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重生大隋,开局误杀李二 > 第56章 科举制
    听了房玄龄的话,杨广笑道:“行了,你的马屁就不要再拍了。”

    房玄龄正色地说:“陛下,这不是拍马屁,而是臣的肺腑之言!”

    “好了,朕问你,不是让你把杜如晦请过来嘛,为什么这么久了,他还没来?”

    “陛下,您也知道,现在外面不太平,可能他在路上耽误了吧。”

    事实上不光是杜如晦,来护儿也在路上耽误了。

    这样的事很常见,一来路不好走,二来路上到处都是造反的人,也就长安附近还算比较安稳。至于他们什么时候能来长安,谁也不知道。

    杨广摇摇头,开始说起了正事。

    他说:“朕决定科举以后四年一考,定为常例,不再是由朕随意乱改了。”

    魏征说:“这样好,这样哪怕是再远的士子,也有时间赶来京城。”

    杨广继续说:“在朕的想法中,将所有的士子定为三级,最低的为秀才,次之是举人,再往上就是进士。考秀才是在本县考,本县县令出题。举人在郡中考,由太守出题。进士则在京城考,由礼部尚书出题。

    最后还要进行一场殿试,不过这一场不再淘汰人了,只是给进士排一下名,第一名为状元,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为探花,后面的就只是普通进士了。这一场由朕亲自出题和监考,宰相们和六部尚书一同陪考。”

    杨广的话,全都让魏征记在了本子上。

    他想了一下说:“陛下,这个法子是很好的,可是现在……”

    “朕知道现在天下大乱,此法还行不通。暂时就在关中地区施行吧,等到造反都平定之后,再行之天下!”

    “陛下英明,臣等一定极力促成此事。”

    房玄龄问道:“那考试的内容呢?”

    “算数、律法、经文、策论,这些都要考。这第一次的考题,就由我们大家一起出吧。朕出算数和策论题,经文房爱卿来出,律法魏卿来出,难度嘛,适中就好。”

    “那录取的标准呢?”

    “也不需要考生所有的东西都通,只要有一门能到优,就可以录用,律法好的,就让他去大理寺,算数好的就让他去户部,经文好的就去礼部,策论好的,就让他在三省行走,以后再择优重用。当然了,状元肯定是要门门都优,就看这一次有没有这样的人材了。”

    魏征把杨广的要求都一一的记了下来,然后说:“陛下,这些东西全都贴出去吗?”

    “贴出去,就连朕说的秀才举人三级,都写上去,只等以后天下太平了,大家再一起完善科举。”

    魏征点点头,然后就去做事了。

    一天之后,大大的告示就贴满了长安城的大街小巷,然后长安周围各县各村,也都贴上了告示。

    一时间,全城人讨论的事情一下就从比武大会转变成了科举。

    “科举居然成了常例,上次科举还是什么时候?”

    “好像是三年前,现在陛下决定四年考一次,这样所有人都知道时间,可以提前准备了。”

    “这上面还说以后全天下都要考科举,现在只在关中地区实行。”

    “这对洛阳的百姓是不是有些不公啊?”

    “没什么不公的,他们要是收到消息,现在赶过来也来得及啊。”

    “现在天下不宁,能让关中百姓考科举,已经很不错了。”

    因为以前就考过,所以百姓们知道科举是怎么回事。

    只是之前的科举很乱,就连考试的名字也是不糊掉的,这样谁的卷子就一目了然,到了最后,考出来的人九成九都是世家弟子。

    杨广一气之下,也就好几年没再弄科举了。

    这次杨广吸取了教训,所有的卷子收上来之后,都有人专门用正楷抄一遍,然后名字全部糊掉,这样阅卷的人就不知道这是谁写的,以保证绝对的公平。

    杨广当然知道这怎么严密的考试,都会有作弊的情况。

    他也没办法根绝,他只能做到尽量防止作弊。

    反正他把他知道的作弊方式全都和魏征说了一遍,这让魏征叹为观止,他也不知道杨广是从哪里知道这么多作弊方法的。

    杨广笑了一下,没有解释。

    第一次正式科举正在如火如荼的准备着,结果这时候裴蕴找到了他。

    裴蕴是太常少卿,同时也是礼部尚书。

    他也是出自河东裴氏,和裴矩是同族。

    他对杨广说:“陛下,这科举按理该是我礼部管的,为什么您交给了大理寺去办了?”

    杨广愣了一下,然后笑道:“是朕糊涂了,罢了,魏卿,你和裴卿交接一下吧,科举本来就该是礼部来办!”

    魏征虽然很不情愿,可是还是把手上的事交给了裴蕴。

    杨广看着裴蕴说:“朕知道你是世家子,可是这科举关系着天下寒门子弟的前途,朕希望你公平公正。”

    裴蕴认真地说:“陛下放心,臣一定对所有人公平,保证不会出现徇私的事情。”

    “这样最好,你去做事吧。”

    裴蕴走了没一会,杨广就把沈光叫了过来。

    “你盯着裴蕴,要是科举中出了徇私的事,你要第一时间告诉朕。”

    “是,臣一定会死死的盯着他。”

    也不怪杨广这么小心,这可是关系着世家和寒门之间的斗争。

    而裴蕴身为世家弟子,杨广没法不怀疑他争科举举办权的动机。

    房玄龄问道:“陛下,您要是不放心他,为什么还让他做这事?”

    杨广淡淡地说:“朕也是给他一个机会,朕想看看世家会不会放开心胸,接纳寒门弟子!”

    房玄龄张了张嘴,其实他也是世家弟子,不过和五姓七望相比,他这个世家就只能算小家族了。

    沈光派人死死的盯着裴蕴,可是发现他做的事都按照杨广的交待在做。

    其实裴蕴并不怕竞争,因为杨广忽略了一件事,那就是教育问题。

    天下的经典有七成在世家手中,寒门弟子千难万难才能弄到一本书籍,而在世家的家中,藏书成千上万本。

    这么一对比,寒门如果只比学问,根本就不可能赢得了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