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铁马金戈 > 第883章 太原会战
    抗日战争爆发前后,1936年7月11日,德奥签订秘密协定,德国基本上控制了奥地利的内政和外交。

    次年11月6日,意大利参加了德、日《反共产国际协定》,三国正式结成法西斯侵略集团。

    1938年9月29日,德、意、英、法四国在德国南部重镇慕尼黑开会,签署了《慕尼黑协定》。

    1937年7月底,日军占领北平、天津后,进一步扩大对中国的侵略,准备南夺上海,北占太原。因此,在淞沪会战期间,日军又向太原发动了进攻。

    太原会战就是中国军队在华北为抵抗日本侵略者侵占太原而发动的一次大规模战役。

    8月,为在华北展开大规模进攻,日军8个师团组成了以寺内寿一为司令官的“华北方面军”。

    9月13日,日军占领大同,并继续向南进发。中国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急忙命令部队严守内长城各关隘。

    日军占领大同后,又相继占领了蔚县、灵邱等地,向平型关进发。

    22日,日军向平型关发动进攻。中国守军协同作战,向日军发起了猛烈的反击,给日军以沉重打击。

    24日,应第二战区的要求,八路军第115师埋伏在平型关东北公路两侧高地。次日,当日军进入伏击地区时,115师突然发起强攻,将日军分割包围。

    经过半天的激烈战斗,歼敌1000多人,并缴获了大量军用物资。

    八路军平型关大捷是全面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首次胜利,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鼓舞了士气。

    平型关战役之后,日军又增强兵力,相继向崞县、原平发动进攻。

    这两处中国守军奋力抵抗,经过10多天的激战,未能阻止日军的攻击,崞县、原平被日军占领。

    原平失守后,忻口失去前沿重镇,处于敌军的威胁之下。

    面对日军对忻口的进攻,中国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卫立煌率领约13万人在忻口以北阻击日军。

    卫立煌将所部分为左、中、右3个兵团,在正面形成了一个严密的防御体系,与日军对峙。

    日军在飞机、坦克和大炮的掩护下,于10月13日向忻口发动了大规模进攻。

    最初,日军凭借先进的武器,冲破阵地,中国军队伤亡甚重。后中国军队拼死反击,全歼了冲入阵地的日军,夺回阵地。

    日军又用猛烈的炮火展开进攻,中国守军则通过挖掘抗道接近日军,与之展开肉搏战,迫其后退。

    如此反复几次,中国军队歼灭大量日军,给对方以沉重打击。

    结果,经过10多天的激战,中国军队在中央战场有力阻止了日军的前进,但也未能突破日军的阵地,双方处于相持状态。

    10月10日,另一路从河北来的日军攻占了石家庄。接着,沿正太路西进。

    由于日军在忻口受阻,因此日军统帅部命令正太路日军急进,蒋介石连忙派遣约6万人增援。

    13日,日军进攻娘子关,中国军队奋力阻止,双方展开激战。由于娘子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日军伤亡惨重,久攻不下。

    19日,日军一部从正面进攻,另一部却迂回到了中国守军右侧,企图从右侧背袭击中国守军。

    这时,第八路军129师师长刘伯承已经率部抵达,当即狠狠打击了企图袭击中国军队的日军。

    然而,由于国民党指挥官没有听取刘伯承的建议,致使日军一部于26日从石门口迂回到主阵地右侧,直指平定。

    驻守娘子关的国民党军队怕日军断其后路,便主动撤退,娘子关很快被日军攻占。

    此后,日军一路西进,向太原进逼。

    第2战区为避免忻口中国守军腹背受敌,于11月1日令忻口部队撤退。

    11月2日夜,忻口中国守军撤离阵地。

    3日,忻口日军得以向南前进。

    7日,两路日军在太原城外会合,太原已处于日军的夹击之中。

    11月8日,日军动用猛烈炮火向太原发动进攻。太原城墙很快就被炸开多处缺口,日军冲入城内。

    中国守军奋起反击,与日军展开了激烈的巷战,并歼灭大量入城的日军。

    但随着日军大量援军的到来,太原城已很难守住。傅作义见此,便下令撤退,太原遂陷落。

    太原会战以中国的失败而告终。

    太原会战包括有:天镇战役、平型关战役、忻口战役、娘子关战役、太原保卫战。

    南口张家口战役后,日本关东军察哈尔派遣兵团独立混成第1旅团一部共1500余人于1937年9月13日占领山西大同,立即以一部向丰镇(今属内蒙古)进攻,主力向雁北地区进攻。

    日军第5师团从河北宣化、新保安西下,连陷广灵、灵丘、浑源等晋东北城镇。

    9月下旬,日军统帅部命板垣征四郎率第5师团及察哈尔派遣兵团主力共5万余人进攻山西内长城防线,企图向太原城发起进攻。

    中国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指挥所部退守内长城的平型关、雁门关、神池一线。

    以第6集团军总司令杨爱源为右地区总司令,指挥3个军防守平型关东西一线。

    以第7集团军总司令傅作义为左地区总司令,指挥4个军防守雁门关东西一侧。

    以第71、第72师为预备军,位于繁峙;令第18集团军(八路军)朱德总司令以第115、第120、第129师分别驰援平型关、雁门关、五台山配合作战。

    1937年夏末,在日本关东军参谋长东条英机指挥下的关东军察哈尔兵团(后称蒙疆兵团)在多伦设立指挥部,以四个旅团附有伪蒙军九个骑兵师由察哈尔(分内蒙古东南部)沿平绥路进犯蒙疆。

    平汉路之日本侵略军第五师团在师团长板垣征四郎指挥下,由怀来经蔚县、涞源向保定策应作战。

    中国方面,国民政府第二战区以各一部在蔚县、平型关间及天镇、阳高进行抵抗,以主力在大同附近集结,准备在聚乐堡与日本侵略军决战。

    日军自9月5日向西进攻至24日,仅二十天,便占领了天镇、阳高、大同、集宁各城市和大片地区。

    天镇作战失利,追查责任,第六十一军军长李服膺伏法。

    1937年9月13日,日军独立混成第1旅团未经战斗占领大同后,国民政府第二战区接着组织平型关战役,其主力撤至恒山内长城一带防守。

    国民革命军第六十一军防守茹越口,国民革命军第三十五军撤至雁门关阵地,国民革命军第十七军、第七十三师及第十五军退守平型关、团城口既设阵地,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第—一五师进出平型关外,遮断日军后方供应连络线。

    日军蒙疆兵团之一部于9月21日陷商都、丰镇,续向集宁进攻,其主力攻陷应县、山阴、左云、右玉、平鲁、凉城等地,再向内长城线进攻,以策应第五师团作战。

    28日突破茹越口,中国守军第二零三旅旅长梁鉴堂殉国。

    日军进陷繁峙,威胁平型关守军后方,第二战区各部遂于30日夜撤向五台山、代县之线,平型关战役结束。

    应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请求,国民革命军第十四集团军总司令卫立煌率蒋介石嫡系部队第十四军、第九军、第八十五师、独立第五旅等部,由石家庄赶来太原以北增援。

    10月10日卫部集中于忻口附近,会合原第二战区各部,将部队分为三个兵团。

    刘茂恩所指挥的国民革命军第十五军、第十七军、第九十四师为右翼兵团。

    以王靖国为总指挥、郝梦龄为前敌总指挥、陈长捷为前敌副总指挥所指挥的国民革命军第九军、第十九军、第三十五军、第六十一军为中央兵团。

    李默庵所指挥的第十四军所属第十师、第八十三师、第八十五师及晋绥军第六十八师、第七十一师为左翼兵团,归第二战区前敌总指挥卫立煌统一指挥。

    于10月12日在忻口以北龙王堂、界河铺、大白水、南峪之线占领阵地,进行忻口战役。

    日军主力于10月8日后相继攻陷崞县、原平,13日开始向忻口阵地攻击。

    中国军队坚守阵地,进行反击,激战至14日,第二十一师师长李仙洲负伤,独立第五旅旅长郑廷珍及继任李继程接连阵亡。

    至16日,前总指挥兼第九军军长郝梦龄、第五十四师师长刘家麒壮烈殉国,官兵伤亡极重,战势呈胶着状态。

    10月上旬,日军第二、第二军主力向正定钳击,形势严重。第一战区抽出第一军团、第十四军团、第三军、第三十八军等部,转进于娘子关占领既设阵地,归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黄绍竑统一指挥。

    日军陷石家庄后,长驱南进。仅以其第二十师团之一部向娘子关进攻,策应其第五师团之攻势。

    11日后进攻井陉、砭驴岭,中国守军第三十八军第十七师迎击。14日突进苇泽关、旧关,被第一军团、第三军包围,消灭甚多,困守数据点,赖空投补给。

    惜中国军队火力不足,未能将其全歼,围攻至22日,日军仍负隅顽抗。

    10月21日,日军被迫抽调第二十师团全部及第一零九师团一部由冀南回援,第二十师团对娘子关再举攻击,第一零九师团由横口车站向测鱼镇、南漳城前进。

    中国军队第三军及增援之第四十一军调集未毕,迎击失利。娘子关侧背暴露,退守平定。

    日军第二十师团于26日陷娘子关,30日进平定,第一零九师团进至昔阳,平定、阳泉相继失守,日军进逼太原。

    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命傅作义守卫太原。忻口各部队为免于被围,于11月2日夜开始撤退,转移太原北郊。但因东山失陷,乃渡汾河西撤。

    娘子关方面撤下部队到达太原,日军已对太原形成包围,只好分路南移或西渡汾河。

    11月6日,日军第五师团和蒙疆兵团向太原阵地进攻,8日由北城突入,守军向西山突围,太原陷落。

    日军9日陷交城,接连陷祁县、平遥后停止。中国军队退守子洪镇、韩侯镇、兑九峪。太原会战结束。

    参加太原会战的中国军队,于会战结束后,其国民革命军第十五军、第十七军等部转进于晋东南高平、阳城等地。

    其第十四军、第十四军团等部转进于翼城、沁水一带。晋绥军各部转进于晋西山岳地带,与日军继续进行不间断的战斗,直至1945年日本投降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