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三国之开局娶了董卓女儿 > 第565章 在给大家吟诗一首
    在战局,谋略方面,沮授和许攸还是有一定的相似之处的。

    沮授不满的小声回应:

    "有何看法?我能有什么看法,其他人不是说过了吗?此战定能叫曹昂灰飞烟灭吗!”

    “呵呵?!"

    许攸山羊胡一翘,嗤笑一声:

    "你就不要在这和我装了,你难道看不出此战,我军胜局不大

    吗?

    "这可是你说的,我可没说,要是袁公追究下来,我可不背这个黑锅!”

    "嘿嘿!老沮啊!你这分明就是揣着明白装糊涂,难道你就不打算提醒一下袁公吗?”

    聚义自嘲一笑:“提醒,你这么聪明的人都不开口,我犯得上触这个眉头吗?”

    "咱俩可不一样,你是有兵权在手的主公手下红人,可我就是-个人微言轻的谋士而已,你的话可比我管用的多!”

    "算了吧!我有军权不假,但咱们的这位主公是什么样的一个人,你比我还要清楚吧?他此时踌躇满志,倘若这个时候有人提出相反的建议或者是什么难听的话,田丰的下场就是榜样!”

    许攸也只有苦笑一声,叹了一口气:

    "唉!沮授大人所言极是啊!你没看荀選那老小子,心如明镜的,就是因为自己的族人在曹营那边,为了避嫌一声不吭吗?”

    荀選就在他们的身边不远,听到许攸说他的坏话。

    不由得斥责道:“许子远,你给老夫闭嘴,你不说话没人把你当做哑巴!”

    “呵呵!得!看见没这老小子还发怒了!不过老荀,你真不打算说点什么?”

    "滚蛋!你小子就没安好心,我要是说点什么,日后只怕是吃饭的家伙都得丢了,想要进言还是你老小子去吧!你和袁公这么多年,想必你说了,也许袁公还能听的进去!”

    "得!您可拉倒吧,我要是说了,一准是个死!”

    三人在小声的闲聊,不想却被袁绍发现。

    此刻的袁绍容光焕发,似是年轻了好几岁。

    显然他对此战的结果,已经是胜券在握了!

    “许攸、沮授、荀選你们三人在嘀咕什么呢?怎么这等大事,不见你们发言啊?尤其是沮授,你身为手掌兵权的一方统帅,就对此战没什么看法吗?”

    沮授忙躬身施礼,昧着良心道:

    "回禀袁公,此次出征,属下并无意见,正如诸位所言,只要主公那您亲至,什么曹昂、吕布之流,必然不堪一击!”

    实则,他是对此次出征一点都没有把握。

    自己这边看上去的确很是唬人,光是士卒就达到十五万之多。

    只可惜,这些人的战力参差不齐,又是东拼西凑而来的。

    没有经历过系统训练的他们,简直就是一滩散沙。

    严格来说,这些人上了战场就是去送人头的。

    要是能够打赢还好,凭借士气说不准能够出现奇迹。

    可别忘了,曹昂手中虽然只有三万多的兵马。

    但根据探马传回来的消息,这些士卒都是历经过多少次战役洗礼的百战之师。

    属于精锐中的精锐,毫不夸张的说,曹军一名士卒便可顶自己这边五六个人。

    要是按照这么算下来,自己手中这十五万人,还多吗?

    听到沮授都认为此战必胜。

    袁绍更是自信心爆棚:

    "哈哈!很好!就连你都这么认为,你我们还有什么可畏惧的!”

    随后他又抬头看了一眼天上的骄阳,高呼一声:

    “吉时已到,大军出发!”

    “吉时已到,大军出发!”

    “吉时已到,大军出发!”

    随着一声声号令被传递下去,袁军整整十五万人正式开拔。

    袁绍将邺城的防御交给审配负责。

    自己率先走下城头。

    来到城下,一众文武在老袁的引领下纷纷骑上战马。

    袁绍马鞭一指安乐方向:

    “今有曹阿瞒,发动不义之师袭击我河北,叔能忍婶也忍不了!传消息出去,就说老夫今日带兵七十万要征讨扰我河北的曹家父子!”

    “喏!”

    身边一名斥候应了一声,打马离去,便将此消息迅速扩散开来。

    许攸禁不住一撇嘴:

    你就吹吧!十五万,你就敢号称七十万!你这是吓唬曹昂,还是说给自己壮胆啊!

    袁绍的出兵的消息,在他故意为之之下,很快便传到了身在荡阳城内的曹操耳中。

    老曹得到袁军号称七十万大军之时。

    不由得差点乐的背过气去。

    "哈哈哈!袁绍、袁本初!你个老小子还真是不要脸,如此伎俩还敢在老子面前卖弄。区区十几万人,便敢号称七十万,你也不怕风大闪到了舌头。”

    曹昂对古人这项号称的吹牛本领也是相当的无语。

    不免令他也想到了多年以后的老曹。

    他在赤壁之战中,还不是将十几万人吹嘘成了八十万!

    吹吹牛逼,制造一下声势也就算了,可笑的是最后还是落了一个火烧赤壁,被孙刘联军打的丢盔弃甲、大败而归。

    由此可见,吹牛也是要付出代价的!

    "父亲,如今袁绍已经出兵,我们是不是也应该有所准备了!”

    "不急,袁绍不是喜欢吹嘘吗?就叫他再狂妄几天,等他嚣张完了,你我父子再教他如何做人!”

    再次听到不急二字,位于一旁的荀攸终于忍不住问道:

    "主公,前两日,属下提出兵贵神速,您就说不急,如今袁绍已然出兵,您怎么还不着急呢?要知道袁军的人数本来就远远测超过了我们,我军要是再失了先机,岂不是要更加被动?!”

    曹操笑道:"怎么,公达,事到如今,你还想不到我的用意吗?”

    荀攸两眼的懵逼:"恕在下才疏学浅,实在是想不出主公的用意。”

    在他看来,兵法之中讲究的就是兵贵神速,而老曹却反其道而行,迟迟不肯出兵,一次又一次失去了进攻的先机,这无疑是兵家大忌,故令他始终看不透其中的玄机。

    "哈哈哈!想不到世间也有公达想不通的事情,这倒是叫我颇感意外啊!子脩,那你就和公达说说,我之所以按兵不动,到底是为何吧!”

    曹昂轻轻一笑,对着荀攸说道:

    "公达先生,之所以我军一直按兵不动,就是为了袁绍能够多聚拢些人。”

    对此许攸更加不解:“多聚拢些人?他们兵马聚集的越多,那不是更加对我军不利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