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三国:原来我是第一猛将 > 卷一 青州乱第103章 黔陬
    好在,郭天见到李云义面容有异,张嘴道:“使君有所不知道,这黔陬在东莱最西,其西南不过二百里,便是徐州东武,诸县。”

    诸县?李云义灵光一闪,倒是想到了诸葛信的同族,诸县葛氏的亮仔。

    “这黔陬距离徐州这般近,为何陶谦不派兵攻占,进取东莱?”

    郭天见说解释道:“使君有所不知,如今大汉势力一分有三,一是长安董卓,此人暴虐,虽占据天子,却无大义。”

    “另外两个势力原本同气连枝,现在各自也有了间隙。陶谦此人襄助的是南阳太守袁公路,其人与豫州刺史孙文台关系亲密,所谋的都是中原归属。”

    “徐州黄巾陶谦草草击溃,将其收编部分,部分驱逐到了青州,便将心思放在了诸侯讨董身上。如今那孙坚,独自在鲁阳奋战勒。”

    “袁本初此人野心勃勃,有传闻他想要另立天子。那前济南相曹孟德与他甚密,如今也屯兵河内。”

    李云义暗自心惊,历史的车轮依旧碾压而去。诸侯内乱不休,唯独曹操孙坚仍旧坚持在一线,是真心想要救国的人。

    “并非是传闻,袁本初本是要以幽州牧刘虞为天子,然刘虞老道,不受蒙骗,故而不成。”

    见郭天喋喋不休,李云义脑袋里面的记忆逐渐清楚起来。

    孙坚大概是在二三月份后,再度出兵洛阳,占据洛阳之后,拿到害死自己的毒药——传国玉玺。

    曹操则是被徐荣击败,看到诸侯无能后,前往扬州募集丹阳兵。结果募兵之后,行程还不到一半,他麾下的丹阳兵便鼓噪谋反。

    一阵乱战之后,曹操收敛人马只剩千余人。

    不多时,城门洞开,军士将拦在外面的据马挪开,这才在为首之人带领下,跪倒在地:“末将孙康拜见使君。”

    “龚都于书信当中与我说了,夷安一地,以君最为仁义。如今夷安军士以你为首,那姑且以你为行军司马,领千人。”

    孙康闻言不卑不亢,只是应诺道:“末将叩谢使君。”

    郭天不动声色的立在李云义身后,与众人一道入城。

    这一支由太史慈亲自调教出来的精锐,远远比这些为兵不久的百姓更为精悍。

    由着他们簇拥的李云义更是在众星捧月当中入城,吸引无数目光。

    独独立在李云义身边的郭天脸色不好,他的目光一直落孙康身上,这个彪形大汉的容貌,与他在徐州见过的一人委实太像。

    除此之外,此二人同样姓孙,只是一人叫观,一人叫康。

    他正思虑着,府衙已经近在咫尺。

    孙康请入,李云义自然无不应与。

    在夷安城内,他已经见到数十张从朱虚走出来的面孔,这些坚毅的汉子,原本身份各不一样。但到了朱虚军中,身份却统一起来。

    现在他们大多担任基层军官,最高的做到了屯长一职。

    “使君,军队正在集结,最迟半个时候之后,就将在校场检阅。”

    孙康行事有板有眼,他先是将夷安城中的人口,军备一一道出,随后又将之前司马俱的一些安排,也倒豆子一样,倒了出来。

    竹简也被一并送上,黄巾之乱后重新的登记造册的人口,田亩数据现在已经不在精准,但对于夷安而言,仍旧是第一手的数据。

    不多时,他拱手告退。

    这时,郭天才急匆匆的说道:“使君,孙康是泰山贼奸细,夷安不能久留,还请立刻出城回到高密。”

    “泰山贼奸细?”李云义闻言摇了摇头:“此人刚才将一应事务都处理的滴水不漏,是一个干才,不像是泰山贼。何况龚都南下,将夷安托付给此人,由此可见此人值得信赖。”

    “可他胞弟便是泰山巨寇孙观!”

    这个时候,郭天也顾不上影响了,他在李云义耳边低声说道:“泰山贼岁被陶谦诏安,可其人仍旧在泰山,东海一地横行。其中为首的便是臧霸臧宣高,此人与使君有旧,不用担心。”

    “然孙观与使君并无关系,若是他心向徐州,局势就大大的不妙了。”

    “不碍事。”李云义皱眉,却没有立刻下令离开。孙康他没听说过,但是孙观他是知道的。

    此人跟臧霸一样,被陶谦诏安后,就一直在泰山,虽然名为贼,却没有做过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

    他跟着臧霸先后投靠吕布,曹操,也是尽忠职守。

    “城中近半士卒都是朱虚出身,安全应当无忧。孙康一事我自有计较,怀疑袍泽弟兄一事,还是勿要说了。”

    郭天见李云义这般说了,嘴唇蠕动,却是欲言又止。

    他知道李云义做了决定,就不会容许自己反驳。

    他只能将内心的疑惑压在心中,沉默不语。

    随后又有军侯,屯长纷纷拜见。他们身份大不一样,有的是朱虚汉军,有的是黄巾。

    但在不到月余的时间当中,他们都变得更为干练,再无往日的闲散气息。

    他们人人都身着皮甲,见到李云义也不敢卸甲,只是憨笑。

    在夷安数日,他们愁云惨淡。哪怕龚都以身作则,连连发书求援,他们都见不着半分希望。

    可在李云义领着数十骑入城之后,他们立马精神抖擞起来,腰不疼了,腿不酸了。

    压在心头上面的大石头,也消失不见。

    整个夷安喜气洋洋,又活了起来。

    这般变化李云义看在眼中,他不疾不徐的宽慰着身边的军官,将他们安抚好了之后,才又说道:“最迟明日一早,我就要与孙司马领军一千,驰援龚司马。”

    龚都麾下原本只有一千五百人,这些人扩充成了三千,一千五百人被他领着南下,剩下的一千五百人当中,孙康只掌握五百人。

    其余一千人都掌握在朱虚一系的军官手中。

    “黔陬?”众将面面相觑,一军侯拱手道:“黔陬愿意归降使君,龚司马认为此事应当从快,不当犹豫,便立即南下。”

    “孙司马却认为黔陬存有二心,不可轻信,极力阻止龚司马南下。”

    “二心?”李云义凝神,他虽然不知道孙康是怎么判定黔陬黄巾并无投降之心。

    “对,龚司马与黔陬黄巾头目相识,似乎是旧友。龚司马才会亲自南下。”

    孙康的声音响起,他领着数名军官大步从外进来。

    “若是无误的话,黔陬黄巾头目跟汝南袁家关系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