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重生大隋,开局误杀李二 > 第57章 残酷的现实
    大业九年,九月初一,开始了天下第一次正规的科举考试。

    因为杨广借鉴了后世的经验,所以这次的科举无比的正规。

    首先要进考场,就需要从头检查到脚,要不是大臣们反对,杨广甚至都想让他们脱光了,让兵丁去检查。

    不过这个主意实在是太激进了,就算是魏征也不支持,杨广只能是被迫放弃了。

    进了考场之后,所有考生被分到了一个个的小格子间里。

    这里什么都没有,就只有一块木板,可以用它当桌子来写字,也可以用来当床板来睡觉。

    这次的考试一共分算数、律法、经文、策论四门,每门考一天,一共要考四天。

    在这四天里,考生们吃住全在这格子间里。

    只有上厕所,考生们才被允许出来,然后由兵丁带着去上厕所。

    而长孙无忌则比较倒霉,他被分配在了厕所旁边。

    一开始还好,到了中间段,那味道实在是太难闻了,他差点都熏晕过去了。

    在历史上,长孙无忌是李世民的大舅子,当然不用去参加科举。

    可是现在一切都改变了,李世民死了,原本他应该在今年迎娶长孙无垢的,可是这时候他死了,两家定下的婚事自然就取消了。

    长孙无忌和李家没有关系,而他又想当官,唯一的渠道就是科举。

    当然长孙无忌也可以通过他舅舅高士廉的关系做官,可是高士廉的两个儿子还没安排上呢,就算是轮,他也要再等几年才轮得上。

    长孙无忌已经等不及了,正好杨广这次开科举,他就跑过来参加了。

    可是长孙无忌太倒霉了,居然安排在了厕所旁边。

    搞得最后,他连策论自己写的是什么东西,都不记得了。

    四天之后,长孙无忌从考场里出来了,一个少女看到他,就高兴地叫道:“哥,哥,这里。”

    这少女当然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长孙皇后,当然现在她估计是当不上皇后了。

    长孙无忌来到她身边,长孙无垢马上嫌弃地说:“哥,你好臭啊!”

    长孙无忌都快哭出来了,他说:“别提了,我太倒霉了,被安排在厕所旁边,这些天我周围全是臭气,我都不知道什么是香味了。”

    长孙无垢一听,马上后退了几步。

    她说:“你别靠近我,回去之后,你用香水泡澡,泡上三遍之后,再和我说话吧。”

    说完,长孙无垢就落荒而逃。

    他俩是住在舅舅高士廉的家里的,他们的父亲长孙晟早亡,是舅舅养着他们的。

    高士廉早早的就站在门口,等着长孙无忌回来。

    他本来是礼部侍郎,在朝中也算是高官了。

    只是今年初,兵部尚书斛斯政逃往高句丽,因为高士廉和斛斯政是朋友,杨广一怒之下,就把高士廉给贬为了平民。

    所以现在高士廉赋闲在家,什么事也没有。

    高士廉有两个儿子,只是他认为这两个小子没什么出息,于是就把所有的希望放在了自己外甥身上。

    就在这时,长孙无垢一路小跑着过来了。

    看到外甥女,高士廉不由叹了一口气。

    他本来是十分看好李世民的,还想把外甥女嫁给他,结果这小子命薄,居然遇刺身亡了。

    好在李世民死得早,要是外甥女嫁过去他才死,那无垢不就成了寡妇了嘛。

    现在虽然名声有所受损,不过只要无忌考中了进士,无垢以后也就不愁嫁了。

    高士廉开口问道:“你哥呢?”

    长孙无垢说:“在后面呢,他太臭了。”

    “臭?虽说他四天没有洗澡,的确有些脏,也不至于太臭吧?”

    “舅舅,你可不知道,我哥被分在了厕所旁边,他这几天都混在臭气里,都腌入味了!”

    高士廉好笑又好气的拍了她一下说:“瞎说什么,你哥又不是咸鱼,怎么会腌入味啊!”

    就在这时,高士廉就闻到了一股臭味。

    长孙无忌人还没到,味先到了。

    高士廉不由皱了一下眉,对过来的长孙无忌说:“你快点去洗澡吧,这味道太大了。”

    长孙无忌有些羞愧地说:“是,我这就去。”

    高士廉看着他走过去,问道:“你考得怎么样啊?”

    “前三门还好,最后一门策论,我的脑子都糊涂了,也不知道写些什么东西了。”

    高士廉叹了一口气说:“罢了,这次科举,哪怕只有一门优秀,也可以当进士,一门没考好,也可以。行了,你去洗澡吧,对了,多洗几次!”

    长孙无忌脸色通红,一拱手就进去了。

    高士廉对长孙无垢说:“希望你哥这次能高中吧,他要是当了进士,你以后也好嫁人了。”

    长孙无垢瞬间就想起了那个男人,不过她并不怎么伤心。

    因为她只见过李世民一次,两人并没有什么感情。

    李世民死了,她也伤心了两天,不过现在也没什么感觉了。

    另一边,仁寿宫中,杨广和礼部的官员们正在阅卷。

    算数和律法都是客观题,只需要拿正确答案一对,就可以知道成绩优劣。

    而经文则由礼部的官员们阅卷,杨广只看策论。

    他拿起一份,看了一眼,然后摇摇头说:“写的什么完意,陈词滥调,差!”

    这次策论一共有三个标题:国富、强兵、高句丽。

    考生们可以任选一题写策论,当然也可以三个题目都写,可是并不会比只写一题的有优势。

    杨广继续看下一张卷子,这人写的是国富,然后他在里面说可以盐铁专卖,把盐矿和铁矿收为国有,由朝廷来经营。

    杨广笑了一下,这人算是说到了点子上面。

    这事还是要说到杨广的老子杨坚身上,杨坚在开皇三年的时候,就下了旨意,就是开了盐禁,天下百姓可是随意的煮盐,而且杨坚还没有设收税的,所以连盐税都没人收。

    这样对百姓也并没什么好处,除了住在盐矿附近的百姓之外,别的地方的百姓也还是吃着高价盐。

    同时朝廷也没有拿到钱,最后这笔盐税全都让那些世家大族们给瓜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