口,他护送陕甘红军代表回陕甘的那次。那天他夜晚起来本想为探探路的,没想到恰遇鄂豫纵队来打西涧口。

    “表哥,那次鄂豫红军攻的是南门还是北门?”胡杏儿问。

    “北门。”封天宇肯定的说,“当时我和陕甘代表从南门进了城,发现敌人戒备森严,对过往客商盘查忒严。我当时只想去北门碰碰运气,并非要做什么事。”

    “那次还真是巧遇,若要找你这样的内应还真是不容易!”胡杏儿也感慨地说。

    俩人边走边说着话。

    初秋的豫西山区,别有一番风景:植被开始稀了,树籽压得树身低垂着头;涧里的溪水声时断时续、时弱时强;更明显的是树叶子在风中不时飞舞,有些树叶还在不断变换颜色。

    封天宇和胡杏儿边走边说话,一会儿,话题就自然转到张梦灵的身上。

    “表哥,梦灵的年纪比我大还是小?”突然胡杏儿问起张梦灵来。

    “我哪晓得!”封天宇说,“我与她见面也极少极少,而大纲又很少说到她。我估摸着,她也许和你仿佛年纪!”

    “和我仿佛年纪?”胡杏儿兀自嘀咕着,脸色红红的,许久,她抬起眼睑,有些艾怨地说,“表哥,可是她却和大纲哥结婚了!”

    “她和大纲结婚有什么问题呢?”封天宇接过胡杏儿的话,忽然他诧然地望着胡杏儿,开始悟出她话中的含义。

    “嗐!杏妹,婚结早了未必好!”封天宇说,“你看我们表姐,她都没结婚,我们急什么呢嘛!”

    胡杏儿低垂着眼帘说:“表姐跟姐夫不同,他们不在一块儿嘛,她那是个例!”

    这个理由似乎很充足,封天宇被说得顿时不说话了。

    胡杏儿也不说话,但封天宇觉着她己说得太多太多了。

    封天宇沉沉地吐了一口气,缓缓地拉起杏儿的一只手,郑重地说:“杏儿,我们也并非总在一起呀!你看,一个月前我们就各奔东西,我去了战场,你去了东北……今后类似这样的情况肯定经常会出现,到那时,就只剩下相互的牵肠挂肚了。”

    封天宇显然说的是事实,而且他的话充满了深情,胡杏儿沉默了。许久,她也沉沉地吐出一口气。

    “是啊,表哥,若是结了婚,是一定会有自己的孩子的。到那时又怎么办,总不能带着孩子上火线?”胡杏儿幽幽地说。

    “就是么!我们现在还年轻!还不是考虑婚姻大事的时候。等到抗战胜利,新中国建立的时候,那时没有战争,人民安居乐业。那时我们再结婚也不迟,你说呢?杏妹。”封天宇攥紧杏妹的手。

    “我同意!”胡杏儿欣然地说。

    正说着话,忽然在前面领路的乔立成来报告:“两位队长,不好啦。前面有国军的哨卡!”

    “乔哥,这有什么奇怪的!可是国军也只是新十一军的部队,无妨!”封天宇听后说。

    应该说,封天宇的判断是正确的,西涧口战斗结束后,各路部队己撤回原防区。

    然而这一次封天宇却判断错了,有一支部队因为接到撤退的命令晚了,因而还滞留在这条黄金通道上。

    而且这支部队并不是新十一军的部队,而是陕西胡宗南十七军团的部队。

    这次西涧口之战,蒋介石命令第一战区的胡宗南派出一个军参战。这个军出潼关,进入豫西,在涧东与敌接战。

    而涧北的这个团是奉命作为第二梯队布置在涧北伏牛山的南端。正因为它是第二梯队,所以接到撤退的命令较晚。

    正在他们欲退未退之时,却与封天宇的马队碰上了。

    按照通常的情况,一个商队要过去,并不会遭受刁难。然而哨卡的人因为待命时无所事事,心里正憋得慌,见一支马队来了,就想敲一回竹杠。

    结果马队被堵在伏牛山之南。

    起先封天宇以为碰到的不过是高霆的第九军团,不是第九军,便是新十一军。待他和杏儿随乔立成赶到时,才发现他弄错了。

    封天宇听到乔立成的报告,就和胡杏儿赶了过去。

    老远,就看到向小飞与金水他们守着马队,正在与哨卡上的国民党兵争执。

    原来,走在马队最前面的乔立成发现了前面的哨卡,就通知了向小飞,因为此时哨卡与马队都能互相看见,若回避已不及,还可引来更大麻烦。

    何况向小飞知道,这一带都是张宗岳新十一军的部队,并无妨碍。于是,向小飞就与乔立成说,马队可以径直过去。

    哨卡上的国民党兵见有一支马队来到,懒散惯了的哨长立即来了精神。因为打仗,路上不仅商队绝了,甚至连人迹也绝了。这仗刚打完,就来了一支马队,岂能放过?!

    这个哨长就命令手下端起枪来:“站住!什么人?干什么的?”

    向小飞一看哨卡见了他们如临大敌,立马跑过去,说:“老总,我们是保和堂的马队,是运送药材去洛阳的。”

    哨长是个少尉。他乜斜着一双三角眼,有点卑夷地说:“保和堂?药材?这刚刚打完仗,你们就走镖,莫不是走私违禁药品的吧?!”

    向小飞解释说:“长官,绝不是,我们运送的都是政府允许的中药材,全是中药材,西药一点也没有。你看,我们有通行证,特别通行证。”

    说着,向小飞把特别通行证递了过去。

    一哨兵过来取走了通行证,交给了那个少尉哨长。

    少尉哨长一看果真是张特别通行证,盖着彤红的大印。但他本就想节外生枝,因此三角眼嘀溜溜乱转了一通之后,遂大叫道:

    “听着,有特别通行证也不行!药品是政府明令严格管制的物资,你们要接受检查,然后才能决定能不能过去。”

    “我们是检查过了的呀!不然还会发特别通行证?”向小飞据理力争,又显出哀求的模样,“长官,因为打仗,这批货在路上耽搁了太长的时间了,您行行好,就让我们过去吧!”

    三角眼少尉不耐烦地说:“不行,非检查不可!不检查,全部物资没收,你们还得蹲班房!”

    他这话明显是蒙人。军队的哨卡,查的是是否有敌人的奸细、或者自己的逃兵。至于不法商人的行为,应该是警察的事。

    但是这支国民党部队,竟然打着查验违禁走私药品的旗号来了。

    向小飞知道国民党兵此举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他们无非是借检查为名,行敲诈之实。

    正在争辩之时,国民党的团长过来了。

    国民党的这个上校团长叫邱百,绰号“丘八”。他本来是接到开拔回营的命令,却鬼使神差来到了哨卡。他到哨卡来就是想有一个意外惊喜,一来,果真让他遇着了。

    三角眼少尉“扑踏扑踏”跑到上校团长面前,“咔”的一个立正,报告着:“报告团长,他们是走私药品的嫌疑犯!”

    “哦?”“丘八”眉梢一抖,奸诈的笑就从眉头溢出。在这里呆了半拉月了,却没有一个人从这里经过。每天就是“待命”、“待命”,吓都要被吓死了。这马上就要打道回府了,捞点外快也不为过。

    “既是走私违禁品,没收就是了,还跟他瞎磨牙?!……”“丘八”恶狠狠地说。

    “慢着!你说没收就没收,那还有王法吗?”突然一个声音传来,打断了“丘八”的话。

    众人看去,来人身材颀长,年少英俊,肩上挎着冲锋枪,手里捏一柄宝剑。向小飞喊了一声:“老大,他们……”

    豹子队有规定,公开场合他们仨队领导一律按这样子喊:封天宇为老大,胡杏儿为二小姐,向小飞为老三。至于其他的队员,一般都直呼其名。

    封天宇朝向小飞压了压手,示意他莫管。他冲着“丘八”说:“这位长官,你不是怀疑我们的药材是违禁品么?那好,你查呀!你没查就没收,还有天理吗?”

    向小飞一听,傻眼了:“怎么能让他们查呢?一查,不就露馅了吗?”

    “查!”“丘八”一听,知道来了个不服气且又不服软的主儿,他大叫一声。

    三角眼少尉也许是为了在团长面前表现自已,他自告奋勇上前检查。

    三角眼少尉来到封天宇面前,阴险地说:“你还是识相点吧!只要我们插了手,没有谁能逃得出我们的手心的!”

    封天宇蔑视地说:“那就走着瞧吧!”

    三角眼少尉果真来到马队里,伸手就要开始查。众人都紧张地看着,等着事态的发展。

    可是奇怪的是,三角眼少尉伸出的手总是够不着马背上的货物,急得额头上青筋暴起。

    “丘八”上校团长见了,以为三角眼心虚、手软,他发怒了,要亲自上前来查。他的手下一个班紧随其后。

    就在三角眼来到跟前时,封天宇看到了他的胸章,却原来是胡宗南的部队。他就想耍一耍这个不要脸的贪婪的“丘八”团长。

    “丘八”团长大骂着三角眼少尉软弱无能,走上前来一把拖开他。他举手就要拽下马背上的货物,却忽然捂着手腕大叫起来,一边叫一边往后猛退。他后面的那个班同样也猛退。

    “哎哟!这什么鬼名堂!还蛰人呢?”“丘八”团长一边退一边嚷着。

    封天宇站在原地冷笑着。

    国民党兵不知发生了什么事,一个个大眼瞪小眼。可他们没有长官的吩咐,也只是在原地呆着。

    只有向小飞他们心里明白:一定是队长在运用内力捉弄这个“丘八”团长。

    “丘八”团长退到他原先呆的位置,突然恶狠狠地命令道:“弟兄们,全体出动,拿下这个马队!”

    “哗啦!”国民党兵举起手中的武器,成扇形向封天宇和马队包裹而来。

    这帮狗杂种,不给他们点颜色瞧,他们还没完没了呢!

    封天宇对乔立成说:“乔哥,把他们赶到山沟里去,让他们凉快凉快,不到四五个小时莫放他们出来!”

    “遵令!”乔立成得意地打了个响指,只见他双手一伸,掌心朝前,发起功来。

    顿时滚滚狂飚骤起,如山崩地裂。那些国民党兵在狂风中栽着跟斗朝前滚着,一直滚下山沟里去。

    “我们走!”封天宇将手一挥,马队继续前进!

    “乔哥,你也走!”胡杏儿对乔立成说。

    “不啦,二小姐,老大让我把他们封住四五个小时哩!”乔立成双手仍伸着,继续发着“九重风功”!

    “不用,看我的!”胡杏儿说着,将双手平缓前伸,滚滚风力疾速卷进,突然,她一变手法,双手举起,掌心朝下,就见那股风停在山沟沟上空,经久不散!

    这一切,不仅封天宇他们看得傻了眼,连乔立成也看得目瞪口呆!

    “二小姐,师父,原来你还有这一手?!”乔立成叫道。

    封天宇乐了:“乔哥,这是你师父的压轴功夫,她怎肯轻易授人?”

    向小飞也说:“乔立成,每个师父都会留一手,不然,以后师父怎么降服徒弟呢?!”

    大家听后都哈哈大笑起来了。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注①词语释义:功夫,首先它是武功,武术的一种,引申为达到了一定的境界的某一项技能。其次指做某件事情所花费的精力和时间:“功夫不负有心人。”、“只要功夫深,铁棒也能磨成针。”

    九重风功也是一种功夫。

    不一样的武功招数,有着不同的境界。就是同一种武功,由于每个人的修行与悟性不一样,每个人的武功境界也是不同的。得到了武功“秘籍”,仅仅是个开始。“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磨破几层皮,流过多少汗,忍常人不能忍,才能达到出神入化的自由境界。

    功夫有高低,武功有深浅,小说家们总结武功的十种境界是:

    第一境界:讲究招式,中规中矩

    拘泥于招式,不求变化,这是学武人的大忌。武学在于灵活妙用。全真七子的全真剑法、石破天的金乌刀法、狄云的连城剑法、五岳剑派的各派剑法、崆峒派的七伤拳,都属于此类。这些武功都讲究的是一招一式,难有突破。一般武林中的“低手”才会使这种武功。

    第二境界:前人所创,遗世经典

    胡一刀的胡家刀法、苗人凤的苗家剑法、陈家洛的百花错拳、血刀老祖的血刀刀法、少林寺的十二绝技、木桑道人的神行百变、鸠摩智的火焰刀,就属于这种前人留下的传世经典。这些武功,经历了各代人的精研与创新,更加精益求精。只是局限在了一个大框架下,有新意,却没有大变化,威力还是有限的。

    第三境界:旁门左道,专走偏锋

    丁春秋的化功大法、黄药师的五行八卦之术、欧阳锋的蛇阵、赵半山的暗器手法、金轮法王的旋转五轮、朱聪的妙手空空、周伯通的左右互搏,这有点歪门邪道了,有些剑走偏锋,就好似大家都在使右手剑,却偏偏出现了几个使左手剑或双手剑的。不合群,但往往有着出其不意,致敌机先的效果。

    第四境界:天下之术,皆为我用

    这种武功的代表人物是西湖梅庄的江南四友(黄钟公、黑白子、秃笔翁、丹青生)、“昆仑三圣”何足道、“书生”朱子柳、武当派木桑道人;经典之战为桃花岛上三大高手以啸声、筝声、箫声的大比拼。能将各种爱好,融于武功,确实是有所创新,就只怕沉迷于此,乐些不疲,有碍武学的精进。

    第五境界:盖世神功,深不可测

    洪七公的降龙十八掌与打狗棒法、慕容复的斗转星移、张无忌的圣火令武功、金轮法王的龙象般若功、杨过的玄铁剑法、逍遥派的北冥神功与凌波微步、大理段氏的六脉神剑,这些武功,堪称绝学。学会之人,哪个不是笑傲江湖?

    第六境界:武学宝典,出神入化

    黄裳的《九阴真经》、达摩的《九阳真经》、少林寺的《易筋经》、丁典的《神照经》、福建林家的辟邪剑法、侠客岛的侠客神功、明教的乾坤大挪移,都是玄而又玄、高得不能再高的神功。这几套神功,已经达到了一个高度,后人是无法超越的。

    第七境界:自创武功,成就一派

    能够全新开创一套绝妙武功,可称为一派宗师。张三丰的太极拳与太极剑、杨过的黯然销魂掌、独孤求败的独孤九剑、陈家洛的疱丁解牛掌、周伯通的空明拳,都属于此类。此类武功,开创一派,留传于世。可说是意与神会、神到功成。

    第八境界:化干戈为玉帛、化腐朽为神奇

    用天下最简单的招式,打出世上最威猛的气势。既能“举重若轻”,甚至更能“举轻若重”。能做到此的人不多,屈指可数:萧峰是一个,聚贤庄一役,以一套“太祖长拳”,打遍天下各路高手,那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气概,令人神往;虚竹也算一个,少林寺中大战鸠摩智,以一套“韦陀掌”对敌,不落下风;还有那无名老僧,轻轻一掌,两大高手(慕容博与萧远山)立倒地下。

    第九境界:无招胜有招、见招拆招

    无招无式,无迹可寻,如何破解。能达到这一境界的人:风清扬、令狐冲、张三丰、张无忌、独孤求败、无名老僧。此种武功的最大特点是“忘记”,能将所学的招式忘得越多越好。心中无招,手中无招,出手浑然天成,先发制人。此乃武学之最高境界,无所不至,无坚不摧。正如六祖惠能所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第十境界:不战而胜、不武而胜

    孙子兵法有云:“不战而屈人之兵,上上之策也。”不会武功,而无往不胜者,可称“非武之侠”。韦小宝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将天下英雄玩弄于股掌之中。康熙也是,运筹帷幄,不动声色,不精意间,将天下群雄收服得服服帖帖。另外,像黄蓉、赵敏、任盈盈等辈,都不是以武功取胜的。本来嘛,这世上最历害的招数,不在武功之中。这一点,我们的风清扬老先生是深有体会的。

    韩香云将“九重风功”传于弟子胡杏儿,胡杏儿的风功直达九重。但这招“定风招”是韩香云所传授,还是胡杏儿自创,不得而知。待日后有机会问问韩香云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