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铁马金戈 > 第870章 黄河卫士①
    抗战时期,八路军三大主力师开赴前线,屡立奇功,让日军把目光集中到共产党身上,他们决定向延安的共产党中央指挥机关下手,频频发动突袭。

    延安留守兵团应运而生。在险恶的环境下,他们以万余人的兵力,如何担当重任?抗战八年,占军事绝对优势的日军为何未得逞?面对国民党的摩擦,他们如何机智应对?

    这得力于留守兵团的健儿们。

    又是一片爆炸声,屋顶上的泥土随之哗哗直掉。翟作军连忙抓起一件大衣披在毛主席的身上,上气不接下气地说:“主席,快……”

    1937年10月,为了建立和巩固陕甘宁边区,中央军委成立了八路军留守兵团,萧劲光①任司令,华卓然任副司令。

    还是在8月初,毛主席就在考虑留守兵团的指挥员人选。

    华卓然原先一直担任中央军委的警备,毛主席想把他留下来。可是在征求华卓然的意见时,华卓然却表示愿意到前方去打仗。

    毛主席理解华卓然的心情。最后他对华卓然说:“卓然啦,你先协助萧劲光同志一段时间,等局势稳定了,你再上前线,怎么样?”

    “一切服从主席安排。”华卓然没有再坚持,立即立正表示。

    就这样,华卓然成为留守兵团的副司令。

    毛主席风趣地拍着华卓然的肩膀说:“小华呀,我在延安就是靠留守兵团,靠着你和萧劲光吃饭啊!”

    听到华卓然留在陕甘宁之后,贺子珍问丈夫:“润芝呀,你是不是在考虑小华的婚事呀?”

    毛主席望着贺子珍,忽然笑了:“知我者,夫人也!”

    毛主席说,自从叶媚媚和项英到这里以后,我就在想这个问题。华卓然和林欣儿都老大不小了。以前没有成全他们,很大程度上是形势所迫。现在形势虽然不算太好,但比过去好多了。

    贺子珍说,林欣儿是项英手下的重要战将,恐怕不一定调得动哩!

    毛主席点了点头,说:“是啊,新四军刚组建,正缺得力干部哇!这样,先调调看吧!”

    萧劲光、华卓然上任后面临的第一个严峻考验就是抗击日军的侵袭。当时,八路军三大主力相继开赴抗日战场,从平型关大捷到火烧阳明堡日军机场,令日军头痛,也引起了他们的极大关注。

    这时,日军把目光投向了指挥八路军抗日的心脏——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

    从1938年春开始,日军经常派侦察机侦察延安的动向。毛主席对此十分重视,把萧劲光、华卓然和曹里怀找来,问道:“中国西北哪些城市是日军进攻的战略要地?”

    “西北肯定是西安。因为西安是西北的门户啊!”华卓然答道。

    “对!”毛主席说,“日本占领沈阳夺了东北,攻下上海直逼华东,进入北平、太原,下一步自然是西北,而西安是陕西的首府,应是它们重点进攻目标。”

    接着,毛主席点出了日军的两种行动可能:一是进攻西安的同时以一支部队进攻黄河防线,配合行动;二是日军在山西进行“扫荡”,可能侵犯河防,威胁我边区的安全。

    萧劲光、华卓然和曹里怀深感责任重大,留守兵团仅有15000多人,固守河防,守卫两千公里的河防谈何容易?

    萧劲光说出了自己的担心,毛主席笑道:“别紧张嘛,单靠留守兵团的少数兵力,这么长的防线,当然是难以固守,但我们还要看到有利条件,要和整个华北地区的抗日斗争形势联系起来看。”

    毛主席要求他们加强防备,预防敌人来攻。

    果然不出所料,不久,日军就兵分几路,直扑黄河东岸,并占据了一些渡口。

    中共中央及时作出战略部署,发布命令,八路军三大主力师及时出动,化解了这场危险。

    危险虽然暂时解除了,但日军大规模进攻的可能性并没有排除,为了预防敌人的进攻,留守兵团在陕北与山西交界处,开始了紧张而周密的布防。

    为便于统一指挥,中央还同意留守兵团成立了两延(延川、延长)、神府(神木、府谷)和五县(绥、米、葭、吴、清)等河防司令部,作为留守兵团派驻当地的指挥机构。

    3月12日,萧劲光刚把河防布置完毕,进攻晋西北兴县的一路日军2000多人在飞机大炮的配合下,开始渡河。

    在这一带进行河防防守的是警6团。华卓然向萧劲光主动请缨,到警6团去指挥。

    萧劲光同意了华卓然的请求。

    华卓然来到警6团,立即和警6团团长王兆相、政委张达礼来到河防前沿观察。

    王兆相、张达礼很早就认识华卓然。原来他们是红六军团的,具体地说,他们是林欣儿的手下。

    在瑞金,他们见过华卓然与他们的团长林欣儿在一起。不过那时候他们才只是排长。

    红六军团组建时,在林欣儿的湘赣支队抽调了一个团,当时是连长和指导员的他们就在这个团里。

    华卓然知道这个情况后,就问他们的团长、政委呢?

    王兆相和张达礼说,他们在长征中都先后牺牲了。长征结束到达陕北,他们团只剩下不足二百人。

    华卓然安慰了他们,要他们好好干,莫辜负了组织的信任。

    华卓然举着望远镜,看到滚滚黄河水就在脚下汹涌澎湃,他对王团长说:要充分利用黄河天险,发挥我们近战的优良传统。

    王兆相说:“首长下命令吧!您说怎打就怎打!”

    日军的进攻开始了。在宽阔的河面上,敌人的机动船、皮垡子满河都是。

    警6团指战员沉着应战,他们根据指挥部的命令,一直等到敌人大部分下了河时,才突然集中全部火力一齐开火。

    敌人的机动船、皮垡子始终突不破火网,被打得在河面上滴溜溜乱转。有许多失去了控制,顺着滚滚黄河水冲走了。

    敌人遭此一劫,慌乱逃窜。此时,华卓然命令留守兵团的一支预备队乘势过河,袭敌侧背。敌人无力回击,最后向兴县方向仓皇逃去。

    战斗结束的总结会上,他们把这种战法叫做“半渡而击”。

    战后,萧劲光详细地向毛主席汇报了战斗经过,尤其报告了这次战斗中“半渡而击”的战法,毛主席点着头说:“就照这打法打。”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注①萧劲光(1903一一1989)出生于湖南长沙,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大将军衔。萧劲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人民解放军海军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为人民海军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卓著的贡献。1989年3月29日,萧劲光在北京病逝,享年8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