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隋唐风云 > 第245章 轰轰烈烈
    仁寿四年十一月初四,杨广征发数十万民夫挖设沟渠,从龙门东接长平、汲郡,渡过黄河到了浚仪、襄城,最后抵达洛阳,来布置防御性护城河。

    光看着可能觉得没什么,可连通这几个地方基本上是在洛阳形成一个半径二百多公里的护城河。围着这个圈就算上开车上高速,跑一周粗算一下也要十个小时左右…这是一个大到恐怖的护城河。

    二十一日,

    同时杨广还特地在诏书中强调‘宫室之制,本以便生,今所营构,务从简约’。

    不加还好,加了能把人气吐血。

    大业元年,刚擢升尚书令的杨素为东京洛阳的营建大监(有一点和没一点,真的一点都不一样),前工部尚书纳言杨达为副监,将作大匠宇文恺为总设计师,开始了对东都的统筹规划建设。

    这三个人没有一个是历史上的无名之辈,杨素和宇文恺当然是我们的老朋友,也是老搭档,无需多言。而杨达很少提过,不过细分析一下他的历史贡献,其实还远超过两位同事。这位隋朝的宗室,一辈子出过彩的有两件事,一个是建造东京,另一个是他闺女给他生了一个外孙女,这个外孙女,叫武则天。

    杨素和宇文恺已经是第二次合作项目了,彼此配合的亲密无间。杨广嘴上说‘务从简约’,以杨素对他的了解,简约两个字权当没看见。营建洛阳端的是一个大手笔,每个月役使的农民工达两百多万,并且强买强卖,把周边的居民和各州的商贾土豪迁徙到洛阳城中。这座新都城的建设周期和宇文恺其他两个杰作大兴城、仁寿宫一样迅速,前后用时只有十个月。不但速度快,还保证了建筑品质,全国各地的奇花异石,珍禽奇兽都被囊括在,洛阳城新建的显仁宫内,城市被建设的恢宏无比华丽非常,不过整体而言比大兴城还要落后那么一丢丢,所以就不再冗述了。

    看手下干活这么懂事,杨广当然很满意。他不是一个会闲下来的人,在杨素他们热火朝天赶工期的同时,杨广又下令尚书右丞皇甫议征发河南、淮北各郡的百姓,前后一百万人,开辟通济渠。

    通济渠从西苑引谷水、洛水到黄河,又从板渚引黄河水经过荥泽进入卞水,从卞水又联结淮河,甚至还有一个口子连通长江,全长六百五十公里,联结南北在中国航运历史上有不可磨灭的贡献。而通济渠更是隋朝大运河的工程。

    在世界历史上古今中外,有着无数运河,可能够以‘大运河’作为代称的,只有隋朝大运河跟如今的改良版,京杭大运河与浙东大运河。

    这条大运河并不是在隋朝始建,而是被扩建的。全长有恐怖的两千七百公里,联结了现今到浙江的八个省、直辖市,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曹娥江(钱塘江的最大支流)连为一体,也就是说它把中国沿海除了黑龙江和珠江的所有大型水系全部链接起来了。

    这条大运河将跨越它的创造者隋朝,此后一直被扩充,到了1293年才全线通航,直到今天仍然有很大一部分在继续使用。

    在现在的中国义务教育体系中,不管是历史还是地理,大运河都是必然要接触到的知识,是除了长城之外中国人类文明的又一个奇迹。

    关于这条大运河的内容,由于流传太广,已经属于常识范畴,发表的感慨太多,真显得本文没见过啥世面。不过提到隋唐历史,大运河是个绕不开的坎,同时表达一下对古人的创造能力的敬意,希望大家别喷咱是土包子…

    如此重大的工程,代价也必然是惨重的。跟长城一样,大运河也是一个血腥工程。据有关部门的不完全统计,在运河工作的农民工死亡率高达40%-50%,也就是有上百万的劳工在挖设大运河的时候过劳死。还有小道消息说为了运尸体,还专门修了一条便道,不管是真是假,听着都让人不寒而栗。

    其功其过,当真不好评说。但至少我们作为这条运河的使用者和拥有者应该为修筑它失去生命的前人怀有一份敬意,就像我们在过上现在越来越美好的生活的时候,不能忘记为了现在这一切付出了生命的革命前辈们一样。

    杨素的结局

    营建东京洛阳,开凿大运河,是杨广就任皇帝之后所做的大工程、大业绩。写隋唐史这些东西不可避免,一定要提两句壮壮声势,不过本文终究不是建筑史或夸耀功绩的马屁文,而是讲故事的。这些业绩读起来霸气,写多了难免索然无味,所以还是写点相对有意思的故事给大家讲讲。

    比如杨素的故事。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杨广当皇帝,杨素居功至伟。杨广也没有委屈了杨素,破格任命他为尚书令。

    尚书令可是非常牛掰的官职,是尚书省的第一,号令百官的左右仆射都不过是给尚书令打下手的副职。由于这个位子实在是权柄太大,对皇权都有一定的威胁,所以在隋朝建立三省六部制后,这个职称只是虚设,而没有派人担任。想当年高熲跟杨坚关系好到恨不能穿一条裤子,也不过是当个左仆射就到头了,可见杨广让杨素当了尚书令,下了多大的血本。

    其实对杨素的荣宠还不止这些。杨广在上台后新任命的宰相级别的中,除了杨素和摇摆不定的苏威,还有三人,分别是内史令杨约、门下纳言杨文思和门下纳言杨达。这三人虽然都姓杨,却不都是一家子。杨约是杨素的弟弟,杨文思是杨素的叔叔,只有杨达是隋朝宗室。而这还只是国家最高级的杨素家任职次一级的柱国、刺史更是不知凡几,当真是一人得道一家升天。

    可杨素和杨广组合的蜜月期,也就到此为止了。

    亲兄弟杨广都会明算账,何况是一个外人。虽然大家都是姓杨,可此杨非彼杨,这点杨广还是很清楚的。杨素功勋太卓著,根基也太深厚,这样位高权重的老臣,对权力欲望更浓厚的新皇帝而言,很具有威胁性。

    所以在杨素赫赫荣耀的背后,满满的全是杨广的杀意。

    杨广早就对杨素有所顾忌。在对付杨谅叛军的时候,先派出丘和而不是杨素上前线,正是因为杨广不希望杨素做大。可惜丘和实在不给力,而杨素又实在是太强了,才不得已把杨素又搬了出来。

    现在国家太平了,双杨之间的问题,是该处理一下了。

    建设东京洛阳,将是杨素最后一次载入史册的事迹。

    还没有等杨广动手,在洛阳建设完之后,也就是大业二年(606年),杨素便身染疾病。

    跟杨广打了十几年交道的杨素,非常了解他这位老搭档的性格,也知道杨广早晚要对付他。

    为官几十年,杨素已经得到了他所能得到的一切,声望、地位、财富和权力,再进一步只有跟杨广争皇位了。

    老了,再也争不动了,就这样结束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病重之后杨素拒绝吃药,放任疾病吞噬他的生命,大业二年七月二十三日,这位为隋朝贡献了一声的老臣,病逝于自己家中。

    坦白讲,我还是非常喜欢杨素这个人的。虽然他身上有很多缺点,太自私而且杀业深重,但他也是一个很有人格魅力的人。

    杨素是一个具有多面性的历史人物,对待敌人他可以冷血可以无情,为了自己的利益他可以不择手段,用无数无辜的人做自己的垫脚石。

    但杨素也有他可爱的一面。在飞黄腾达之后他最先想到的就是他的家人,封了无数没有啥功劳的族人为官,他没有看不起自幼身体残疾的弟弟杨约,还十分信任杨约,几乎言听计从,这不是杨素没有主见,而是他愿意信任自己的家人。他尊重有真学实才的知识分子,薛道衡不过是个俘虏而杨素对他礼遇有加,李百药是罪臣李德林的儿子,杨素爱惜他的才华,愿意提拔他。围绕着杨素的,有很多轶事典故,比如至今仍为人乐道的破镜重圆等等。

    杨素是一个类似曹那样的性情中人,虽然劣迹斑斑,让无数人对其恨之入骨,但我对他不太恨得起来。

    我曾玩剑侠情缘三的时候,跟朋友说最喜欢里面的角色是王遗风。朋友说,那是一个血腥屠城的冷血大魔头。而我则做了很多解释,然后说,没办法喜欢就是喜欢。

    现在我说喜欢杨素并不是说我对他所有作为都完全认可。如果我是皇帝一定希望自己有这么一个能打能抗能解决问题的手下,倘若如果可以跟这样一个性情中人做一个真正朋友,或许是件很舒服的事。当然还是少造杀业最好。

    能办下这么多轰轰烈烈的大事,权倾一时,最后还能得以善终,也算是个不错的结局。如果不是后代瞎折腾,杨素基本可以瞑目了。

    皇帝八月下扬州

    在杨素病重的时候杨广就时刻关注杨素的病情,他不是看杨素什么时候好,而是看杨素什么时候死。而杨素死后,杨广追封他为光禄大夫,太尉公,弘农河东等十郡太守,并赐予遗属财务若干,下诏书表示哀悼。可怎么看这更像是在庆祝。

    杨素的死其实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不过对刚刚掌握了至高权力的杨广来说,都没有什么大不了的,现在重要的是运用自己的权力给自己的生活增加乐趣。

    洛阳城盖好了,大运河也修的差不多了,杨广开始准备一个让后世无数史学家诟病不已,新工程。

    早在大业二年(606年)三月十八日,也就是杨广下令杨素等人修建东都洛阳的第二天,杨广就下了一封诏书。其内容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他希望能广泛听取百姓意见,咨询治理国家的建议,这样才能了解政策的好坏,以便随时改善的工作态度,提高的工作效率,更好的为人民服务。这是鬼扯,要是杨广这么造成无数过劳死的洛阳城和大运河就不用搞了。这诏书重要的是第二部分,所以他要巡视淮海一代,体察民情。

    到了月底,杨广着令黄门侍郎王弘等人到江南开始修建龙舟和各式船队,轰轰烈烈的‘下江都’运动,就此拉开了序幕。

    评价杨广是好皇帝还是坏皇帝,会有无数争议,但如果论中国历史上最会玩,排场最大的皇帝,没有无人可出杨广其右。

    王弘不愧是杨广仔细挑选的人才,到了八月份,共造船数万,然后选定其中的数千条船开拔到了洛口。

    前后只用了不到半年的时间赶制,那这些船的质量如何?我们先看看最顶级的也就是是杨广和他媳妇儿萧皇后用的船。杨广坐的船名叫龙舟,此龙舟可不是端午节用来比赛的那种小快艇,而是一艘巨型的豪华游轮。龙舟长六十米,宽十五米,高十四米,这些数据要全面小于后世郑和下西洋时的宝船,但是规格却是很高,龙舟上面分为四层全是宫殿式设计,分为办公区、居住区、娱乐区和服务区四个部分,可以充分保障皇帝办公之余吃喝玩乐。龙舟不但有实用价值还有观赏收藏价值,里面一百二十个房间都采用黄金和玉石作为饰物,看起来珠光宝气金碧辉煌,满满的都是重金属的味道。而萧皇后坐的翔螭船只是比龙舟稍小一点,其他配置基本一样。剩下的妃嫔和百官还有随行的和尚道士们乘坐的规格以此类递减,便不再一一介绍。

    如此大规模的舰队,沿运河而下全部展开足有二百里长,足足用了五十天才把船队完全铺展开。

    可用这些船去江都,还有一个重要问题,运河的水力不足,而且船也没办法靠风帆行驶,只能靠纤夫在岸上拉。运兵船还好,可以自食其力自己拉自己,但皇帝的船可不能让妃子们拉吧,还是得征调民夫。据记载光船的纤夫就征调了八万余人,而且全部按照所拉船只规格级别统一服装。同时除了民夫还有骑兵部队在岸上插着小旗子护卫,远远看去,这气场倍足,如果能配上一首‘纤夫的爱’,会非常有感觉。

    船队所到之处,五百里内各州县都要准备给养,物资之丰盛,根本吃不完,而船上人员也没有艰苦朴素的习惯,剩下的东西就地埋了。现在咱们新中国浪费惯了,可能觉得没什么,可以当年农耕文明的生产率,这么大规模铺张浪费食物的情况也是不多见的。因为万一闹个饥荒,就会出现大量没饭吃的难民,而人没饭吃就会造反,可隋朝在杨广这么浪费的情况下都没出现过什么饥民造反事件,说明杨坚留给杨广的底子还是很厚的。

    这是一次奢华的炫富之旅,国家没有点实力,是搞不出这么大的排场的。后世传的沸沸扬扬的乾隆六下江南,也不过几千人几百条船,跟杨广的下江都随便挥挥手就几千条船、几万个人,几亿的钱财这气势根本没法比。

    有钱就是这么任性,当真是崽卖爷田心不疼。

    虽然杨广下江都也有一些积极的地方,比如减免南方的赋税,召回被流放的前陈朝宗室回来为官,等等,稳定了江南的统治,但这个代价还是有点太高了。

    大隋虽然底子厚,也经不起这么败。

    上帝预使人灭亡,必先使人疯狂。为何黄赌毒危害这么大,就是因为这些玩意儿会让人上瘾,只要沾上想再就难了。权力也是如此,当杨广开始品尝到权力带来的诱惑,并开始恣意滥用的时候,这种权力欲望就像一头被放出了闸门疯狂的野兽,不管本来目的是什么,它都会逐渐失控。

    江都算是杨广龙兴的。他在这里当了十年的扬州总管,表现出了自己的卓越的政才华,同时江都也将见证他的辉煌和衰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