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铁马金戈 > 第940章 担忧与思念
    叶媚媚从不同的渠道得知凇沪会战和南京保卫战的情况。

    她心里沉甸甸的,这种心情不仅仅缘于抗战的不利形势,也是缘于宋波。

    听说粤军第66军损失过半,那宋波到底如何呢?他最后突围出来了没有呢?

    不过她倒是从上官云相那儿听到粤军第66军和第83军是从正面突围出来的。

    那天,她随叶挺、项英到上官云相那儿去开会。上官云相是战区的副司令长官。新四军开赴苏皖浙抗日前线,隶属第三战区①。

    在那次会上,上官云相着重向战区各部报告了全国的抗战形势。称淞沪和南京两大战役我国虽然损失巨大,但却粉碎了日寇“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美梦。

    此次会上,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着重宣布了下一步的行动计划:武汉会战。称蒋委员长正在调兵遣将,欲与日寇在武汉决一死战。

    由于日军占领南京后,下一个目标即是武汉,日军西进速度很快。日军不仅从东压向武汉,还准备采取迂回战术,从东、南、北三面夹击武汉。

    这是日军惯用的伎俩,如淞沪和南京战役即是使用的此战术。

    这种迂回战术,让国军吃尽了苦头。

    武汉地处江汉平原东缘,位于长江与汉水之间,扼平汉、粤汉两条铁路的衔接点,也是东西南北水陆交通的枢纽,素有“九省通衢”之誉,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1937年底,在上海、南京相继失陷后,国民政府宣布迁都重庆,但政府机关大部及军事统帅部仍在武汉。

    这就使武汉成为当时全国实际上的政治、经济、军事的中心,成为敌我必争之地。

    其时,日本大本营陆军部认为,只要占领武汉,控制中原,就可以完全掌控中国。

    于是,日本御前会议决定,迅速攻占武汉,消灭国民党军队,迫使中国政府屈服,尽快结束战争。

    为达此战略目的,日军先是进行徐州会战,在占领徐州后,迅速集结了14个师团、一百四十余艘海军舰艇以及五百余架飞机总计35万余人的兵力围攻武汉。

    这是日军开战以来使用的最强大的兵力。日军妄图沿长江、淮河西进,攻取武汉。

    面对强敌咄咄逼人的气势,国民政府下定了“以全力保卫大武汉”的决心,同时在军事上作了针锋相对的部署,倾注了最强大的兵力。

    蒋介石亲任武汉会战总指挥,他根据武汉外围大别山区的有利地形,确定了“保卫武汉但不战于武汉”的战略构想。

    他部署:以第五战区下辖的孙连仲、李品仙两个兵团守淮南、淮北直到长江北岸,以第九战区下辖的薛岳、张发奎两个兵团守武汉城区城郊、长江南岸及江防。

    武汉会战中方投入总兵力共49个军110余万人,保卫武汉决心之大可见一斑。

    粉碎这种战术的办法,就是各路迎敌。

    所以国军正调集兵力分别堵击日军,以实现蒋介石的“保卫武汉但不战于武汉”的战略构想。即在武汉周边与敌人作战,利用有利地形消耗日军的有生力量。

    为了迟滞日军向武汉和华北推进②的步伐,蒋介石指示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以徐州为中心,阻止敌人行动。

    并且在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等省与日军展开频繁作战③,以粉碎日本的阴谋④。

    由于南京的失守,当时第三战区的指挥部设在南陵。出乎意料之外的是,叶媚媚竟在南陵见到了刚从南京突围出来的封天宇。

    叶媚媚这才知道封天宇经组织同意随粤军参加了淞沪会战和南京保卫战。从封天宇那儿了解了淞沪战役和南京战役的详细情况。

    由于封天宇不认识宋波,也不知道新编第157师增援的事,故而他不清楚宋波突围的事。

    叶媚媚也不认识上官若云。但她通过封天宇从上官若云那里了解到宋波的有关情况:宋波确实也是在正面从南京突围的。但宋波的部队在突围一开始就被打散了。

    从南陵回到云岭,叶媚媚的心情一直很沉重。

    据上官若云介绍,新编157师初上战场的时候只有五千余人,但在从上海到南京的大撤退中,他们频繁地与敌作战,损耗很大。到南京突围的时候,该师只有不到二千人。

    回到云岭之后,叶媚媚叮嘱温碧霞,让她注意南京突围部队的消息。因为新四军不断收留了从南京突围出来的国军弟兄。

    有一天,温碧霞跑来告诉叶媚媚:有宋波部队的消息了!

    原来,新四军在前线的部队最近收留了不少从南京突围出来的粤军兄弟,巧了,里面竟有157师的官兵。

    叶媚媚听罢,忙让温碧霞带路,前往安置粤军兄弟的地方。她要亲自了解宋波的情况。

    结果,她得到的消息是宋波在突出南京城后就下落不明。

    “当时我们师是跟在160师的后面突围的。在岔路口遇见敌人的伏击,宋长官亲自带着我们与敌人厮杀。”一个少尉排长向叶媚媚讲述当时的情况。

    “我们就是那次被打散的。我们被打散后一直在寻找师座他们,可却一直没有他们的消息。”另一个军官说。

    这更加重了她对宋波的担忧和思念。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注①1937年8月,抗日战争进入全面抗战阶段,国民政府进行了第一次大规模战区划分。第一战区为河北及鲁北地区;第二战区晋察绥地区;第三战区为京沪杭地区;第四战区为两广地区;第五战区为鲁南苏北地区。皖南暂时划为第三战区。

    ②1938年初,日军为了打通津浦铁路,连接华北与华中战场,扩大侵略,采取南北对进的方针,夹击徐州。南京失陷后,日军约8万人自镇江、南京、芜湖三地渡江北进,沿津浦路直奔蚌埠。

    ③武汉会战(中国:武汉保卫战;日本:武汉攻略战),是抗日战争中一场横跨安徽省、江西省、河南省、浙江省及湖北省等广阔地域大规模战役,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中正领导中国第5、第9战区部队以湖北武汉地区为中心,以抗击由华中方面军总司令畑俊六指挥的日本帝国陆军,该战役共进行了四个半月,是整个抗日战争中时间最长、规模最庞大和最出名的战役。日加列夫、特霍尔率领苏联航空志愿队支援。武汉会战包括有:马当战役、九江战役、黄梅战役、广济战役、田家镇战役、瑞昌战役、马头镇战役、星子战役、万家岭战役、富金山战役、信阳战役。

    注④武汉会战日方的决策:占领武汉促使蒋介石投降。1937年7月7日,日军对中国实施全面入侵,北平及天津不到一个月落入日军手中,整个华北平原暴露在日军面前,11月12日日军攻占上海,南京有陷落的危险,国民政府于是宣布迁都重庆市,在上海、南京沦陷后,中国政府及民营部门、大批难民、以及各种战略物资大举西迁至西南重庆,其中大部分因运输不及仍滞留于武汉。加上武汉原有的工业、经济、文化基础,到1937年底,武汉已成为国民政府的实质首都。因此在1938年,武汉周边集结了国民政府的大量资源,包括自苏联所得到的军事及技术援助(苏联航空志愿队)。

    日本方面,由于1937年开始的诸次军事行动让日本感到兵源匮乏开始逐步增兵,增兵加上前线开销使得日本平时经济体系无法负荷;军费的开销迫使近卫文磨于1938年改组内阁,并于同年5月5日发布国家总动员法,日本自此正式进入战时经济体制。

    战时经济体制的推行虽然减缓了日本财政破产的速度,但是长久下去并非办法,加上对苏联军事实力的顾虑,日方急欲在短期内迅速逼垮国民政府,以便聚集更多资源以便进行北进以及南进政策。正如日本天皇裕仁在武汉会战前的御前会议中所说,要给国民政府最后致命的一击,迫使中国投降,不愿再见到“帝国雄师百万受制于中国”。因此日本对于武汉会战也是倾举国之力,孤注一掷。据战后发现日军文件所述,“陆军为汉口作战倾注了全力,没有应变之余力”,连日本本土仅留的一个近卫师团也待命随时准备增援武汉。

    武汉位于长江中游,是当时中国第二大城市,人口超过二百万,该市被长江及汉水分成三部分:武昌、汉口及汉阳,武昌是政治中心,汉口是商业的集中地及汉阳是工业重镇,在粤汉铁路建成后,它是中国内陆的重要交通中心,同时也是将南方港口运来的对外援助运往内陆的枢纽。日军侵占南京后,国民政府虽西迁重庆,但政府机关大部和军事统帅部却在武汉,武汉实际上成为当时全国军事、政治、经济中心和战时首都,当时中国的军事力量集中保卫武汉,日本政府及中国远征军总部均预期武汉陷落将令中国停止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