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铁马金戈 > 第1188章 安阳保卫战
    封天宇的马队进入伏牛山的深处。

    这里的土匪多如牛毛,封天宇遣金水尽快通知张梦灵,让她出面保护马队。

    这不是怕土匪,而是为了黄金与物资的安全。

    真是担心什么就来什么,在伏牛山深处的一个隘口,他们与一伙土匪相遇了。

    说是土匪,也不全是,他们可比土匪厉害多了。他们是一群被日本人打残的国民党军的散兵游勇。

    他们麇集在一起,起先并不是一个部队的,而且,他们在成为国民党兵之前,本身就是土匪。

    也即是说这些人原先是土匪,因为某种原因变成国军,又因为某种原因,变回土匪。

    他们往往三五成群,各霸一方,还互相之间你不服我我不服你。

    直到有一个人的来到,才把这些人纠集在一起,形成一支拥有三百多人枪的土匪武装。

    他们惧怕日本人,却聚啸在这伏牛山深处,专干打家劫舍、袭击过往商贾的营生。

    这个人叫过三福,人称“过山虎”。

    这个人三年前就落草伏牛山,是与“玲珑王”齐名的草寇。

    三年前,他被国民党招安,摇身一变成了鄂豫皖边游击挺进军的司令,手下发展到一千多人枪。

    后来,挺进军编进国民党关麟征的第五十二军,为三五五团,“过山虎”被封为上校团长。

    三五五团驻守在西涧口东的东涧口,与国军第九军的部队成犄角之势。

    东涧口地处河南安阳境内,虽然没有西涧口险,却是豫北进入豫中、豫西的门户,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日本人觊觎豫西、豫西北由来已久,东涧口首当其冲。

    早在三年前,日本人发动了安阳战役。中国守军遂进行了惨烈的安阳保卫战。

    “七七事变“后,日军调集约37万人的兵力,组成了华北方面军。骄横的日军16万人沿平汉铁路大举南侵,妄图三个月灭亡中国。

    1937年10月上旬,国民党第20集团军总司令兼32军军长商震①将军所属32、53两军,由正定前线转战安阳,于10月19日渡过漳河,同国民革命军第52军沿漳河南岸布防,阻敌南进。

    根据漳河一带地形,国军挖掘了多条纵横交错的壕沟和掩体;在张湖顶、豆公一线,每隔七八里修筑一个钢筋水泥炮台;环绕安阳城,碉堡林立,战壕纵横,组成了立体防线。

    10月18日,日本侵略军占领磁县后,敌华北方面军第一军第14师团(师团长土肥原贤二中将),28旅团和酒井隆少将指挥的6个步兵大队,总兵力约6万人,分三路向漳河北岸进击。

    南犯日军,采取了正面渡河强攻,上游偷渡侧击的两面攻势。

    当时防卫安阳的主力只有商震的32军,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武器装备上均处于劣势,固守安阳十分困难。

    摸到漳河上游十丈村附近的日军,决定在这段较窄河面上试测深浅。被迫涉水领渡的5位爱国青年,相约都以立式泅法,齐露胸部,回顾摆手,以诱敌人。

    日军信以为真,接着下水的两个尖刀排,立即陷入了灭顶的深渊。

    10月20日拂晓,日军尖兵大队从西保障村漳河段偷渡漳河,摸上南岸,向西保障村发起突袭。

    守军416补充团一营仓促应战,二营迅速接应,日军付出重大伤亡后窜进村来。

    两军短兵相接,展开肉搏,大刀队初试锋刃,大显身手,直至旭日初升。

    其时街道上日军尸体纵横,日军先后投入的两个大队,伤亡过半,失去了继续战斗的能力。

    这时,两架敌机来助战,后援之敌大批赶到,向东、西保障村发起新的攻势,守军坚持战斗到上午9时,才会同东保障村的三营相互掩护,撤出战斗。

    日军占领东西保障村后,除将守军20多名重伤员屠杀外,又在村内见人就杀,霎时间,街街横尸体,家家闻哭声。

    21日,撤出保障村的补充团,在两营援军的配合下,乘敌立足未稳,发挥白刃夜战的优势,进行了反攻突袭。

    日军倦睡未醒,仓皇应战,完全陷入被动挨打的地步。后据清理战场的吕毕来(观台镇西保障村人)等统计,两次夜战所搬运的日军尸体,至少400具,至于由日军护送的伤员人数则无从知晓了。

    同日,关麟征②所部52军第24师一个旅乘夜包围攻击漳河南岸的敌人,25师乘夜由西向东对河北岸的敌军炮兵阵地和后方部队猛击。

    日军遇到了最顽强的抵抗,敌人陷于前后夹击的困境,伤亡巨大,被迫放弃阵地,向漳河北岸溃退。

    这是自南进以来,日军遇到的最顽强的抵抗。

    敌人丢失漳河阵地后,又增加援兵,企图夺回失地。敌我激战一天,均伤亡惨重,形成了对峙状态。

    10月28日拂晓,南北士旺敌炮12门,近千发炮弹,倾泻于洹河南岸至东梁村纵深,在炮火的掩护下,敌步兵渡河而来,刚由防空洞跃入前线的守军,已严阵以待。

    当满河蠕动的日军进入火网后,一阵暴风雨般的枪弹,射向敌群,敌人倒下一大片,沿河尸体成堆,血流成河。

    在炮火掩护下,日军终于突破河防,冲进梁村。敌我短兵相接,展开了肉搏战。

    守军32军142师将士越战越勇,日军伤亡过半,濒于崩溃,直到后援赶到,守军撤出了战斗。

    29日拂晓,驻宝莲寺两个兵营和142师炮营增援,我军随即对梁村进行反攻。

    反攻部队迅速占领了村南300米处的一道东西长渠,给东西梁村日军以致命威胁。

    日军组织反击,展开梯队攻势,一梯队倒下,二梯队接着往上冲,开阔地上,堆满了日军的尸体。

    日军伤亡惨重,阵脚大乱,32军142师即将总攻,在这关键时刻,由大正集渡河而来的敌军及两辆坦克突然赶来,小钢炮、重机枪压得142师抬不起头来,坦克几乎荡平了所有沿渠工事,主攻东梁村的这个营,全部壮烈牺牲。

    11月初,日军先从清流、保障突破漳河防线,其先头部队又迅速向水治进击,同时,集结在渔洋、丰乐对岸的敌人5万多人在飞机、坦克、大炮掩护下,向南岸守军32军141师补充2团发起了猛攻。

    补充2团发扬了该团在正定战役中刚烈不屈的战斗作风,顽强抗击涉水猛冲的敌军。

    激战中新任团长陈行先、团副阮成美、营长魏风云、王葵等相继牺牲,该部减员过半。

    补充2团前有强敌,后无援兵,终因寡不敌众,放弃漳河阵地,撤至城北十里铺一线布防迎敌。

    入侵安阳之正面敌人完成了对安阳城防的围攻部署,以师团主力各兵种3万人任主攻,另一旅团近万人做后备,大口径炮48门、中口径炮、战防炮100多门进入阵地,12架飞机和20辆坦克也待命出击。

    其时,安阳抗战主力32军商震部所属三个师、军直的骑兵、炮兵、工兵、辎重四个团和通讯、特务两个营,从正定转战安阳,仅剩2万多人,53军万福麟部两个师,从平津溃退减员过半。人员和武器装备上均处于劣势。

    10月31日下午,日军总攻开始,日军在坦克、飞机掩护下蜂拥而来,守军顽强抗击敌人。

    日军在纱厂至袁坟一带遭到中国守军的迎头痛击,被毙数百名。

    敌集中野战炮、迫击炮、山炮80余门和20辆坦克一齐向我阵地进攻,中国守军难以抵抗,且战且退,阵地先后失守。

    安阳火车站战斗尤为激烈。敌炮疯狂轰击,路基月台,几为平地,铁轨、车皮,歪在半边。

    守卫火车站的32军142师苏永刚营拼死固守,利用种种破烂工事,构成层层火网进行抵抗。

    日军一批批倒下,又一批涌来,战至11月3日下午,日军屡攻不下,便出动10余辆坦克作掩护,猛攻安阳火车站。

    守军前仆后继,顽强作战,并用集束手榴弹接连炸毁日军两辆坦克。

    然而敌步兵在坦克的掩护下猛攻车站阵地。同时又集中50余门山炮、野炮对阵地进行摧毁性轰击。苏永刚营伤亡甚大,仍然拼死固守。

    此时,水冶失守,安阳城内守军深感兵力不足,即令苏永刚营撤至城区。

    11月4日凌晨,车站失守。敌军以3个中队(相当于连)的代价占领了车站。

    11月1日至2日,日军向打包厂、打蛋厂、大和恒面粉厂攻击。打包厂的两连守军,兵不满百,弹尽粮绝,陷入绝境。

    连长振臂一呼,伤兵皆起,举刃向敌。王班长一连砍死五个日军而刀刃尽卷;一战士劈倒6个日军而昏厥在地;有的与鬼子同归于尽,有的枪刺入敌人腹中拔不出来而牺牲,战斗至两名战士,在敌群中拉响了仅剩下的最后一枚手榴弹。

    11月5日,进攻安阳城的日军用50门重炮狂轰,又调来多架飞机集中轰炸和扫射在城墙上的中国守军。

    安阳城池及野战工事多处被摧毁。日军选择了小西门和北门为主攻点,单是落在小西门的炮弹就达800多发。

    敌主攻部队扑向城门,守军跃出工事射击,敌军倒下一大片。

    上午9时,敌坦克撞开小西门,被中国守军很快就炸了回去,敌军再次炮击后,步兵冲进小西门。

    守城部队和西营街、大院街的群众标枪队联合抗敌,展开了白刃战。

    到下午1时,敌主力联队进入小西门,同突破北门进来的敌军齐力向城内杀来,敌军在坦克掩护下,疯狂向城东北角发起三次冲锋。

    敌飞机、火炮配合作战,守军崔翼旅在兵力数量、武器装备处于劣势的情况下,伤亡甚大,兵员大减,又因昼夜作战,官兵疲惫不堪,旅长崔翼见形势危急,急忙向商震将军求援。

    此时,32军141师正与敌战斗中,139师在宝莲寺东西两线准备迎击敌人,不能轻易投入,商震求援郑州长官署,程潜复电让商自己解决,商震束手无策!

    崔旅孤军苦战,日军后续部队如潮水般涌来,兵分三路发起猛攻,崔旅无能为力,且战且退,最后从大西门、南门撤至宝莲寺。

    日军于5日下午4时从城东北角、小西门进入安阳城内,至此,安阳城沦陷。

    旅长崔翼因失守安阳城而受到撤职永不录用处分,该旅官兵得知,悲愤不已。

    32军在安阳英勇抗战谱写了抗战史上的光辉篇章,他们以不足3万步兵,抗击了近5万现代化装备的日军,苦战半个月,歼敌2000多,开创了抗战史上以弱抗强的又一战例。

    安阳保卫战最终虽然失败了,但这是日军华北方面军南下以来遭受到的最大的打击,可与长城、太原保卫战相媲美。

    守城官兵和居民表现出的不怕牺牲、一往无前、前赴后继的抗战精神,震动了敌军,显示了中华儿女不向敌军屈服的浩然正气,鼓舞了全国人民英勇抗战的斗志。

    正当安阳保卫战处在日夜鏖战的关键时刻,过三福的三五五团被布防在距安阳城五十余公里的东涧口上。

    日军占领安阳后,继续南下。一年后,日军着手西侵。第一个目标就是东涧口。

    上峰下命令,过三福的三五五团必须死守东涧口。

    那个时候的过三福并不是一个胆小如鼠、畏敌如虎的小人。面对汹涌而来的日军,过三福作好了迎战的准备。

    但是,他绝对没想到的是,日军比他想象的要凶猛、残暴。

    日军始用二十几门重炮对三五五团据守的东涧口轰击,继而调动十几架飞机助战。

    攻击东涧口的日军是樱井联队,这个联队在大炮和飞机狂轰滥炸后,开始总攻击。

    日军的疯狂进攻吓坏了主要成份为土匪的三五五团官兵,他们甚至没有支撑多久就溃败了。尔后,四散而逃的官兵成了日军的活靶子。

    过三福的三五五团伤亡惨重,日军只一个冲锋,东涧口便失守。过三福仅率一百余人撤离东涧口。

    过三福因为最先逃离阵地,免遭厄运。他最终别无去处,带了二三十个铁杆兄弟,只得回到伏牛山的老巢,重操旧业。

    上峰对东涧口的失守很不满意!决定追究过三福的责任,将过三福送交军事法庭。

    过三福闻之,带着仅存的几十号兄弟逃回了伏牛山中,重新过起了土匪的日子。

    逃回伏牛山的过三福去拜会他的好朋友玲珑王,却遭到玲珑王的冷遇。玲珑王坚决不与过山虎见面,使过山虎觉得很没面子。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注①商震(1888年9月21日—1978年5月15日),字启予,直隶省顺天府大城县(今河北省大城县)人,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历任绥远都统、河北省政府主席、山西省政府主席、天津市长、河南省政府主席。抗战时期的第二十集团军总司令、第六战区司令长官,军事委员会办公厅主任、战后中国驻美军事代表团团长,国民政府参军长、中国驻日代表团团长,侨居日本,1978年5月15日病逝于日本东京。

    商震是少有的在军事、政治、外交上都有突出表现的人才。

    先后入保定陆军建成学堂、东北讲武堂、天津讲武堂。早年加入中国同盟会。民国成立后,任山东第二混成旅旅长,陆军部高等顾问。

    1914年在陕西陆建章部下任团长,同年投阎锡山。历任团长、旅长、师长、军长、晋军前敌总指挥、山西省政府主席。

    1927年加入国民革命军,任第三集团军右路总指挥、国民党军第三十二军军长、第二军团司令。

    1935年任河北省政府主席兼天津市市长、北平政治分会委员、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日本人多次拉他合作,实行华北五省自治,都遭拒绝。1936年任河南省政府主席。

    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第十二集团军总司令兼三十二军军长,为抗日救国做了一些有益的工作。1938年入江西,任第九战区副司令长官、第六战区司令长官、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办公厅主任、外事局局长等职。

    抗日战争胜利后,任联合国军事参谋处中国首席代表、蒋介石总统府参军长、盟国管制委员会中国代表兼驻日本军事代表团团长等职。后辞职留居日本。

    新中国成立后,两次回国参观访问。

    注②关麟征(1905—1980),原名志道,字雨东,汉族,陕西鄠县(今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人。

    1924年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任军校教导第1团排长,军校学生总队总队长严重的中尉副官、第四期入伍生团上尉连长、学生队队长等。后任宪兵团营长,补充团团长。1928年起历任国民革命军团长、副师长、师长、军长、军团长、集团军总司令。??1947年任陆军军官学校校长。1949年任国民党陆军总司令。后居香港。

    1980年7月30日病逝于香港伊利莎白医院,享年75岁。著有《关麟征回忆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