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铁马金戈 > 第1011章 日军第一弱师团
    薛岳时任第九战区第一兵团总司令——(1938年6月-1938年12月),他也发现了自己防线上的这个漏洞(有人说这是薛岳故意露出来的破绽,其目的就是引冈村宁次上钩)。并且也晓得日军有整整一个师团来钻这个漏洞。

    薛岳很兴奋,他是个军事家,知己知彼,他太了解这个松浦淳六郎了,也太了解这个第106师团了。

    许多“军迷”对抗日战争时期的“万家岭大捷”都略知一二,因为日军第一○六师团几乎被薛岳率领的中国军队全歼。

    这样一个战果的取得是非常不容易的,因此“万家岭大捷”历来被“军迷”所津津乐道,但提及第一○六师团长松浦淳六郎中将,知晓其履历的人却并不多。

    两军对垒是需要了解对方番号、兵力配置和指挥官姓名的,否则这个仗就没法打,所谓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就是这个道理。

    薛岳就知道这个松浦淳六郎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日本军人!

    松浦淳六郎(1884—1944)是日本福冈县人,曾先后就读于东京陆军幼年学校、中央陆军幼年学校、陆军士官学校和日本陆军大学校,接受了完整的日本军国主义教育。

    而这样一个军事教育履历,几乎是所有日本陆军少将以上军官所走过的道路。

    1903年11月,松浦淳六郎毕业于陆军士官学校第15期步兵科,曾被分配至日军第十二师团第24旅团步兵第24联队服役。

    第24联队驻地就在福冈,因此松浦淳六郎也是回到家乡服役,翌年就随第十二师团参加了“日俄战争”。

    1907年12月25日,松浦淳六郎以中尉军衔考入陆军大学校第24期,与土肥原贤二、山田乙三、香月清司、柳川平助、牛岛贞雄、谷寿夫、铃木重康、稻叶四郎、酒井镐次等人同学。

    尽管这一期毕业生仅有54人,但松浦淳六郎的毕业成绩不够优秀,结果未能进入该期的“军刀组”。

    1912年11月,松浦淳六郎从陆大毕业后,在日军陆军三大中枢的参谋本部、陆军省、教育总监部都曾工作过,并且还在陆军户山学校和陆军士官学校担任过军事教官。

    这些经历还不算,他更是在野战部队历练过,曾任近卫师团步兵第2联队大队长和第六师团步兵第13联队长,他在步入将军行列之前,曾担任教育总监部庶务课长。

    1930年8月1日,松浦淳六郎晋升陆军少将并出任第十二师团步兵第12旅团长。

    “一.二八事变”爆发时,第十二师团曾派出3个步兵大队和1个山炮兵大队组成混成第24旅团前往上海作战。

    但松浦淳六郎并没有随之前往,而是于1932年2月29日调任陆军省人事局长。

    这是一个实权部门,主管日本陆军中高级军官的人事调整。

    其时陆军大臣为荒木贞夫,而荒木贞夫是日本陆军“皇道派”领袖,松浦淳六郎曾在其麾下担任联队长,是荒木贞夫的心腹之人,自然也是“皇道派”的核心成员之一。

    1934年8月1日,松浦淳六郎晋升陆军中将,翌年3月调任日本陆军步兵学校校长。

    该校成立于1912年,校址位于日本千叶县,这是一所研究步兵教育和战法的专科学校,中国军队许多将领都曾在该校留学,诸如宋希濂、刘斐、牟廷芳等人都曾在这所学校深造过。

    1935年12月2日,松浦淳六郎接替建川美次出任日军第十师团长,该师团是日本甲种师团之一,具有一定的战斗力,许多“军迷”对这个师团也都比较熟悉。

    这个师团于“七七事变”爆发后曾在天津大沽口登陆,在矶谷廉介率领下进攻台儿庄地区,被李宗仁第五战区所属部队痛歼,中国军队因此取得了“台儿庄大捷”。

    “二.二六事件”①爆发后,引起裕仁天皇震怒,任命寺内寿一出任陆军大臣,以“铁腕”整肃陆军,并独掌陆军人事调动大权。

    从此“统制派”控制了日本陆军,而身为“皇道派”核心成员的松浦淳六郎,自然受到了寺内寿一的打压。

    寺内寿一在1937年3月借人事调整之机,剥夺了他的第十师团长之职,由矶谷廉介中将继任,并将松浦淳六郎编入预备役,暂时终止了军事生涯。

    南京沦陷之后,日军参谋本部就开始筹备进攻武汉作战,并以第六师团留守师团为基干,编成第一○六师团。

    第一0六师团下辖步兵第111旅团和步兵第136旅团,每个步兵旅团又各辖2个步兵联队。

    其中第111旅团下辖步兵第113联队和步兵第147联队;而第136旅团则下辖步兵第123联队和步兵第145联队。

    第一○六师团司令部还直属骑兵第106联队、野炮兵第106联队、工兵第106联队、辎重兵第106联队,其它还包括通信队、卫生队、第1至第4野战医院、修械勤务队等直属部队。

    此时,松浦淳六郎被恢复现役,于1938年5月16日出任第一○六师团长。

    松浦淳六郎率领第一○六师团抵达中国战场后,被编入华中派遣军作战序列。

    日军参谋本部为了实施武汉会战,又于1938年7月4日临时编组了日军第十一军。

    松浦淳六郎第一○六师团与稻叶四郎第六师团、伊东政喜第一○一师团及波田支队等被编入第十一军作战序列。

    时任关东军第二师团长冈村宁次中将被升任第十一军司令官。

    冈村宁次的被越级提拔,却引发了松浦淳六郎、稻叶四郎和伊东政喜的不满。因为这三位师团长都是陆大第24期的,而冈村宁次是陆大第25期的。

    学弟成为学长的顶头上司,这在日本陆军中还是十分罕见的,华中派遣军司令官畑俊六大将对日军大本营的这项任命也是非常不满。

    因为这完全是新任陆军大臣板垣征四郎暗中操作的结果,而板垣征四郎的资历更浅,他仅是陆大第28期的。

    此后不久,吉住良辅第九师团、牛岛贞雄第十八师团、本间雅晴第二十七师团和清水喜重第一一六师团也都编入第十一军作战序列,从各路向武汉进攻。

    而中国军队也在武汉外围逐次抵抗,迟滞日军的进攻势头。

    由于本间雅晴新晋升为第二十七师团长,缺少统兵的实战经验,而该师团又是以中国驻屯混成旅团为基础编成的,因此一度被中国军队围困。

    冈村宁次令松浦淳六郎率领第一○六师团火速增援解围。

    冈村宁次学中国兵法“围魏救赵”,令松浦钻中国防线的那个漏洞,企图从这个“漏洞”中打开一个缺口,既可使战局遽变,又解了二十七师团之围。

    松浦淳六郎于是率领第一○六师团步兵123联队、第145联队、147联队3个步兵联队及1个山炮兵联队突破五台岭阵地后,兵分两路向二房郑、黎山攻击前进,很快就于1938年9月底抵达万家岭地区。

    与此同时第一○一师团步兵第149联队也奉命进入该地区与第一○六师团汇合。

    此时由松浦淳六郎统一指挥的日军约为12000余人。

    时任第一兵团总司令薛岳将军认为,日军第一○六师团长途奔袭且孤军深入,又对地形地貌完全不熟悉,遂决定抓住有利战机,迅速调集附近中国军队合围第一○六师团。

    得知第一○六师团被包围,本间雅晴有些过意不去,遂派遣第二十七师团一个步兵联队增援。薛岳派出一部阻敌,其他部队围歼第一○六师团,双方在万家岭地区展开激战。

    万家岭之战可谓是一场空前惨烈的恶战,第一○六师团佐级军官伤亡殆尽,日军曾空投200余名佐级军官,以确保建制完整和战斗力不减,无奈这些人尚未履职就被全歼。

    到最后,疯狂的日军甚至还使用了芥子毒气。

    中国军队一度攻到松浦淳六郎师团司令部附近,仅差一步就全歼了第一○六师团。

    万家岭之战历时12天结束,第一○六师团遭到毁灭性打击,被歼10000多人,被俘100余人,松浦淳六郎仅率领1700多名残兵败将逃脱。

    第一○六师团尽管受到中国军队的重创,但却还保持了建制的完整,在补充一定数量的兵员之后,又在松浦淳六郎率领下参加了南昌会战,其表现也算是可圈可点。

    直到南昌会战结束之后,松浦淳六郎才于1939年5月19日奉调回国,由中井良太郎继任第一○六师团长。

    回到日本的松浦淳六郎被暂时安排在参谋本部任部附。

    1939年7月15日再次被退出现役,从此解甲归田,即便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陆军正是用人之际,也没有被重新启用,直到1944年2月12日死亡,但具体死因不明。

    尽管第一○六师团不如第六师团强悍,但也绝不是一支弱旅,其战斗力也不容小觑。

    而第一○六师团之所以能被薛岳围歼,中国军队也几乎是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更是凸显了薛岳的军事指挥才能,以及中国军队的完美配合,而薛岳也不愧是一代抗日名将。

    106师团系特设师团,实际上就是预备役师团,征召预备役人员临时组建的。

    特设师团在人员数量上与现役师团无大差别,但质量差别较大。以一个步兵联队为例,特设师团内服现役的只有大队长、联队长及联队副官,其他中队长、小队长及士兵都为预备役或后备役。

    组建部队时,各部队长都从各部抽调,相互配合能力差,战斗力不强。

    第106师团的士兵,来自于南九州的熊本、大分、鹿儿岛、宫崎四县,该师团于1938年5月才在熊本编成,随即便装船运往华中,参加武汉会战。

    此前在南浔路战斗中,遭中国守军第8军和第64军155师顽强抗击。第8军又在反击中重创敌人。

    106师团参加战斗的3个联队、9个大队共计16000人,伤亡达8000人,战死113联队长田中圣道大佐,大队长3人,重伤145联队长市川洋造中佐,大队长2人,中队长和小队长死伤过半。

    惨重的损失不仅让106师团一度几乎失去战斗力,还使其落得了日本第一弱师团的名声。

    南浔路战斗后,106师团调回休整,补充了2700新兵。冈村宁次将“华中派遣军”从杭州地区调来,将第11军第22师团的山炮兵第52联队配属给106师团。

    整补后的106师团初步恢复元气,接到冈村命令后迅速行动,10月2日,师团主力进抵万家岭地区。

    冈村宁次无疑是日军很有才干的将领,但后来的战斗进展证明,他在此处的“奇兵”是一个昏招。

    武汉会战鏖战月余,部下伤亡惨重,进展不顺利,冈村焦急之余,急于打开局面的心理占了上风,使他对敌情我情均做出了错误的判断。

    106师团被重创之余,战斗力大打折扣。而对峙的百万中国军队虽然损失惨重,但筋骨尚在,元气未损。

    106师团深入中国军队纵深,与友军联络困难,势成孤军,当面的中国军队将领稍具韬略和勇气,是不会放弃这一战机的。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注①二二六事件,又名“帝都不祥事件”或“不祥事件”,是指1936年2月26日发生于日本帝国的一次失败兵变。日本帝国陆军的部分“皇道派”青年军官率领千余名士兵对政府及军方高级成员中的“统制派”意识形态对手与反对者进行刺杀,最终政变遭到扑灭,直接参与者多被处以死刑,间接相关人物亦被调离中央职务,皇道派因此在军中影响力削减,而同时增加了日本帝国军队主流派领导人对日本政府的政治影响力。二.二六事件也是日本近代史上最大的一次叛乱行动,也是1930年代日本法西斯主义发展的重要事件。