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三国:原来我是第一猛将 > 卷一 青州乱第261章 刘虞死了董卓也死了
    就在李云义一边积极的整顿新军、筹练新军,一边努力消化着除却陈留郡与济阴郡外,所有兖州地盘时,一个消息从北方迅速朝着南方传递。

    幽州刺史,汉室宗正刘虞死了。

    既不是意外病故,更不是寿终正寝。

    而是被公孙瓒、公孙范两兄弟,带着仅剩的一千五百名白马义从,直接在蓟县哗变,闯入了幽州刺史府,弄死了刘虞。

    这则消息引发了轩然大波,身处于冀州的袁本初更是狂骂刘虞这个老匹夫是个废物。

    占据大义与最多兵力,竟然还被公孙瓒、公孙范两兄弟绝地翻盘了,玩呢?

    诚然刘虞的死,对于袁本初来说,也是一个好事,但公孙瓒、公孙范同刘虞之间这么快就分出了胜负,让袁本初根本就没有时间反应过来。

    “主公,现在补救还为时不晚,应当立即召集兵马,即刻进军幽州。”田丰最先反应过来,立马进言道。

    “公孙瓒、与公孙范他们最高不过幽州骑都尉一职,干掉了刘虞无异于当年董卓噬主,是人神共愤,天下人所不能忍的。”

    “以公孙瓒与公孙范的资历,他们完全控制不了幽州,到那时刘虞的部下都得一起讨伐他们不可!”

    袁本初觉得很有道理,于是照做了。

    在初平三年十月十五日的这天,以讨伐公孙瓒、公孙范,为刘虞报仇的名义,带兵攻入了中山国,以此借道进入幽州!

    而在得知袁本初动向之后的李云义,同样想出兵掺和一脚,毕竟当初他曾经许诺过关二弟与张三弟,会干掉公孙瓒来替他们的大哥刘皇叔报仇的。

    可他麾下的谋士们都纷纷劝阻他不要这么做,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兖州初定,各方都百废待兴,青州支援的夏粮刚刚抵达,没有更多的粮食供给李云义起兵打一场大战了。

    再者公孙瓒、公孙范同袁本初的实力也都还有,不等他们打生打死,打出一股子血性出来前,就下场进行干涉,很有可能会适得其反,引得这两家一起抵抗己方。

    那就有些得不偿失了。

    李云义想了想,觉得很有道理,一个人的思维终究比不上群策群力,再者他也不认为他比这群顶级谋士们要聪明,于是他忍住了。

    当然,更为关键的一点,就是眼下眼看着初平三年都要过去了,长安的某个人至今没有死讯传来,让他觉得有些不对劲,难不成是他成为了蝴蝶,煽动了一下翅膀?

    好在都是虚惊一场,一直到十一月初一,李云义正在巡查濮阳新军操练情况时,历史的进程姗姗来迟,国贼董卓的死讯,也是终于从长安传到了兖州。

    与原时空的历史一样,自大的董卓在入宫时遭遇了司徒王允的埋伏,再加上义子吕布的背刺,直接殒命当场。

    西凉军内部顿时陷入了群龙无首的地步,整个长安都陷入了兵荒马乱之中。

    如果说刘虞的死、刘岱的瘫痪,是代表着老一代诸侯军阀落幕的话,那国贼董卓的死,将正式开启汉末乱世的副本。

    这句话并不是表示,董卓的势力是汉末最大的,他的死之所以这么夸张,完全是因为他挟持的那个人的缘故。

    在皇权至上的年代,九五至尊的重要性简直不言而喻,控制了皇帝,就代表着你掌握着汉室天下的大义所在。

    不然原时空中的曹老板为什么甘愿冒着天下大不韪,也要在荀攸的建议下,迎奉汉献帝呢?

    “天下要大变了。”

    李云义在得知董卓身死之后,立刻召集所有谋士武将,开始升帐议事。

    他第一句话,就让在场所有人,屏住了呼吸。

    乱世如萍,他们这座名为“李云义阵营”的小舟,究竟是成为覆灭的一叶扁舟,还是成长为遮天蔽日的海上舰队,就要看他们接下来该如何走了。

    “是派兵立刻前往长安迎奉陛下东归,还是继续按兵不动,坐看云卷云舒,静待他局势分明?”

    李云义第二句话,又让在场所有谋士们心中一凛。

    因为这句话实在是太过于大逆不道,作为汉室的忠臣良将,立刻骑兵迎奉皇帝难道不是你应该做的事情吗?

    当没有人斥责李云义,即是不敢,也是没有必要。

    除却远在青州坐镇后方老巢,始终认为自己汉臣的荀彧之外,在座的所有人,包括已经来到濮阳县差不多两个月,尽量在磨合彼此的荀彧侄子荀攸,都认为他们是李云义的人,而不是所谓的汉臣。

    只因他们的官位、俸禄,以及当下的社会地位,都是李云义赋予的,并不是那个早有耳闻,却已经快十年没有任何权威的汉室,所赐予的。

    汉室对他们来说,只是可有可无的遮羞布了......

    “回主公,攸在洛阳时,曾接触过司徒王允,此人虽然欺下媚上,只知道讨好董卓,但他说到底,也是做到了司徒之位的人,即便是再不堪,扳倒了董卓之后,兴许也能继续维持汉室的体面数年。”荀攸见诸多同僚没有一个想要第一个发表意见,他不禁舔了舔嘴唇,主动出列道。

    作为与他叔父荀彧理念观念相差甚远的人,荀攸的胆子不可谓不大,不然也不会在原时空中,主动让曹操前往弘农,迎奉天子了。

    而他之所以现在没有提出这个想法,完全是因为他通过对李云义两个多月的了解,知道对方是绝对不会选择迎奉天子这个选项的。

    没有人愿意自己的头上多一个爹。

    已经坐拥两州之地的李云义,在某些方面已经不需要天子来陪衬,来提升他的影响力了。

    若是真去迎奉了天子,才会坏了事。

    荀攸的提议,得到了程昱、陈群等人的附议,他们也不认为李云义此时应该出兵前往长安解救天子,王允做出的事情,不该由他们来擦屁股。

    他们现在的当务之急,应该继续稳步发展,扩建自己的势力范围,最好能在汉室彻底失控前,再占据一州之地的地盘。

    即便是最次的情况,也要将陈留郡与济阴郡占下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