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三国之开局娶了董卓女儿 > 第566章 就将此酒问青天
    曹昂:“非也,先生只看见了事情的表象,你可不要忘了,如今可不是我军在孤军奋战,若是算上于禁等和贾诩所带领的兵马,足足五个方向对袁绍展开进攻,若是袁绍大量调集人马集中兵力和我部正面交锋,那么其他方向的阻碍必然会减少,说不定就会有以外之喜发生!”

    荀攸稍作沉思,便想通了这其中的道理。

    他微微点头,同时也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

    "这一招倒是不失为一个妙计,可是骡骑将军和主公,你们可曾想过,要是袁绍聚集的人马过于庞大,最终造成我军受阻,乃至失败,这又要如何是好?”

    "哈哈!公达先生,你这是对我军没有信心吗?以我的手下玄甲军的战力,想必先生你也应该有所耳闻,在正面战场之上,我部精锐就达到近四万,他们个个都是以一敌十的存在,别说袁军才十几万人,即便是四十万又如何!他们也不是我军的对手。”

    听到曹昂这番狂到没边的言语,许攸也只有暗自摇头。

    '骡骑将军年轻有为不假,也的确是个英勇善战的奇才,但如此轻视对手,是不是有点太狂了!’

    他将目光落在老曹的身上,希望身经百战的曹操,能够正视对手,做出一个明确的决定。

    可他没想到的是,老曹在听完曹昂的这番话,不但没有提出质

    疑,还很是满意的点头。

    最后还不忘补充道:

    "子脩,你还说漏了一点,我们之所以等待袁绍汇聚更多的人马,也是为了一劳永逸,这样一来,只要我们在安乐将他的主力部队一举消灭,袁绍还靠什么和我们斗。”

    荀攸严重怀疑,面前这个曹操是被人给调包了!

    以往老成持重的曹操,怎么就改变了这么多?

    改变之大,都令荀攸不敢相认了。

    不足四万人,就想着去消灭袁绍的十几万大军!

    曹昂年轻气盛如此狂傲也就算了。

    可是您都多大年纪了,怎地越来越不沉稳了呢?

    只可惜,荀攸扫了一眼在座的文臣武将。

    发现无论是吕布、麴义、黄忠,还是曹昂新收的诸葛亮、庞统,乃至徐庶、徐晃等人的脸上都是一脸的淡然。

    似乎他们都觉得这件事就应该照这个计划去做。

    没有一个人对曹操父子的计划提出质疑。

    看到如此场面,还想再说些什么的荀攸也只有作罢。

    或许真的会有什么奇迹发生也不一定呢?

    无奈之下的荀攸也只有选择了默认老曹的决定。

    当天,老曹或许是喝酒上瘾了,便又叫曹昂准备了一场丰盛的酒宴。

    席间,老曹喝的高兴,端起酒杯给在座之人挨个敬酒。

    等回到曹昂的位置.时,曹操似是想到了什么,问道:

    "子脩,我闻当日你渡过黄河之时,即兴赋诗一首,我记得好

    像是什么:

    西岳峥條何壮哉! 黄河如丝天际来。

    黄河万里触山动, 盘涡毂转秦地雷。

    荣光休气纷五彩, 千年一清圣人在。

    巨灵咆哮擘两山, 洪波喷箭射东海。

    三峰却立如欲摧, 翠崖丹谷高掌开。

    白帝金精运元气, 石作莲花云作台。

    云台阁道连窈冥, 中有不死丹丘生。

    明星玉女备洒扫, 麻姑搔背指爪轻。

    我皇手把天地户, 丹丘谈天与天语。

    九重出入生光辉, 东来蓬莱复西归。

    玉浆倘惠故人饮, 骑二茅龙上天飞。

    诗的意境很是不错,但诗中的丹丘又是何人啊?”

    曹昂直接无言以对,当日他也是一时嘴快,将这首诗念了出来。

    全然忘记了,这首诗中和当时所处之地完全不应景,尤其是其中的丹丘子,要知道这是在东汉末年,又不是唐朝,哪里有什么丹丘子。

    "嘿嘿!爹,我哪知道丹丘是何人?只是当时一时兴起,为了押韵胡乱凑上去的!”

    事已至此,他也唯有信口开河。

    "哈哈!原来是你杜撰出来的人物,我还以为是何方仙人,正要子脩你引荐一番,看来是为父想多了,不过,我是真的没有看出来,你小子也有作诗的潜质,这样吧,今天难得高兴,不妨你就再给大家吟诗一首如何?”

    '还来!!’

    曹昂立马觉得整个人都不好了。

    要说诗词,他脑中的确还有不少。

    毕竟幼儿园那唐诗三百首的填充式教育,那也不是白学的。

    可难就难在应景。

    要是再像上次那样,漏洞百出,可就不美了!

    于是他连连拒绝道:

    "爹,你就不要为难孩儿了,我哪里有您这样的文采,当日也就是一时兴起,才偶得佳句,如今我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出来了。倒是您,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不妨给大伙即兴吟诗一首呗!”

    曹昂直接将这个难题,推到了曹操的身上。

    曹操点指曹昂笑道:"子脩,你小子,为父要考教你的学问,怎么又变成你考教起我来了!”

    "我哪敢考教您啊!这不是大伙喝的高兴吗,您就给吟诗一首助助兴呗!”

    "哈哈!好!那就由我先作诗一首,不过你小子也别想跑,等为父这一首完毕,你也要做出一首!”

    曹昂面带愁容:’得!看来今日算是躲不过去了!’

    就见老曹手中端着酒杯,在厅堂之上,来回走了两圏。

    便张口道: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顿时引发了场中所有人的一片叫好之声。

    "司空果然大才啊!好一句’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单凭这-句便已是千古绝句啊!”

    "短短时间之中,竟然能做出如此佳作,司空之才震古烁今着实令我等汗颜!”

    "妙啊!曹公不但治国举世无双,这诗词一道也是我等望尘莫及啊

    "啧啧!今日之后,我大汉又多了一首万古流芳的佳作,实属大汉文坛之幸事也!”

    一时间,马屁声如潮。

    然而诗词之中的’愁’之意境在这帮人的马屁声中,就变得不那么引人注意了。

    这也不能怪手下这些人如此。

    主要场中除了荀攸、徐庶、诸葛亮、庞统四人能够领会诗中意境。

    其他人都是大字不识几个的武夫,他们能听出啥意境来。

    对他们来说,就是听了一个热闹。

    反正只要是出自曹操之口,大伙跟着叫好就指定没错就是了。

    曹昂对这首后世流传广泛的《短歌行》也是再熟悉不过了。

    虽然他也知道诗中老曾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但他却加入了马屁大军,连连赞道:

    “父亲大人,此诗惊为天人,天上地下也只有您才能做出如此神作!昂即便是拍马也不及父亲之万一,我和您这一比,简直就是班门弄斧不值一提!”

    老曹也很快在自己的十寺中回过神来。

    他对今天自己的诗句也颇为自得。

    听到众人的夸赞,即便是他也颇为受用。

    但,曹昂以为老曹能够就此作罢,那就大错特错了!

    就见老曹对于曹昂马屁,嗤笑一声:"你小子,别以为说了几句奉承之言便可躲过这一劫,只怕是你想多了,今天无论如何你也要赋诗一首,现在就轮到你了!开始吧!”

    有了老曹的带头,一众文武纷纷起哄。

    “对!骤骑将军也来一首!”

    "是啊!主公,你也来一个助助兴!”

    "对啊!主公,您就不要藏着掖着了,有什么千古绝句就拿出来。和我们大伙分享一下呗!”

    “就是,主公来一首!”

    “来一首!”

    曹昂扶额,看来今天是无论如何也躲不过去了。

    真不知道,今天老曹抽的什么疯。

    放着美酒佳肴不好好享用,非要赋诗!

    还有手下这帮子人,也不知道是吃错了什么药,瞎凑什么热闹!

    这又是何必呢?

    这分明就是现场直憋!

    被逼无奈的曹昂,也学着老曹的样子在厅堂来回踱步。

    抬头间,他便看到了窗外天上的明月!

    顿时一首他再熟悉不过的诗词在脑中浮现。

    "既然大家都想听我作诗一首,那我就即兴给大伙儿来几句,做的不好,还请大家海涵”

    “无妨!无妨!子脩快快赋来!”老曹拍手笑道。

    "嗯嗯!”

    清了清嗓子,曹昂便道: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一首苏轼的《水调歌头》自曹昂口中极有韵味的吟出。

    四座皆惊!

    要说刚刚老曹的那首,还有些晦涩难懂,在座的武人听得有点云山雾绕之感。

    可曹昂这首则是容易懂的多,即便是吕布、典韦这等粗人也能体会到诗中的意境!

    短暂的平静之后。

    老曹率先鼓起掌来:

    "好!好!好诗,好句!好一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子脩,为父真是想不到,你的诗词造诣也达到了如此高度!好!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