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三国:原来我是第一猛将 > 卷一 青州乱第104章 圣人不死
    “袁家,又是袁家!”

    前后不过半个时辰,两次听到汝南袁氏的大名,李云义总算明白为何时人都将汝南袁氏当做是大汉第二世家。

    “使君,末将有一事需要禀告。”

    孙康大步入内后,单膝跪地道。

    “请说。”李云义照例将其搀扶起来,心中却是狐疑。孙康身份他已经知晓了大半,知道他弟弟就是泰山贼巨寇孙观。

    可他却无从知晓孙康心中所想,屁股坐在哪一边。

    “末将与徐州骑都尉,泰山人臧霸素有交情。其下属司马孙观,是末将胞弟。”

    他眼神清澈,直视李云义的目光,而无任何胆怯之意。

    方才便有人与他说了,李云义身边人乃是徐州黄巾老人郭天,在张闿麾下人缘颇广,知晓的人不少。

    下意识的,孙康选择抢先一步,将自己要说的话尽数说出,表明自己身份。

    “此事我已知晓。”李云义点头,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陶谦将徐州黄巾驱逐入青州,并非他的本意,而是迫于袁术,不得已而为之。”

    “豫州司隶兵戈连连,袁术与陶谦,孙坚亲善。袁术从粮,孙坚出兵,糜战在鲁阳一代。”

    “诸侯各有二心,陶谦也无出征洛阳之意,便借着青州黄巾作祟为由,一兵不发,只是提供钱粮,供以袁术消耗。”

    “如此一来,袁术大为不满,几次勒令陶谦驰援。陶谦却借着青州黄巾的名义,拒不发兵。”

    孙堪苦笑一声,鬼使神差的将自己知道的信息,一应说了出来。

    “养寇自重。”

    李云义脑袋里面冒出这样四个字来,纵观陶谦在徐州施政地方的前后,他始终都没有对北面的青州有所想法,跟袁术的关系也是报团取暖,而非是真正的的友军。

    他有理由相信陶谦借助青州黄巾,稳固自守徐州。

    “前些日子,袁术派遣汝南黄巾渠帅何仪之弟,何曼联络青州黄巾,希望他们不要滋扰徐州,而是北上冀州襄助公孙瓒,或是西进兖州攻击刘岱。”

    孙康娓娓道来,他作为当事人,知晓的内幕比旁人更为详尽。

    一旁的李云义则是如遭雷击。

    在他看来,汝南黄巾效忠的人一直都没有发生变化,他们始终是汝南袁氏的一条狗。袁术指挥他们如同臂膀,要他们生,他们便生,要他们死,他们也会死战。

    孙坚更是袁术手下的一员干将,两人关系亲密,汝南黄巾效忠袁术,自然也能被归属于孙坚麾下。

    袁术死后,袁绍一封信就叫他们再度反曹,与刘备合流。

    他可是知道,袁术从未踏足过青州,但他的亲密盟友公孙瓒却是任命亲信田楷为青州刺史,刘备为平原相。

    眼看青州黄巾即将走上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步,这一支生力军将要越过泰山,杀向兖州的时候。李云义脸上并无笑容,在他的设想当中,青州军应该留在青州,而不是去兖州。

    可现在,他只感觉呼吸困难。

    在朱虚挣扎许久,好不容易走到这一步之后,为什么陶谦,袁术,公孙瓒又横在了自己面前。

    明明自己只想活下去,不想让青州变成诸侯争霸的角斗场,让这片土地被鲜血侵染,变成红色。

    “青州黄巾只能在青州。”

    他没由来的抬高音量,发出自己的声音。

    “青州百姓从贼乃是董卓无道,乃是地方官吏腐败,无能,辅以天灾,才会饿殍满地,百姓从贼。”

    “今日朱虚,高密,夷安已定,数十万百姓居于城池当中,正是青州安定伊始。”

    “入冬之前,黔陬,不其等县也要归于的我大汉治下,沐浴阳光底下,不在黑暗。”

    他咬牙切齿,每一个字都是从牙缝里面挤出来的。

    时局纷乱,人人都在求生,偏偏这些身处高位诸侯,世家,求得却不是生,而是死。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他心知肚明,朝廷大权旁落,乱世早就拉开序幕。

    似袁术那样的野心家,都在布置自己的棋子,想要抓住先机。他又如何能够屈居人下,充当这些人的下属。

    “孙康,我不管你过去是谁,也不管你跟孙观什么关系。你若是不愿意为大汉百姓效力,现在便请离去,免得来日生隙。”

    李云义话语直白,他不知道孙康会这么选择,他也不在乎孙康如何选择。

    有人选择霸道,他却偏偏不选此道。

    “使君勿虑,康那日见到龚司马,又见到军中诸多黄巾旧人,却无一人道使君不好,末将便知晓使君与常人不同。”

    “往日只是听闻使君大名,今日相见后末将才知道盛名之下无虚士。使君明明知晓末将身份,却不揭露,康大为惭愧。”

    孙康连连作揖,李云义方才所说的话让他心乱如麻,一时间做不出抉择。

    他想要往前踏出一步,成为李云义的下属。

    可他并非自己一人。

    “末将惭愧。”

    孙康低语,脸上的惭愧之色还未退却,他便被李云义扶了起来。

    “说起来,我父亲在臧宣高前往东海避祸之前,护佑了他一阵。若是方便的话,替我相约臧宣高,我欲与他一见。”

    “诺。”孙康深深地看了李云义一眼,不在言他,而是拱手后领着几个军官而去。

    顷刻间,原本人生攒动的府衙当中,鸦雀无声。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李云义身上。方才李云义一番言语,直叫他们懵懂当中,热血沸腾。

    少数识文断字的军官当中,郭天是独一份的,他是接受过系统教育,也曾经拜在郑玄门下。

    如今再度听到震耳欲聋的——圣人不死,大盗不止的时候,他在战栗。

    这句话所说的圣人可不是真正的圣人,品德完美无瑕的人。

    而是追求名利不择手段的人。

    庄子认为这类人不从这个世界上根除,这个世界就不会变好。

    理论是理论,庄子只是提出了一个理论,并未真正的去实践。

    现在李云义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他的心脏几乎停止跳动。

    大汉如今的“圣人”,可不单单是袁绍,袁术,陶谦等人。

    还有他们背后的世家豪族。

    甚至李云义自己就是豪族出身,他难道要造自己的反?革自己的命?

    “不行,此事必须让老师去做。关东儒学正宗,才能说这样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