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都市言情 > 大唐咸鱼王爷 > 第60章 限制
    裴辛用短刀割断把黑布固定在马车上的绳索,奋力一掀。

    顿时,浓重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熏的裴辛打了个踉跄,掩面皱眉,险些呕吐出来。

    肉?

    裴辛用短刀刺了刺车中红彤彤的肉块,不禁露出了疑问的目光。

    “都掀开!”

    裴辛心中有一个很不好的预感,这么大块红润的肉,显然不可能是羊肉。

    “喏!”

    卫士听命,将黑布掀开,二十多辆车中,满满当当堆着全是肉。

    而在最后几辆车上,裴辛发现了自己不想看到的一幕。

    十几只牛头,整整齐齐摆在一起,牛尾巴杂七杂八堆在角落。

    死不瞑目的黄牛,幽怨的目光凝视着前方,仿佛在疑惑,为什么自己辛辛苦苦耕地,却要被杀死?

    “舍人,咱们还要去咸阳吗?”马福问道。

    裴辛道:“去!一定要去!”

    耕牛不明不白被杀,即便有了凶手,却不能没有苦主。

    十几头耕牛被杀,对民心的损伤,绝不是魏王的括地志可以弥补的。

    裴辛顿时感觉,一股无形的压力正在靠近,魏王很可能会彻底失去角逐皇位的机会。

    吃牛肉并不算什么大不了的事,可是强索百姓耕牛,甚至堂而皇之在驿道飞驰,已然是目无王法。

    王子带头破坏王法,天子若是不严加惩戒,大唐还能维系的下去吗?

    “马校尉,立刻把这些罪证押送入禁苑,奏报天子,吾先去咸阳,今日必归。”

    “这是我的奏疏,务必奏于陛下。”

    此事紧迫,裴辛来不及多语,一切想说的都写在奏疏之中。

    即便知道天子要惩戒魏王,但是裴辛还是搞不清楚天子是要严加惩戒,还是小惩大诫。

    毕竟魏王是天子之爱子,此事也并非外臣可以忖度。

    “喏。”

    农为国之本,耕牛更是农业的根本,耕牛被杀,对于农人来说,无异于天塌一样的灾祸。

    而且,天明不到一个时辰,魏王府的奴仆,是怎么出现在驿道上的?

    私占驿站,又是一条大罪!

    驿站,隶属兵部,首先是军事机构。

    驿站的长官称为驿将,驿站的成员自然就是驿卒,没有驿券而占用驿站资源,无疑是大忌,尤其是前线还在开战的时候。

    这就更是一条滔天大罪。

    若是因此耽搁了军令传递,至少要十几颗人头落地,方才罢休。

    带着两个飞骑,裴辛马不停蹄的向着咸阳方向挺进。

    马鞭不住的抽打在马臀上,冒着严寒风雪,裴辛快马疾驰,路上的商旅纷纷避让,不敢与朝廷的使者争道。

    一个时辰过后,裴辛终于抵达了咸阳。

    与此同时,李世民也接到了裴辛写的奏疏与飞骑和折冲府送来的罪证与歹人。

    李世民的脸黑的像涂了一层墨,王德站在李世民身旁,大气不敢出,眼睁睁瞧这李世民一口气摔了十几件物事,将桌案上所有东西都摔了个粉碎。

    “民,国之基也。不知民之重,岂能君天下。”李世民幽幽说道,眼中满含失望。

    身为天子之爱子,李泰做的一切,让李世民大失所望。

    “身未修,家未齐,何以治国平天下!”李世民用恨铁不成钢的语气咬牙说道。

    王德听在耳中,却只恨自己为什么要听到这句话,稍有不慎就是乱葬岗上苇席包的下场。

    而起居舍人则忠实的记录下一切,不管李世民说了什么,起居舍人总是无悲无喜的记录下李世民的一言一行。

    “裴辛的奏疏呢,给朕拿过来!”李世民扫了一眼被自己扔到地上的奏疏,愤懑不已。

    “喏。”

    王德忙不迭的捡起地上的奏疏,轻轻擦拭干净,毕恭毕敬的放回书案之上,自己退回一边。

    接着给躲在殿后的内侍使眼色,命内侍赶快送上新的笔墨杯盏,供陛下砸……供陛下使用。

    李世民翻开奏疏,漂亮的右军书跃然纸上。

    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

    正是李世民对自己亲信的培养方式,而就在天子身侧的中书舍人,更是毫无疑问的天子心腹。

    看到漂亮的书法,李世民的心情稍稍平复些许。

    可当他阅览内容时,刚刚舒展开的眉梢,再一次紧皱起来,牙关紧咬,怒气直直写在脸上,右手紧紧握着紫毫笔。

    “咔嚓!”

    落针可闻的殿内,毛笔折断的声音响起,王德眼角一抽,害怕的哆嗦了一下。

    原先,李世民还仅仅愤怒自己的儿子不成器,管不好王府,导致奴仆乱为,而裴辛一封奏疏,让怒火中烧的李世民,看到此事之后隐藏的更为关键的东西。

    民心向背,天下易鼎。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以史为鉴,多少前朝都是上层腐朽,以至天下民不聊生。

    那岂止是十几头耕牛,那是大唐的江山社稷啊!

    万里江山,崩溃只在转瞬之间。

    “命裴辛为监察御史,巡察京兆不法,赐节!”

    虽然持节早已司空见惯,但外出的监察御史被赐予节杖,便意味着拥有几乎不受限制的处置权力,尤其是地处京兆,天子脚下,若是敢有谋叛之举,立时化为齑粉!

    李世民奋笔疾书,殿外却传来急匆匆的脚步声。

    “陛下,灵州吴王加急军报至!”

    李世民毫不犹豫道:“取来!”

    万事再紧要,也比不上军报紧要。

    薛延陀正在扣边,远出漠北不仅出于政治上的考量,还有实实在在的军事意图。

    前后被包夹的薛延陀,真的有胆子在隆冬腊月,顶着唐军衔尾追击,翻越朔漠,进攻以逸待劳的唐军吗?

    何况即便薛延陀本部有此决心和战意,其他的部族难道也要和薛延陀一起陪葬吗。

    后路已断,强敌在前,投降才是这些部族最正确的选择。

    军始快步走入殿内,将军报交给王德,由王德转呈给李世民。

    军报封在一支竹筒里,封口封着封泥,在封泥之上,还盖着吴王的印绶,用以确保军报的保密性,不曾被人截获、修改。

    李世民仔细的检查了封泥的完整,然后用小刀敲碎封泥,划开包裹其内的油纸,再用手指抹去用来防水的膏脂,这才打开竹筒。

    倒置竹筒,一张叠成长条形的信笺从竹筒中滑落。

    李世民展开信笺,深吸一口气准备阅读军报。

    “老爹您老的赏赐太不公道,吴王府实在揭不开锅……”

    “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