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三国:原来我是第一猛将 > 卷一 青州乱第83章 东莱太史慈
    “使君所言甚妙。”太史慈抚掌叫好,他在辽东所做的事情跟李云义雷同,都是以百姓利益为先。

    现在听到李云义条理清晰的论证,他仿佛找到了知音一样,心思也活泛了起来。

    “只是李使君,此战打还是不打?”

    太史慈神色凝重,说出这样一句话后,便死死地盯着病恹恹的李云义。

    “打!”

    一息不到,李云义便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想要北海长治久安,只能先将黄巾平定。”

    李云义深感后怕,要不是这一支骑兵刚才来的正是时候,将疲惫不堪的青州黄巾击溃,自己已经败了。

    “使君所言是为了大义,而非小义。”肖飞在一旁补充,他目光闪躲,担心自家主公触怒了太史慈,让这样一员猛将投向他处。

    “某家听闻肖军侯所言,使君想要进军东莱?”在弄清楚李云义心中所想之后,太史慈再度发问。

    “对。”李云义蹲在地上,用手指在尘土当中画出简陋的建东半岛地图。

    “北海,东莱自当一体,有鱼盐之利,应当互保。”他目光坚定,这是他已经规划好的道路。胶东半岛必须一体化,才能将有限的人力用在更多的地方。

    单凭朱虚一县,养将近五千军卒,已经接近十比一,到了朱虚一县的上限。

    “那使君又如何看待青州局势?”太史慈再问。

    李云义一愣,他倒是想过眼前人身份究竟是谁。但他如何回忆,也不记得青州有一个擅长骑兵的名将。

    对此,他只能按下心中的好奇,为其解答青州局势。

    “青州,天下一角,乱战之地,若无强者横扫四方的话,不可久居。”

    这话让让太史慈心惊,同时又大不意外。有识之士早就搬家到了辽东,去辽东过日子去了。

    仍旧留在青州的要么是豪族,要么是走不了的。

    在他看来,李云义二八年纪,即便有才,有统军之能,对于局势也不能把握的这么准。

    可偏偏,李云义的话戳中了他的心窝。他同样清楚,青州并非是良善之地,短时间的居住还行。真要长久居住,单单是青州黄巾,就足以让人心生绝望,一点办法都没有。

    “那使君可有横扫四方之心?”

    沉吟半晌,太史慈再度开口所言,直叫张开,肖飞眼皮直跳,却又默契的对视一眼,暗暗心惊。

    他们作为李云义的臣属,却从未问过李云义心中所想。他们到现在都以为,李云义所谋求的是县尊,或是府君这两个职位。

    此时此刻,太史慈将李云义的遮羞布扯下,他们才不得不面对现实。

    冀州乱战,渤海太守袁绍,冀州牧韩馥,右北平太守公孙瓒,黑山张燕。

    隔壁兖州更是乱成一团。兖州刺史刘岱杀死东郡太守乔瑁的做法让人不寒而栗。

    即便是拥有暴虐之名的董卓,杀的人不少,却从未将自己阵营的人杀掉。

    刘岱将刚刚参与了讨董的乔瑁杀掉,兼并了他的部众,以王纮为东郡太守。

    零零散散的消息当中有好有坏。

    足以让任何的有识之士都明白自己现在身处的是数百年所未有的乱局。

    取代汉室?缺心眼的袁术也都是拥有几乎四州之地,才不顾一切的打倒刘家的法理地位,让大汉第二世家袁家成为大汉的主宰。

    在对未来一无所知,无法像李云义这样洞悉世事武将们,倒是想要知道自家主公的志向。

    “我并无横扫四方之心。”李云义摇头,他不是做PPT的话,不会狠夸自己要做的事情,将其打造成一个可以吸引无数加盟者的项目。

    “先朱虚,再北海东莱,之后若是还有余力,再平定青州黄巾。”

    李云义语调平缓,并不清楚自己这样说话,却是锋芒毕露。

    李云义对面,太史慈这会儿双目再度神采飞扬起来。之前他对孔融有多失望,现在就对李云义有多期待。

    他并非是愚不可及的人,也知道李云义现在所说的话可能是在欺骗自己。可他还是想要试试,看看青州能否摆脱动乱,恢复宁静。

    “此事很难。”

    李云义哑然失笑道:“正因为此事怎么做起来都不容易,所以我才慎之又慎,不愿意为了虚无缥缈的未来,就放弃眼下的弟兄们。”

    “今日是我错了,不该冒险。日后朱虚汉军当以人为先才是上策。”

    “以人为本更不易。”太史慈自知如今大汉上层被士族掌控,下层被豪族掌控。

    这些人从未将庶民当做是人。

    “对。”李云义并未否决太史慈的说话,他笑眯眯的道:“越是不容易的事情,只要对小民有利,那就应该去做。”

    “汝可愿意帮我?”

    来了!

    肖飞精神一震,这正是他一直都在谋求的事情,他也想要太史慈成为朱虚汉军当中的一员。

    将近二百的骑兵足以让他念念不忘,想要将其拉入自己一方当中。

    “使君若是真的以庶民为主,某家愿意为朱虚效力。”太史慈思维敏锐,他并不愿意就此将自己绑定在李云义身边。倒不是他认为李云义不值得投效。

    而是他要看着李云义一步步走下去。

    “大善。”

    李云义闻言大笑:“阁下今日一战,横扫数千黄巾,来日必定威震北海。”

    “敢问阁下姓名?”

    “东莱太史子义,拜见使君。”

    太史慈说罢,便一揖道。

    他并非李云义的臣子,而是选择作为朱虚县吏一员。

    “太史子义?”

    李云义又是一惊,东莱姓太史的人不多,能够在整个事件节点,出现在自己面前,还叫太史子义的人,只有一个。

    “你便是太史慈?”

    李云义惊诧,他是真的惊了。他当然知道东莱太史慈的赫赫威名,也知道太史慈现在应该在辽东,而不是在胶东。

    “使君知晓慈名?”太史慈也是一怔,不过他的反应并不夸张。

    他之所以去辽东就是因为州官,郡官互相告状,他奉命前往洛阳先一步送去书信。

    后来他把这件事情做成了,却不得不避祸辽东,直到数年后管亥包围剧县的时候,他才再度献身中原。

    “自然。”

    李云义难掩脸上的惊讶,却也深知此处并非是说话的地方,便请之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