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隋唐风云 > 第151章 全胜
    元怿知情达理,要脸,他不敢、也不能接受嫂子的这份不伦之恋。

    但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着,而且,这还是个痴情到了一定境界的贼,她想把元怿的心偷去。

    胡小姐步步紧逼,元怿进退失据。终于,在胡小姐超常的热情和强权高压下,元怿选择了屈服——我们理解元怿的无奈,以胡小姐的率真和感性,我们有理由相信她一定是对元怿采取了什么非常措施。

    总之,这一对不受祝福的男女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当然,是偷偷摸摸的。

    与清河王元怿的斗争,胡太后再次大获全胜。

    接下来,他要斗争元乂了。

    元乂也是个狠角色。

    元乂是皇亲,朝中重臣,累迁至侍中、领军将军(国务院副总理兼军委副主席,权力大得没边儿),又娶了胡太后的妹妹当老婆,亲上加亲。

    但胡太后斗争他的目标是要把他赶下台,因为这个妹夫不仅心狠手辣、卖官鬻爵、贪污腐化、大搞其裙带关系,更重要的是,他居然敢与宦官头子刘腾联合起来,想扳倒她的情郞清河王元怿。

    元乂、刘腾一方,与元怿一方的矛盾由来已久,这是因为两方的道德观完全不同。元乂和刘腾都属于坏人,甚至是极品坏人,而元怿则可以归入好人一类,尽管不算是极品好人。无法以类聚,不能以群分,两个帮派只好做敌人。

    元乂、刘腾做坏事的时候,胡太后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一是她深谙水至清则无鱼的官场厚黑理论,二是她自己也绝不是什么清正君子。但胡太后不管元乂和刘腾,不代表元怿也不管,元怿有责任心和对大魏王朝的热爱,他不允许元乂他们胡闹。

    这当然招致了元乂和刘腾的敌视,鉴于元乂和刘腾属于坏人,而坏人是没有道德底限的,所以,坏人打算用坏人的手段对付好人。

    这个手段就是采用历朝历代屡试不爽的妙计:诬告元怿谋反。一旦与谋反沾上边,就是皇帝也不能救你了!

    元乂和刘腾首先买通了元怿的一个部下,此人叫宋维,曾任龙骧府秘书长,经元怿举荐,任通直郞。但宋维这个人,品德卑劣,多行不法,因此,正直的元怿多次痛斥。多次痛斥的结果没有让宋维改过自新,因为他想出了另外一个办法让元怿不再痛斥自己,那就是让元怿闭嘴,永远闭嘴。

    坏人宋维和坏人元乂一拍即合,决定由宋维出面向朝廷告发元怿谋反。

    宋维的告发顺利地递交给了北魏朝廷,接下来,这一伙坏人就准备着弹冠相庆了。但是,他们等了很久,也没有见朝廷将元怿绑赴市曹,一刀两段。再等,等下来的结果是:宋维诬告朝廷大臣,理应斩首!

    元乂和刘腾慌了,诬陷元怿不成,反把宋维搭了进去。二人急忙去找胡太后理论。

    其实,不用理论,用脚趾头也能想得出结果。他们诬告元怿谋反失败,原因有二:

    一是元怿是北魏最高统治者太后胡小姐的情人;

    二是元怿没有谋反。

    就这样,元乂他们可耻的计划胎死腹中,如果不是元乂拼死相救,说宋维忠勇可嘉,你现在把他杀了,以后有人真造反的话谁还敢告诉你,才说动胡太后放了宋维,否则,这个背主之贼早就被绑赴市曹了。

    坏人是不甘心他们失败的命运的。一计不成,再生二计。元乂和刘腾经过密度、讨论和研究,发现用常规手段是杀不死元怿的。为了杀死阻碍他们的政敌,好让自己在贪污腐化的道路上一往无前,他们决定铤而走险。

    这次元乂和刘腾真是要铤而走险了,他们的目的不仅仅是除去元译,还想软禁胡太后,好让自己为所欲为。

    商量好了之后,元乂来见小皇帝元诩。元诩自六岁即位,已经五年,现年十一岁。

    与上次买通宋维先生一样,这一次元乂和刘腾决定再买通一个人:胡定。

    胡定同志是宫廷里的主食中黄门,负责御膳房的工作。胡定虽然从性别上算个男人,但男人最重要的东西他却没有——他是个死太监。

    这一天,胡定来见小皇帝元诩,他一改往日在皇帝面前轻言细语的淑女作风,跌跌撞撞冲到皇帝面前,一头栽倒在御座前。

    元诩只是十一岁的小孩子,形式上贵为皇帝,内容上只是一个顽童。见到胡定以头抢地,声泪俱下,不禁吓了一跳,连问怎么了。

    胡定趴在地上,泣不成声,勉强说道:“清河王他,他他他,他想篡党夺权!”

    元诩吓得跳了起来,本能地问道:“你怎么知道?”元乂在旁边站了出来:“陛下,胡定说的是真的。清河王谋反一事,也与我商量过。他要胡定在陛下的饭菜中下毒,之后他好独掌大权,到时,我们这些忠于您的大臣都会被他一网打尽!”

    如果元诩富有斗争经验的话,他会由衷地赞叹元乂的表现:高啊!给元怿扣上个下毒谋反的大帽子,就算查无实据,也事出有因,谁让你是王爷,又贵为太傅,位高权重,不怀疑你怀疑谁!哪个皇帝不对这种功高震主的大臣防着三分!顺便,还不失时机、不露声色地把自己夸赞一番,将灰太狼打扮成喜羊羊般可怜可爱。

    可惜,元诩不但没有斗争经验,连与尿炕的斗争经验都未必有,听了元乂一番添油加醋的演说,吓得牙齿打战,问元乂,那怎么办?

    元乂作英勇状,说:“您放心,我已经下定决心,不怕困难,不怕牺牲,去争取胜利!”元诩听了十分感激兼十分感慨:关键时刻,朝廷还是有靠得着的人啊!

    元乂这番声情并茂的表演达到了他预期的效果,他和刘腾被授权处理清河王元怿。

    这一天,清河王、太傅元怿奉命入宫,来到显阳殿,显阳殿是皇宫的前殿。这个时候,胡太后正在后面的嘉福殿。

    看到元怿进来,刘腾马上关上了永巷门,断绝前后殿的往来通道。元怿还不知道,正是这一道永巷门,将这对苦命鸳鸯永远地隔开了。

    元怿还试图进去,被元乂挡住了,元怿大怒:“你要造反啊!”

    元乂说:“我不造反,我来拿造反的人!”

    说毕,两人动起手来,动手的结果是元怿被元乂抓了起来,因为元乂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有着早就埋伏在殿前的武士们。

    逮捕元怿之后,元乂和刘腾召集了扩大会议,以皇帝的名义宣布元怿大逆不道的罪状,所有人都知道是怎么回事,但都选择性失明。于是,元乂和刘腾拿着有着绝大多数高管签署的处理建议书进宫见驾。

    不一会儿,两人笑逐颜开地从皇宫出来,他们拿到了最高指示。

    当夜,北魏大臣中尚有良知、能力也相对卓越的太傅、清河王元怿,被冤杀。元怿时年只有三十四岁。

    这一年是公元520年的秋七月。

    元怿被杀,元乂和刘腾紧接着宣布胡太后的诏书,说太后体弱多病,从此不再临朝,决定把朝政交还给孝明帝元诩。

    而这时的胡太后,还不知道情郎被杀的消息,也不知道自己已经“被退位”了,她目前被软禁在了北宫的宣光殿中,失去了人身自由。

    这是这位性格勇悍的女性一生中最为惨淡的岁月,贵为一国太后、皇帝他妈,如今沦落到如此境地,不仅没自由(不能自由出入)、没亲情(儿子也不准来看她)、没消息(内外隔绝),连生活质量都得不到保障,据说这位当年风情万种的绝世美人,如今吃不饱、穿不暖外加睡不够(神经衰弱),再加上对情郎刻骨铭心的思念,这日子真是要多惨有多惨。

    现在的元乂和刘腾,一手遮天,孝明帝元诩只是一个十一岁的小孩子,既无能力,也无意识去阻止这两人的胡作非为。

    于是,在这两位活宝的共同努力下,本就盛极而衰的北魏就象一列装满烈性传染病人的火车,隆隆驶向卡桑德拉大桥。

    胡太后被囚禁后宫,朝中还真有人为之鸣不平,他鸣不平的工具是武力,他想借重武力,将太后救出。当然,他肯冒险救太后的原因并不是他们有多正义或多会怜香惜玉,他看中的,无非是太后背后的权势。

    这个人叫奚康生,时任右卫将军。

    奚康生是个大老粗,大字不识几个,性情粗鄙,素质低下。他和元乂本是拐弯抹角的亲戚,当初元乂囚禁太后时,奚康生也曾参与,可见,都不是什么好鸟。

    这一次奚康生决定挺身而出营救太后的原因很简单:他和元乂闹翻了!

    元乂惯于黑吃黑,和奚康生有利益冲突;元乂为人强横跋扈,与奚康生有语言上的冲突。综上所述,奚康生决定和元乂翻脸。

    对坏人而言,翻脸意味着要对方的老命。

    太后总被囚在后宫,皇帝不干了,他毕竟才是个十一岁的孩子,离不开他妈。老是吵着要见老娘。元乂被吵得没有办法,只好答应孝明帝去看老妈一眼——他没有站得住的理由阻挡。

    这一天,魏孝明帝率文武百官到后宫,参谒胡太后,胡太后在西林园见过儿子和大臣们之后,饮宴开始,庆祝皇帝和太后共叙天伦。

    正当大家热热闹闹开始喝酒的时候,有一个武将来到太后的面前,要求为太后和皇上跳一回力士舞助兴。

    此人就是右卫将军奚康生。

    奚康生的舞姿并不优美,满朝文武只能看到一个形容粗鄙的中年猥琐男象推土机一样在席前移来移去。

    但胡太后看懂了奚康生舞蹈中的深意:奚康生传递出的是执杀罪人的信息,罪人是谁,两人心照不宣——胡太后果然与众不同,聪明绝顶,说她是北朝第一知性女,大概不会有人反对。前世的冯太后、后世的李祖娥、冯小怜等等,在文才和聪明程度上,都绝对不是她的对手,唯一能够和她PK一下的,就是北周赵王宇文招的女儿、一样倾国倾城、一样知性柔媚、一样身死国灭的千金公主宇文芳小姐。

    胡太后随即想出了高招,席散之后,她命孝明帝元诩留宿北宫中,拉着小皇帝的手,两人一起下堂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