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戏侃三国 > 第227章 高人
    有的时候打仗就像玩德州扑克,双方都要互相揣测对方的想法。当初诸葛亮之所以无解,关键就在于他能料敌于先,可以十分精准的揣测到对方的想法。这门技术还真不是阅读了武侯二十四篇兵书能掌握的了的。套用周星驰的一句话:有些事看天份的。

    魏、蜀多年征战,地球人都知道蜀国的战争诉求是拿下长安。姜维这次偏偏剑走偏锋,转而攻打狄道城。按说如果魏国的主帅只要不是陈泰或者邓艾,姜维可以一举控制陇右,巩固好四郡之后,下一战就可以把战线往关中地区推进。可惜的是姜维的战斗意图瞒过了整个西凉军区,偏偏被陈泰和邓艾看破。这俩人还是西凉军区的总司令和副司令。没办法,这就是姜维的命。

    邓艾向陈泰献计,在狄道附近虚设伏兵。然后两路急行军打着陈泰和邓艾的旗号救援狄道城。此时的姜维正在表现着自己一口气吃掉狄道城的决心。别人围城打攻坚战,撑死围四面攻打。而姜维把狄道城围了八面,连同四个角一起攻打。狄道城里边的王经也是拼了,玩命死守。王经败军之将,又是强弩之末,眼看撑不住的时候。姜维得到线报,说陈泰、邓艾两路兵马救援。姜维吓了两跳,第一跳是没想到魏军的主力可以这么迅速的到达狄道,这不科学。第二跳是邓艾来了,一个陈泰就很难对付了,又来了个夏侯霸眼中的魏国第一人,日子没法过了。

    姜维果断做出部署,令夏侯霸带人阻截陈泰,姜维亲自去会会邓艾。至于狄道城嘛,那还得张翼张老将军继续攻打。蜀国这边就是这个情况,廖化得当赵云用,张翼得当张翼德用。姜维行军不到五里地,结果四面锣鼓喧天,大炮齐鸣,军旗招展。虽然姜维没看见人山人海,但是他觉得自己已经中了邓艾的诡计。于是派出传令兵赶紧去通知夏侯霸、张翼退兵。而姜维作为三军主帅,只能亲自断后,由剑阁退入汉中。

    后来一打听才知道,陈泰和邓艾根本没来,姜维见到的只不过是邓艾虚设的伏兵,。姜维后悔不已,想马上再提调诸军再回狄道。结果这帮丘八大爷们死都不去,刚回来哪有再回去的道理?姜维一看军心涣散,士气低落。干脆老老实实回汉中,上表皇帝刘禅说自己洮水大捷,不损一兵一卒安然返回汉中。刘禅大喜,加封姜维为大将军。姜维自从当了大将军,算是尝到了北伐的甜头。因此精忠报国念头爆棚,非得在外屯兵,誓死也要为刘禅打下一片完整的江山。

    按下姜维大将军屯兵不表,单说狄道城的王经算是活过来了。从洮水到狄道城,简直是一场噩梦。梦醒时分,王经赶紧请来陈泰和邓艾拜谢。陈泰表奏邓艾大功,司马昭封邓艾为安西将军,假节,领护东羌校尉。等于一场大战之后,作为交战双方的魏、蜀两国都很开心。战争之后,陈泰和西凉军官一起给邓艾做贺,宴会其乐融融。那头的蜀国,诸将也很开心的祝贺姜维升为大将军,酒席宴会也很盛大。

    姜维为什么要对刘禅如此尽忠呢?他不想学习司马昭掌握朝中大权。也没有像诸葛亮那样打造一个新制度的规划。他这么玩命北伐,只是单纯的希望能一统中原,让刘禅当一个货真价实的大汉皇帝。从姜维的角度讲,官拜大将军,品位已极。他没想过再录尚书事,升多大爵位。姜维和邓艾一样,单纯的军事发烧友。但是不一样是俩人站队不同。姜维在蜀国早早的当上了大将军,而邓艾在魏国也就混了个安西将军,都不如叛将毋丘俭混得好。但是从邓艾的角度讲,自己升迁的速度算很快了。所以大家就能理解姜维当这个大将军得多么的满足,而他玩命北伐尽忠的动力就在这里。

    在三国的世界里,其实纯武将都是很单纯的。不仅仅是姜维、邓艾这样从基层摸爬滚打上来的行伍之人。就连当初的所谓蜀国五虎将等,魏国的夏侯渊、夏侯惇、张辽、徐晃等,吴国的甘宁、周泰、徐盛、韩当等也是很单纯的人物。他们的手艺就是打仗,想的就是在战场上建功立业。反倒是那些搞文职的比较腹黑,比如诸葛亮、司马懿、周瑜这类文职出身的所谓儒将,再比如法正、张松、华歆、王朗、费祎这类人都阴着呢。这也是为什么刘禅放心的在军职上加封姜维而制约蒋琬、费祎等人的权利,这也是为什么司马昭早早的放出邓艾建功立业而一直把钟会雪藏在自己身边。邓艾这人再骄傲无非就是表现在为人处世上,钟会这人再低调也在谋划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在西凉为邓艾庆功的宴席上,陈泰试探性的对邓艾说姜维再不出兵了。邓艾当即反驳了这个观点,而且毫不顾忌王经的面子而说出了姜维必然出兵的五大理由。

    其一,王经兵败,损失七万大军,而蜀军虽然被吓回汉中,但是没有损失。因此上一战怎么说都是人家姜维胜了,因此姜维乘胜出兵,理所当然。

    其二、蜀军将士配合完美。这么几十年就俩主帅,除了诸葛亮就是姜维。再看魏军这边,从夏侯楙开始算,主帅换了无数,一人一个打法,所以魏军没有一个熟悉的阵型,这一点上绝对不如蜀军,因此这也是姜维出兵的理由。

    其三,姜维现在出兵多沿水路进兵,而魏军都在旱地。因此双方劳逸不同,蜀军体力上占据优势。

    其四、大国跟小国打仗,最吃亏的就是地盘太大,必须分兵把守,你不知道蜀军从哪就冒出来,因此别看魏国人多,具体到战场上,往往是蜀军人多。

    其四、马上就到了收获的季节,蜀军必然出动,河西走廊的粮食再向他们招手,姜维实在没有不去抢粮食的理由。

    其五,姜维是诸葛亮的弟子,其余的都不用说了,他一定会北伐。

    邓艾这五点理由说到陈泰心坎里了。前者陈泰分析狄道战况折服了邓艾,此时邓艾分析姜维的动向又征服了陈泰。自此这爷儿俩结为忘年交,以后以兄弟相称。陈泰见邓艾业务精熟,于是放心的把权力下放,让邓艾负责练兵、防务等各项事宜。邓艾最爱干的就是这些事,因此做的井井有条。陈泰自此高枕无忧,再不忧心姜维。

    魏国形式一片大好,对姜维来说不是个好消息。但是姜维一定会出兵,他和邓艾之间必有一战。下一节,我们来聊聊这对人杰交战的故事。

    邓艾用疑兵在狄道城外吓走了姜维,朝廷给邓艾加官进爵,于是陈泰给邓艾摆下庆功宴,席间邓艾说出了姜维必然再犯中原的五大原因。与此同时,屯兵钟题的蜀军也在大摆宴席,庆贺姜维荣升大将军。很难想象会有这样一场战争,打完之后交战双方都那么的开心。

    在姜维的宴会上,姜大将军再度提出了北伐的构想。这让诸将很扫兴,好端端的怎么又打仗?不仅蜀军将领厌战情绪高涨,就连跟司马氏有深仇大恨的夏侯霸都不主张继续北伐了。

    姜维坦然的说出了自己出兵的五大理由,这五大理由跟邓艾预想的几乎是完全一致。假如姜维听到了邓艾席间的预判,不知道会做何感想。简直就是既生维,何生艾啊。

    此时的姜维还不曾何邓艾交手,但是邓艾的大名快被夏侯霸说烂了。在夏侯霸嘴里,邓艾虽然年轻,但是厉害着呢,有他在根本不用考虑北伐的事。姜维听了这话肯定不舒服,自己堂堂蜀汉大将军,武侯亲传弟子,难道还不如一个魏国的安西将军?

    姜维重整大军,出祁山而攻陇右。怎么说姜维也是天水人,不能让家乡在魏国手里啊。然后就出事了,姜维前哨部队到达祁山之后发现魏军在此下寨九座,防卫严密。姜维很诧异,从武侯时代开始,魏军从来不在祁山布防,于是大将军亲自去巡视祁山魏国大寨。

    这一看不要紧,姜维心凉了半截。邓艾这九座大寨布置的十分得当,完全不输于诸葛亮的水平。还没开打,姜维意识到夏侯霸说的没错,邓艾确实是个高人,还不是一般的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