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三国:原来我是第一猛将 > 卷一 青州乱第186章 贾诩的动摇
    不是马日磾还能是谁?

    对于李云义的回答,贾诩一万个不信。

    换作一般人或者说是高杰这个宦官,一定会打破沙锅问到底了。

    但贾诩不愧是贾诩,作为前世为数不多能够善始善终的顶级谋士,他强忍着心中满腹的疑惑,主动转移话题道:“不管使君大人如何认为,但文和有一点可以保证,刚才凡事文和所言之事,皆是为了使君大人好。”

    “绝无半句虚言。”

    “这是自然,我虽然年少,更是弱冠之年,但他人的好赖话还是能够分辨清楚的。”李云义对此到没有否认,而是很干脆的点头认同了下来。

    这话倒是让贾诩脸色微喜,似乎没想到李云义这么好说话,就在贾诩准备趁胜追击,让在他看来有些“违背本心”的任务赶紧结束时,李云义又说出了一个,不管是前生今世,都让人头大的转场词汇。

    “但是……”

    李云义不紧不慢的开口道:“但是稚童才讲究好坏、对错,已冠的成年人只看利益。”

    李云义将“利益”二字咬的很重,让贾诩有些意外,更有些不知所措起来。

    这还没完,李云义接下来的话,继续抨击着贾诩的认知:“帮助高公公,不禁能获得陛下的好感与感激,更是能彻底表现出我身为大汉忠臣的一面,所获得的好处简直罄竹难书。”

    “设身处地的换位思考一下,若是贾副使处于我这个位置,你会不去帮助这世间法理的正统,反而去帮助一个国贼吗?”

    贾诩闻言,顿时眉头一皱。

    倒不是他被李云义给问住了,而是他猛然意识到,这年轻人果真不简单。

    即便是他自己自忖并未低估对方多少,但听闻这席话后,他终于明白。

    不能在将眼前这名年少有为的代署北海郡太守李使君当做年轻人看待了。

    这明明就是一个披着年轻人的皮毛,内心实则是一只老谋深算的老狐狸嘛!

    想到这,贾诩不由得收起了几分懒散,多了几分正色,如此回道:“李使君,小心祸从口出,相国可不是国贼。”

    “他更不会和皇帝陛下作对。”

    “贾副使你也不需要这么谨慎。”李云义以同样的语气回道:“既然这里只有我们二人在此,那就更应该坦诚相见。”

    “罢了,我也不和贾副使你绕弯子了,直接了当的和你说了吧,你留在长安替董卓效力,不是什么好事,过来投奔我吧!”

    “长安就是一块漩涡之地,董卓众叛亲离已是必然,从他放弃了洛阳,不敢出虎牢关与十八路诸侯对决时,就已经注定了他的下场......”

    李云义直勾勾的盯着贾诩,就像是纣王看见了苏妲己一般,眼神火热道:“先别急着拒绝,贾副使不妨先看我平复了青州,再决定。”

    “这......”贾诩被李云义这劈头盖脸的一顿“自白”给说懵了,好半天才回过味来,忍不住倒吸一大口凉气。

    好个桀骜自傲的少年郎。

    有些话还真特么敢径直说出口来!

    而更让贾诩震惊的是,除了李云义那自傲能够收复青州的口气外,对于董卓与长安的局势看法、猜测,简直和他在去年逃出洛阳时的看法,几乎是如出一辙。

    也正是因为对长安朝廷和董卓的不看好,面对李儒的请求他出使乐安郡的事情,贾诩没有如同往常一般,强硬的拒绝掉。

    用后世的话来说,贾诩的性格更像是驴性,叫着不走,打着倒退。

    作为贾诩多年的好友,李儒在面对贾诩这个后世与他并驾齐驱的顶级毒士时,也很是无奈。

    这也是贾诩从未将这次出使的真实目的,当做任务来看的主要原因之一。

    只是恐怕贾诩万万没有想到,在见到李云义的第二面后,他整个人都被对方牵着鼻子走了。

    “文和只是相府的一个刀笔吏,值得使君大人如此认真招揽吗?”

    贾诩沉默了良久,语气有些莫名的意味。

    一听这话,李云义顿时明白,贾诩的内心已经有些许动摇了。

    如果说后世贾诩轻松辅佐曹丕,只占据他忠心的百分之六十的话。

    那现在的贾诩,已经有百分之十在向李云义靠拢了。

    毕竟明眼人都能够看出,相比之落日西山,没几天好景的董卓,李云义这位年少有为的北海郡代署太守,似乎跟容易让人接受。

    毕竟在这个世家大族为了生存,都可以将族中子弟分派为魏蜀吴三国阵营中敌对,像养蛊一样保证各自世家大族繁衍的年代。

    没有人不想着遵守孝道,不想着让亲眷与后人享受百世的荣华富贵。

    而贾诩最大的弱点,就是他太想活了。

    不管是后世给郭汜李傕出计谋再度占据长安,还是让张绣投降曹操,最后尽忠的辅佐曹丕,都无一不是贾诩那强大的求生欲的表现。

    李云义甚至觉得,若是他现在当场许诺对方一世富贵,亲眷后代都不受战火与日后的清算。

    贾诩说不定会当场“叛变”李儒董卓,加入他所在的北海郡阵营。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就是贾诩觉得李云义太过于桀骜不驯,将这初现的乱世压根就不放在眼里,迟早会因为这自负的性格,走向深渊。

    然后果断拒绝了李云义的拉拢。

    所以在自己没有足够强大,拥有能够说一不二的地位前,李云义不会轻易的许诺贾诩,从而让对方心生芥蒂。

    于是李云义沉吟了片刻,这样回答贾诩:“贾副使不必妄自菲薄,您身为相府刀笔吏,那一定读过《孟子》,亚圣曾言,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越是地位低下的人,就越知道发愤图强。”

    “贾副使虽然只是相府的小小刀笔吏,但我可以肯定,你今后的成就,远不止于此!”

    “所以你更需要一个能够施展你足够才华、实力的平台,而不是甘于平庸的蜗居在只知道在宦海里打浮的老狐狸们之下!”

    贾诩蠕动了一下嘴唇,一时不知道如何回话了。

    这实在是,太看得起他了吧?

    居然拿他和管仲、百里奚那种明相比。

    曾几何时,他始终只是一个想要在乱世苟活的咸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