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天命皇帝 > 第一百三十七章 小朝会议事
    早朝仍旧按照惯例召开,天刚蒙蒙亮,龚安门门外已经有人早早候着了。

    不过,龚安门门外人数虽说,但队伍却显得井然有序。

    道理很简单,到了龚安门可就不是在自己家了。

    在自家院子里,怎么轻松随意都没问题,可到了龚安门前,那就是国君眼皮子底下,稍有失态,最好的结果都是拿掉官帽子。

    至于最差的结果,就是官帽子连带着脑袋一起落地,或许还有可能带上满院子的家眷。

    所以,在龚安门外,该怎么站位该摆出怎样一副态度,这些久居朝堂的官油子们,都心知肚明。

    朝臣们三三两两聚集在一起,聊着昨日见闻或是才听到的新鲜消息。

    随着远处传来“吱呀吱呀”的车轮声,这些朝臣们才纷纷停下话头朝两侧避让,以便于腾出一条道让马车通过。

    在朝臣们艳羡的目光中,马车缓缓停靠在距离龚安门两尺外的距离。

    能称作马车到这个位置的人,身份不言而喻。

    看到掀开车帘从里面走出的那人,众朝臣纷纷躬身行礼。

    “见过李大人!”

    “李大人早!”

    “李大人今日看起来气色极佳啊!”

    李御云淡风轻地拱了拱手,就算是跟这些朝臣们已经打过招呼了。

    而在场朝臣们非但没有觉得被忽视,反而人人笑容满面,如沐春风一般。

    李御到场后没多久,龚安门也随之打开,朝臣们沿着主干道直奔远处的朝阳殿。

    “大人,听说昨日王上带着两位娘娘出宫了。”

    何荣微微垂头,借机掩饰嘴型。

    而走在最前面的李御皱了皱眉,低声回复道:“都发生了什么?”

    “一个叫周充的读书人死在西市附近的巷子中,另一个则是个叫童才的混混,到现在下落不明。”

    说到这里,何荣目光偏移。

    不远处,一个保皇派朝臣轻哼了一声,随即将目光转开。

    “都城县令已经将状纸递到了我这边,如何回复?”

    说着,何荣又强调了一句:“毕竟是死一人失踪一人。”

    何荣说完话后片刻,李御才给出答复:“那个叫周充的人,随便找些罪名。”

    “喏!”

    “倒是那个叫童才的,需要留意一下。”

    “这……”

    面对李御的安排,何荣神色有些迟疑:“大人,咱们在宫中的眼线被拔除的差不多了,短时间内可能拿不到信息。”

    “无妨。”

    李御抬头看了眼已经近在咫尺的朝阳殿,语调平缓道:“我这边还有些许人手,让对方帮忙查找一下童才的下落。”

    何荣身子一颤,脸上多出几分惊讶神色。

    但很快,何荣就调整好情绪,恭敬应声:“喏!”

    朝臣入殿,司礼监掌印宦官兼御前宦官周泽早已经在龙椅旁边的矮台上等候。

    随着朝臣站位完毕,周泽清了清嗓子:“王上驾到!”

    闻言,包括李御、何荣为首的一干朝臣纷纷下跪行礼。

    同样的,骠骑将军白蒙,礼部尚书郭昱同样也下跪行礼。

    臣子终究是臣子,在没有坐上那把寓意皇权的龙椅之前,都必定要规规矩矩磕头。

    身着玄色刺金龙锦袍的秦政淡然挥手:“众爱卿平身!”

    “拜谢王上!”

    朝臣们又是一拜,随后这才起身。

    接下来就是正常的朝臣上奏,通常来说,一些不太重要的奏折早早就送到了文华殿处置。

    文华殿那边解决大部分奏折后,才会觉得重要的递交给朝阳殿。

    不过,随着秦政逐渐掌握朝政,送往朝阳殿的奏折数量明显增多。

    而会被放在早朝上商议的奏本,只有两种。

    一种是突发情况,甚至来不及转交文华殿、朝阳殿两殿,才会直接在早朝上提出。

    而另外一种,则是极其重要的奏本,会拿出来在早朝上议论。

    这些甚极其重要的议题,要么在早朝上得以解决,要么就会押后到朝阳殿后殿继续商议。

    所以,通常朝臣们又都会将朝阳殿后殿称之为小朝会。

    通常来说,能够进入小朝会议事的臣子,无一不是股肱之臣。

    只不过因为国君即位多年来都不曾打理朝政,小朝会也就成了摆设,满朝文武都以能够进入文华殿议事为荣。

    直到如今,小朝会才算有了点吸引力。

    随着周泽开口,有朝臣们接连上本。

    比起前段时间,如今的朝会上已经少了许多刁难的奏本,以今天为例,今天奏本中的内容显得稀松平常许多。

    陇西一带旱灾解决的结果,赈灾银两已经尽数发放,但灾情仍旧严重,照这样的势头发展下去,至少还要再持续三个月。

    幽州匪患已经被尽数平定,只是付出了金吾卫全员阵亡的代价。

    除此之外,就是武将任职的情况,参与北上神殊军将尉,都已经入职,一段时间的磨合后就可以发挥应有的效果。

    前面两条奏本是保国派朝臣提出的,而最后一条则是保皇派朝臣提出。

    简而言之,三条消息算是两好一坏。

    “王上,陇西一带的旱灾需要尽快解决啊,照现在这个情况发展下去,不消多时,陇西百姓就要死尽了。”

    负责上奏的户部尚书林文耀双目通红,满脸悲戚。

    “陇西作为西蜀粮仓,再这样持续下去,西蜀、西蜀怕是……”

    黄门侍郎仇文石紧随其后开口,欲言又止。

    “王上!”

    “王上!”

    朝臣们纷纷开口,以保国派朝臣居多,不过保皇派朝臣们也有人开口。

    旱灾一事影响深远,在这种情况下,朝堂党政反而显得没那么重要了。

    听着朝臣们的劝阻,秦政目光偏移,随之落到了李御身上。

    李御双手交叠,眉头微微皱起。

    见状,秦政深吸一口气,缓缓开口道:“此事押后再议,除此之外,还有本要奏吗?”

    听着秦政的这些说法,朝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无一人开口。

    连劝说秦政重视陇西旱灾的林文耀、仇文石都闭上了嘴。

    见状,秦政当即大手一挥:“既然如此,那就早早下朝,中书令李爱卿,户部尚书吴爱卿、工部尚书樊爱卿、白老将军后殿议事。”

    起初听到名字的时候,朝臣们还没明白是怎么回事。

    然而随着“后殿议事”四个字响彻大殿,朝臣们全都愣在了原地。

    小朝会……要开启了?

    没等朝臣们反应过来,宦官独有的尖锐嗓音已经响起。

    “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