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三国:原来我是第一猛将 > 卷一 青州乱第127章 运粮队
    “怎么?左大人方才还口口声声要为青州百姓效力,难不成淳于百姓不属于青州?”

    “并非如此。”左承祖嘴唇蠕动,无法辩解。

    “那就好。”李云义轻笑一声,他倒是知道左承祖这般模样的根本所在:“既然左大人要为青州百姓服务,那就从淳于开始。”

    李云义在城墙上哈哈大笑,脸上尽是蔑视:“若是左大人不愿意为青州服务的话,大可不必说一番大话,叫青州百姓空欢喜一场。”

    他针锋相对,丝毫不给左承祖情面。

    在他看来,左承祖此刻的犹豫最不应该。都口口声声喊着要为青州服务,事到临头却纠结姓孔还是姓李,这是本末倒置。

    “使君莫要说笑,在下担心的并非是惹得孔国相不快。而是在下出任淳于县令后,叫淳于百姓不快。”

    他露出苦笑,道出心声:“孔国相征召我等,叫我等随他辗转数县,却不曾叫在下脚踏实地,去丈量一下百姓所需。”

    “使君甚爱左某,以左某出镇大县,反倒叫在下惶恐。”

    话道此处,李云义方才知道左承祖担心的是什么。

    北海一国官吏都有一个毛病,不接地气。

    孔融提拔的清流名士也不尽是喜欢吃喝玩乐的,似左承祖这样想做事情的人也夹杂其中。

    在孔融连战连败的时候,这些不曾抛弃他的士人,倒是看不出什么差别。可真要叫他们出任地方,那才是麻烦的根源。

    像左承祖这样果断承认自己没经验的老实人,是个例。

    “行吧,我知道了。”李云义听到这话,也知道自己有些欠考虑了。

    真正心系百姓的人,反而不会冒冒失失的接手官职,将自己当做是老爷。

    “不过这淳于县令还是你的,这几日你暂且跟着我,一道处置庶务,等你弄明白之后,出任县令与否,在你。”

    李云义说罢,也不给他思考的机会:“走吧,去送送张浪,此去昌都,正好叫他们孔国相看看,他丢掉的城池,是如何一座座回到大汉手下的。”

    他伸了伸懒腰,目光深邃。

    城北城门大开,鲜红的旗帜迎风猎猎作响。

    红色的汉军大旗替代了土黄色的黄天大旗,这让许多刚刚投靠大汉的黄巾军心中空落落的。

    他们未必怀念吃不上饭的黄巾生涯,但加入汉军,他们作为失败者,会失去很多本属于自己的特权。

    张浪与武老三并立,却无一人说话,前者看向北面藏在山峦当中的昌都,后者看向近在咫尺,却有万里之遥的淳于。

    宽阔的官道上,忽的马蹄声从北而来,身上还有蓑衣的骑士来不及褪下身上的束缚,疾驰而来后,便叫道。

    “淳于以北五十里,有司马俱运粮队一支,正在南下。”

    城墙下面的军士分为朱虚汉军跟随后投降的黄巾。如果非要说这两支军队有什么共同之处,那无疑是他们都挨过饿。

    大汉一朝,无论是庶民,还是高高在上的士人,都会出现吃不饱穿不暖的时候。

    在吃上面,他们有共同点。

    眼下听到司马俱的运粮队伍南下,看也不看对方的张浪跟武老三都不免对视一眼,借此表达自己的情绪——干。

    “使君到了。”

    正在此刻,随着熙熙攘攘的人流,李云义大步流星的出现在二人面前。

    他远远地便听到那斥候所言,神色也是颇为亢奋。

    “使君,万万不能叫这一支黄巾走脱。”武老三一个健步而来,嚷道。

    “那他们交给武县尉处置,能否做到不死一人,便降服他们,叫他们安安心心为我青州效力?”

    李云义抬手止住他的话语,心中一乐。往日他都是叫龚都假扮黄巾,玩一出鱼目混珠。

    现在龚都去介亭附近了,他身边能用的人手瞬间匮乏起来,只剩下武老三等零散数人。

    “末将不敢妄言,只求尽力。”武老三面不改色,说出这样一番话的时候,没有丝毫的迟疑之色。

    在他看来,这是必然的,他愿意加入青州义军,成为李云义的部下,就是为了减少黄巾伤亡。

    若是可行,他连一个伤员都不想见到。

    ......

    漫长的官道上面,长长的队伍绵延数里。前线数千人所需的粮食,都装在一辆辆大车上面,由人力推动,从剧县到昌都,再从昌都到淳于,高密。

    小小的板车横跨千余里的路程,靠的并非是黄巾严明的军纪,而是负责押送粮食的后勤头目的强力弹压。

    在黄巾当中,纪律性最强的并非是精锐的黄巾军。而是这些看起来毫不起眼,实则却为了约束数以千计民夫,不得不黑着一张脸,苛责所有人的运粮队伍。

    承受了前线所有压力,无论天晴还是下雨,都得准时无误的将粮食运输到目的地的运粮队伍,哪怕是下雨,也不曾有半分的停歇。

    反而在雨过天晴之后,负责队伍的头目张望远处,恨不得叫自己麾下的民夫长出翅膀,快快南下。

    他们并非是正规的军队,虽然有斥候前后探查,却也仅仅是探查。

    在他们身边的坞堡,城池,黄巾头目,不是没有眼馋粮食的人。但这些人一旦知道粮食是司马俱所属的之后,便不敢再碰。

    现在距离目的地淳于不过还有数十里的道路,即便慢上一些,也能在入夜之前抵达。

    可头目心急,早就想着交差,哪里肯再等上一些时间。

    “头儿,南面有一支淳于县的黄巾,奉命调遣到昌都。”

    运粮食黄巾头目闻言一擦额头上的毛毛汗,望着刺眼却不火辣辣的阳光道:“李越的人?倒也活该,临阵自立,结果......”

    那头目冷笑,舒展身子迎向太阳:“叫他们寻找一处地方等着,等俺们过去之后,他们才能北上。”

    “头儿,他们有千把人,跟俺们差不多,真要闹起来,俺们未必是他们的对手。”

    “闹起来?”头目闻言声音更冷:“俺倒是巴不得他们闹起来,李越那厮仗着自己是司马俱亲信,把俺弄来运输粮食。现在他遭了难,他手下的人也别想好过。”

    头目心知肚明,现在李越倒台,正是他翻身的机会。

    别说即将到来的是李越的旧部,就算来的人跟李越毫无干系,他也要闹出一点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