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铁马金戈 > 第1222章 久别重逢
    却说林欣儿带领警卫营与日军的围剿部队激战,最后成功地把日军引入国民党军第五十二师的伏击圈内,双方大战起来。

    而她自己却来了个金蝉脱壳,从日军和国军的包围圈中突了出去。

    看到日军与国军火拼的情景,林欣儿笑了。她对宗青说:“让他们去打吧!我们走我们的。”

    按照计划,林欣儿到了宁国城郊外,一个叫鹿儿寨的地方,三号首长就是在这里等着。

    她们到达鹿儿寨的时候,天已大亮。一看时间,原来已有八点来钟了。此地离刚才他们交战的地方已经很远了。

    护送三号首长的地下党和地方武装十几人就住在鹿儿寨的村子里,他们也是前一天黄昏时刻到的。

    林欣儿与三号首长接上了头。令她意想不到的,这位三号首长竟是心上人华卓然。

    林欣儿乍一见到华卓然,竟僵立在那儿,有很长一段时间,像一座泥菩萨一样,一动也不动。

    “欣儿!我的欣儿!”华卓然发出低呼声。

    接头的时候只有他们俩人。周围是一片沉静,沉静得两颗心在剧烈地跳动都能听见。

    “欣儿,欣儿,我是卓然!”华卓然再次低声呼唤。

    从1933年他们分手,到现在已经十一个年头了,他们有多少的牵挂,多少的思念,那是无法说得清了。

    分手的情景还历历在目,仿佛昨日般。

    那个早晨,瑞金的早晨,华卓然送林欣儿。

    林欣儿的警卫员袁尚牵着两匹战马走在前面,他俩肩并肩走向村外,华卓然的警卫员孙勇在后面远远地跟着。

    村外的小溪边,中央首长们有的在散步,有的在打太极拳……

    他们无言地走着。

    他们都把该说的话说完了吗?没有!他们心里有许多的话,此时都不知说什么好!既然不知说什么好,索性就不说了吧。

    “卓然,还是不要送的吧!你看那么多的中央首长,让他们看见影响不好。”林欣儿说了几遍这样的话,华卓然还是坚持着要送。

    终于要分手了。他们两双手紧紧地握了一下,互道珍重!

    当时他们计划着:苏维埃成立了,再有两年革命就可成功。到那时他们结婚,过上幸福的生活。

    他们怀着憧憬各奔东西:林欣儿回湘赣苏区,华卓然留在中央苏区。

    然而这一分手却是十一年。十一年后他们竟在皖南再聚首。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白驹过隙,十一年的时间,一晃而过,留下来的又是什么呢?……

    “卓然,你真是卓然?”林欣儿嘴唇翕动着,喃喃着……

    “我是卓然!我是卓然啦!”华卓然张开双臂,他激动得浑身颤抖,他的声音喑哑、艰涩……

    “卓然!……”林欣儿一声呼唤,猛地扎进华卓然的怀里,低声啜泣起来。

    华卓然紧紧地抱住林欣儿,从林欣儿身上传过来的热流,像电流一般流过他的全身。他的心在颤抖……

    在明亮的亮光里,华卓然看着林欣儿那张美丽但却憔悴的脸,眼泪欶欶地往下流,滴落在她的脸上……

    林欣儿瞪着迷离的双眼,双手抚摸着心上人那张饱经风霜、棱角分明的脸庞,眼眶里泪水婆娑。她喃喃着,不停地反复着:

    “我这不是在做梦吧!我这不是在做梦吧!……”

    “不是!欣儿,我的欣儿!”华卓然将脸压上林欣儿的脸,将她的身子抱得更紧了。

    两个戎马倥偬的人终于搂在一起了,两颗思念的心终于跳在一起了。他们暂时脱离了战火、硝烟,他们静静地搂抱在一起,像是经历了整整一个世纪一样。

    林欣儿带着警卫营接到了三号首长,大家都很高兴。但他们都不知道这位三号首长是什么人,只有袁尚知道。

    当林欣儿和华卓然从屋里走出来时,袁尚和宗青就站在门外。

    “首长好!首长辛苦了!”袁尚和宗青立正、敬礼、问好。

    “好好!”华卓然一边还礼,一边答道。

    “你就是小袁?袁尚!”

    突然华卓然看定袁尚说。

    “您是华旅长?姐夫!”袁尚大吃一惊。她刚才只觉得这位三号首长很面熟,可却没想到竟是欣儿姐的心上人。

    这也难怪,因为他在遥远的北方,一时间联想不起来。

    而且,欣儿姐没有透露有关三号首长任何的信息。(其实连林欣儿自已都不知道,军部和罗师长电文里都没提及)

    然而华卓然一眼就认出她来了。

    袁尚那时只是一个十五六岁的丫头,现而今却是一位大姑娘了。

    林欣儿告诉华卓然:袁尚和林闯结婚了。她现在是纵队警卫营的营长。

    “真的是姐夫?姐夫!”袁尚的脸上现出灿烂的笑容。她激动地叫了一声“姐夫”,那眼泪就欶欶往下流。

    “小尚呀!我得感谢你呀!你一直在欣儿的身边。你辛苦啦!”华卓然紧紧握住袁尚的手,边说边摇动着。

    “姐夫,看您说的。我得感谢大姐,没有她,那有我!”袁尚一想起那些艰苦的岁月,声音都哽咽了,泪水汩汨地流出来了。

    “好啦,好啦,见到你姐夫,应该高兴才对。”林欣儿说。

    袁尚一下扑向林欣儿:“姐,我当然高兴了!我这正是太高兴了!”

    宗青在一旁傻看着:“我的妈呀!姐夫,司令姐的心上人?”

    因为平时如果闲暇下来的时候,她们会议论一些私秘的事,她们不止一次说到司令姐的心上人华卓然。

    正在愣怔着,华卓然来到她面前,热情地问候:“小同志,你是?……”

    林欣儿告诉他:“她叫宗青,已经跟了我几年了。”

    华卓然一听,就激动地说:“我也得感谢你呀,宗青同志!”

    宗青有点不知所措,她只是语无伦次地说:“不,不不……首长,我……我……不,不不……姐夫!”边说还边直摇手。

    大家被她的样子逗得哈哈大笑。

    林欣儿不敢久留,吃过中饭,部队就向碛石前进。

    却说林凯之与易云珍率领纵队主力离开林欣儿,即转旗向南,向着长江边上转进,目标碛石。

    碛石这个地方,林凯之和易云珍并不陌生。当年为了配合武汉会战国军正面战场,他们率领三营随支队主力曾在那一带与日军周旋,著名的卧牛岭袭击战就在碛石一带。

    这一带现在是国民党军第二十八军①的辖区,根据情报,碛石是62师的势力范围。62师师长为上官若云,据说是三十二集团军总司令上官云相的亲侄子。

    但林凯之和易云珍他们都不知上官若云与封天宇的关系。

    上官云相是皖南事变的元凶,作为上官云相的亲侄子,上官若云也应该是一个积极反共者。

    还有这个62师,可以说是他们的老对手了。现在二十八军军长陶广以前便是62师师长,还有48师。那时他们驻扎萍乡、宜春、平江等地,是湘赣苏区红军和游击队的主要对手。

    所以,林凯之和易云珍一路上格外小心。

    挺进纵队摆脱了日伪军的追剿之后,就进入了62师的辖区内。然而奇怪的是,一路上却是出奇地平静,甚至于见不到一个哨卡。

    根据侦察人员了解到的情况,这一带原先有国军62师的哨卡。之所以没有哨卡,是因为上官若云将主力调往宁国方向,去对付新四军、还有日军佐佐木旅团。

    这就说明不仅第52师要对新四军苏南挺进纵队下手,第62师也欲对付苏南挺进纵队。亏得司令姐来了个虚晃一枪,将52师、62师的注意力引开。

    于是大家对司令姐又担心起来,对能否接到三号首长担心起来。

    “凯之,要不要去接应司令姐?她手里只一个营,兵力太单薄了。”易云珍对林凯之说。

    “不必。一个营才好机动灵活呢!我们还是执行我姐的命令,部队到碛石隐蔽待命吧!”

    “好!”易云珍认为林凯之说得有道理,也就不再坚持了。但他命令侦察部队,加强侦察力度,以保证部队时刻处于主动位置。

    同时,他要求侦察员保持与警卫营的联系,时刻掌握警卫营的动向,必要时予以接应。

    就这样,他们尽量隐蔽行踪,三天后,到了碛石地区。

    到了碛石地区后,侦察员向他们报告,林司令带领警卫营以较小的伤亡代价冲出了鬼子的包围圈,不仅取得突围战的胜利,而且粉碎了国民党顽军第五十二师妄想对我军实施围剿的企图!

    “林司令现在在什么地方?”易云珍问侦察员。

    因为迎接三号首长的事,在部队中还属保密状态,所以易云珍只问林司令的情况。

    “报告参谋长,林司令已到达宁国县郊区一个叫鹿儿寨的地方。”侦察员报告。

    “好,你们去迎接林司令。”易云珍吩咐道,“给他们做向导,免得因为路不熟。耽误行程!”

    “是!参谋长放心,保让完成任务!”侦察员们敬礼后离开。

    林凯之和易云珍很不放心。因为他们已经深入到敌伪顽麇集的地方,碛石以南是日军的江防部队,碛石以北则是国军二十八军的部队:五十二,六十二师。

    还有,挺进纵队在碛石不能久待,目前敌人尚未掌握挺进纵队的行踪,但很快便会知道,部队要时刻做好战斗准备。

    两天后,林欣儿带着警卫营与大部队汇合了。

    出乎林凯之、易云珍和林闯范中骏他们的意外,三号首长竟然是华卓然。

    而华卓然也十分欣慰,十年征战,欣儿手下的骨干力量仍在,这是很了不起的事情。

    而就在此时,侦察员来报告,日军和顽军已经弄清了挺进纵队的位置,正在频繁调动部队。

    看起来一场大战不可避免!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注①该第28军前身是湘系军阀何键所属第35军一部。1930年9月,湘系军阀何键所属第35军第19师,由于在“围剿”中央苏区的作战中有功,蒋介石将第19师扩编为国民革命军第28军,任命刘建绪为军长,下辖:第15师,王东源任师长;第16师,彭位仁任师长;第19师,李觉任师长。该军组建后,作为国民党军的主力部队,多次与红军部队作战。从1930年11月至1934年10月期间,参加了对湘赣苏区的第1至第4次“围剿”作战和对中央苏区的南雄、水口战役等多次作战。1934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后,该军第15、第16师参加了“追剿”红军的湘江战役。1936年初,该军隶属“追剿”军第1纵队时新增第62师,陶广任师长。同年3月下旬,该军参加了对湘鄂川黔边区第2、第6军团的“围剿”等作战。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民党军队进行编制调整时,该军隶属第10集团军。此时,陶广任军长,郭持平任副军长,彭松龄任参谋长。下辖:第16师,章亮基任师长;第62师,陶柳任师长。该军原辖第15师改隶第73军、第19师改隶第70军。该军整编后,参加了淞沪会战,奉命在罗店以南、蕴藻浜、大场镇、广陈镇等地区阻击日军。在此次会战中,该军伤亡惨重,后撤至浙江嘉兴地区休整补充。在此期间,该军新增编第192师,胡达任师长。1939年冬至1941年,该军先后参加了1939年的冬季攻势作战和1941年的第2次长沙会战。1942年初,该军隶属第23集团军时,第25军第52师改隶该军。同年5月至9月底,该军参加了浙赣路会战,奉命在浙赣路以北新登、建德、寿昌一带打击日军。此次会战后,该军驻守在安徽歙县整训。1945年9月,该军第62师改隶第88军,第70军第80师改隶该军。

    1946年6月,国民党军实行整编,该军改编为整编第28师,驻防江苏徐州。李良荣任师长,尹钦明任参谋长。原辖第52、第80、第192师依次改编为整编第52、整编第80、整编第192旅。此次整编后,该师隶属陆军总司令部临沂指挥部。不久,整编第52旅被改编为第1快速纵队,脱离该师建制。同年7月至1948年7月,该师辖整编第80、整编第192旅,作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部队,在苏、鲁、皖战场上多次与人民解放军作战,先后参加了朝阳集战役、两淮进攻战役、宿北战役、盐淮地区进攻战、泰蒙战役、孟良崮战役、进攻鲁中解放区战役、津浦路战役、大别山“清剿”战役、宛东战役、平汉路进攻战等作战。在此期间,李良荣升任第9绥靖区司令官后。李勃继任该师师长;第1快速纵队于1948年初回归该师整编第80旅;原辖整编第192旅改编为整编第52旅。1948年9月,整编第28师恢复第28军番号,隶属第14兵团。李勃任军长,下辖整编第52旅恢复第52师的番号,朱丰任师长;整编第80旅恢复第80师的番号,李万斌任师长。1949年4月,该军隶属南京卫戍总司令部。此时,暂编第7师改编为第195师,隶属该军建制。同年4月下旬,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后,该军配合在南京江北江浦、浦镇地区,担任屏障和掩护南京安全。长江防线被人民解放军突破后,该军逃至安徽广德、郎溪地区被人民解放军合围,于4月29日被歼,军参谋长黄疆强、第80师师长李开西被俘。6月,该军残部1个团在第195师副师长张少武率领下,于南京汤山宣布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