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我是二世祖的大皇子 > 第二十章 谈心
    三位小皇子没有吱声。

    他们现在,都还要人带,受了点委屈,就得向母妃撒娇,怎么能做到像大阿哥说的那样。

    公子坤知道三位小兄弟的心思,便向他们灌心灵鸡汤,跟他们说前朝那些皇子皇孙尽忠报国的事迹,以此来感染他们,激励他们。

    还别说,这心灵鸡汤还真管用。

    三位小皇子听了后,都表示愿意去守护边陲,抗击外敌。

    【叮咚!恭喜你获得潜能200】

    【叮咚!恭喜你获得能量200】

    “来,我们拉钩!”

    公子坤伸出小拇指,其他三位小皇子也伸出小拇指,四人一起说道:“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谁变谁是王八蛋。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谁变谁是小坏蛋。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谁变谁是猪八戒。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谁变以后不相见。”

    公子坤看史书得知,这些小皇子,在项羽进入咸阳后,都被杀了。

    他现在重生到这个时代,绝不能允许这样的悲剧再现,他得把这些小皇子保护好,将他们封到边陲之地,就是保护他们的最好办法。

    拉完钩后,公子坤对公子恢说道:“恢弟,你以后想干什么大事?”

    公子恢不住地眨着双眼,极力想着公子坤提出的这个问题。

    他之前真的没想过这问题,现在来想,他也想不好的。

    可大阿哥问起,他怎么也得回答不是。

    “我不想长大,就这样天天读书玩耍多好啊!”

    公子友公子长听了,也点着头,表示他们与公子恢的想法是一样一样的。

    公子坤看了看其他二位小兄弟,说道:“你们这样可不行!你们这是叫胸无大志,以后定然没有什么出息。男子汉大丈夫,就是得做顶天立地的人,喑呜则山岳崩颓,叱咤则风云变色,要为国家做出巨大的贡献来。”

    三位小皇子听得公子坤这话,很受鼓舞,慷然道:“大阿哥,我们听你的,以后要为大秦帝国作巨大贡献。”

    “你们要记住刚才所说的话,所以,你们以后,不能再贪玩好耍,而是要把心思多花在学习上,要学有所成。”

    公子坤吩咐他们仨道。

    “大皇子,陛下正等着你用膳!”

    就在这时,宗拉维蒙走过来,躬身行了一礼,低声说道。

    公子坤这才想起这事来,忙向三位小皇子说道:“你们快回去吃午饭,别让你们母妃等久了,我得去和父皇一起用餐。”

    说罢,公子坤便与宗拉维蒙一起,往秦二世住的兴乐宫而去。

    公子坤见到秦二世,忙趋前跪拜道:“孩儿拜见父皇!”

    秦二世脸上含笑道:“平身!”

    待公子坤站了起来,秦二世说道:“以后见到朕,不用跪拜,只消行礼便是。快坐下吃,饭菜都快凉了!”

    公子坤在秦二世右下方坐下,看着一桌子的好菜,脸上浮现出疑惑之色,向秦二世问道:“父皇,有什么好事么?”

    公子坤想了想,今天并不是父皇的生日,可父皇难得地弄这么一桌好菜,应该是有什么好事。

    “呵呵!”

    秦二世笑了笑,摇着头道:“要有好事才能吃好的么?今天朕高兴,特地准备了一桌好酒菜,你们父子俩好好地吃一顿!”

    听父皇说心情高兴,虽然公子坤不知道秦二世为何事高兴,但父皇在大伯崩殂后,好像还从没这么高兴过,所以,他必须得让父皇的好心情能持续下去,而不能扫了父皇的兴。

    想到这里,公子坤站起身,拿过一瓶杜康酒,给秦二世斟了一杯酒,随后又跟自己倒了一杯酒,举起酒杯说道:“父皇,孩儿敬你一杯!”

    就在公子坤要举杯痛饮时,秦二世笑着说道:“别忙,敬一杯可不行,得敬三杯!”

    公子坤先是愣了一下,听得父皇的话后,方才明白过来,点着头道:“好好好,孩儿敬父皇三杯!”

    随着三杯酒落肚,二人吃了些菜,秦二世说道:“我们父子俩现已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就随便吃随便喝,不用敬来敬去,太过拘谨!”

    秦二世话是这么说,可要让公子坤在父皇面前不拘谨,那是做不到的。

    秦二世见公子坤吃菜斯斯文文的,用责备的语气说道:“你看看你,在父皇面前吃饭,哪能那么斯文?是不是御厨做得不合你的口胃?”

    公子坤一听,忙摇着头道:“不不不,御厨的做的菜挺好吃的。”

    公子坤可不想让御厨受到责罚。

    实际上,御厨做的挺好吃的。

    “好吃点你就多吃点!”

    秦二世说着,往公子坤碗里夹了许多菜,把那碗都堆满了。

    “父皇,你别只顾着给孩儿夹菜,你也应该多吃点菜,你肩上可是担着我们整个大秦帝国,这担子很重,你要没有好的身体,那可不行的。”

    公子坤一边说着,一边给秦二世夹菜。

    秦二世见大皇子这么有孝心,眉眼里都是笑,嘴里说道:“别只是跟父皇夹菜,父皇年岁大了,你们小年轻,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吃得越多越好,不然会影响身子的生长发育。”

    公子坤这可是第一次听父皇这么关爱他的话,他的心里确实有些感动。

    “大皇子,你在学堂里说的那些见解,是先生传授的还是从书上学来的?”

    在吃饱喝足后,秦二世向公子坤问道。

    父子俩现在相当于拉家常。

    “启禀父皇,那些都是孩儿自己感悟出来的。可能我的这些观点显得稚嫩而偏激,还望父皇多多斧正”

    公子坤显得很是谦虚地说道。

    “大皇子,你的这些见解很是卓尔不凡,可是说到父皇的心坎上去了。特别是你说的发展生产,广积粮这一点,这可是国家的根基,说得特别的好。”

    秦二世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似乎留点时间让公子坤领悟。

    过了一会儿,秦二世接着往下说,“至于你建议藩王到封地去,且将他们的封地分封给他们子孙,这事执行起来,会很有难度,不能操之过急,只能慢慢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