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铁马金戈 > 第1224章 冲破铁壁合围①
    正当华卓然与林欣儿就军部的敌情通报议论苏南战事的时候,易云珍一头撞了进来。

    “云珍,看你这一头热汗!大冷天的,可见情况很紧急?”林欣儿一见易云珍这模样,猜到敌情很严重。

    “两位司令,情况真的很严重。在我们的前面不仅有日本人,还有国民党部队。”易云珍报告说。

    “这是显然!”林欣儿并不为奇。这一带日军的江防部队本来就多。还有伪军部队。

    “国民党军本来就有25军两个师,现在又增加了28军两个师。那个在皖南事变中打先锋的五十二师也来了。”易云珍说。

    “五十二师不是扣押叶军长的那个师吗?哪这个五十二师的师长是不是姓刘?”华卓然问。

    “是姓刘,叫刘嘉林。”林欣儿答,“怎么,你认识?”

    “怎么改了名?我记得他叫刘秉哲。”华卓然说,“他是黄埔三期的。”

    “这傢伙据说是因为扣押叶军长有功①,蒋介石把他提为25军军长了。”

    “真可恨!”华卓然愤怒地说。

    “这个五十二师刚刚想吃掉我们,被我耍了他一下。怎么,他还不服输,还想来较量较量?”林欣儿问。

    “他先我们到达奠山圩。”易云珍说。

    “还有呢?”林欣儿处变不惊。因为她在时刻关注敌情的变化。

    “日本人和国民党军好像经过协商似的,国民党新调来的两个师就摆在奠山圩的后面,那里原先有日军的一个大队,现在竟撤走了。”易云珍指着地图说。

    “日本人现在在什么位置?”华卓然插话说。

    “华司令,除了奠山圩国民党军的两个师,这儿,这儿,都驻扎日军部队和伪军部队。从番号来看,有两个师团和两个独立旅团的部队。”易云珍边报告边在地图上标示出来。

    “卓然,我们现在的位置在这里。”林欣儿将挺进纵队的位置标示出来。

    “情况确实很严重。”华卓然看后立即说,“不管日本人和国民党军商量好了没有,从目前的态势来看,他们都想围住我们。你们看一一”华卓然将两头的敌军兵力往里一摆,敌人的包围圈就形成了。

    “是啊,日军的两个旅团已经开始移动了。另外在我们身后是国民党的两个师。”易云珍说。

    “前有堵截,后有追兵。就算日军不动手,国军的四个师也会将我们压死!”林欣儿说。

    停了一下,林欣儿又说:“可他们并不敢明目张胆地勾结在一起。他们之间互相也有防备。”

    “对!这就让我们有机可乘!”华卓然肯定地说。

    “两位司令,请您们赶快决断,在敌人的合围没有完全形成的时候,我们开始行动。”易云珍说。

    “好,参谋长,你去通知凯之和三个团长、政委和袁尚,我们召开作战会议,研究行动计划。”林欣儿吩咐易云珍。

    “是!”易云珍走了。

    “你计划怎么办?”华卓然待易云珍走后问林欣儿。

    “你的看法呢?”林欣儿想先听听卓然的意见。

    “先不要急着过江。先摆脱目前的窘境,跳出敌人的包围圈。”华卓然说。

    “对,我也是这么想的。”林欣儿说。

    “可是得有个方向。”华卓然说。

    “这里对面就是第七师的皖中抗日根据地,叶媚媚和宋波的特一纵就活动在江南的桃花山一带。我们突围出去后,暂时可到桃花山去。”林欣儿胸有成竹地说。

    “可是到那里去,就离皖西越来越远了。这样不利于西进呀!”华卓然有点担心地说。停了一下,他又说,“欣儿,我在三师孙喜洲那儿听他说媚媚己经调回军部了。”

    “这也是我犹豫的原因。如果不能马上西进,就会错过与南下支队汇合的日期,这于大局不利。”林欣儿说出自己的顾虑。

    “至于媚姐在不在桃花山倒是其次,如果我们过去了,宋波一样会热情接待的。毕竟他也是新四军么!”林欣儿又说。

    “哦,倒也是!”华卓然点头说。

    “可是我们不能去他那儿。环境再差也不能去地那儿。”林欣儿明确地说。

    “我们能不能往南,五十二师不是离了宁国开往长江边么,我们来个互换,部队开到宁国方向去,暂时在那里落下脚,再看他们怎么走?他若还是守在长江边,我们再寻别的途径过江。”华卓然提出自已的见解。

    “这个我也想过。可是我还是担心我们不能及时过江西进,耽误了汇合的大事。”林欣儿说。

    “那就集思广益,看看大家伙的意见吧!”华卓然说。

    “报告,军部电报。”电讯主任在门外喊报告。

    “进来!”林欣儿应了一声。

    就见房门开处,电讯室主任蓝芳推门而入。

    “林司令,这是刚收到的电文。”蓝芳放下电讯稿,向林欣儿和华卓然行礼毕退出去了。

    华卓然和林欣儿看了电报,心里有底了。

    军部的这份电报来得很及时。电报说南下支队在晋西南受到日伪军的拦截,一时不能渡河南下,让挺进纵队先行西进到达大别山与五师会合,等待南下支队。

    “我们也不能按时西进。应该把这种情况如实汇报军部。”林欣儿说。

    “对,还是请军部明示挺进纵队的行动方向更好。”华卓然说。

    “就这么办!我来拟电文。”林欣儿说。

    林欣儿很快就拟定了电文。她拟定的电文是这样的:

    军部:我纵队己进抵繁铜一线,却遭日伪顽重兵围困,一时无法过江西去。现请示行动方向。切切此盼!

    林欣儿拟完电文稿交予华卓然看。华卓然阅毕,见电文稿拟得言简意赅,心中高兴,就说:

    “欣儿,能不能将我们考虑的两条写上,请军部定夺?”

    林欣儿很高兴,觉得华卓然考虑问题比自已全面,就欣然加上:

    (我们有拟向南或向东行动的考虑,以期调动敌人,再寻机过江。)

    华卓然建议尽快发出去,好确定自已的行动。

    不一会儿军部就回电:“知你部西进不轻松,所拟两个方向请你们自已结合实际情况酌定,前提是有利于迅速过江。”

    军部把主动权交于林欣儿手里。

    一会儿,林凯之、易云珍、林闯、范中骏、黄金、袁尚等进来了。林欣儿宣布开会。

    她先请易云珍介绍敌情,然后请华卓然讲话。

    华卓然本来想先听听大傢伙的意见,不想欣儿先让他讲话。他看了欣儿一眼,没有推托,就讲了起来。

    “同志们,很高兴能坐在一起研究敌情,确定行动计划。我们都是老熟人,十几年前就认识,像你们的司令林欣儿和参谋长易云珍,都是原独立团的人。经过十几年战争的洗礼,你们现在都是挺进纵队的指挥员了。我很想听听你们的意见。”

    停了一下,他又说:“目前我们面临的形势很严峻。日伪顽已把我们重重包围。我们要西进,敌人不让我们西进,派重兵围剿我们,我们怎么办?与敌人硬拼显然不行。所以要想办法,首先摆脱敌人,再瞅空子过江西进。大家各抒己见吧!”

    与会的指挥员都是第一次与华卓然坐在一起研究战斗部署,包括林欣儿一一林欣儿在独四团时仅是一个连长,最多有时列席一下会议。其他人就更不用说了。

    所以大家心里都特别兴奋。华卓然并不说套话,句句简明扼要,大家听后都清楚明白。

    因为情况紧急,没有过多时间去研究讨论,所以林欣儿就把刚才与华卓然研究的两个行动方案讲出来供大家讨论。

    一开始,大家对向东突围很感兴趣,都表示能到皖中根据地去是太好了。而且那里还有叶媚媚和宋波的特一纵,更是可以依靠的力量。

    但是后来大家也都觉得危险是摆脱了,可西进的计划却不能马上实现。故而大家也都沉默了,开始考虑向南突围的计划了。

    经过热烈讨论,大家一致赞成向南突围,与国民党军五十二师等部队来个大换防!

    林欣儿很高兴,她对大家说,向南突围的方案就是华司令提出来的。大家都用实际行动,来实现华司令的战斗计划吧!

    这一说,大家都心情振奋,一个个都摩拳擦掌。

    接着,林欣儿就宣布突围方案和突围时间。

    全纵队分散突围,让日军和顽军摸不着我们真实的意图。具体分工是易云珍参谋长带林闯一团向东突围,林凯之副司令带范中骏二团向东南方向突围,华司令带黄金三团向南突围,我带纵队警卫营和纵队机关从西南方向突围。

    突围出去以后在碛口集结。

    碛口在碛石的东北面,离宁国和泾县都只有一二天的路程,而离长江也是一二天的路程。

    对这样的安排大家都没有异议,只是觉得司令姐的负担太重,一个营的兵力,带上纵队机关,是不是力量不够。

    林欣儿却说,一个营加上纵队机关不也是四五百人么,不少了。你们放心,我们突围,可能要与敌人厮杀,但能不厮杀就不厮杀,跳出重围才是目的。

    林凯之却提出自已的意见。他说:“姐,你和姐夫刚重逢,你们不能再分开。我看还是我带警卫营和纵队机关突围吧!你和姐夫带黄金团。”

    林欣儿听后,把目光投向华卓然。华卓然也用热切的目光投向她,四目相对,一切尽在不言中。

    “凯弟,我和你姐夫刚重逢不假,但这又不是再不相见。多则三四天,少则一两天,我们就会汇集在一起的。”林欣儿宽慰林凯之说。

    “凯之,就按你姐的安排执行吧!祝一切顺利!”华卓然送林凯之他们走。

    突围时间定在午夜一时。

    午夜一时一到,各部就悄悄从驻地出发,向着既定的方向前进。因为在临出发前,各部都作了轻装,除了必需的用品,多余的东西一件也不带,全部轻装掉。

    林欣儿带着纵队机关和警卫营是从西南方向突围的。纵队侦察处长郑爽文是老侦察员,他经常亲自掌握侦察连。这次纵队机关突围,就由他带一个班(侦察连己分散到各团去了)走在最前面。

    西南方向因为挨着长江,日军的江防部队是独立第九十一混成旅团,还有国民党军第62师以及南京警备第3师。从这个方向突围,又是机关部队,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

    硬拼显然是行不通的。林欣儿对郑爽文说,在敌人的间隙中找出一条生路吧,这一路就全靠你了。

    郑爽文表示:司令请放心,我一定带着大家突出去。

    白天侦察的时候,郑爽文就安排了侦察员守在部队要经过的地方,一方面作为路标,一方面作为警戒,时刻注意敌情变化。

    虽是机关人员,但他们都是从战争中走过来的。在苏南他们经常转移,类似这样的行动家常便饭,他们经历多了。所以一路上他们非常安静。

    第一道封锁线为日军独立混成第九十一旅团的一个联队。日军的独立旅团其战力相当于中国一个王牌师,一个联队相当于一个旅。

    怎么突破封锁线呢?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注①叶挺被扣押的经过:1941年1月6日,在叶挺和项英率领下,向长江以北转移的新四军军部及所属皖南部队9000余人,途经安徽泾县茂林地区,突然遭到国民党军第三战区7个师约8万人的围攻。被迫自卫的新四军经过七个昼夜的激战,终于因为敌众我寡,弹尽粮绝,归于失败,只有2000余人分散突围。军长叶挺落入国民党军之手,副军长项英、参谋长周子昆突围后被叛徒杀害,政治部主任袁国平牺牲。1月17日,蒋氏当局污蔑新四军“叛变”,宣布取消番号,声称要把叶挺交付“军法审判”。这就是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

    在此次事变中,北伐名将、新四军军长叶挺将军被国民党军扣押的具体经过究竟是怎么样的呢?

    1月12日下午,国民党军集中5个师的兵力,采取向心攻击的战法,对新四军主力5000余人据守的石井坑发起了总攻击。战至黄昏,新四军东面、南面、西面阵地相继失守,军部鉴于局势已经无法挽回,不能再继续坚守,当即烧毁密码,砸了电台,决定分散突围。确定老3团、新3团向西北方向先行突围,以吸引国民党军第52师、第108师主力向西;然后,军部率教导总队向东北方向大康王一带突围;其余部队根据实际情况向四面突围。总的目标,一是经铜陵、繁昌渡江北上,一是经苏南渡江北上,或就地坚持打游击。

    13日凌晨,军部和部分部队刚刚翻过大康王北面的一座大山,又遭到国民党军的重重包围。当天,部队几次组织冲锋,,蒙受了很大损失,仍然突不出去。14日上午,饶漱石建议叶挺利用自己的声望和影响,出面同国民党军谈判,以挽救危局。叶挺知道这个时候同国民党军谈判希望渺茫,自己也将身陷罗网,但为了拯救已经陷入绝境的指战员,宁愿不顾个人安危,作最后一次努力,于是派人下山前往第108师师部联系。

    在13日、14日这两天里,叶挺军长仍然穿着黄呢军服,手扶着手杖(是可以发射子弹的自卫武器),显得很沉默,经常陷于沉思之中。身边随行人员听他自言自语地说:“这次不应该失败的。”隔了一会,又说:“按照我的主张,是可以冲出去的。”(即7日会议所提的两个意见,要么坚决从正面的星潭向北打出去,要么改道从国民党军力量薄弱的方向突围,均被项英否决。)

    叶挺有时站起来走几步,有时扶着手杖站一会,看上去还沉静,但旁边人能够猜想到,其实他内心是很痛苦的。军医处副处长王聿先坐在一边,总觉得军长的黄呢军服太显眼,如果被国民党军发现就糟了。

    王聿先于是随便说了一句:“军长,你穿的黄军服目标大了些,是不是换一件。”没等他说完,叶挺就不高兴地说:.“不要搞得人不人,鬼不鬼的样子。”叶挺一直在深思,有时流露出一句半句。他说,我和顽军谈判,他们一定把我扣留,但是可能放松一点搜索,可以让更多的同志有机会分散突围,回到部队去。而山下的情况很混乱,国民党军时不时大声威胁:“你们快下来吧!我们就要放火烧山了。”

    14日傍晚,山下比较安静,吵闹的声音少了一些,突然听到山下有人大声叫喊,来人一面自称是108师副官处长,一面表示:“不要误会,不要打枪,我们是奉命来接叶军长的。”当他们爬上山看到叶挺军长时,先敬军礼,然后说明是来请军长下山谈判的。国民党军这次上来了一个排的兵力,他们先把两个警卫员的枪下掉了,但是对叶挺等人还比较客气,请他们下山。

    当叶挺一行到了山下,发现情况很混乱,原来是108师与52师为了抢功发生了争执,108师说:“叶军长是我们请下山来的,应先到108师师部。”52师说,他们是总指挥部,叶军长应先到52师。最后还是决定先请叶军长到108师。该师师长戎纪五亲自在门口迎接,敬了军礼后,招待叶挺吃饭,在谈话中仍然以军长相称,态度很是客气。

    第二天清晨吃完早饭,由108师一个连送叶挺等人去52师(驻泾县)。该师师长刘秉哲则显得有些骄傲,但也请了叶挺军长和随员吃晚饭。他们明显感觉到,52师的气氛要比108师紧张一些。16日早上,52师又派出一个连送叶挺一行去宁国县上官云相总部。到了宁国,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叶挺单独住在里面,随员留在门房,门禁森严,并且加派了岗哨。

    只过了一个晚上,上官云相总部就派了一辆卡车,把叶挺及其随员送到了上饶。叶挺被关押在李村,其余人员被关押在七峰岩。有一天,两个国民党兵来找到王聿先,去掉了他的脚镣说:“你们军长生病,要你下山给他看病。“王聿先就跟着他们去了李村监狱。只见一个小院子,正面有两间小房,是关押叶军长的,另有一间偏房里面住着国民党兵,门口有岗哨。

    当王聿先见到叶军长时,看到叶挺的须发很长,人也瘦了,此情此景令他几乎落下泪来。在牢房的墙上,用木炭或墨笔写着:“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王聿先看见这些,顿时明白了军长的处境。他问军长哪里不舒服?叶挺说,没什么大病。从那以后,叶育青、叶一舟、吴正邦和王聿先就被关押在警卫排,国民党兵上岗时把他们带到叶军长那里去。晚上下岗又把他们带回警卫排。

    经常有国民党将领来看叶军长,都是要他承认新四军违反军令。叶挺唯一的答复就是:你们组织军事法庭,公开审判。我是正式委任的军长,新四军的一切由我负责,我的部下无罪,快点释放他们去前方参加抗日。叶挺军长在被关押在上饶期间,与国民党顽固派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表现了高度的革命气节。

    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