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三国:原来我是第一猛将 > 卷一 青州乱第97章 多了不要
    来人正是武老三,眼见汉军并无攻打淳于的意思,他急着出城,想要倒上一番谢。

    此时他看的清清楚楚,汉军凶猛如虎,之所以不杀自己,应当是李云义所言的那般——大汉天灾人祸连连,小民求生,便无错。

    他是被幼时的弟兄抬举为首领,一同求生的灾民,只知汉军凶猛如虎,遇到黄巾便是打杀。

    这叫他心中凄凄,想到县城当中,为虎作伥的小吏,对汉军也无甚好感。

    直到遇到李云义,他才醒悟过来,人之善恶并非在汉军或是黄巾,而在人。

    李云义不曾学着皇甫嵩那样,杀人以筑京观更是叫他沉默许久。

    此事已经是下午,阳光火辣辣的,晒得他头晕眼花。可他仍旧是跪在地上,一动不动。

    “起来吧。”

    李云义叹了口气,他一听武老三的话,就知道此人跟李越不一样。

    那一日武老三梗着脖子,求死模样,他历历在目。今日一见,却见这汉子在数日之间,便老了十岁,发鬓染了白色,身形也佝偻了几分。

    可见他能说出这样一番话,多不易。

    “你我都是大汉子民,往日无怨,近日无仇。只要你愿意解甲归田,重归大汉,我便许你一条生路。”

    “重归大汉?”

    武老三却是面色一凝,摇头道:“我等饥民,远离家乡,回不去了。”

    “没有回不去的,只有不想回去。”李云义闻言一笑,他见多了这种因为种种挫折,而不能弄清楚自己心中想要什么的人。

    “记住,你是因为活不下去才造反的,而非生性本恶,残害百姓的恶人。”

    那俯身在地上的武老三听到这话,却是情难自禁。往常他们与汉军对峙,对方都将自己当做是贼寇,恶贯满盈的恶人。

    他不否认,黄巾当中好人坏人参半,但他却是良善之人,从来不做恶事,更不会欺辱他人。

    “使君说的话,某家记住了。”

    他一抹脸上泪水,猛地抬头,将话说的掷地有声:“使君有所需求,尽管吩咐某家便是。”

    “粮食。”

    面对武老三,李云义的戒心稍减,说出了自己当下所需的物资。

    “高密援军正在北上,军中战马匮乏,信息传递极慢。援军一二日不到,随军携带的粮食,供养昌都俘虏之后,有些匮乏了。”

    他实话实说,却叫一旁的武老三感慨万千。旁的汉军俘虏青州黄巾,不是杀掉,便动辄打骂。偏偏李云义异于常人,用粮食供养,养到自己兵粮匮乏。

    “千石上下,某家能够挤出来。”

    武老三微微沉吟,说出一个数目来。

    “多了。”

    “再多的话,某家只能去借了。”

    去借?太史慈在一旁听得错愕,忍不住审视李云义,想要看看此人究竟有何魅力,能够叫敌人为自己倾尽所有。

    “啊?”

    武老三一怔,这才醒悟过来,李云义说的是多了,而不是少了。

    “武头目的心意云义知晓,然我这一军现在只有一千三百余人,每日需要消耗粮食不过五十石,只要一百五十石,就够我的弟兄吃饱了。”

    武老三见说,愣了一息。在他过往的人生当中,无论是借什么,都只有往多的借,哪有向李云义这样,越少越好。

    这叫他脸色涨红,对李云义也有了不满:“使君莫不是看不起俺们黄巾抠抠搜搜,凑出来的粮食?才不愿意收下弟兄们的一片好心?”

    “武头目此言差矣。”李云义苦笑一声,解释道:“我这一军轻装简行,所带粮食本就不多。二三日份额,就足以我回到高密,获得补给。”

    “再说这淳于城中今岁无几人耕种,来年粮食匮乏,你将粮食都给我了,你又吃甚么?”

    武老三一听,心情更为复杂。

    “俺本以为使君是看不上俺们的粮食,不曾想使君是在为俺们考虑,小人惭愧。”

    李云义心思转动,想说的话极多,到头来却是一时失语,只是将武老三从地上搀扶起来,摸着他粗糙的大手。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李云义才又道:“大乱之后必有灾荒,若是武头目信我的话,不妨抢种秋粮。哪怕收获不甚如意,也比浪费一秋,在城中枯坐的好。”

    武老三重重点头,又道出一个李云义无从知晓的信息来:“使君,李越想要自立渠帅,出兵东莱,攻克黄县后,震慑四方。”

    “东莱?”久久不语的太史慈呼吸当即变得急促。旁的事情他并不关心,但独独此事,对他至关重要,叫他马虎不得。

    “对,东莱。”武老三跟李云义对视一眼,又才将目光落在太史慈身上:“汉子,你莫不是东莱人?”

    “东莱太史慈见过武头目,慈母亲尚在东莱,家中只有一妹。如今乱象纷呈,慈恐黄县城破。”

    “这倒是不用担心。”武老三努努嘴,指着淳于城道:“淳于城小兵乏,想要进取东莱,先要解决的便是昌都司马俱。若是司马俱盛怒兴兵,这淳于城,只怕还会复姓司马。”

    “依我愚见,月旬之内,李越不敢动兵。再晚上一月,冬日到了,他更不会出兵。”

    “他等的就是冬日苦寒,司马俱无暇南下,好叫他开春之后,直扑黄县。”

    武老三话音落地,只见李云义太史慈都是面露惊色,不免哂然。

    “使君勿要笑我,此事城中人尽皆知晓,敢做的人却只有李越一个。其余头目兵马大的千人,小的一二百,对东莱虽然眼热,却也不敢出城一搏。”

    “这淳于千般不好,总归是他们的底盘,龟缩在城中,不至于惨败。”

    “他们输不起。”

    听到这里,李云义眨巴眨巴眼睛,不禁笑了起来。

    他心中嘀咕:我只道这大汉卧龙凤雏遍地都是,却没想到全是泉水指挥家。

    知易行难,他们都知道此事这般做下去会一跃成为人上人,可有几个人舍得豁出去,去冒险一搏?

    武老三一言更是叫他彻底醒悟过来,明白了青州黄巾心中所想。

    他们并不短视,只是内部杂乱,没有一个能够力压其余人的领头羊。

    攘外必先安内,无法安内的青州黄巾必然会输的一塌糊涂。

    李越,输定了。

    李云义轻笑一声,就以黄巾的组织度来说,李越绝无翻盘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