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我是二世祖的大皇子 > 第二十一章 谈祝寿
    就在父子俩摆谈时,宗拉维蒙急急地跑进来,“砰”的一声跪下,向秦二世禀报道:“启禀陛下,卫王他……”

    秦二世听得这话,打了一个激灵,猛地站了起来,打断宗拉维蒙的话,急急地问道:“卫王他怎么啦?”

    卫王公子比秦二世小两岁,两人从小到大,形影不离,在兄弟姐妹中,除了大哥公子扶苏,就数他跟卫王的关系最好了。

    他在听得宗拉维蒙那话,便知卫王应该出事了。

    “倭国举兵犯境,卫王领兵迎战,击败了倭国兵马,他在追击倭国兵马时,被流矢射中面门。他把流矢拔下,仍率兵将倭国兵马追赶下海。”

    “可就在班师回卫地时,卫王在马背上大叫一声,摔落于马上。众将士将卫王运回卫王城,找来名医诊治,才知,倭国的箭淬有剧毒,毒浸入心脏,已是回天乏术。”

    宗拉维蒙禀报道。

    秦二世听了,心如刀绞,大声地冲着宗拉维蒙吼叫道:“快快传旨,叫御医前去医治卫王。”

    宗拉维蒙摇了摇头,回答道:“陛下,请看卫国的奏章。”

    秦二世接过奏章看了看,颓然地坐在了椅子上。

    公子坤一见,一脸关切地问道:“父皇,奏章上写的什么?”

    秦二世没答话,而是把奏章递给了公子坤。

    公子坤看了看。

    原来奏章是卫王公子高的儿子公子熹写的,说他父王已倒床,眼看不行了,特地飞书禀报陛下。

    公子坤的脑海里浮现出这位叔叔的形象。

    那是皇祖父在世的时候,公子高到咸阳来给皇祖父祝寿,公子坤被大伯公子扶苏带着,进宫向皇祖父祝寿时,见着了叔叔公子高。

    公子高一看见公子坤,把他抱了起来,不住地将他抛上空中,逗得他格格地笑。

    从那次起,公子高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觉得这位叔叔和蔼可亲平易近人,他很想再找这位叔叔玩,因为高叔叔有各种玩法,都能逗得他笑哈哈。

    可是在祖父寿辰后,高叔叔就回封地上去了,他也就没能再见到高叔叔。

    他曾向大伯和父亲问起过高叔叔,大伯和父皇说高叔叔忙,没空回京城咸阳。

    那时的他很是有些不明白,高叔叔再忙,也不至于忙到来连回京城咸阳的时间都没有吧。

    现在他理解了,高叔叔封地在东北边陲,他得抗击可恶可恨的倭国人,同时还要把封地治理得政通人和,确实够他忙碌的。

    “苍天,你为何这样对我?我大哥刚崩殂,现在又要把我最亲的小弟给带走,那你干脆把我一起带走吧!”

    秦二世悲怆地呼叫道。

    “父皇!高叔叔吉人天相,也许派大秦帝国的名医前去医治,能把高叔叔身上的毒祛除掉,高叔叔就会好的。”

    公子坤劝慰秦二世道。

    秦二世一听,立马下旨道:“速速传旨,派御医院最好的御医前去医治卫王,不惜一切代价都要医治好卫王。”

    “奴才遵旨!”

    宗拉维蒙应答道,急速地跑了出去。

    秦二世很是颓唐地坐在椅子上,公子坤见了,感觉到他突然之间苍老了许多,公子坤很是心疼。

    公子坤在史书上看见,秦二世因为是靠阴谋夺得皇位的,他怕大臣和兄弟姐妹对他不满,他便对大臣和兄弟姐妹进行诛杀。

    特别是他几十个兄弟姐妹,被他全部给杀光了。

    所以说,史书中的秦二世是个嗜杀成性,冷酷无情的人。

    不过,公子坤看着眼前的父皇,怎么跟史书上记载的大不相同呢?这是一个很重亲情的人啊?

    你看他对大哥,对公子高叔叔就知道的。

    公子坤想了想,觉得不应该让父皇一直处在痛苦之中,那样的话,会让父皇精神崩溃的,那大秦帝国将怎么办?

    忽然,公子坤想到了一个办法,他向秦二世行了一礼,启禀道:“父皇,你今年五十寿诞,孩儿想隆重庆祝一下,让那些在封地上的藩王,都到京城咸阳来祝寿。”

    【叮咚!恭喜你获得潜能200】

    【叮咚!恭喜你获得能量200】

    秦二世看向公子坤,眼里露出一抹喜悦之光。

    秦二世也曾想过庆寿的事,他也想搞得热热闹闹,欢天喜地的,让那些难得回一次京城咸阳的藩王都回来一趟,也就相当于联络联络一下亲情。

    可当秦二世想到庆寿的费用,他又打消了这个念头,觉得不用庆寿。

    现在大皇子向他提及此事,他也就摇头拒绝道:“不用搞得这么隆重,这样的开销太大了,还是就在宫内庆寿吧。”

    公子坤听得这话,倒是暗暗地有些吃惊。

    他没想到父皇会节省到这种程度,竟然连为他自己庆寿都怕花太多的钱,像这样的皇帝还真是很少的。

    想那西周的周幽王为博褒姒一笑,来了个烽火戏诸侯,他命人点燃烽火台,诸侯以为是外敌入侵,纷纷带兵前来救王。

    等到了王都,周幽王与褒姒站在城楼上,屁事都没有,把诸侯们搞得来一脸地懵逼。

    褒姒见了,果然哈哈大笑。幽王很高兴,对诸侯说了情况,诸侯虽觉得这事荒唐,可也不好说什么,只得领兵回到封地。

    后来,周幽王想讨褒姒欢笑,又多次点燃烽火。

    后来犬戎攻破镐京,周幽王叫人点燃烽火,诸侯以为又是在戏弄他们,也就不再领兵前来,犬戎杀死了周幽王。

    当然,周幽王是个荒淫无道,不理政事的昏君,他与秦二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秦二世也就是位明君。

    “大皇子,孟子说过,独夫民贼,人人得而诛之。孟子说的独夫民贼,就是指昏君暴君,像殷周的纣王和周幽王。”

    秦二世向公子坤语重心长地说道。

    公子坤当然赞成秦二世的观点了,他接着说道:“父皇的教导,孩儿谨记在心。确实,当帝王,不能高高在上,不把百姓放在心里,甚至视百姓如草芥。其实,只有把老百姓放在心里的帝王,老百姓才能拥护他。打个比方,帝王是舟,老百姓是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