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铁马金戈 > 第871章 黄河卫士②
    然而,真正的战斗才开始。5月初,日军一个旅团企图在宁家川附近渡河西进。

    这次敌人来势十分凶猛。防守在西岸的是警八团。

    警八团也是120师的部队。一一警备第8团是由八路军第120师359旅718团编成。

    面对强敌的进攻,萧劲光、华卓然等进行了认真地研究,制定了一套完整的作战方案。

    按照作战方案,在固守防线的同时,派出主力部队,采取“主动出击”的办法粉碎敌人的进攻。

    萧劲光立即下达命令道:“让警8团的文年生带一支部队东渡黄河,隐蔽起来,等敌人到了岸边,趁其立足未稳,夜袭敌营。”

    按照萧劲光的命令,警8团团长文年生亲自率领一支部队,在日军到达对岸之前,东渡黄河隐蔽候敌。

    半夜时分,出击部队接到命令,突袭了敌先头部队一个大队,歼敌200多人,敌人的战斗部署被打乱,被迫掉头而去。

    日军的旅团长以为河东已有中国八路军守备,恐孤军深入而遭不测,遂放弃渡河计划。

    日军吃了败仗,但不肯就此罢休,决定空袭延安。

    1938年11月20日上午,清凉山上忽然响起了警报声,不一会儿,一架敌机飞抵延安上空,盘旋一阵后向西南飞去。

    翟作军等警卫员一眼认出那是日军的侦察机,刚才紧张的心情有所放松,他们没有叫醒刚刚入睡的毛主席。

    半个小时后,警报声一阵紧似一阵,听了让人心里发颤。

    接着就见十几架敌机在南边的天空中出现了。敌机排着整齐的队伍由南向北飞来。

    当时延安并没有防空火炮,仅有的防空火力就是机关枪(轻机枪)。

    敌机飞临延安上空。

    敌机的轰鸣声和我军机枪“嗒嗒嗒”的射击声不绝于耳。

    刹那间,敌机向延安城俯冲下来,丢下一颗颗炸弹。顿时,硝烟滚滚,尘土飞扬,爆炸声在山谷回荡。

    情况紧急!

    翟作军飞也似的向毛主席住的窑洞奔去,在门外大声喊道:“主席!快起来!敌机来了……”

    翟作军刚闯进窑洞,又是一片爆炸声,屋顶上的泥土随之哗哗直掉。

    他连忙抓起一件大衣披在毛主席的身上,上气不接下气地说:“主席,快……”

    毛主席望着手忙脚乱的翟作军,有些不满地说:“慌什么?拉拉扯扯的,我自己走!”

    翟作军似乎什么也没听见,也不管毛主席同意不同意,连推带架地拽着他往外跑。

    刚刚跑出小院门,几颗炸弹在不远处爆炸,掀起的气浪直逼过来。于是翟作军拉着毛主席直奔防空洞。

    毛主席刚刚走进防空洞,又听到几声巨响,几颗炸弹在防空洞外几十米处爆炸,巨大的气浪卷起的尘土腾空而起,眼前顿时一片昏暗。

    防空的石洞震得嗡嗡直响。大家互相看了看,心想,要是主席跑得再慢一点,那就……太危险了。每个人的脸上都是紧张、后怕的表情。

    此时,毛主席坐在防空洞内的板凳上,泰然自若地吸着烟。他对大家说:“紧张什么,不就是丢下几颗炸弹吗?敌人就这点本领……”

    敌机狂轰滥炸一阵后,向北飞去。

    “你到城里看看,有人受伤没有,损失怎样。”毛主席对翟作军说。

    翟作军和华卓然等留守处的干部一起查看了情况:许多窑洞被炸塌了,有的商店被炸得一塌糊涂。

    街道上躺着几个死难者,共死伤十几人,部队、机关的医务人员正在全力抢救伤员。

    毛主席住的窑洞有的地方被震裂,窗户和门被气浪冲坏。

    翟作军把情况向毛主席作了汇报。毛主席立即给陕甘宁边区政府打电话,询问情况,并让他们务必做好救济受难群众和死难者家属的工作。

    当天下午,陈云等人来到毛主席的住处,就有关工作进行商讨。晚饭后,陈云提出让毛主席搬家。

    陈云说:“主席,你住的这个窑洞已被敌机炸坏,再说目标也太明显,这里不能再住了,还是搬到比较隐蔽安全的地方去住。”

    可是,往哪儿搬呢?经过商议,决定让毛主席搬到杨家岭去,住在中宣部临时腾出的一间房子里,并决定立即就搬。

    天黑下来了,警卫员为毛主席搬家忙开了,有的整理被褥打包,有的收拾生活日用品。毛主席、贺子珍在叶子龙等人的陪同下走出小院。

    临走时,毛主席叮嘱贺清华:“你不能离开这个小院,我的文件都在这里呢。”

    贺清华表示,请主席放心,人在文件在!

    次日早晨,几十架敌机又轰炸了延安城。当华卓然指挥部队对天空射击时,顿时,四处己是硝烟滚滚,弹片飞蹿,许多房屋倒塌。

    一颗重磅炸弹就落在毛主席曾经住过的窑洞里,已经被震裂的窑洞,这回倒塌了。

    受了轻伤的贺清华,奋力地从窑洞里爬出来,嘴里还在喃喃地说:“幸亏主席昨夜搬走了!”

    后来,日军又多次组织了对延安的轰炸,由于部队、机关都有防空准备,没有造成太大损失。毛主席和党中央依然在这里指挥全国军民抗战。

    面对日机的频频光顾,我们就毫无为力。延安城如同一座不设防的城市。因为那时八路军只能在陆地上与日军作战。

    1939年1月,已进至延安东大门的日军兵分三路,每路约千人向河岸推进。一路向马头关,一路向凉水岩,一路向泥金滩。

    占领这三个地方后,日军立即用大炮、机枪隔河向陕北境内猛烈射击,随后又派来十多架飞机进行轰炸扫射,并投掷多枚毒瓦斯弹。

    随后,敌人准备渡河,边区形势十分危急,留守兵团与日军展开了激战。

    留守兵团的指挥所里,萧劲光、华卓然正在紧张地指挥战斗。

    萧劲光对华卓然说:“告诉部队要沉住气,坚决顶住敌人的攻击,决不能让敌人踏上河西。告诉一线指战员,多坚持一分钟,就多给敌人带来一分动摇。”

    华卓然答应着给各防守部队打电话。

    因为他们知道,河西失守,就意味着延安没了河防,就无法保证延安及党中央的安全,无法保证边区群众的安全。

    当时形势危急,不少人沉不住气了。

    在此时刻,毛主席也十分关注前线的战况,他接通了前线的电话:

    “劲光呀,你那里的情况怎么样啊,可不可以先通报一下啊?刚才有两名地方干部上我这儿来,想看看中央有什么打算,我说敌人还没有到,你们急什么呢,如果我们先乱了,群众会怎么看?”

    萧劲光简要汇报了战况,并表示誓死与河防共存亡。

    毛主席谈了自己的设想后说道:“劲光呀,狠狠地打哟,边区人民可是看着你们的啊!”

    此次,留守兵团的河防部队与日军相持了一天,击毁敌人的部分船只,杀伤了部分敌人。

    随后几天,河东友军和游击队不断袭击敌人的辎重和增援部队,日军苦不堪扰,三路敌军先后退去。

    留守兵团机动部队由华卓然亲自率领出击河东,迅速占领有利地形,与一部溃逃之敌激战3小时后,安全撤回河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