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戏侃三国 > 第230章 退兵
    对于姜维来说,邓艾无疑是可怕的对手。他无数次的听夏侯霸说过魏国有个小将军邓艾,老厉害了。姜维四伐中原吃那么大亏,居然连邓艾的面都没看见,实在是太惨烈了。这一回姜维郑重其事的请来夏侯霸,聊一聊邓艾的故事。夏侯霸也不知道说什么了,对于邓艾他说过很多了,唯一能补充的就是告诉姜维,邓艾是个结巴。

    姜维败给了个结巴,实在是忍不了。于是姜维上表后主刘禅,趁着司马昭带着主力跟诸葛诞、东吴作战,赶紧提兵北伐。

    这还没出门,泼冷水的就来了。此人就是泼冷水界的魁首,说丧气话的精英,连武侯面子都不给的谯周。

    老谯从跟着刘璋的时候就职业泼冷水,这次姜维还没出门,谯周就来阻止。老谯是个职业天文学家,过去敢折武侯的面子,就是因为他精通天象,能从天象中判断出准确的吉凶。都是内行人,这一点诸葛亮也不能反驳他。老谯这次阻挡姜维,都没摆出天文知识,只是讲了现实道理。

    谯周琢磨,皇上现在沉溺酒色,宠信宦官黄浩,不理朝政,贪图享乐。姜维穷兵黩武,让蜀人伤亡惨重,老百姓怨声载道。这样下去国家就完蛋了。于是谯周写了一篇文章寄给姜维,此文就是传说中的《仇国论》。

    简单介绍一下这篇文章,谯周举了几个例子来诠释了小国怎么战胜大国。虽然这篇文章被很多人来诟病,但是我认为这篇文章有很多现实意义,道理是很深刻的。谯周在这篇文章中主张休养生息,抚恤民力。只要小国老百姓的日子过得比大国要好,这就算是赢了。这一点其实是比较正宗的儒家思想,讲究的就是“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所谓的爱国、治国都得要明白“国”是什么。不是官府,不是皇族,不是地盘,而是生活在这个国度里的人民。这一点上,姜子牙也曾说过:“王者之国,使民富;霸者之国,使士富;仅存之国,使大夫富;无道之国,使国家富。”姜子牙所说的民,就是老百姓,士相当于中产阶级,大夫就是公务员,国家就是国库。也就是说GDP、外汇储备、奥运会、大裤衩都不如让老百姓获得实惠重要。藏富于民的国家才是文明进步的。老玩先军政治,天天打到魏帝国主义,那蜀国成什么了?老百姓民不聊生,路人面有菜色,全国就刘禅一个胖子,你说这样的国家多可恨。

    姜维看到这篇《仇国论》,那心里肯定不舒服。先军政治这条路根本不可逆,只能一条道走到黑。武侯当初能搞个人崇拜让老百姓拥护,姜维可不行。姜维又不敢直面北伐的错误,否定了北伐就得牵扯到否定武侯,那事儿可就大了。因此姜维一度之下撕碎了《仇国论》,提兵北伐。

    姜维第五次北伐先打哪?跟傅佥商议后,姜维决定先打长城。长城就是一座城池的名字,那里是西凉的粮仓,囤积军粮无数。但是呢这里的守军不多,为首大将是司马昭的堂哥司马望,手下有两员副将王真和李鹏。如今魏国主力尽在淮南,西凉这边总体上采取收缩防守的战略。

    姜维大兵直捣长城,司马望带领王真、李鹏出城迎战。这一战,蜀将傅佥奋起神威,轻松的活捉王真,打死李鹏。常胜将军赵云和神威天将军马超在这一刻灵魂附体。傅佥他一个人继承了蜀国五虎将悠久的历史和传统。在这一刻,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不是一个人!

    这一战,司马望吓得死守长城,姜维趁势攻城。到了第二天,姜维利用武侯所传火攻之法,几乎将长城拿下。眼看城破在即,魏国的援军也到了。来救援司马望的魏将自称姓邓,又是个年轻的娃娃。姜维料定这就是夏侯霸嘴里的小将军邓艾。因此姜维振奋精神,挺枪决战。俩人打了三四十回合不分胜负,关键是姓邓的这位一点破绽都没有。姜维决定,玩阴的。

    姜维拨马往后走,邓将军随后就追。看上去姜维要用拖刀计!不对,姜维用的是枪。那姜维就想用回马枪!也不对,他把枪挂在马上了。难道姜维要用杀手锏?也不对,蜀将中傅佥是随身带锏的,姜维不带这玩意,挺沉的。那姜维要干嘛?原来姜维瞅着邓将军进入了自己的射程,拿出弓箭就突施冷箭!谁知道人家早就看见了,不仅瞬间躲开了,还趁机挺枪来刺手无寸铁的姜维。当然了,姜维也不是吃素的,顺势夺下了那支枪。邓将军拍马撤退,往本阵而走。那姜维能放过他?纵马就去追。这是多好的机会,当初武功不咋地的郭淮还玩命死追手无寸铁且落单的,何况武功高强的姜维呢。结果追着追着,又来一个使大刀的将军拦住了姜维,大喝一声:“姜维匹夫,勿赶吾儿!邓艾在此!(原文)”

    姜维这才明白过来,刚才那个邓将军是邓艾的儿子,这个才是货真价实的邓艾。仇人见面,分外眼红,打还是不打?这得琢磨琢磨。刚才姜维战邓忠消耗过大,贸然交手不知实力如何的邓艾,那是典韦的行为,姜维可不这么干。而邓艾自己知道自己多粗多长,手下没多少兵,大部队都去支援淮南平叛了,自己这次的任务就是吓走姜维而解长城之围。不管怎么说,老首长司马昭的堂哥不能在自己的防区出事。

    既然俩人都这么想,那还打个屁啊,互相给了对方一个面子,约定好来日决战,然后就各自收兵回营了。

    到了第二天,姜维点完名,出完操,吃完饭,布完阵,从早晨四五点钟就开始等邓艾,这一等就等到了天黑,邓艾没来,姜维被放了鸽子。

    姜维连夜派人去见邓艾,责问他为啥不来,不讲信用。邓艾一琢磨,废话么,自己就这仨瓜俩枣,来什么来?赶紧给司马昭写信求救是正事。但是既然姜维的使者来了,邓艾赶紧请客吃饭,声称自己病了,浑身头疼,明天再打。

    第二天,蜀军在姜维的带领下,又站了整整一天的军姿,邓艾又没来。姜维也是够实心眼的,你看他师傅诸葛亮,跟人家下战书就从来没准时到过,不是早去就是晚去,肯定不准时去。结果姜维不知道什么时候被诸葛瑾灵魂附体了,居然天天去等邓艾,一等就是五六天。等于姜维天天都上当,当当都一样。邓艾天天说去,天天不去。

    这时候,连蜀将傅佥都看不下去,说邓艾这是玩诡计,必须得小心。那么说姜维为什么天天这个跟邓艾干耗着呢。姜维心里跟明镜似地,他知道邓艾在等援军。那姜维为啥不趁机干掉邓艾,而是天天在太阳底下站军姿呢。原因就是姜维又犯了一伐中原时的错误,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就在前不久,姜维给东吴的孙綝写了一封信,约定平分天下。也正是因为如此,孙綝才下给朱异死命令攻打魏军。姜维坚信东吴倾全国之兵再加上诸葛诞的两淮之兵,合力对抗司马昭是没有问题的。姜维知道司马昭的水平,打仗这事他不灵。而且姜维觉得魏国最能打的邓艾在西凉,毌丘俭早死了,救诸葛诞厉害还反了,司马昭手下一定没有能人。他可忘了司马昭身边还一个跟邓艾齐名的钟会在侧,那可是服了“阴中阴口服液”的小阴人,心眼多着呢。

    姜维等了几天,消息终于传来,说东吴兵败,诸葛诞被斩,如今魏国大部队正往长城赶来。姜维都得到信儿了,那邓艾一定也得到信儿了。因此姜维速速退兵,而且退的很有章法,举手投足都透着那么一股子专业。魏军探马看到,觉得姜维用兵太哇塞了,肯定是知道大部队来了要跑,不如赶上前去,杀他个干干净净。

    邓艾不以为然,真拿姜维当实心眼了。姜维在主动退兵的情况下要是不舍埋伏,那他就不算武侯弟子。而姜维果然在骆谷准备好了柴禾,只要魏军敢追,那蜀军则会就地开展烧烤派对,谁来烧死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